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美国对朝鲜的侵略与援助_军事论文

毛泽东与美国对朝鲜的侵略与援助_军事论文

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50年前,1950年10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策,揭开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这是一个需要有战略胆识和气魄的决策,也是一个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观的决策。

那时,新中国刚刚脱离了长期战乱,经济还没有恢复,新生的人民政权还不稳固,又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封锁遏制,各方面极端困难。它的主要对手,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刚刚取得胜利,踌躇满志,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都不可一世的美国。这是一场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较量。然而,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同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终于迫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不期而遇的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对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顷刻之间, 全世界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东北亚的这个半岛上来了。

就在半个月以前,6月6日至9日, 中国共产党刚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提交的书面报告《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里,对国际局势有一个总体的估价,认为:“只要全世界共产党能够继续团结一切可能的和平民主力量,并使之获得更大的发展,新的世界战争是能够制止的。”(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 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67~68页。)根据这个估计, 全会确定当前全党的主要任务,是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全会还决定,要在1950年复员一部分军队。接着,6月14日至23 日又召开了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按照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经济恢复的方针作了部署。

然而,一个毛泽东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了。

美国对朝鲜半岛的事态迅速作出了反应。它的反应,不仅针对朝鲜,也针对中国。

6月27日,美国决定派出海军和空军入侵朝鲜领海、领空,进攻朝鲜人民军,对朝鲜城市狂轰滥炸。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侵占中国领土台湾,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既定部署。30日,又命令美国陆军在朝鲜参战。从此,美国侵略军的坦克碾碎了朝鲜大地。

美国把台湾和朝鲜半岛这两个看起来不相干的地区联系起来,同时采取严重的军事步骤,公然干涉中朝两国的内政,有其战略上的考虑。从冷战开始以来,它一直把这两个地区看作是在远东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桥头堡,尤其是把中国领土台湾当作自己“不沉的航空母舰”。就在杜鲁门总统发表让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的命令的声明中宣称:“对朝鲜的攻击已无可怀疑地说明,共产主义已不限于使用颠覆手段来征服独立国家,现在要使用武装的侵犯与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部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与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注:《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 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1月版,第395页。)美国插手台湾问题,阻止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使得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至今仍然处于分裂状态。

毛泽东迅速作出反应,表明中国政府的立场。他在1950年6月28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庄严宣告:“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注:1950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在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成立“联合国军司令部”(8 月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那一天前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作出一个决策,调几个军到东北,摆在鸭绿江边,加强东北边防。并立即决定将驻河南的战略预备队第十三兵团(下辖第三十八军、第三十九军、第四十军),加上第四十二军(当时已在东北)和炮兵第一师、第二师、第八师等,共20多万野战部队,组成东北边防军,调往安东(今丹东)、辑安(今集安)、木溪集结。

这是一个具有远见的战略决策。

隔了6年以后,毛泽东在讲起这件事的时候说:“战争开始后, 我们先调去三个军,后来又增加了两个军,总共有五个军,摆在鸭绿江边。所以,到后来当帝国主义过三八线后,我们才有可能出兵。否则,毫无准备,敌人很快就要过来了。”(注:毛泽东会见苏共中央代表团时的谈话,1956年9月23日。 )毛泽东还不无惋惜地表示过:“可惜那时候只有五个军,那五个军火力也不强,应该有七个军就好了。”(注:毛泽东会见金日成时的谈话,1970年10月10日。)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曾经作过各种可能的设想,估计到出现最坏的局面——美军在朝鲜人民军侧后的海岸登陆。1950年8月, 朝鲜人民军在朝鲜南端洛东江同美军和南朝鲜军打成胶着状态后,毛泽东已经预见到,战争转入持久和美国扩大战争规模的可能性日益增大。

8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适当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注: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5 月版,第43页。)8月5日,毛泽东即致电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要求东北边防军在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准备9月上旬能作战。8月18日,又电高岗,要边防军务必在9月30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 随后,根据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的建议,决定将第九兵团和第十九兵团分别调到津浦、陇海铁路沿线地区,策应东北边防军。

9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第九次会议上指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朝鲜战争持久化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增大。”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判断。

毛泽东还分析了美军的长处和短处,概括起来是“一长三短”。他说:“他在军事上只有一个长处,就是铁多,另外却有三个弱点,合起来是一长三短。三个弱点是:第一,战线太长,从德国柏林到朝鲜;第二,运输路线太远,隔着两个大洋,在西洋和太平洋;第三,战斗力太弱。”

尽管如此,毛泽东并没有轻敌大意。他在讲话里提出要防备美国帝国主义乱来,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他说:“所谓那样干,无非是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打原子弹,长期地打,要比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长。我们中国人民是打惯了仗的,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93~94页。)这些极而言之的话,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不惧怕任何敌人和任何困难的革命气势。毛泽东已经作了最坏可能性的准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要同美国这个不可一世的强国直接较量。

