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播信息服务节目主持人的主持艺术论文_吴学东

浅析广播信息服务节目主持人的主持艺术论文_吴学东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610021)

摘要:新媒体时代,服务信息节目在传统广播节目中,特别有有车一族听众心目中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类信息节目的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也有其独特的创作要求、创作规律和创作技巧。本文从稿件内容的文本分析、创作心态的把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要求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广播服务信息节目的播报技巧。

关键词:广播;播音主持;服务信息

广播节目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服务性,播音员主持人用他们的有声语言履行着媒体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传递着对听众有用的信息,表达着媒体人对听众的热爱和关怀、用实际行动为听众提供精神支撑或解决现实问题。随着广播频率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互动性的不断增强,广播节目的服务性特征也日趋明显,特别是与听众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专业频率、如交通频率、旅游频率等的出现,使得服务信息的播报成为广播节目中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广播媒体服务受众的重要途径。

广播节目中的服务信息主要包括路况信息、气象信息、生活指数提示、失物招领、法律咨询等,一般会在整点、半点等时段组合播出,形成一个固定的节目版块。有的穿插在其他广播节目中随时播出,或者以一个固定节目的形式播出。这些服务类信息一般语言精练、信息量大、密集时效性强,同时结合有比较口语化的串联词。而这些内容在播报时也有其独特的创作观念、创作心态与语言表达创作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服务态度要真诚

广播节目中播出的服务信息,一方面为听众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提示,方便他们的学习、生活,对受众具有相当的实际用途,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及时解决社会问题。同时,服务信息的播出还是广播电台与听众进行互动沟通的有效渠道,可以为电台树立积极的社会形象,体现广播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此外,这些服务信息中有时会包含一些商业元素,是广电台创收的重要途径。

想要在节目的播出中使这些服务信息更及时、更贴切、更深人地进入到受众心中,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发挥最大的服务功能。播音员主持人首先要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和服务心态,这是播音员主持人“党和政府的宣传员”的职业身份的要求,是播音员主持人坚持正确艺术创作道路的要求,也是他们担当“党和政府与人民沟通的桥梁”,积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有了诚恳的服务意识和强烈的职业使命感,播音员主持人才能更强烈地调动自己的播讲愿望,明确播讲目的,从而在自己的播报语言中体现出诚恳积极的服务态度,激发语言热情,彰显语言活力,避免呆板单调的语言,远离枯燥乏味的表达,从而最大程度地达到传播效果,充分发挥媒体服务社会的功能,充分体现服务信息的价值。

二、语言节奏较明快

广播节目中发布的服务信息一般数量比较多、写作语言比较精练、更新速度比较快、发布时间既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有时穿插在主干节目中播出。

为了在单位时间内传递更多信息,充分表现服务信息的及时新鲜感,带动受众积极的收听情绪,并且不过度干扰主干节目的播出效果,在播报这类信息的时候,播音员的语言节奏应该比较明快。比如成都交通广播每个整点和半点以及在主干节目中插播的路况信息,其主持人的语言节奏都比较轻快,主要表现为语速稳中有快,吐字清断有力,语势常扬且舒展。同时,主持人的用声部位多在中声区偏上,以在自然的语言表达中显露出活泼、明亮的声音色彩。这样的语言节奏和声音状态在某种程度上能体现出整个城市的交通节奏,适应听众的听觉感受,可以缓解交通堵塞带给听众的心理压力,达到积极的传播效果。要保证做到明快、准确地传播服务信息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备扎实的吐字发声和语言表达基本功,并应能做到快速分析理解稿件着力,避免含混的吐字,乏力的唇舌,拖沓的节奏,黯淡的声音,混乱的表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情感基调须恰切

广播节目中播出的服务信息渠道来源丰富,内容繁杂多样。这些信息内容有的是积极向上的,如道路恢复通畅的信息,恶劣天气即将结束的信息,生活指数比较舒适的信息等;有些信息是消极负面的,如某路段发生交通事故,某路段发生严重拥堵,以及恶劣天气的预报信息等;有些信息内容是严肃客观的,如交通管制路段信息等。这些内容与社会影响截然不同的信息往往组合在一起播出。所以在播报前,播音员应该细致分析深刻理解这些信息的实质意义,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合理预测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或造成的后果,并在语言表达过程中通过恰切的情感分寸,准确的语气表现出自己对这些信息的认识理解与判断,并体现出自身对信息内容当事者的关心,表达出这些信息对于受众行动的指导意义。比如播报交通事故的信息时,播音员就应该在语气中表现出对事故当事人的同情并用比较严肃的语气提示其他听众在行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又如在播报交通管制信息时,播音员应该在自己的语言中体现出信息的提示性、强制性和权威感。

播音员要克服不良的备稿习惯,以免影响播出效果。比如有的播音员主持人上节目之前不认真分析稿件,总想凭借自己的经验,一味提着颤肌,“笑”着去播,以显示自己积极的传播状态,而在碰到诸如交通事故恶劣天气预报等负面信息的时候,很难快速转换播报情绪,带给听众这个播音员“笑”着播事故的不和谐听觉感受,引起听众的反感。由此可见,认真、细致的分析理解稿件是播音员准确表达服务信息的重要前提。

四、重点点染应准确

广播服务信息的播报语速一般稳中有快,语言节奏轻巧。在快速的语流中要使听众听清楚信息,听懂信息内容,并在线性传播的语流中提炼有用信息、记住重点信息,并依此决策自己的行动。播音员就应该在语言表达中对信息点进行重音的技术处理,使重点词语点染得当,语言主次分明。播音员在选择重音词汇时,应该从受众的需要出发,努力做到强调的词语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对受众的学习、生活有实际指导意义。比如路况信息中的路名,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名称,天气预报中的气温、风力、需要采取的具体防范措施等都需要进行适度的点染突出。重音处理的方式比较多样,低中间高,快中见慢,弱中见强等方式都可以采用,应力求表现方式多样,使语言舒畅自然。

播音员在播报服务信息时采用重音的语言表达技巧可以便于听众理解稿件内容。如果播音语言中没有主次的对比变化,势必会造成表意不清,语义含混,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

五、语言变化要自如

广播节目中报出的服务信息稿件往往会包含比较口语化的串联词,以及具有相对固定格式的信息内容;或者只有固定格式的信息内容,在直播时由主持人现场组织串联语言。播音员主持人在播报这些文字稿件之前应厘清段落层次,逐句分析理解,明确每个句子的功能、目的,弄清稿件的写作形式,并据此总体把握,恰当地选择“说”、“播”、“讲”等语言表达样式,做到语言形式运用准确,转换灵活,从而达到和谐统一。

一般情况下,播音员在表达串联词时经常选用“说”的表达方式,语速相对较快,语言相对随意,口语化程度高,听来亲切自然;而在表达信息内容时则多选用“播”的语言表达形式,这种语言形式相对规整,节奏稳健,重音点染准确,听来庄重、活泼、清晰、可信。当然在播音时,各种语言表达形式要运用灵活,转换自然,切忌生搬硬套,刻板教条。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广播服务信息节目的播音主持工作,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在诚恳的服务态度和正确的服务意识指引下,通过细致的稿件分析理解,准确把握稿件的情感基调,并应锤炼语言功力,在明快的语言节奏中,通过重音等技巧准确传递信息,并在自如变化的语流中带给听众舒适的听觉美感。

论文作者:吴学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浅析广播信息服务节目主持人的主持艺术论文_吴学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