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之间286例我院慢性胃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7.9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8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组间对比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起到提高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有效率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慢性胃炎;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269-02
慢性胃炎是看现代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疾病,其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长时间的治疗经常能够使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逐渐减少,甚至开始对治疗产生抗拒的心理[1]。所以,在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应该给予科学有效的治疗,还应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以维持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2]。根据研究显示,给予胃炎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了解自身疾病与治疗规律,从而提高慢性胃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3]。所以,本次研究将我院28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43例患者予以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常规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排除智力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患者,我院以286例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符合相关的临床诊断标准,收治时间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之间。将2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3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男性109例,女性34例,年龄在29~68岁之间,平均年龄(56.5±3.2)岁;对照组患者男性89例,女性54例,年龄在34~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6±3.3)岁,其中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无明显差异,符合进行对比的要求。此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已将此研究的目的、方法、预期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在本组研究中,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予以个性化健康教育,其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疾病认知指导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和文化水平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疾病认知指导,例如组织患者集体参与健康知识讲座,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采用通俗易懂的礼貌语言向患者解释可能导致患者发病和复发的原因,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对患者的用药和饮食进行指导,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叮嘱患者遵医嘱服药。
1.2.2日常生活指导 护理人员应以亲切的态度对待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以更好的了解患者各个方面得日常习惯,对患者健康的习惯进行鼓励和支持,对患者不良的习惯予以危害讲解,并帮助和督促患者尽快改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身体的康复[4]。
1.2.3饮食指导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指导,叮嘱患者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勿暴饮暴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品,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禁烟、酒、茶、咖啡。
1.2.4心理指导 面对疾病多数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甚至恐惧的情绪,加上多种临床症状带给患者的痛苦和较长的治疗时间,部分患者对治疗失去耐心和信心,甚至产生抗拒心理,基于此情况,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辅导,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信心,指导患者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通过其分散病痛和缓解压力,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
我院自制治疗依从性患者调查问卷并向全部研究对象发放,收回率100.00%,对患者出院后30天的规范用药情况、定期体检情况、合理饮食情况、戒烟戒酒情况及情绪调节情况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基于统计软件SPSS 19.0,建立实验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n)、率(%),通过卡方(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达,组间比较基于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30天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行为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依从率对比 n(%)
3.讨论
依从性也称遵医性,即为“患者对医嘱或治疗建议的遵从程度”,患者应该遵从医生的指令或对治疗的建议,以提高自身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治疗不依从可能会导致疾病难以根治、生活质量上升速度缓慢,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并危及生命[5]。给予慢性胃炎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从患者的饮食、睡眠、运动、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干预,指导患者对不良的习惯进行改正、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较高的治疗依从性,积极面对和配合治疗,促进治疗有效率的提高,促进身体的恢复[6]。
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28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43例患者予以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常规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通过上文表格我们可以知道,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7.9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8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组间对比P<0.05。
综上所述,我院认为,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起到提高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有效率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海珍.系统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8):1924-1926.
[2]刘秀萍.护理程序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2):24-27.
[3]丁佐玲.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4):102-103.
[4]梁彩虹.护理干预对中药热奄包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护理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9):264-265.
[5]曲丽.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对提高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4):57-59.
[6]刘瑶.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调查分析及健康管理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
论文作者:杜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患者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对照组论文; 我院论文; 两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