但是,中国出不出兵,毛泽东有一个“底”,这个“底”就是美军是不是过三八线。“美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过去打。”(注:毛泽东会见苏共中央代表团时的谈话,1956年9月23日。)

9月15日,朝鲜战局发生急剧变化。美军7万余人在仁川港登陆,28日占领权城,切断位于朝鲜南部洛东江边的朝鲜人民军主力的退路,使之腹背受敌,朝鲜人民军被迫实行战略退却。

这时,中国政府已经得到准确的情报,美军要越过三八线。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十分危急的紧要关头,毛泽东决定,由周恩来于9月30日出面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 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注:周恩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建国1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报告,1950年 10月1日《人民日报》。)

这是对美国当局发出的警告。

10月1日,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同日, 麦克阿瑟向朝鲜发出“最后通牒”,要朝鲜人民军无条件“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此刻,“联合国军”在南朝鲜已经集结了33万兵力。(注:[美]詹姆斯·F ·施纳贝尔:《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2卷,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12 月版,第212、213页。)

10月3日凌晨1时,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再次对美国当局提出强裂警告:“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注:《周恩来外交文选》,第25页。)

然而,美国当局过低地估计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和反侵略的决心,对中国政府的警告,竟然听而不闻,不屑一顾。(注:[美]詹姆斯·F·施纳贝尔:《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2卷,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0年12月版,第215、218页。)10月7日,美国在开城地区越过三八线, 向北推进。(注:[美]詹姆斯·F ·施纳贝尔:《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2卷,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212页。)12小时以后,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一个“统一”朝鲜的提案。与此同时,美国将战火从鸭绿江边烧到中国东北,派出B—29重型轰炸机和其他作战飞机, 对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安东、辑安等地进行频繁的轰炸和扫射、炸毁建筑物、工厂及车辆、炸死炸伤中国平民,袭击正常行驶的商轮。从10月起,美国还派飞机袭扰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地,大有将战火从中朝边境进一步扩大之势。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嚣张气焰,迫使中国人民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和平,必须挺身而出,“保卫中国,动摇朝鲜”(注:毛泽东至中共中央中南局、华东局、西南局负责人电,1950年10月19日。)。

形势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如彭德怀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所说的:“美军一过三八线,我就知道不打不行了。”(注:彭德怀同身边工作人员谈话记录,1955年2月11日。)

艰难的决策

就在10月1日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当天的深夜, 金日成紧急召开中国大使倪志亮,向中国政府提出出兵动摇的请求。同时,金日成朴宪永(当时任朝鲜外务相)联名致信毛泽东,要求中国给予军事支援。

对于美军在仁川登陆,毛泽东早有所料。他在1950年10月2 日起草的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曾经这样说过:“还有今年四月间,金日成同志到北京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他,要严重地注意外国反动军队侵略朝鲜的可能性。七月中旬,七月下旬和九月上旬,我们又三次告诉朝鲜同志,要他们注意敌人有从海上向仁川、汉城前进切断人民军后路的危险,人民军应当作充分准备,适时地向北面撤退,保存主力,从长期战争中争取胜利。所有这些建议都未能引起朝鲜同志的注意,以致陷入敌人预先设好的圈套,人民军主力被敌人切断。”(注:毛泽东致斯大林电,1950年10月2日。)

尽管毛泽东对出兵已有思想准备,但是要使一个刚从战火中获得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再次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同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美国决一雌雄,下这个决心要有何等的气魄和胆略!中美两国的国力相差十分悬殊。1950年,美国钢产量8772万吨,工农业总产值2800亿美元。而当年中国的钢产量是多少呢?只有60万吨,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00 亿美元。美国还拥有原子弹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具有最强的军工生产能力,就连实力雄厚的苏联,也不愿因为援助朝鲜而冒同美国直接冲突的危险。中国出兵会不会导致同美国直接对峙?美国轰炸重工业基地东北和内地大城市怎么办?这些都是需要十分慎重考虑的问题,稍有疏忽,都会造成不堪的后果。况且,他还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耐心说服中央决策层的同志们,他们在出兵的问题上也意见不一。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最难作出的决策之一。

毛泽东接到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的信息已是10月1日深夜。2日凌晨2时,毛泽东立即致电高岗、 邓华:“(一)请高岗同志接电后即行动身来京开会;(二)请邓华同志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按原定计划与新的帮人作战”。(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05页。)他还在周恩来给驻朝鲜大使倪志亮的电报稿中加写了一段话,要他转告金日成:“尽可能将被敌切断的军队分路北撤外,凡无法撤退的军队应在原地坚持打游击,切勿恐慌动摇。如此就有希望,就会胜利。”(注:毛泽东对周恩来致驻朝鲜大使倪志亮电的修改稿,1950年10月2日。)

