写作主体的教育功能_书法论文

写作主体的教育功能_书法论文

写字学科的育人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写字学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有其独特的教学系统。它不仅担负着学习正确书写文字的任务,还是学校向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程。写字学科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练习写好字,对开发智能,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审美情感,提高文化素养,促进思想品德形成,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

一、涵育思想教育

经过世代的继承与发展的书法艺术是独特的民族文化瑰宝。它博大精深,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它以力为美,反映了中国人民质朴、勇敢的气质。它是中华民族精神与品格的集中体现,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丰富的德育内涵,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学习写字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使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中国是书法的故乡,其艺术的独特魅力使其远播海外,如日本及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书法艺术备加推崇,这就不能不使我们感到自豪。在我国书法史上,出现了许多书法艺术大师,如王羲之、颜真卿、张旭、怀素、苏轼、米芾等等,他们与孙武、张衡、李白、杜甫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精英,在进行写字教育过程中,讲讲人物故事和书法知识,使学生了解一点祖国书法艺术史,也可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从当前写字教学实践看,也显示了其德育功能。据调查统计显示,写字活动开展得好的班级,学生往往比较文明、守纪律。有些淘气的孩子,通过书法小组的活动,学习变得踏实了。还有的学生主动改掉了马虎、无条理、不守时等毛病。写字是一种文明健康的活动,学生认真写字,把自己的情感倾注于书写过程之中,就是一种很好的陶冶情操的过程。

发挥写字课的德育功能,教师应根据写字教学的特点,深入挖掘写字的艺术内涵,在教写字的知识中描述,在认识字的形质中渗透,使学生在熏陶感染中受教育。如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字字充满了对立统一的特征。“教”字短横粗,长横细;长撇起笔藏锋直锐,右下撇起笔露锋曲柔;撇轻捺重。笔画错综复杂、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趣”字部首笔画粗疏。“取”字笔画细密,整个字粗细、疏密相映成趣。经过观察体验,学生不仅掌握字形美的奥秘,感知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还可运用这一思想指导书写,提高运笔结字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格教育,教师还可发挥书法人物的教育示范功能。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书法作品与人品联系起来。例如学生学颜字,总要讲讲颜真卿的为人。唐代大书家颜真卿,学识渊博,为人刚直不阿,在平定“安史之乱”,维护国家统一上建立了丰功伟绩,崇高的品格为后人所崇敬。其字如其人,气势雄伟,笔力遒劲,方正庄严,雍容大度,稳实而利民用。从他留给后人的《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名作看,不愧为卓然而立的大书家。教师在讲述人物故事中,还可演示作品,出示画像,引导学生爱其字敬其人。

二、促进智育发展

写字促进智育发展,主要表现在写字对人脑的调节和滋育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汉字的书写活动对大脑两半球均有一定的“刺激效应”,而右脑尤甚。小学生学习一般大脑左半球活动较多,右半球活动较少,天长日久会影响智力开发。而小学生写字右脑活动多于左脑,这是因为汉字字形有图象特征,书法运作的信息直赴右脑进行处理,而呈向右脑活动加强之势。这称之为“书法优化激活效应”。汉字书写的这种“激活”,不仅表现在书写过程中,对写字之后也有影响。若经常研习,有助改善认知结构,提高认知能力。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即反映了写字与大脑的关系。学生写字靠手指的触感来把握笔毫的运动,手与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手指的触觉灵敏度是很高的,管辖手指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功能区域面积很广,手指经常活动,能促进大脑发展,增强脑的活动能力。笔者在教学实验中作过一些调查,喜好和坚持写毛笔字的学生,90%的语文数学成绩良好。从写字实验班与对比班情况看,实验班的学生思维活跃,知识迁移能力强。用四组词语让学生编写句子,实验班的流畅性、变通性都高于对比班。很多实例证明,学生学习书法绘画等艺术性较强的学科,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使学生头脑更加聪明。

