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制度的政策人--论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基本制度的政策人--论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本质 制度 体制 政策 人——论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首要论文,基本理论论文,本质论文,体制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几十年经验教训得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基本结论,就是搞社会主义必须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初步搞清楚的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集中地体现在邓小平同志逐步提出和阐述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体制、政策和人的一系列论述上。因此,弄清社会主义本质、制度、体制、政策和人各自的基本涵义及其相互关系,弄清如何坚持、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制度、体制、政策和人的基本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最基本的思想理论保证。

一、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社会主义最深层次和最高层次的理论概括,是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最根本问题,它在社会主义概念中处于第一个层次。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和阐述,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重要贡献,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的论断。目前人们对这一论断的理解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关键在于是否正确地把握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论所体现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笔者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三个根本的观点和方法:把生产力放在第一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上理解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根本价值放在第一位,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及其相统一的高度理解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如实地看成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动态上理解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这种认识冲破了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误区:离开生产力认识社会主义的误区;只从社会主义制度层面上认识社会主义的误区;静止地认识社会主义的误区。(详见本刊1995年第2期)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的命题,而其核心是不断发展生产力以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且比资本主义还要快。这是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制度、体制、政策和人,理解全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把钥匙和关键。社会主义本质中的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社会主义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社会主义人的素质的提高,都是围绕着不断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比资本主义更快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和服务,都要以这一核心问题为根本标准。

二、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基本表现,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基本标志,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条件之一。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概念中处于第二个层次。

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主体和前提,否定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就否定了社会主义,主张搞私有化就是搞资本主义,其必然结果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导致社会两极分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指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体现这一国家性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整个国家生活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及党和国家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的那一套。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0页)

中国特色的文化制度,是指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只有坚持马列主义及其在中国的表现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才能维护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才能保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发展方向,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邓小平同志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简练地概括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道路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指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指我国各种社会力量和组织的核心力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规定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组织等方面必须坚持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组织制度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其基础是社会主义道路,其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脱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就离开了中国发展的历史,就离开了中国的国情,就违背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程度决定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程度,尤其是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和速度。因此,建立、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与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程度相适应,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过去在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上的一个主要的教训就是离开社会主义本质,特别是离开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企盼建立“纯粹又纯粹”的社会主义制度,结果不仅没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反而损害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声誉,导致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信念的动摇。

三、社会主义体制

社会主义体制是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建立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而社会主义体制则不直接决定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体制在社会主义概念中处于第三个层次。

社会主义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其范围极其广泛,其内容极为丰富而具体。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具体制度。如计划体制、市场体制、价格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税收体制、外贸体制、企业体制、党的领导体制、国家领导体制、干部人事体制、军事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艺体制,等等。可以说,社会有多少行业、多少事业,就有多少体制。

我们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20多年时间里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刚刚取得政权后的一段时间里,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加强,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显示出其历史的局限性,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地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断。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给我国的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开始建立,很大程度上照搬苏联模式,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并在建国后不断的政治运动中得到加强的过分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不适合于和平建设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进行了政治体制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还适应不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建立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政治体制,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当前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监督,健全民主集中制是紧迫的任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我国文化体制是过分集中的一切由政府统起来包起来的体制,结果文化产品既少又单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文化各个领域的体制进行多方面的改革,正在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根据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兼顾经济效益,开始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市场。

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政治体制集中地体现经济体制,文化体制要与经济政治体制相适应。因此,我们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心,政治体制改革是关键,文化体制改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37页)

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是一场革命,是对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体制的根本变革。要自觉地推动改革,深化改革,驾驭改革,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体制更多地和直接地决定于国情。我们进行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地注意国情,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衡量体制改革的得失成败。

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往往是把制度和体制混为一谈,没有区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误认为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基本特征,不敢改革,不准改革,使社会主义失去了活力。苏东国家剧变和解体有多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僵化体制没有进行认真改革,而到后来进行改革时又没有把制度和体制区别开来,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四、社会主义政策