10月2日下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 讨论朝鲜半岛局势和中国出兵问题。毛泽东认为出兵朝鲜已是万分火急,原拟派林彪率兵入朝。林彪托病推辞。毛泽东遂决定派彭德怀挂帅出战。会议决定10月4日召开扩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讨论志愿军入朝作战问题。 毛泽东要周恩来派飞机到西安将彭德怀接到北京参加会议。

就在10月2日这一天,毛泽东亲笔写了一份给斯大林的长电报, 回复斯大林1日的来电。 斯大林业电要求中国立即派出至少五六个师到三八线,以便让朝鲜组织起保卫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战斗。以下是毛泽东起草的电文主要内容:

(一)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

(二)我们认为既然决定出动中国军队到朝鲜和美国人作战,第一,就要能解决问题,即要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第二,既然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和美国军队打起来(虽然我们用的是志愿军名义),就要准备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就要准备美国至少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沿海地带。

(三)这两个问题中,首先的问题是中国的军队能否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国军队,有效地解决朝鲜问题。只要我军能在朝境内歼灭美国军队,主要地是歼灭其第八军(美国的一个有战斗力的老军),则第二个问题(美国和中国宣战)的严重性虽然依然存在,但是,那时的形势就变为于革命阵线和中国都是有利的了。这就是说,朝鲜问题既以战胜美军的结果而在事实上结束了(在形式上可能还未结束,美国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承认朝鲜的胜利),那么,即使美国已和中国公开作战,这个战争也就可能规模不会很大,时间不会很长了。我们认为最不利的情况是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不能大量歼灭美国军队,两军相持成为僵局,而美国又已和中国公开进入战争状态,使中国现在已经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归于破坏,并引起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一部分人民对我们不满(他们很怕战争)。

(四)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将预先调至南满洲的12个师于10月15日开始出动,位于北朝鲜的适当地区(不一定到三八线),一面和敢于进攻三八线以北的敌人作战,第一个时期只打防御战,歼灭小股敌人,弄清各方面情况;一面等候苏联武器到达,并将我军装备起来,然后配合朝鲜同志举行反攻,歼灭美国侵略军。

(五)根据我们所知的材料,美国1个军(两个步兵师及1个机械化师)包括埋克炮及高射炮在内,共有7公分至24 公分口径的各种炮1500门,而我们的1个军(3个师)只有这样的炮36门。敌有制空权,而我们开始训练的一批空军要到1951年2月才有300多架飞机可以用于作战。因此,我军目前尚无一次歼灭一个美国军的把握。而既已决定和美国人作战,就应准备当着美国统帅部在一个战役作战的战场上集中它的一个军和我军作战的时候,我军能够有四倍于敌人的兵力(即用我们的4 个军对付敌人的1 个军)和一倍半至两倍于敌人的火力(即用2200门至3000门7 公分口径以上的各种炮对付敌人同样口径的1500门炮),而有把握地干净地彻底地歼灭敌人的1个军。

(六)除上述12个师外,我们还正在从长江以南及陕甘区域调动24个师位于陇海、津浦、北宁诸线,作为援助朝鲜的第二批及第三批兵力,预计在明年的春季及夏季,按照当时的情况逐步使用上去。(注:毛泽东写给斯大林的电报(手稿),1950年10月2日。)

毛泽东在这个电报里,分析了中国出兵支援朝鲜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说明了中国出兵作战的战略部署和作战方法以及国内策应部队的调动情况;同时也向苏联提出为保障作战胜利所必需提供的支援。毛泽东提出来的问题都是大问题。他考虑得全面,周到,又很慎重。这份电报没有发出,但它非常详尽地反映了毛泽东个人当时对出兵朝鲜的基本态度和各种考虑,因而是一份具有很高价值的文献。

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判断,毛泽东的这个电报,很有可能是在10 月2日下午召开的书记处会议之前起草的,原准备在书记处会议作出出兵决定后发给斯大林。但在这次会议上,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毛泽东只有将多数人的意见,通过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转告斯大林

在转告斯大林的意见中,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表示:“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我们将举行一次中央会议,中央各部门的主要同志都将出席”。(注:引自苏联驻华大使罗审转呈毛泽东关于中国暂不出兵的初步意见致斯大林电,1950年10月3日。)这说明, 毛泽东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而为这个问题最终而正确的解决,留下了回族余地。

10月4日下午,在毛泽东主持下,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了。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中间赶到)。列席会议的有:李富春、罗荣桓、林彪、邓小平、饶漱石、薄一波、聂荣臻、邓子恢、杨尚昆、胡乔木。

