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模式的挑战与对策_大学论文

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模式的挑战与对策_大学论文

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模式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网络文化论文,应对策略论文,高校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信息为本质、中介和运作方式的网络文化必然会引起高校德育模式的变迁。网络文化“不仅仅是一场社会物质生活方式与日常交往方式的变更,……更为根本的是人的价值坐标体系、存在意义标尺的转变”[1]。网络文化使得大学生由单向度的被动接受的读写时代步入人—机互动时代。这是一个教学主体与客体更加模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互动交往中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时代。

网络文化是由Intemet产生并依赖于其发展的所有技术、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的集合体。具体说来它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首先,开放的网络文化改变了时空结构,“导致了流动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2]。人们在“流动的空间”(space of flows)和“无时间的时间”(timeless-time)里,凭借先进的沟通交流手段,可以自由地进出各种网络社区,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寻找自己满意的交往对象,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网络的核心价值是为开放社会信息的采集、处理、传播提供一个交互平台。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意味着自由,人们摆脱了时空的限制,使得人际交往更加频繁、广泛和深入。这种由信息时空的开放而获得自由的人们必须为“辨识陌生人”、“放弃稳定”、“追新求异”、“信息不对称传播”所可能发生的风险承担责任。

其次,网络文化的主体隐匿性突破了血缘文化的主体亲友性和契约文化的主体身份性。凭借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信息传播交流不同于面对面的信息直接交流,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交流网上的一个节点、一个符号,人们往往不知道,甚至不需要知道彼此的真实姓名与身份。充分行使权利、张扬个性、畅所欲言、针砭时弊常常是主体匿名的伦理意义所在。然而这种“隐匿性”造成“不在场”的证据,容易导致行为主体的责任心退化和社会监督机制的弱化。

最后,建立在行为主体自愿、自主和自由游戏规则之上的网络文化,在使个人获得前所未有的便利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伦理道德问题,比如情感焦虑、黄毒泛滥、病毒猖獗、窥探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等等。这些问题单靠网络技术的完善来解决是不可能的,因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中很有用,但它也能用来杀人”[3]。法律政治与伦理道德是人依靠自己的力量使科学技术有利于人的福祉的两种基本方式。法律政治作为一种外在力量对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作用范围具有强制作用。然而,开放、隐匿、自主的信息社会使种种外在强制的法律政治规范难以普遍生效,信息的高速流动和时空转换使外在的法律政治难以规范、监控个人的具体行为。信息社会的开放性、匿名性和自主性凸显了对公民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治理要求,而道德自律则是实现这种社会伦理变迁的人文基础。

网络社会的发展使德育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呼唤着对德育培养模式的创新。所谓高校德育模式主要是指,高校德育的理念、方法、内容必须体现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选择合乎大学生成长心理需求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大学生对高校德育的认同接受能力,有效养成大学生的健康道德人格。

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匿名性使得大学德育工作更加艰巨,同时也更加必要。网络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将不断地变化形式。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话语霸权和网络技术潜移默化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价值观念、文化及生活方式,这不能不影响着大学德育的实施。网络的开放性在造就大学生网民思想开阔、知识创新能力增强的同时也造成了各种文化观念、思想意识等的相互渗透与冲击,使大学生面临着道德抉择的困境。各种外来的观念思潮和随社会变革而出现的新的价值标准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最具“不确定性”的方面,是分解既有道德秩序的主要力量。网络的自由开放特性使外在制度约束难以普遍确立,信息的高速流动和时空转换使外在规范难以落实到个人,而匿名性更是对本已脆弱的社会监督的进一步弱化。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在真实与虚伪之间寻找到彼此间的信任更为困难、复杂。交往的虚拟化使人们直接交流的机会减少了,造成群体意识的淡薄和人际关系的冷漠,增加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社会对网络主体的自主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更高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们的道德自律。当然,这种自律的确立与保障离不开外在的制度性干预。

