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配价理论看被字句句式及偏误分析论文_张宇纯

从配价理论看被字句句式及偏误分析论文_张宇纯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项目:中央民族大学2019年度研究生科研项目-硕士自主科研项目“从配价理论看被字句句式及偏误分析”

(SSZZKY-2019083).

摘要:在配价理论的视野下去看待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被字句的偏误现象。依托动核结构来研究被字句动词及其相关的语义成分,并结合调查与实践,在语义层面归纳出不同的被字句句式,包括:光杆式、动宾式、动结式、动趋式、动得式、动介式、动量式,并在此基础上,来分析出现偏误的原因。

关键词:配价理论;动核结构;被字句句式;偏误

1.概述

配价理论也称从属关系语法,是从化学领域的概念借引而来,在汉语学界,谓词能支配成分的数量就是它的“价”,根据范晓先生的概念,由动词+动元+(状元)组成的结构是动核结构:“动核结构是语义平面的基本结构,它由动词和它联系着的语义成分组成。动词所联系的语义成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强制性的语义成分(组成动核结构时必须和动词共现的),可称为动元(行动元);另一种是非强制性的语义成分(组成动核结构时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可称之为状元(状态元)”。如“我用笔写字”中,“写”是核心动词,“我”“字”是动元,“笔”是状元,动元与状元可以概括为论元。

动词强制联系的动元数量,就是动词的“价”,能联系和支配一个动元的动词为一价动词,如哭、游泳等不及物动词,还有一些及物动词,“下雪了”中的“下”,在没有主语出现的句子中,只有“雪”一个动元,也是一价动词;同理,能联系和支配两个动元的动词为二价动词,如吃,看、跑、唱、爱、吹、写、跳等等,数量非常多;能联系和支配三个动元的动词为三价动词,如打,给、教等,三价动词以动作动词最多,句式以双宾句最为典型。

本文是建立在语义平面上的,动元可以承担的语义角色大类主要有主事(包括施事、系事、止事等)、客事(包括受事、成事、使事、位事等)、与事(包括当事、共事)、补事。状元可以承担的语义角色大类有凭事(包括工具、材料、方法等)、因事(包括原因、目的)、境事(包括处所、范围、时间)。

动词包括动作动词、经验动词、关系动词等几大类。其中根据其本身语义特征还可以再细分,如动作动词可再分为及受动词、结果动词、致使动词、针对动词等等。同样,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上文提到的主事等语义角色也可以相应细分,如动作动词联系的主事为施事,联系的客事为受事。“猫抓老鼠”中的“猫”是施事,“老鼠”是受事。种类非常繁杂,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能进入被字句的动词限制比较多,影响被字句主语,且表达不如意、不符合预期等意思的动词才能考虑进入被字句。同时,不是所有价类的动词都能进入被字句,被字句中的动词为二价或三价的动词,但被字句有“降价”的功能,具体情况需具体讨论。根据其动核结构形式的不同,可以归纳出不同的被字句句式,并以此分析生成条件和出现的偏误:

2.被字句句式及偏误

2.1光杆式动词被字句及偏误

光杆式被字句也可以称为简单被字句,基本句式为“被+V1+(了)”,光杆动词进入被字句句式中充当谓语动词往往受限,大部分都是二价或者三价的:

首先需要说明一种情况:被字句本身就带有降价的功能,所以一部分使动义二价动词进入被字句之后,由于施事或受事的省略看起来像一价动词,如“事情被复杂化了”中的主事被省略了,所以实际上是降价之后的“一价动词”,并且只有“复杂化”一类的带有形容词性质的性状动词可以在光杆式动词被字句中成立;另一类“类一价动词”,如“她被冻坏了”,中的“冻”,虽然能进入被字句,但还是需要“坏”等其他状态元一同出现,如此一来生成的就不再是光杆式动词被字句。所以降价后的“一价动词”,只有少部分性状动词可以进入光杆式动词被字句。