派志愿军出国同美军作战,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牵动全局的大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个新的重大抉择:出兵,或者不出兵兵。会议一开始,毛泽东首先让大家讲讲出兵的不利情况。与会者各抒己见。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或者对出兵存有种种疑虑。理由主要是中国刚刚结束战争,经济十分困难,亟待恢复;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还没有进行,土匪、特务还没有肃清;我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更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在一些干部和战士中间存在着和平厌战思想;担心战争长期拖下去,我们负担不起等等。听到大家的发言后,毛泽东讲了这样一段话:“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样说,心里也难过。”(注:《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第257页。)

会议正在进行中间,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彭德怀,赶到了会议。彭德怀对这个会议毫无思想准备,连会议内容事先都不知道,只是侧耳细听,没有发言。散会后,他来到杨尚昆住处,详细了解了会议情况。(注:访问杨尚昆谈话记录,1995年10月16日。)

10月5日上午,受毛泽东委托, 邓小平将彭德怀从北京饭店约到中南海毛泽东办公室。毛泽东非常清楚,在这个时候彭德怀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他俩进行了一次情真意切的谈话。彭德怀表示拥护毛泽东出兵援朝的决策。当毛泽东把挂帅出兵的重任交给彭德怀的时候。彭德怀说:“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毛泽东略带感慨地说:“这我就放心了。现在美军已分路向三八线北冒进,我们要尽快出兵,争取主动。今天下午政治局继续开会,请你摆摆你的看法。”(注:彭德怀传记组访问杨尚昆谈话记录,1995年7月20日。)

下午的政治局会议上,仍然有两种意见。在别人发言之后,彭德怀讲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注:《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第258页。)会议最后作出决定,由彭德怀率志愿军入朝作战。

从10月2日到5日,中央连续开了三天会议。会上充分发扬民主,毛泽东尽管有了自己的主张,仍然认真地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让大家把出兵的不利方面和困难方面充分地说出来,然后说服大家。其实,对于打不打的问题,毛泽东也是左思右想,想了很久。他对这件事确实是思之再三,煞费心血的。不是毛泽东好战,问题是美国已经打到我们的国境线上了,不打怎么办?!(注:《聂荣臻回忆录》下册,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10月版,第735页。 )后来毛泽东对金日成讲起这件事的时候说:“我们虽然摆了五个军在鸭绿江边,可是我们政治局总是定不了,这么一翻,那么一翻,这么一翻,那么一翻,嗯!最后还是决定了。”(注:毛泽东会见金日成时的谈话,1970年10月10日。)这是毛泽东对当年中央政治局关于出兵援朝决策过程的一个形象的概括。这是一个何等艰难的决策啊!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少有的。

10月6日, 周恩来在中南海居仁堂主持召开包括各地负责人在内的党政军高级干部参加的军发会议,根据5日政治局会议的决定, 讨论入朝作战方案和布置有关方面的工作。

10月8日,在美军已越过三八线大举北进之后, 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即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00~101页。)

同日,微薄将这一历史性的决定电告金日成,并请他派朝鲜政府内务相补一禹到沈阳,与彭德怀、高岗会商志愿军入朝的有关问题。

8日上午,彭德怀根据毛泽东的命令, 立即与高岗率领临时指挥人员飞往沈阳。次日上午,彭、高召集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转达中央出兵援朝的决定,要求各部在10天内作好一切出国作战的准备。

一波三折

也是10月8日这一天,周恩来和林彪代表中共中央, 秘密飞往苏联,同斯大林商谈抗美援朝和苏联给予军事物资支援以及提供空军拥护问题。尽管中国共产党已经决定出兵,但周恩来还是带着两种意见,出兵或者不出兵,去同斯大林商讨的。如果中国出兵,那就要求苏联给予武器装备和提供空中支援。

双方谈得并不很顺利。10月11日,斯大林和周恩来联名致电毛泽东,其中说到,苏联可以完全满足中国提出的飞机、坦克、大炮等项装备,但是苏联空军尚未准备好,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才能出动空军。

这样,在中国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波折。毛泽东认为需要与政治局的同志讨论此事,以作定夺。10月12日,他致电彭德怀、高岗。要求:“(一)十月九日命令暂不实行,十三兵团各部仍就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二)请高岗德怀二同志明日或后日来京一谈。”(注:毛泽东致彭德怀、高岗电,1950年10月12日。)

10月13日,毛泽东就出兵问题,与彭德怀、高岗和其他政治局委员再一次商量。大家一致认为,即使苏联不出空军支援,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大举北进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出兵援朝不变。当天,毛泽东把这个决定电告周恩来:

(一)与高岗、彭德怀二同志及其他政治局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在第一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我军对付伪军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线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可以振奋朝鲜人民重组人民军。两个月后。苏联志愿空军就可以到达。六个月后可以收到苏联给我们的炮火及坦克装备。训练完毕即可攻击美军。在第一时期,只要能歼灭几个伪军的师团,朝鲜局势即可起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变化。