另一方面,高校德育的社会生成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结构变化。由于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速度、内容较以往时代的改变,原有的经济政治结构、社会行为结构、个体群体的文化心理结构都产生了巨大裂变,展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网络社会德育培养模式的转变必须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毕竟,德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整个社会系统的有效配合,高校德育“系统的有效运转,而非系统本身”构成了德育实践的宏观支撑体系。网络化时代高校德育与传统高校德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虚拟与现实的差异、缺场与在场、人—机互动与单向传输等方面。网络不仅使社会文化资源有了充足的发展,引起了教育内容的深刻变化,而且也深深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网络化社会是一个多元价值并存的自由、宽容的社会,使所有具有不同道德价值取向的成员能够开展合作,这是高校德育的价值所在。网络化时代高校德育模式变迁不在于是否需要道德教育,而在于这种教育体现了什么样的理念、它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教育方式是否符合新时代的社会需求以及合乎人性的自由发展,这种教育是否具备可接受性、能否产生认同性、教育方式是否有效等等。

网络化时代,对高校德育模式与方法进行审视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的基本判断:一是高校德育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方式,总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根本的价值诉求;二是实现上述价值诉求的前提条件是高校德育理念、方法、内容具有合理性,即适应大学生个性发展并获得大学生的认同和接受。具体地说,当代高校德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大学生对高校德育的认同性、可接受性和有效性,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效性是高校德育合理模式的一个基本评价标准,可接受性是高校德育的现实基础,也是德育内容认同性的价值依据。认同性是从规范层面上理解德育,可接受性则是从价值层面上揭示高校德育的合理性内涵,二者统一于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层面。认同性、可接受性与有效性构成了合理德育模式的有机系统中的三大基本因素。高校德育模式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德育内涵、手段的认同性、可接受性及有效性相统一的基础之上。

高校德育既要尊重和宽容个人的道德选择自由,引导大学生网络化生活的自主判断和选择,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品质,又要培育大学生在网络化公共领域尊重各种价值的交流,以实现社会公共道德的精神内化。网络化时代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一定要研究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网民的价值变迁规律、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学习平台、活动空间、心理需求等相关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设置教育内容和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以更好地满足网络受众身心成长的需要,实现网络化时代高校德育的创新。具体而言,网络化时代高校德育创新应选择以下四种策略:

首先,网络化时代高校德育培养模式要确立公民道德教育理念。公民道德是“关于真实伦理规范的定义,要求共同体的绝大多数成员持有支持的态度,并一致按照它行动”[4]。其教育内容应体现网络化时代的精神,使之获得被教育者与社会的认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重视公民道德教育。譬如,英国确立新的中小学国家课程,要求公民教育课程“发展学生的德性和自主性,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公平社会中的有责任心和关爱心的公民”;“公民学科要教给学生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知识、技能、理解力,让他们在社会上——本地、本国、国际,担当起有效的角色。帮助他们成为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有知识、有思想、有责任的公民。促进其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使之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更加自信和富有责任感”[5]。在网络文化时代,对大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德育培养模式的客观要求。

其次,高校德育要借助网络的资源与手段,改进德育工作。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扩张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和冲击,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德育手段和方式。借助网络传播媒介,高校可以做许多有益的工作。譬如,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为大学生提供来自全世界的对德育有用的文字、声像资料,宣扬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

再次,加强高校德育的制度化建设。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教育效果的充分实现,有赖于教育过程的规范化、制度化保障。一方面,网络化的出现及其对生活、学习、工作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介入和深刻影响,迫切要求我们把法制教育引入高校德育建设的实践中,增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法制意识。另一方面,教育实践本身也需要法制化保障。高校德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大学生将自己的自由选择和道德取向与社会和个人的美好生活联系起来。道德教育实践是以促进美好生活为目的的,是以我们个人和社会的福祉为目的的。因此,在德育实践中,既要保障道德教育不能侵犯私人领域的道德选择,也不能因道德的私人性而放弃对社会秩序的追求。实现这一矛盾体的有效结合,规范化的道德教育操作实践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在德育内容上,要适应网络化时代的特色,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和主体性。道德包含着道德规范、道德风尚、道德教化、道德意识、道德活动、道德关系以及道德发展本身。在道德的诸要素中,道德的实践性是培养个人良好品性的关键之点。在高校德育中,应强化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养成自觉履行道德要求的品格。确立大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有助于其公民道德意识的强化,唯有在具有稳定的公民意识之下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才是真正的持久的善行。因此,高校德育必须树立尊重大学生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权利意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能动性。

标签:;  ;  ;  ;  ;  ;  

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模式的挑战与对策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