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有效沟通策略论文_张静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有效沟通策略论文_张静

(石家庄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以幼儿园为教育平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幼儿的成长环境相对简单,主要活动场所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因此,幼儿园与家长要围绕家园共育展开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在实际幼儿教育过程中,许多幼儿园对家园共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正在尝试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但是由于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存在问题,导致家园共育始终未能取得预期效果。面对这样的情况,幼儿园与幼儿家长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及时交流幼儿的身体健康情况、学习情况,在家园共育中完善有效的沟通机制,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共育;沟通策略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阶段重要的教育资源,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必须向同一方向发展,以高效的沟通实现高质量的家园共育。当前,家园共育作为一种新兴的幼儿教育思想,正在被各幼儿教育单位广泛践行,但是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往往停留在表面,大多只根据幼儿学习情况进行交流分享,很少涉及更深层次的教育交流。不管是幼儿教育阶段还是幼儿的整个学习生涯,家长与教育单位紧密沟通、共同营造教育条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家园共育中沟通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幼儿教育经验,提出了家园共育中的有效沟通策略供参考。

一、当前家园共育中沟通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育儿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的沟通内容停留在学生本身的成长方面,通常以幼儿的学习情况、身体情况、社会能力三方面为主。幼儿的学习情况是家长最为关心的内容,由于幼儿教育本身是对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幼儿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技能学习的情况是最值得关注的,多数家长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由于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自身缺乏抵抗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许多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健康情况表示担忧,因此在与幼儿教师交流过程中,话题经常围绕幼儿身体发展情况展开。幼儿教育阶段是幼儿首次脱离家长和亲人监护的时期,幼儿能够在与同龄儿童及教师的交流中获取生活体验,这体现了幼儿必须具备的社会能力,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许多家长也表示对幼儿课堂表现交际表现的关切。

通过对幼儿家长的观察以及相关的问卷调查,教师发现许多幼儿家长过分关注幼儿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经常向孩子提问“今天学到了什么?”,倘若幼儿学习内容与文化知识关系不大,很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这是由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出现偏差。在幼儿家长过分关注幼儿文化知识学习的情况下,幼儿容易感到紧张,幼儿教育本身是释放孩子天性的过程,在家长的错误认知影响下,幼儿很容易受到思想误导,限制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从幼儿教师的角度来看,每次与幼儿家长沟通内容过于单一,缺乏深度导致交流过程十分僵化,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幼儿教师的教育方向也会受到影响,这既影响了家园共育下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效果,又对幼儿的个性化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在常规工作时间内,教师与家长之间几乎处于同步上班、同步下班的状态,很少有机会放下工作对幼儿教育工作进行沟通。大多数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时间紧凑,家长赶着上班很难有时间和教师交流,接孩子放学时,许多学生家长一拥而入,缺乏单独交流的机会。正因为缺乏交流时间,导致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及时,这对幼儿教育工作极为不利。此外,在有限的沟通时间内,教师往往占据主动地位,家长则相对被动,除了基本的问题沟通之外,很难真正深入到教育的本质,在教师权威面前,家长的想法往往很难表达出来,很难实现有效沟通。

二、家园共育中的有效沟通策略

1.大胆创新实践,拓展沟通渠道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在网络信息时代,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渠道也应更加丰富,教师要紧密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在结合传统沟通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拓展沟通渠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开展多样化的亲子互动活动

亲子游戏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手段,既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能借助亲子活动实现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开展亲子活动过程中,需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教师则应在活动开展中起到引导作用,对游戏规则及游戏进程做出整体管控。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实际表现并进行总结,与家长之间就活动表现进行分析与点评,从而实现有效的家园共育。

(2)利用信息技术做到实时沟通

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利用信息技术与实现教师与家长的实时沟通是很有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掌握科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以微信群组、网络平台等各种渠道,发布幼儿的学习生活动态。有条件的情况下,幼儿园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开发幼儿管理软件,从幼儿出勤到成长记录再到教师寄语,所有信息均可通过网络与家长实现共享,这大大提高了沟通和交流的效率。此外,结合家长缺乏交流时间的情况,网络技术有效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教师可以通过留言或是电话联系,在必要时机对幼儿情况进行沟通交流,以此来提高家园共育中交流沟通的效率。

2.加强培训教育,优化沟通技巧

由于幼儿家长从事的工作和受教育情况各不相同,家长在与教师沟通过程中的态度表达方式也会存在差异,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通过学习和培训活动,掌握科学的沟通技巧,到与幼儿家长之间能够展开有效的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园共育环境。

(1)保持热情的沟通态度

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幼儿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沟通的效果,因此在沟通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注重家长的感受,一切为了围绕孩子的成长展开沟通。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做到认真倾听,从家长关注的重点着手解决家长心中的疑虑,通过科学的话术赢得家长的尊重。面对不同类型的幼儿家长,教师在保持热情的沟通态度的同时,也应注重个体差异,引导幼儿家长主动表达看法,在和谐的家园共育环境下实现有效沟通。

(2)尝试“三明治式谈话法”

“三明治式谈话法”指的是在谈话过程中利用话术设计,在夸赞幼儿优点的过程中将幼儿存在的缺点一并提出,注重家长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同时也要观察幼儿存在的不足,在与家长沟通时,尽量避免直接的批评,利用“三明治式谈话法”,先从幼儿优点讲起对幼儿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赞美与肯定,同时自然过渡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家长的重视,最后在表达教师对孩子成长的鼓励和期许。科学的沟通方式能够让家长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意见,这是家园共育中有效的沟通策略。

三、总结

总而言之,幼儿园家园共育是新时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实施模式,也是确保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家园共育过程中,教师必须积极思考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方式,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交流互动,大胆创新沟通渠道,结合先进沟通技巧,确保家园共育中有效沟通落实到位。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幼儿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爱莲.家园共育现状及其改善措施[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曹蛟.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J].中国高新区.2018(12)

[3]严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共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4)

[4]路颖晓.“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沟通模式探索——线上线下良性互动是必然趋势[J].法制与社会.2017(24)

[5]刘焕丽.网络时代探索微课创新家园共育新模式的研究[J].理论界.2016(01).

论文作者:张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有效沟通策略论文_张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