(二)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

(五)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注:《毛泽东文集》第 6 卷, 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03~104页。)

当时,毛泽东关注和担心的是两点:第一,苏联提供武器装备,是用租借办法,还是用钱买。这是关系到用于国内建设和一般军费的资金能否保证,从而影响国内经济是否稳定的问题。第二,苏联能否真正做到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之内提供空军支援。为此,毛泽东要周恩来在莫斯科再留几天,与苏联就上述问题重新商定。(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03~104页。)

周恩来将毛泽东此电内容由莫洛托夫转达斯大林。斯大林作出了这样的回答:苏联将只派空军到中国境内驻防,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也不准备进入朝鲜境内作战。

斯大林这个决定,对中国出兵作战虽然十分不利,但也没有动摇毛泽东的决心。

此时,正值平壤告急。10月15日凌晨1时, 毛泽东以周恩来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电报,要倪志亮大使转交金日成。电报说:“请即派一位熟悉道路的同志于十月十六日到安东来接引彭德怀同志和金日成同志会面。如倪大使找不到金日成同志,则请倪大使派人去安东接引。”(注:毛泽东起草的周恩来致倪志亮转金日成电,1950年10月15日1时。 )同一天,金日成派外务相朴宪永到沈阳,会见刚刚从北京飞回的彭德怀,要求中国尽快出兵。16日,彭德怀和高岗赶到鸭绿江北岸的安东,召开志愿军师以上干部在会,宣布中央的决定。严阵以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如箭在弦上,只待最高统帅部一声令下,立即跨过鸭绿江。

作为最高决策人,毛泽东更加冷静而周密地考虑和布置一切重大问题,使出兵做到万无一失。17日,他电告彭德怀、高岗,要他们18日来京,并说:“对出兵时间,以待周(恩来)十八日回京和中央报告后确定为宜。”(注:转引自《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4月版,第407页。)

18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会议,在听取了周恩来和彭德怀的汇报后,把志愿军渡江作战和渡江时间最后敲定下来了。遂于当晚21时,电令十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等:“四个军及三个炮兵师决按预定计划进入朝北作战,自明十九晚从安东和辑安线开始渡鸭绿江。为严格保守秘密,渡河部队每日黄昏开始于翌晨四时即停止,五时以前隐蔽完毕并须切实检查。”(注:毛泽东致邓华等电,1950年10月18日。)

从10月1日晚金日成要求中国出兵,到19 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仅仅18g在,但对毛泽东来说, 却似乎是走了一个漫长的路程。在这决策的过程中,一个一个的困难出现在他的面前。他要对世界大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对敌我友三方的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了解。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要能应付自如,迅速作出决断。更重要的是,要以充足的理由耐心地去说服自己的战友和同志。这是多么地不容易!

20年以后,1970年10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会见金日成时,共同回忆了这段曲折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事情总是这么弯弯曲曲的。在那个时候,因为中国动动摇摇,斯大林也就泄了气了,说:算了吧!后头不是总理去了吗?是带了不出兵的意见去的吗?

周恩来:两种意见,要他选择。我们出兵就要他的空军支持我们。

毛泽东:我们只要他们空军帮忙,但他们不干。

周恩来:开始的时候,莫洛托夫赞成了,以后斯大林又给他打电话说,不能用空军支援,空军只能到鸭绿江边。

毛泽东:最后才决定了,国内去了电报,不管苏联出不出空军,我们去。我看也还是要感谢苏联,它总帮助了我们军火和弹药嘛,算半价。还有汽车队呀。(注:毛泽东会见金日成时的谈话,1970年10月10日。)

对毛泽东出兵援朝的决策,彭德怀曾经作过这样的评价:“这个决心不容易定下,这不仅要有非凡的胆略和魅力,最主要的是具有对复杂事物的卓越洞察力和判断力。历史进程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正确。”(注:彭德怀在审查《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总结》初稿时的谈话, 1957年5月15日。)

初战必胜

从中国人民志愿军渡江那一天起,毛泽东的全付精力都集中到朝鲜战场上了。

毛泽东一生指挥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统率过百万以上的大军同时在几个战场上与敌人作战,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他有着高人一筹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但是,指挥抗美援朝战争,对他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的课题。这是在一个新的战场上——国外战场上,同一个新的敌人——具有高度现代化装备的美国军队作战。怎样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新胜利,这需要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新的经验。

抗美援朝战争怎么打法?