写字教学虽有利于智力发展,但不是自然实现的,如果教学观点方法不对,还可能出现相反的效果。就拿发展观察力来讲,观察力不仅是发展认知能力的需要,也是学习写字本身的需要,它对写好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眼力的高低往往决定写字的优劣。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强调“写”,忽视“看”,效果肯定是不好的,看与写都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力,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儿童视觉的轮廓性特点,抓住其知觉的薄弱之处,用语言和书写示范加以指点,使学生清晰感知。如写颜体“州”字,有的学生只注意是三竖三点,或只注意上半部分,忽略了下半部分。教师告诉他们,第一笔竖撇出锋,中间竖垂露,右竖则曲而有小钩,全面认知字形。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指出观察的重点,将观察过程向学生介绍清楚,逐步提高观察字形的能力。

这里再谈谈写字与创造意识的培养问题。学生的创造意识每人都有,但其发展还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写字课是艺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写好毛笔字一靠鉴赏领悟,二靠书写体验。这就要求学生习字必须动脑,鉴赏字的形质美,领悟结字的奥秘,体验运笔的滋味,须要有一点探索精神。如写欧体的“智”字,在学生反复感知不得要领的情况下,教师提示把“日”盖住再看,学生发现“矢”是歪的,占的地方还较大,“知”势向左倒,很险。揭开“日”再看整个字,又不感到歪了,反而觉得字很端庄子稳,进而理解“智”字险而安稳的艺术特征。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用多种方法去探索,发现结字的奥秘,在探索中培养创造意识。依据书法的艺术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学习写字的正确途径是从临摹开始,模仿在写字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从古AI写作字教学传承下来的。但模仿不是束缚天才,不是抹杀创造,正是为创造做准备,有成就的书家都是从认真模仿中起步的。依据写字教学内容的安排,学生有了初步的临摹基础之后,还要进行习作练习。习作就是像书法家那样,练习写书法作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选内容,根据内容自己在碑帖中找字,没有的字按该帖的部首和结字的特点、风貌自己书写,自己设计章法。学生通过练习习作,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审美刺激,书写主动,情绪高昂,可以促进审美想象的拓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三、增进学生健康

写字能健身,这方面前人有很多体会,清代书家周星莲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时,又觉灵心焕发。”毛泽东、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还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写写字,说学书能“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从书写时心理状态看,书写的情境及过程能使书者产生愉快轻松、清虑专一等心理反应,达到养性健身的效果。

为增进健康,学生在写字时,教师应要求他们要“静”,脑子不想别的,只想写字。要“松”,全身放松,缓节柔筋,指实腕活,在书法意念导引下,有节奏地运动。这样就促进了全身的血液循环,使身体达到平衡。生理科学研究表明:提高肌肉放松的程度,能促进血液循环。如果肌肉最大紧张度为百分之百,那么肌肉在一般紧张时(约有20%~30%的紧张度),血液流动将受阻;肌肉在50%-80%紧张度时,则血液流动将完全中断。与此相反,当肌肉放松时,肌肉中的血液流动将得到改善。小学生初学写字往往不能掌握正确的书写动作和姿势,肌肉是紧张的,一旦学会了写字就会雍容自如,得心应手,没有紧张吃力的感觉了。小学生写楷书,缓缓运行,点线使转提按有节奏地运动,心平气和专心致志,能达到像气功一样的调节内气的效果。

为增进学生健康,而又达到掌握书写技能的效果,教师对学生书写时间的安排,练习量的确定,都要科学合理。课上练习与观察、示范、检查等相配合,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课外练习时间也不要长,每天不要求写很多字,但要求写好。要反复要求学生,写前仔细观察品味,把字的点画结构看清楚了再写,如果粗心马虎不得要领,如果书写体验不出挥毫运作的味道,都会影响书写效果和身心健康。所以练习方法要科学,练习数量要适度,练习要有审美体验。心情愉悦时可多写几个,把写字当成自娱自乐的活动,达到健身的目的。

四、培养审美情趣

书法是一种艺术,写字虽与书法不同,但同样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如点画线条美、字形结构美、力的美、光的美等。力的美是点画线条的力度,笔力有无,决定字的美丑。写字好的人,一笔下去就能看出力度。笔毫疾涩而动,一气呵成,表现出遒劲、飞动、活跃的力感。所以说字是写出来的,不是描出来的,它越描越笨,越改越丑。光的美是指毛笔字墨色的美感。近代书家梁启超说:“写字这件事,说来也奇怪,不必颜色,不必浓淡,就是墨,而且很匀称的墨,就可以表现出美来。写得好的字墨光浮在纸上,看去很精神。”(《书法指导》)书法与中国特有的水墨画一样,靠黑、白、灰和印章的一点红表现出古雅美。

