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斑块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观察论文_杨春

(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 重庆 400053)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斑块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和炎性因子患者5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和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各组2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和斑块面积值均低于对照组,血浆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脂血症患者临床中运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颈动脉斑块面积和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普罗布考;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炎性因子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213-02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节奏加快,饮食健康被大部分人忽略,各种快餐饮食、高热量饮食导致患者血液中胆固醇水平提升,使得患者身体血脂异常,出现严重炎症反应[1]。患者身体中血脂升高,将导致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我院在临床中主要采用药物瑞舒伐他汀和普罗布考治疗,以此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减少患者身体中的炎性因子。以下是我院具体的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50例进行研究,依据完全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25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4:11,平均年龄(64.19±3.87)岁,最大78岁,最小50岁。

观察组:25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6:9,平均年龄(65.04±3.93)岁,最大79岁,最小52岁。

两组患者均符合高血脂症诊断标准,在参与本次研究期间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脂症;排除了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患者,以及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上述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值>0.05,两者可以比对。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指导患者使用瑞伐他汀(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70)10mg/次,Qd,共治疗6个月。

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普罗布考(畅泰)(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61),0.25g/片,护士指导患者口服,0.25g/次,bid。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实施降压治疗,糖尿病患者则实施降糖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和斑块面积,以及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其中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采用Logq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患者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面积:需测每个斑块的3条直径,然后选择较大的两条经线相乘计算斑块面积。炎性因子水平:主要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ml,用3000r·min-1离心30min,将血清与血浆分离,然后检测血浆中的IL-6和TNF-α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颈动脉和斑块面积、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均采取(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统计结果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颈动脉和斑块面积值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水平和斑块面积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在医院临床治疗中,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比较常见,患者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后容易形成颈动脉斑块,对患者的身体血液循环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引发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年龄增加,身体机能出现退化、高脂血症、炎性反应、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中炎症反应将进一步加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反应的速度[2]。当患者长期处于炎症反应的情况下,血液中的血脂沉积越来越多,最终导致患者呈现高血脂,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现象。临床治疗中主要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抑制患者体内炎症反应,进而降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现象。

在本次治疗研究中,我院对25高血脂症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患者的颈动脉和斑块面积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能够抑制患者炎症反应,同时也能控制斑块面积。主要源于瑞舒伐他汀属于降脂药物,在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临床中运用,能够降低患者血液中的胆固醇合成,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能起到抗炎、抗氧化作用,降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普罗布考也属于降脂药物,还药物主要促进载脂蛋白水平,将血浆中的胆固醇酯转移蛋白的含量提高,提高了胆固醇的逆运转活性,能够有效起到抗氧化作用[3]。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运用于高脂血症患者临床中,不仅能够降低颈动脉斑块面积,而且还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连蕊.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IMT、斑块面积及IL-6、TNF-α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4):76-77.

[2]李莉,马艳丽,王志江.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斑块和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J].北方药学,2017,14(05):53.

[3]王喜福,叶明,李远竞,等.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3,17(05):836-838.

论文作者:杨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斑块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观察论文_杨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