当时的朝鲜战局十分严峻。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后,分三路北进。东路占领元山,中路进逼阳德,西路美军正作围攻平壤的准备。按照麦克阿瑟的计划,在占领元山和平壤之后,先东西对进,打通联系,然后向鸭绿江边推进。

还在志愿军出兵前夕,毛泽东和彭德怀等研究敌情后商定:利用敌人东西对进的时机,志愿军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也就是朝鲜半岛细腰部(又称蜂腰部)地区以北,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线。如果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如果平壤美军、元山南朝鲜军两路来攻,则打孤立较薄弱之一路。在6个月内, 如敌人固守平壤、元山不出,则我军也不打平壤、元山。在我军装备训练完毕,空中和地上均对敌人具有压倒的优势条件之后,再去攻平壤、元山等处。这就是说,六个月以后再谈攻击的问题。(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05页。)

然而,志愿军渡江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完全不是设想的那个样子。麦克阿瑟改变了东西对进的计划。美军和南朝鲜军分散为东西两路,大举北进,速度甚快,直向中朝边境逼近。原定的阻敌方案,即在平壤元山一线防御6个月以后再进攻的作战部署,已经不适用了。

根据敌情的变化,毛泽东迅速改变作战部署。10月21日凌晨2 时30分,他致电影德怀等,正式下达第一次战役的部署。他看出麦克阿瑟在战略判断上犯了一个大错误,即“美伪均未料到我志愿军会参战,故敢于分散为东西两路,放胆前进”。他断定,“此次是歼灭伪军三几个师争取出国第一个胜仗,开始转变朝鲜战局的极好机会”。(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 月版,第128~129页。)过了一个小时,毛泽东又电告邓华等:“现在是争取战机问题,是在几天之内完成战役部署以便几天之后开始作战的问题,而不是先有一个时期部署防御然后再谈攻击的问题。”(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12月版,第130页。)

初战必胜。这对于出国作战的志愿军来说尤其重要。出手第一仗能不能打胜,这将决定志愿军入朝后能不能站得住脚。在那些日子里,毛泽东过着十分紧张的生活。据他的机要秘书回忆,有一段时间,毛泽东半个多月没有下床,就在床上工作、吃饭,睡眠极少。他每天批阅大量材料,有来自前方的电报,有来自各方面的情报,一个接着一个,这些电报材料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毛泽东手里。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毛泽东要根据各方面的情况加以分析,很快作出决断,指导前方作战。

这一年,毛泽东57岁,精力十分充沛。

毛泽东在指导第一次战役部署中,对于如何打开朝鲜战局,指导方针逐步考虑成熟。他在10月23日复彭德怀的电报中指出:朝鲜战局,就军事方面来说,决定于三点。第一,目前正在部署的战役是否能利用敌人完全没有料到的突然性全歼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伪军师。此战如果是一个大胜仗,则敌人将被迫作重新部署,立即处于被动地位;如果这次突然性的作战胜利不大,使我不得不于阵前撤退,则形势将改为于敌有利。第二,敌人飞机杀伤我之人员,妨碍我之活动究竟有多大。如果我能利用夜间行军作战做到熟练的程度,则我军可以继续进行野战及打许多孤立据点,如此便有迫使美国和我进行外交谈判之可能;如果敌人飞机对我的伤亡和妨碍大得使我无法进行有利的作战,则在我飞机条件尚未具备的半年至一年内,我军将处于很困难的地位。第三,如果美国再调五个至十个师来朝鲜,而在这以前我军又未能在运动战中及打孤立据点的作战中歼灭几个美军师及几个伪这师,则形势也将于我不利;如果相反,则于我有利。以上这几点,均可于此次战役及尔后几个月内获得经验和证明。总之,我们应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07~108页。)

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战略的和战役的指导思想,对于志愿军取得第一次战役以及以后几次战役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敌进甚速。南朝鲜军很快进到清川江附近,而志愿军主力离预定开赴的地区却相距尚远。10月23日,毛泽东电令邓华等第十三兵团领导人迅速与彭德怀会合,在彭领导下决定战役计划,并嘱:“敌进甚急,捕捉战机最关紧要。”(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 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48页。)

彭德怀研究了敌情,感到在敌人以师、团、营为单位分兵冒进的情况下,要想采取集中兵力聚而歼之的办法有许多困难,搞不好会贻误战机。到25日,西线南朝鲜军已进至北纬40度线以北的博川、龙山洞、云山、温井、松木洞、熙川一线,逼近志愿军第四十军。歼敌任务已刻不容缓。

10月25日上午,南朝鲜军一个加强营由温井(距离彭德怀的指挥所所在地大榆洞仅隔十几公里)向北镇进犯,被志愿军第四十军一个团以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术,将其大部歼灭,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打响了震惊世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仗。中国人民一直把这一天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纪念日。

