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论文_刘家俊

刘家俊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镇卫生院 224171)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1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9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另外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进行疗效观察比对。结果 观察组显效54例(60%),有效率85%;对照组显效45例(50%),有效率7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医治疗高血压有效率高,副作用少,能搞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 高血压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279-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伤肾、郁怒伤肝造成的肝肾阴阳亏损,所以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患者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好心情[1]。从临床症状上可将其归于祖国医学中的“眩晕”、“头痛”范畴[2]。笔者选取2011年2月-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1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医理论进行高血压的治疗,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1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2例,女性88例;年龄29 ~64岁,平均年龄48.6岁,病程2-10年。其中观察组男性48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46.5±3.2岁;对照组男性44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45.2±2.6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的纳入均以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心悸、乏力、失眠等。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辩证论治:1.肝火上亢:主症:头晕目眩,目赤口疮,舌红苔黄。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酒炒(6克) 黄芩炒(9克) 山栀子酒炒(9克) 泽泻(12克) 木通(6克) 车前子(9克) 当归酒炒(3克) 生地黄酒炒(9克) 柴胡(6克) 生甘草(6克)。

(1)肝肾阴虚型: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痛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宜用滋补肝肾、养阴填精法。方药用杞菊地黄丸(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加减。

(2)气血亏虚:主症:面白,神疲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方药:归脾汤加减,白术1钱,当归1钱,白茯苓1钱,黄耆(炒)1钱,龙眼肉1钱,远志1钱,酸枣仁(炒)1钱,木香5分,甘草(炙)3分,人参1钱。

(3)淤血阻滞型: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痛如刺、痛有定处、胸闷心悸、舌质紫暗、脉细涩为辨证要点。方药用血府逐淤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加减。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吲达帕胺 1.25~2.5毫克 每日1次。

1.3评价标准

根据治疗表现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类。显效:头痛、头涨、头晕、失眠等症状消失,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有效:头痛、头涨、头晕、失眠等症状减轻,舒张压下降不到10mmHg,但达到正常人范围;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没有缓解。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采用卡方检验,所有统计检验采用双侧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情况见表1(%)

注: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危害社区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中药治疗有着可靠的疗效。中医治法遵循的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平衡阴阳,调整气血的原则[3]。高血压病的发生与精神情志、饮食起居以及内伤虚损等因素密切相关,如平素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均可导致肝脏疏泄失职,气机郁结,日久郁而化火,虚火上炎,烦扰头目,即出现头晕目眩、血压升高的症状[4]。本研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气血亏虚型证和淤血阻滞型,分别确立相应的治则治法以及组方用药,经临床观察,本研究治疗总有效率为85%,临床疗效满意.而西药降压的有效率仅为70%。

中医的辩证论治是建立在病人的病情变化基础之上的,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病人的分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处方时,可在针对基本证型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合理地选用具有明确降压作用的药物,做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达到有效降压的目的[5]。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高血压病,再配合饮食、起居、情绪等方面的调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建松.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导报,2007,4(20):129.

[2] 袁卫红,贺泽龙.高血压病辨病辨证治疗思路探讨.湖南中医药导报,2000,6(5):10-11.

[3] 吴世才.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7例的体会[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1):65.

[4] 李建松.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进展 [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0):129.

[5] 陈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3):274-276.

论文作者:刘家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8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论文_刘家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