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和低碳理念。在此趋势下,建筑给排水施工能源消耗问题也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相应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要求。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能够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和绿色环保水平,因此在低碳理念下,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减排策略得以在各个环节应用。为绿色建筑,低碳建筑,节能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文章通过对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能源消耗和节能减排问题的研究分析,探讨节能减排策略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低碳理念;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策略
引言
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建筑理念下,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给排水设计节能化、环保化已成为其设计施工的基本要求。然而实践中,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减排设计中的问题仍然突出,其对人们的用水质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基于此,进行给排水系统节能减排设计中的问题分析和处理已经成为建筑工程行业高效发展的内在要求。
1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减排设计的必要性
热水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是给排水系统的3个基本组成。在其控制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生活生活用水水质和水量的合理控制,同时在废水及时处理、输送、排出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实践中,进行建筑节能减排设计具有以下3个必要。(1)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较高质量的给排水设计不仅能实现水资源的充分节约,实现用水过程的经济性;更能在其设计施工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从而确保工程建设效益。(2)当前环境下,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节能减排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中的应用,有助于生态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大影响。(3)传统的建设用水带有一定的水资源浪费和污染,其给社会自然环境带来较大威胁;新经济形态下,给排水系统节能减排设计的应用有助于这些问题的充分解决,从而在提高建筑用水质量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现存问题
2.1水供应及给水系统环节能耗问题
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造成水系统超压出流问题,同时建筑给排水系统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使得建筑用水的隐性浪费,并且具有难发现的特点。建筑给排水水供应系统中,负责日常用水供给,但是建筑中缺乏相应的加热设备,也存在加热设备与水源相距较远的情况,由于用水需要从水源处运输至用水建筑处,因此很容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热量损耗。
2.2超压出流浪费
在超压出流影响下,给排水系统中水量分布存在差异,由此导致了无效水流的产生。实践过程中,差压出流现象广泛的存在于卫生间马桶冲水方面,从应用需求上看,其虽然保证了卫生间的清洁,然而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也十分明显。小便池感应器原设计为只要有人进出时,就会出2次水,不仅浪费水,同时如果人员密集,还容易造成水流溢出,污染卫生间环境.因此,后期改为人离出水,不仅能保证冲洗效果,而且节水50%以上。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对其具体的应用路径进行分析,从而确保标准出流的高效利用。另外,节水器具应用不合理,污水二次循环利用效率低也是制约建筑给排水应用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要实现其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化、环保化,就必须在合理布置水表、节水型器具的基础上,实现生活污水的高效化回收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节能减排措施的具体应用
3.1合理运用城市水管网压力
一般建筑可以通过城市水管网压力进行给排水的调节,以提高给排水效率。高层建筑可以进行加压供水,将进水装置安装在储水设备中,通过水泵实现增压。运用城市水管网压力实现节能减排。具体措施的应用,需要根据城市水管网压力大小情况,建筑物特征等具体情况分析确定。进行建筑分区供水,在建筑上方采用水泵增压,与此同时,将水泵与下阀门连接,实现城市水管网水压的利用。一旦城市水管网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阀门实现水箱供水。合理的运用城市水管网压力能够有效做到节水效果。
3.2积极推广利用二次供水设施
目前来说,建筑给排水系统建设中多采用气压供水以及变频调速供水方式,使用变频器装置实现变频调节。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能够实现对供水设施的高效控制,比如水泵运行速度,实现了水泵电机的无极调速以及循环软启动。需要注意的是,推广利用二次水设施,要从建筑工程实际出发,结合水低谷运行实际来选择。
3.3合理把控给水水压
设计师在给排水设计中务必要合理把控给水水压,具体可以选用变频加压给水设施而将给水水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考虑到国内建筑业的发展,目前的建筑业面临着建筑规模日益加大、建造技术日趋复杂的局面,该局面对给排水设计提出了更多要求。在建筑高度不断加大的趋势下,变频加压给水设施的引入则可以随着楼层的增加而合理增加水压,防止给水水压不合理而引发水资源流失。除此之外,变频加压给水设施还可将市政给水引进地下水箱,进一步由地下水箱为建筑供水。相较于传统的屋顶水箱供水模式,基于变频加压给水设施的地下水箱供水模式可以将能耗缩减为70%。
3.4做好中水循环处理
中水即为经过二次处理而达到相关标准,进一步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水体。在具体的给排水设计中,设计师要将对中水的再利用放在关键位置,在设计中留设充足的循环利用空间及设备,同时不断的引入前沿工艺,对雨水及废水实施高效二次处理,增加中水再利用率。在中水循环处理过程中,应该将雨水及生活废水予以分离,将生活废水放入检验池并检验其水质,对于夹杂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活废水应该有效隔离并定点排放,对于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活废水应予以净化,待净化达标后方可再次利用。
3.5注重消防水箱应用
当前环境下,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市政管网的直接供水是建筑给排水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其应用过程中,消防水箱的合理应用,能够确保给排水系统节能减排目的的有效实现。譬如在生活中,要实现生活蓄水及水质优化功能的实现,人们可以系统的链接消防水箱和建筑回水系统,其使得超压状态下的水量得以有效的回收和储存。而在排水设计中,给排水设计人员可在分离厨房、卫生间用水系统的同时,实现消防水箱和卫生间水箱的连接。这种设计方式使得洗漱用水得以收集,然后进行冲厕使用,确保水资源的二次化、高效利用。同时,单位进行室外消防演练时,可以将水喷洒在绿地上,这样既可以达到锻炼人员的目的,也可以起到节约用水,美化环境的效果。
结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对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都有多方面的影响。所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都需要对节能措施方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分析。低碳理念下建筑给排水工程要想做到节能减排,需要不断优化布置,提升设备管材质量,优化给排水供水系统,合理运用城市水官网压力等等,通过全过程的合理控制,尽可能的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做到节水节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姚刚.关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8):230.
[2]包剑卓.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24):128-129.
论文作者:王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节能论文; 系统论文; 水箱论文; 用水论文; 高效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