但是,南朝鲜军仍然分兵冒进,其中一个团的一部已经到达距中朝边境只有几公里的楚山,向中国境内炮击。27日,这个团发现处境不妙,立即调头南撤,途中被志愿军包围。熙川以南的南朝鲜军两个营为了接应该团南撤,与志愿军在温井以东地区交战。29日,志愿军一个军将这两处朝鲜军大部歼灭,取得初战胜利。

南朝鲜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交战失利,但麦克阿瑟对志愿军兵力仍然估计不足,满不在呼,以为中国只是象征性的出兵,继续命令后续部队向中朝边境推进。

10月底,号称“王牌军”的美军第一骑兵师一个团,冒进北渡清川江到达云山。11月1日至3日,志愿军部队将其大部围歼于云山。同时阻击部队又在云山以南击溃该师的另一个团,击毙该团团长。云山战斗,首创以劣势装备的志愿军歼灭现代化装备之敌的先例,狠刹了一下“王牌军”的威风。

美骑一师在云山遭到重创,使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为之震惊。11月3日凌晨,敌人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全线撤退。

彭德怀当即下令,追歼逃敌。4日, 歼灭英军一个榴炮营和美军一个加强连。但是,靠两条腿跑路的志愿军,毕竟跑不过机动能力很强的机械化部队。至3日黄昏,敌军主力已全部撤到清川江以南。

根据敌我态势,彭德怀于11月4日15时致电毛泽东, 提出休整部队,结束第一次战役,准备再战。5月1时,毛泽东复电同意,并提出组织第二次战役的指导思想。

第一次战役,志愿军经过13个昼夜艰苦作战,歼敌1.5万余人, 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狭路相逢

中国人民志愿军突然出现在朝鲜战场上,在美国朝野引起种种猜测。美国军方估计,中国入朝参战的目的有三种可能:第一是为了边境安全和拆除鸭绿江水电站设备;第二是为了从战略上牵制美国,打一场有限规模的持久战;第三是为了把“联合国军”赶出朝鲜半岛。(注:[美]詹姆斯·F·施纳贝尔:《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2卷,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276~277页。)麦克阿瑟则把赌注压在阻止志愿军渡过鸭绿江上,提出“最后的攻势”计划:先以空军摧毁鸭绿江上的所有桥梁和渡口,再发动地面攻势。(注:《麦克阿瑟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3月版,第371~272页。 )由美第十军经长津湖西进,美第八集团军由清川江北上,在江界(朝鲜最高首脑机关所在地,距鸭绿江50公里)以南会合后,围歼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然后向鸭绿江推进。

毛泽东预见到一场新的恶战不可避免。为加强东线力量,他在11月初决心调宋时轮率领的第九兵团入朝。11月5日, 电告彭德怀:“江界、长津方面应确定由宋兵团全力担任,以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为方针。尔后该兵团即由你处直接指挥,我们不遥制。”(注:毛泽东致彭德怀电,1950年11月5日。)

在取得第一次战役胜利并决定加强东线兵力之后,毛泽东于11月13日致电斯大林说:“据我的观察,朝鲜的战局,是可以转变的。现在我志愿军十六个师在朝鲜西北战线方面已给了敌人第一个打击,已经初步地立稳了脚跟,只要能再给该线敌人(八个师)以一个至二个较大的打击,就能将该线的防御局面改变为进攻局面,而这是有可能的。东北战线方面,我志愿军仅有两个师,帮人(五个师)还很猖獗,现正增派八个师去,准备给敌人一个打击,转变该线的战局。”(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 月版,第201页。)

11月中旬,第九兵团3个军12个师秘密入朝, 在东线迅速完成战役集结。第九兵团入朝,使志愿军一线总兵力增加到9个军30个师38 万余人,并在东西两线上都占有兵力上的优势。而这时敌人却估计中国在朝鲜的军队为6万到7万。

从11月6日起,西线之敌开始试探性进攻, 以摸清志愿军兵力和意图。彭德怀要各部队从清川江边节节后退,故意向敌人示弱,还有决德育一些破旧枪械。麦克阿瑟果然中计,认为志愿军“装备低劣,怯战败走”,命令部队向北冒进。24日,“联合国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发动全面进攻,目标直指鸭绿江边的朔州、碧潼和朝鲜最高首脑机关所在地江界,宣布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

11月25日,西线敌军被志愿军诱至预定战场。于是,志愿军立即发动第二次战役。

当晚,恰逢月圆之夜。这是志愿军夜战最理想的天候。志愿军西线部队突然发起猛攻。一个军分三路合击孤立地暴露在志愿军面前位于德川的南朝鲜军一个师。至26日晚,全歼该师5000余人。志愿军另一个军也在宁远等地歼灭南朝鲜军另一个师大部。

