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建筑领域也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关键的结构之一,因为其在整体建筑的最底层,所以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全面确保基层建筑的坚固性。为了更好的提高与确保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的安全性与坚固性,就需要针对实际设计而展开分析,以便最终实现为建筑工程提供保障的作用。在本篇文章中将会针对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难点展开分析,进而针对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的具体设计而展开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建筑人员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具体设计
引言
针对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结构设计工作而言,其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与之相关的领域以及工序多种多样,复杂度高。所以对地下室结构设计提出更高要求,首先必须达到基本功能要求,在此基础上提高稳定性与安全性,尽可能实现经济性最大化,在满足建筑工程地基埋深要求的同时有效避免渗漏现象的出现,促使地下室功能与作用得到最佳发挥,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健康长远发展。
1、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难点分析
1.1加强对施工图纸的设计
第一,需要加强审查工作通过细致、全面等方面来实现对施工设计图纸的管理,从根本上降低施工设计图纸出现误差的可能性。第二,需要确保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对施工图纸有着充分的了解,并要求技术人员全面掌握施工设计图纸中的各个施工环节,从而可以提高建筑项目施工的成效性。第三,需要确保施工设计图纸可以与合同中的实际要求达成一致,为竣工后的验收工作与客户检验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第四,需要技术人员在检验施工设计图纸时,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技术型问题、质量性问题以及管理性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根本上预防建筑工程施工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1.2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设计
为了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一定要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以便保证整个施工的过程中不会因混凝土的骨料粒径与塌落度,对工程施工的进度与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及时与混凝土材料供应商展开沟通更改混凝土骨料粒径,由于混凝土材料供应商是为建筑工程提供施工主要材料的途径之一,因此,在对混凝土材料质量展开控制的过程中就需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将建筑工程所需的混凝土骨料粒径的规定粒径及时告知混凝土公司,以便确保所购的混凝土骨料粒径能够实际应用到施工当中,并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还需要针对进场的混凝土骨料粒径与混凝土塌落度展开严格的检查工作,为了能够进一步确保混凝土骨料粒径能够实际应用到施工当中,就需要针对进场的混凝土骨料粒径与混凝土塌落度展开检查,在实际检查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每辆进场的运输车辆内所装有的混凝土骨料粒径展开详细检查,以便能够有效防止超出标准规定粒径的混凝土骨料进场,同时还需要针对混凝土骨料的塌落度与和易性展开检查,以便能够确保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展开施工作业。
2、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
2.1平面结构设计
地下室工程涉及的专业极为复杂,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防火、使用功能、人防要求及管道、坑道、采光等各专业的配合。例如地下室的长度超过设计规定的长度时,需要与结构专业配合,确定是否设置变形缝,通常应尽可能少设或不设变形缝,因为设置变形缝会使得变形缝处的防水处理变得复杂。对于相关设计人员而言,要实现不设变形缝的目的,不仅可以设置后浇带,还可以应用地下不设缝以及合理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等多种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地下室的长度超出限制,设置后浇带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解决,因此在开展设计工作过程中,能够对平面进行合理调整,做好地下室分割工作,通过较窄通道连接在一起,进而充分满足管道相连这一需求,在通道外设置变形缝比较有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接缝数量,还可以确保变形缝受力较小,对于补救工作较为便利[1]。在设计结构的时候,需要完成采光通风井的设置,并且保证其合理性,如果所设计的位置不合适,必定会对地下室结构产生影响,导致其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2.2抗震性能设计
抗震性能设计作为所有建筑物设计的重点,要求设计人员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注重对地震多发区的抗震设计。在开展抗震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保证地下室具有足够的深度,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在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时,需要对地下室的墙壁结构与材料进行合理规划与选择。设计人员要结合地下室结构的设计图纸对其进行完善,加强地下室墙壁的稳固性,增强抗震效用。在对地下室的抗震等级进行分析时,需要保证其与地上部分的抗震等级相同,在发生地震时,才能够保证整体建筑的稳定性。
2.3外墙结构设计
地下室外墙结构设计主要需要做好材料的分配比利用,设计人员要对混凝土、钢筋与水的比例进行分析。地下室外墙需要承受足够的建筑上层压力,在开展设计工作时,要对其承受的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压力进行分析。在竖直方向上,建筑物地下室需要承受上层质量带来的压力,其水平方向的压力则主要是建筑物周围土层带来的压力及地面堆载及活载。设计人员需要对大风天气里产生的压力进行分析,让建筑物地下室结构可以满足整体稳定要求。其在对外墙结构进行设计时,要对地下室结构承受的压力进行准确估算,规定各项材料的用量,使得地下室外墙的整体抗压能力达到要求。
2.4顶板结构设计
地下室顶板结构作为其与上部建筑的连接与贴合部分,需要保证其质量与安全性,才能够对地下室与上部建筑的整体质量进行保障。设计人员需要提高地下室结构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协同性,重视顶板结构设计。在实际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要对设备的管线高度进行分析,使其保护土层厚度满足要求。在计算地下室顶板结构的承载力数值时,要对其高度与建筑功能进行分析,还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复杂环境。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地下室顶板结构时,会考虑到其遭遇爆炸的可能性,使得顶板设计保持稳定性。因此,设计人员要重视这点,对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防止产生设计漏洞,提高整体设计效用。
2.5结构超长处理
在地下室结构超长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其进行良好的处理。一般来说,地下室结构超出40m比较常见,但是在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注重其质量影响。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地下室受到的温度与湿度影响进行分析,特别需要注重其受到的周围环境压缩力与约束力影响,防止地下室产生裂缝。在对超长地下室的裂缝进行处理时,设计人员可以提出采用补偿混凝土、设置后浇带、在混凝土中掺入聚丙烯纤维和抗裂防水剂、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等方法对其抗拉能力等进行保障,提高地下室整体质量。
结束语
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中,地下室已经成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物的性能产生了直接影响,做好地下室结构设计优化,对于强化整个工程建筑物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现代发现,随着现代居民对停车位、消防等功能的要求越来越明确,地下室部门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所以未来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应该满足未来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这应该成为结构设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林岩青.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1):49.
[2]刘萍.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69.
[3]黄国勇.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8(01):8-9.
论文作者:薛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地下室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骨料论文; 结构论文; 粒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