科学的社会主义政策,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体制的基本途径。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文选》第2 卷,第313页)社会主义政策在社会主义概念中处于第四个层次。 执政党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主要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从横向上看,有多少社会生活的领域就有多少方面的政策;从纵向上看,有总政策、具体政策,有宏观政策、中观政策、微观政策。要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建设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首先要在科学地分析时代条件和国情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总政策。这是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经过长期的探索,付出巨大的代价,终于制定出来的科学的总政策。党的基本路线根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根据我国原有体制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状况提出改革开放的方针,根据我国历史和现实确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现了从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的转变,从僵化向改革的转变,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要建设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仅要有科学的总路线、总政策,还要制定和执行一系列具体政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党的总政策固然可以管全局,指导我们的一切工作,但也不可能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每一个具体问题。因此,工作在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各级领导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在总政策的指引下制定和执行一系列具体的政策。

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要完全根据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绝不能离开实际情况,而衡量政策是否科学就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人民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检验政策的一个根本尺度,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政策的根本标志。只要我们的政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就是不可战胜的。

五、社会主义的人

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体。人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概念的四个层次的基本涵义及其相互关系,把社会主义本质、制度、体制、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主体。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改革和创新,社会主义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离不开人。有理想、有道德、有科技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社会主义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我国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人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个体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工人农民起着主力军作用,知识分子起着骨干作用,广大党员起着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起着领导作用。

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但是,我们说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因此,实现人的现代化,应该是培养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我们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根本的道理也在于此。

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不仅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而且要着力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特别要着力提高党和国家各级领导者的素质。社会主义中国能不能长治久安,党的基本路线能不能坚持一百年不动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得到健康而迅速的发展,最终决定于这一条。我们强调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清除各种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培养跨世纪的领导人才,就是为了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永葆勃勃生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迅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发现人才,用好人才。邓小平同志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108、109页)我们的改革好坏要看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而要做到“三个有利于”,根本上说决定于是否创造了各种人才脱颖而出的条件,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就在于此。

我们在建国以后的一段时期里,在人口政策上出现了失误,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人口数量的膨胀和人口素质提高的困难。在“文化大革命”中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基本手段的教育又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加之错误路线和僵化的体制,人才受到压抑和摧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种状况有了根本的改变,但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的因素仍然存在,不利于各种人才脱颖而出,不利于各种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因素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必须认真地自觉地不断克服这种不利因素,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

六、几点结论

1.社会主义是本质、制度、体制、政策和人的有机的统一体。它们构成社会主义的五个基本问题,构成社会主义的纵向结构。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体制、社会主义政策的关系犹如四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本质在最里边,制度在其次,体制在再其次,政策在最外边。对社会主义这四个层次的认识和实现是由人来进行、由人来不断推进发展的。当然,对社会主义人的认识和对人的素质的提高也是由人来进行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是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即反映社会主义人的意志的,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来制定并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是保护、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制度、体制、政策和人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法律和社会主义本质、制度、体制、政策、人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依靠健全的法律和有效的执法。我们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忽视了法制建设。法律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政策同属一个层次,但并不构成社会主义概念中的一个独立的层次。

2.搞清社会主义必须把社会主义的五个基本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弄明白,搞好社会主义必须把社会主义的五个基本方面及其相关关系处理好。我们过去没有搞清和搞好社会主义的五个基本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所以没有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弄清了社会主义的五个基本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所以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3.搞清和搞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人们的思想一旦脱离了实际和实践,就弄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程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程度,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和创新,社会主义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社会主义人的素质的提高必须从实际出发。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表现在社会主义的五个基本的方面,突出地表现在体制、政策、人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表现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程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实现形式,社会主义体制的时代和国情特点,社会主义政策的内容及其特点以及中国人民的素质特点方面。无论任何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制度,因此,各国社会主义的特点突出地大量地表现在体制、政策和人这三个基本的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主要功夫要花在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及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上。

5.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但这一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前20多年中出现的重大失误,苏东国家的剧变和解体不是因为搞了社会主义,而是因为没有搞清和搞好社会主义的五个基本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中却生机勃勃地发展,就是因为基本上搞清了社会主义的五个基本方面及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的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

标签:;  ;  ;  ;  ;  ;  ;  ;  ;  ;  ;  ;  ;  ;  ;  

基本制度的政策人--论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