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多元拓展全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论文

强基固本 多元拓展全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

供稿◎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就业服务局

敦化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东北边疆。近年来,敦化市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实现高质量公共就业服务为目标, 创新服务理念,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空间,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规范化、信息化、多元化,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以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在强基固本上狠下功夫

公共就业服务的基础在基层,基层工作靠平台。敦化市坚持把平台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 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构建完善的基层平台 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在16 个乡镇设立人社事务所,303 个行政村设立人社服务站。同时积极推进乡镇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在16 个乡镇及工业集中区均建立面积不少于100 平方米的人力资源市场, 配备电脑、复印机、LED 显示屏、自助一体机、读卡器等设备,并编制统一规范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公共服务指南,统一开展“一站式”就业服务,实现了就业服务的全覆盖,零距离,让小平台发挥出大作用。

建成功能齐备的双创平台 敦化市努力打造县域双创高地, 目前已形成“政府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升级、数字经济融合、人才引回兴业”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县域双创”升级版。 2015年,敦化市牵头规划设计,市政府投资1.5 亿元建成了全省县级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标准最高、配套最齐的创业孵化平台。 到目前已孵化企业100 多个,其中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创办企业占70%,他们创办的“吃喝玩了”APP、“惠万家智慧社区”APP等项目成效显著,既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又依托平台大数据衍生了新媒体、农业共享经济等新业态。 2019 年在开发区建设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双创孵化基地。“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王飞返乡创建的吉林博雅特医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基地, 填补了特医食品的空白,有力促进了敦化医药产业的升级换代。

建立高素质的服务队伍 制定《敦化市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百分考核办法》, 每月开展服务绩效讲评和通报, 每季度开展优质服务窗口考核。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业务培训,每年开展一次系统全员培训。 从2017 年起,敦化市以开展购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试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监督考核力度,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选拔任用和聘用渠道,有力保障了敦化市公共就业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只跑一次为突破口在提质增效上持续加力

公共就业服务的目的是让劳动者享受到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必须以流程最优、程序最短让群众在最短时间内能办事、办成事。

打造指尖上的服务模式 以推进就业服务“一证通”为基础,积极将就业服务向互联网、 移动端等渠道延伸,开通敦化就业服务、返乡创业等微信公众号,并协调电信公司开发成功“公共服务智能平台”,居民只要手中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就能通过互联网实时查询到就业岗位、参保缴费等信息,享受到窗口服务与指尖服务同等的待遇。

不断强化智能应用 以省厅实施“智慧人社”建设为引领,依托“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将市(县)、社区(乡镇)、村三级网络服务体系等资源融入“跑改”当中,打造一网通智能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开拓性的建立了敦化市失业人员电子档案, 并与街、镇乡、社区村屯三级平台网络实现互通共享, 失业人员等群体在办理退休、医疗等业务时,只需到基层平台自助系统查询即可查询到本人全部档案材料,实现业务办理“无纸化”,群众办事“零跑腿”。

为发挥公共服务在促进就业上的主导作用,敦化市针对弱势群体普遍遇到的就业难问题,紧跟用工市场脉博,积极拓展就业空间。

对服务流程进行再造 针对公共就业服务工作项目和流程多,服务对象很难了解掌握的实际,敦化市通过开展“只跑一次”改革,将服务内容简化为4 类9 项,对每一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制作成标牌或软件,统一在服务窗口公示,办事群众一进入服务场所就能清晰地看到并很快了解掌握。 同时制作发放《敦化市公共就业实务手册》2 万份, 让群众一册在手,全程畅通。

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在就业空间上多元拓展

2.关爱职工健康,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职工身心健康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财富,必须要倍加关心和爱护。企业要用心抓好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善于从基层所需、职工群众所求中找到切入点,多做人性化的启发、引导和感化工作,通过定期举办心理学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及时把握职工思想问题症结,区分心理问题尺度,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发挥好心理调适和心理疏导服务的作用。要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定期为职工进行健康查体,为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要切实关爱女工身心健康,让所有女工以旺盛精力投入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同时,要加强基层硬件建设,改善基层办公条件,为职工的工作、学习创造更大的便利。

坐在水家客厅里,似乎回到了从前。水仙芝递过茶来,蒋海峰双手接住,茶入肚肠,一片清香留在心间。时间还早,他抬手看看手表,玻璃片上映着水仙芝的影子,往事历历在目。

1.4.1 血气分析 损伤后4 h和12 h,经腹腔注射20%乌拉坦麻醉大鼠。消毒后打开腹腔,将腹腔内肠管翻至一侧,暴露出腹主动脉。用事先肝素化的1 mL注射器抽取腹主动脉血0.5 mL后,立即用止血钳夹闭腹主动脉,以避免动脉血喷射。抽出的动脉血即刻用血气分析仪进行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2)检测。

利用东西协作输转就业 从2017年,敦化市以与象山开展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为契机,与象山建立就业信息共享机制,象山就业部门和人力资源公司每周向敦化提供一次岗位信息,敦化市在人力资源市场设立象山企业招聘专门窗口,在对全市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行逐一筛查的基础上, 逐户上门做动员,送岗位,讲政策。 截至目前,已向宁波有组织输出32 人, 就业稳定率达到95%以上,年实现劳务收入达256 万元。

首先,要充分发挥龙头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构建起一个新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开拓家庭服务业吸纳就业 为做大做强家庭服务业,敦化市牵头成立了敦化市家庭服务业联合会,利用民办培训机构资源开设和开展养老护理等培训项目,并在政策和资源上给予扶持。 目前敦化市各类培训机构每年开办家政专业培训50 多期, 培训人员1000 多人。 2019 年,敦化市在延边州率先开展赴上海从事养老护理培训班,培训人员达到90 人,这些学员培训期满后即将赴上海就业。 此项培训为敦化的大龄就业人员实现高质量就业又开辟出一条新渠道。 目前,敦化市启动了利用民间资本建设家庭服务业产业园项目,产业园面积3000 多平方米,吸纳20 户家庭服务业公司集聚发展。

依托特色产业就近就业 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转移,敦化市充分依托敦化食用菌、 煎饼等特色产业优势,创新开展了以“乡乡树品牌”为主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品牌建设,通过实施特别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农村经纪人等不同方式方法,打造具备全市农村乡(镇)街特色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品牌。 敦化市黄泥河村围绕发展食用菌产业,村服务站组织村民到培训基地参加培训,为食用菌经营户提供用工5000 多人,形成“食用菌采摘工”这一敦化特色劳务品牌。

标签:;  ;  ;  ;  

强基固本多元拓展全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