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论文_周伟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论文_周伟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从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实践来看,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业化是大势所趋,而如何完善装配式建筑质量保证,规范相关利益主体行为,提高协同管理和信息共享水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相关研究数据整理发现,目前与装配式建筑质量相关的研究主要落脚点在于质量问题改进、施工手段等大方向,而如何充分结合新兴技术进行有效管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对于我国部分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借鉴已有研究经验,总结可提升的方向。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控制

1我国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现状

虽然各界力量都在致力于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但这一新兴的建筑模式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完善。比如国内社会经济不均衡和技术引进的限制,部分地区发展相对缓慢,大部分仍采用现场施工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研究指出,我国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方式和技术手段上,与国外科技实力雄厚的国家相比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从传统的施工现场单一质量管理转变为现在的工厂、工地两方面的质量管理,在施工方式由湿作业变为干作业,由现浇变为装配为主,也应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转变。

2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因素识别

2.1施工准备问题的识别

施工准备时期是度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进行保证的重要环节,需要给予有效的、科学地施工准备,才可以降低该一环节在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影响。对于施工方来说,需要重视施工准备的环节,预先对质量规划进行制定。施工现场当中的装配架堆放缺乏合理性,势必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与此同时,工程设备的质量和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性还会影响施工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图纸的会审和质量规划进行设置,并制定审核方案,用这样的方法确保装配式的施工顺利性。

2.2装配件的供应识别

装配式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构配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因此,材料管理的合理性和施工质量两者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施工过程中剪力墙和柱与楼梯等多种装配件都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同时,还是拼接需要的主要材料,该装配构建都是由专门的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站在现阶段我国构配件生产的具体情况上进行分析,由于构配件厂家受限于规模,加之,并没有丰富的生产构配件的经验,造成装配件的生产存在很大的质量问题。除此之外,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现场与装配件工厂间存在很远的距离,需要使用运输车才可以达到装配件的运输目的。运输时需要确保质量。如果装配件运输至施工现场之后,就要进行科学地堆放和养护,进而保证其质量,防止因为自然或者是人为因素使其受到损伤,影响该工程的整体质量。

2.3管理协调的识别

施工技术层面中,装配式建筑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浇建筑,在这样的前提下,肯定会导致组织管理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施工方需要与装配件厂商之间协调装配件的质量问题,和设计单位之间协调技术和图纸的交底问题,确保装配式的工程质量,当工程就要竣工时,需要和业主方以及监理方验收构配件的搭接部位与灌浆部位。除此之外,工程劳务的分包方需要对协调质量进行管理,提高施工过程的有序性。

2.4施工设备的操作识别

在施工方范围中可以被控制的因素还有施工设备的操作问题,该因素并没有和参建方产生任何联系。由于施工人员与设备操作的控制工作都没有合理性,形成的质量问题也是需要施工方所承担,因此,施工方需要加强重视。就装配式的建筑来说,其和传统的现浇建筑不同,主要表现在,施工方式的变化上,所以,使得建筑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配置的比例发生一定改变。为了可以有效地发挥装配式的建筑优势以及施工效益,就必须有效结合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操作或者是机械设备的操作缺乏规范性的话,不只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同时还会使得设备性能有所降低。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防控策略

3.1加强转角板、叠合板的质量管理

转角板应当使用L型工具,保障其质量。由于转角板体积大但厚度小的特征,如果管理、输运不当将会使转角板断裂,影响施工。为改变这一现象,应当在进行转角板设计时,使其满足工程质量要求,进行转角板吊运时,可以重点利用L型工具,将外部作用力全部转移到L型工具上,降低转角板承受的压力,保证其质量。另外,可以进行合理的护角。在进行护角设计时,参考预制构建的相关信息,一般以橡胶作为护角材料,在转角板生产完成后,再将护角安装上,这样做会使转角板无论在运输还是调运中,均可以对转角板产生保护作用,且护角是可以重复多次使用的。

叠合板的板体跨度应当避免过宽。科学合理的叠合板,其跨度应当小于其挠度,进而使其受损率大幅度降低,避免叠合板出现断裂问题,符合相关的施工要求。另外,还要密切注意预埋吊运叠合板时,叠合板可能出现的下落问题,为此应当连接上下主梁,并利用相应的型材保护吊运施工。

3.2完善工艺质量,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装配式施工的技术引进,促进装配式建筑工艺质量的提高,进而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符合相关的要求,这项内容对于施工十分重要,而且是工程管理的关键。为了完善工艺质量,对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进行培训,为其聘请专业人士进行施工、管理方面的培训,确保施工流程可以符合相关的规定,促进工艺整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设考核制度,将考核合格的人员送至海外深造,或者与一些知名的企业进行交流,使其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装配式建筑的有关知识,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引入其中,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3.3加大监督力度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构件生产环节和设计环节中存在质量管控松动的问题,将很有可能引发质量问题,因此,工程监督不仅要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性进行控制,另外,还要对工程设计和材料生产进行严格的管理。可成立指控监督小组,由各个项目经理负责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并且做好相关的记录。应当围绕全面性和系统性进行监督体系的构建,明确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和漏洞,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损失,确保其质量。

3.4加强安全教育

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对于安全施工理念的认识不是十分深刻,但施工安全意识十分重要,因此,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可以借助安全宣传手册、标语以及报纸专栏等手段,对施工安全进行广泛的宣传,并完善相关的制度,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将安全意识牢记心中。

3.5加强管理协调

管理协调是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管理协调和其他因素不同,其能够将具体施工中的参建方实施系统性考虑,同时,给予其宏观调控和综合分析,因此,对于施工方管理水平的要求逐渐升高。就施工方来说,比较有效的措施是指运用经济的和具有技术性的与组织等措施,确保内部的高效运转。主要是指对内措施,对外则是是指施工合同,促进交流水平的提升,进而达到施工目标。

结论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截止目前为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放肆识别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这是目前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装配式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必须深入分析,并提出科学地控制策略,以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宝.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12):32.

[2]庄雪丽.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造质量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3]岳莹莹.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信息共享途径和方法研究[D].聊城大学,2017.

论文作者:周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论文_周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