志愿军在德川、宁远打开缺口后,正向志愿军进攻的清川江以西之敌,大部在原地停止行动,同志愿军形成对峙状态。这正是穿插分割歼敌的极好时机。彭德怀等立即按照毛泽东的电令,要求各部队分割包围,各个歼灭西线之敌。这时,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三师主力沿小路疾行,不顾美机威胁,以14小时前进140华里的速度,于28日上午8时到达三所里地区,堵死美九军南撤退路。随后,他们又主动西插龙源里,截断敌人的另一条退路。正面的志愿军4个军便乘势猛攻,分割围歼当面之敌。29日,西线敌军被迫实行全线撤退。同时令美骑一师和英二十九旅北上接应,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三所里、龙源里。

这样,西线战场形成敌我交错的战争奇观。从整个战场的态势看,敌人处在志愿军南北夹击之中;但在三所里、龙源里的局部战场,志愿军又处在敌人的南北夹攻之中,情况十分险峻。如果三所里、龙源里失守,清川江以西以北之敌将全部南逃,第二次战役的歼敌目标便会落空。第三十八军一一三师终于顶住每日上百架次飞机的轮番轰炸,击退一次又一次坦克兵、炮兵、步兵的协同攻击,使南逃北援之敌相距不足1 公里,却始终不能会合,大振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威。这一可歌可泣的英雄战绩,深深地感动了彭德怀司令员,他在祝捷电报中破例地写上“三十八军万岁”六个字。

12月1日,敌军见突围无望,被迫遗弃大批轰重装备, 转向靠近西海岸的安州方向突围。

与此同时,东线第九兵团冒着-30℃的严寒,也于11月27 日发起反攻。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沉重打击下,骄横一时的麦克阿瑟被迫承认:“这支小小的军队,在目前情况下,事实上是在不宣而战的战争中面对着整个中国。除非积极地、迅速地采取行动,胜利的希望是渺茫的。而实力不断地损耗,以致最后全军覆没,那是可以预期的。”(注:麦克阿瑟给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报告,1950年12月3日。 转引自《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1月版,第460页。 )他命令东西两线军队于12月3 日开始向三八线总退却(注:[日]陆战史研究普及会编:《朝鲜战争》中部,国际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 185 ~186页。)

毛泽东立即令西线部队向平壤挺进,相机占领平壤。

12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收复平壤。16日, 将西线之敌全部赶到三八线以南。在东线,人民军于9日收复元山, 切断敌人陆上退路。志愿军17日占领咸兴,24日收复兴南。至此,除江部沿海的襄阳外,“联合国军”全部被赶到三八线以南。第二次战役胜利结束,并歼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志愿军和人民军取得了由防御转入进攻的主动权。

志愿军连续打了两个胜仗。在有些人的头脑里速胜思想有所生长。对朝鲜战局的发展前途应当怎样估量?是速胜,还是持久?这是摆在毛泽东面前需要作出回答的一个重大方针问题。

在第二次战役发起后不久,1950年12月3日, 毛泽东在会见金日成时,对朝鲜战局发展前途曾作出两种可能的估计。他说:“战事有可能迅速解决,但也可能拖长,我们准备至少打一年,朝鲜方面也应作长期打算。”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毛泽东把重点放在准备长期作战的基础上。他还对金日成说:“你们现在比从前是更强了,不是更弱了。当你们越过三八线直向大邱进攻不计后方空虚的时候,你们是最弱了。现在你们既懂得胜利又懂得失败,有了经验,你们就更强了。”(注:毛泽东会见金日成时的谈话要点,1950年12月3日。转引自周恩来致彭德怀等电,1950年12月4日。)

第二次战役结束以后,毛泽东根据两次战役的经验,并听取了彭德怀等人的意见,对朝鲜战局的发展前途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战争仍然要做长期打算,要估计到今后许多困难情况。要懂得不经过严重的斗争,不歼灭伪军全部至少是其大部,不再歼灭美英军至少四五万人,朝鲜问题是不能解决的,速胜的观点是有害的。”(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第250页。)

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取得两个战役的胜利,对整个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在他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述:“自我志愿军入朝,取得了两个战役的胜利以来,我国的地位提高了,说话响亮了,民主阵营的声势也增加了。另一方面,帝国主义阵营则呈分崩离析之势。无论在美国内部,美英之间,英国内部,英法之间,其他国家与美英之间,其矛盾都增加了,裂痕扩大了。美帝是愈发被孤立起来了。主席决定志愿军入朝之举,实是万分英明的、有远见的决定,事至今日则已如黑白之分明。如果当时要让我来决定,我则会偏于‘苟安’!诚如主席所说,不仅不要近视、短视,而且必须远视、长视。决不可以眼前的,忽视了前途、远景!‘高瞻远瞩’盖指此也。”(注:《杨尚昆日记》,1951年1月1日。)

[未完待续]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毛泽东与美国对朝鲜的侵略与援助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