写字课进行审美教育,不是附加的,而是美就在写字之中。古人说:“书者,形学也。”美的字形是人们依据审美构想,用相应的运笔方法写出来的,反过来美的字形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读帖或看范字能强化审美感知,书写时会引发审美构想,书写中会有审美体验,评议时可锻炼审美判断力,书法欣赏活动可以培养审美观念,审美是伴随整个写字教学过程。如看《颜勤礼碑》中“左”“右”两个字,一个撇长横短,一个撇短横长,如果颠倒其笔画则不美。庄子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野鸭的腿短,接长了就难看。鹤腿是长的,锯短了也不美观。学生领悟到这些美的字形时,自然要受到美的熏染。同样学生在执笔写字时,也会有一种美的感受。如写颜体的长横,先在横画内部找笔尖落纸的位置,笔尖轻轻一点,逆向左上时第四指轻轻一弹,然后跪笔向右下顿笔铺毫,再提笔转锋,如牛负重向右涩行,到尽处提顿回锋收笔,写出两端粗中段略细,向上微拱的笔形。学生边写边体验,美感会伴随而来。正如舞蹈家跳舞一样,其造型给人以美感,其情绪也沉浸在翩翩舞步之中,舞蹈者本身也在享受。

按照写字教材的内容,课上教师要讲点学生可以接受的书法理论,还要上几节书法欣赏课和作业评论课。如蔡邕说的:“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点画势尽,力收之。”(《九势》)讲了运笔规律。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中的一条“贴零”,说的是结字的道理。写今、令、冬、寒等字,就怕撇捺下的零碎点画下沉。脱离上部的笔画,要适当上贴,不使整个字宽散懈怠。这些理论可以指导学生书写。学生也可拿这些书法美学理论评判作业和书法作品,锻炼审美判断力。又如书法欣赏课欣赏郑板桥的书画作品,郑板桥常以书写竹,融画于书法。字形长短不一,体势欹侧多变,章法如乱石铺路。欣赏其用书法所题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把风中之竹,民间之苦,同情人民的深厚感情,用书法完美地表达出来。通过欣赏书法作品。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审美观念。

五、健全心理品质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气质和性格,这在心理学上统称为人格心理。健全的人格心理应当是有理智,情绪稳定,天真活泼,兴趣爱好较多,独立性强,做事专一、细致、有恒心等。教学实践证明,练习写字对这些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写毛笔字一个重要要求是静心专一。静心就是把心踏实下来,专一就是摒除一切杂念,专心去做一件事。有的学生写字分心,见异思迁,粗枝大叶,这是写毛笔字的大忌。

写字能磨炼人的意志,道理很简单。写字是手臂肌肉的训练,肌肉的运动失准,字就写不好,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用笔的技能技巧,其中大多是枯燥的重复的练习。这实际上也是意志的锻炼。比如学生要写好字,需要坚持临帖,可是有的学生不能长期坚持练习,觉得单调乏味,想走“捷径”。教师唯一的办法就是教育他们磨炼意志,坚持临下去,为写好字打下基础。有人说作书只须天赋,不须苦练,这是不全面的。有的孩子有一定天赋,笔性好,这只是有利的条件,但写好字主要靠后天的训练。笔性差的学生,通过勤学苦练也能写好字。

学习写字有助于养成做事有序的好习惯,汉字书写的规矩十分严谨,写字时笔顺、结构、起笔、行笔、收笔步骤都井然分明,程序性很强。写“竖钩”就要经过起、行、超的运笔程序,练习写字的程序性,实际是学生书写时心理活动的程序条理性的培养。经过练字的过程,逐渐使学生养成做事有序的习惯。这是学生将来认识问题和实际工作的必备品质。

标签:;  ;  ;  ;  

写作主体的教育功能_书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