汉语在光杆式动词被字句中主要还是如下几类的二价动词:

2.1.1动作动词:

其中包括绝大部分的典型动作动词,如“他被打了”,动词本身语义比较完整,其他附加状态元不需要再出现,“他”是受事,被省略的动作发出者是施事;动作动词还包括部分的结果动词,结果动词指“动词后可以直接带光杆名词充当结果宾语的动词”,但结果动词进入光杆式动词被字句有限定条件,必须是其后不需要结果补语的动词,这与动结式动词被字句区分的依据之一,只有不需要结果补语同现的动词才能进入光杆式动词被字句,如“合同被签了”,其中“合同”是结果动词联系的客事小类——成事,动作发出者是施事;其中致使动词也可以进入光杆式动词被字句,致使动词是指带有致使义,以动作为最终状态的动词,如“被垃圾污染”“我被撤(职)了”,其中省略的动作承受者是客事小类——使事,“垃圾”是施事。

2.1.2经验动词

经验动词中大部分都是自主动词或主动性较强,所以只有部分心理动词可以进入被字句,条件是需要借助外在行为实现,并且表状态的心理动词,可以被“很”修饰的,如“被怀疑”“被嫉妒”“被喜欢”等,动作承受者是受事,动作发出者是施事。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撤职”等双音节动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光杆动词”,因为词本身可以看作一个动宾结构,但黏连性较强,常被当作整体来使用,也符合语言习惯,所以本文将这类动词看作一个整体,即认为动词前后没有其他附加成分,就是光杆式动词。

*(1)其次,发展中国家的老百姓被牺牲其国家的政治体制。

*(2)他被父亲受伤了。

此类偏误中出现的动词都是属于不及物的一价动词,且不具备使动意义,一价动词和本身就带有受动义的动词不能进入被字句。所以此类句子不成立。其中“受伤”一类词本身是动宾式动词,“受”又有明显的被动义,也可以归类到“动宾式动词被字句”偏误当中,本文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的动词来看待。

再如:

*(1)久而久之,感情也就被培养了。

*(2)我又想起来刚来的时候的信心,被提醒。

这里的“培养”和“提醒”虽为二价动词,但并不符合进入光杆式动词被字句的条件,例(1)中的“培养”进入被字句还需要有其他成分一同出现,不属于可以进入此类被字句的动词。例(2)中句子在语感上意义并不完整,需要一个语境或是动词前后出现相应的补充成分,所以也不符合光杆式动词被字句的要求。

另外,生成句子的过程中,除了动词本身的偏误,还会出现一些结构上的偏误,表现形式为错序,遗漏助词“了”等,如:

*(1)我听说在大陆的市场里销售的食品包括蔬菜被污染。

*(2)我的爱好被没什么理由干涉。

*(3)泳衣已是普遍被接受的游泳用品。

这几例都是在生成句子的过程中,出现了被字句基本句式之外的成分时的偏误,表现形式为语法结构上的不完整或错序,如例(2) (3)中出现了其他结构“没什么理由”,还有副词 “普遍”时,语序稍显混乱。动核结构生成句子时,语法关系也是不能被完全忽视的。

2.2动宾式动词被字句及偏误

动宾式动词被字句的基本句式:被+(NP1)+V+NP2+(了)。其中的谓语动词多是二价动作动词,也有一部分的三价动作动词。但并非所有的动作动词都能进入,有如下限制条件:

二价动词中,这里的NP2与被字句主语之间可以是处所关系,是V的结果,如“大门被上了锁”,“墙被挖了个洞”,这里的“大门”和“墙”是动作的受事,动作发出者是施事,“大门”等虽然也是动作发生的处所,但因为是动词联系的必有成分,所以不是状元;其次NP2与主语也可以是所属关系,如“香蕉被剥了皮”,“香蕉”是受事,动作发出者是施事,NP2“皮”是对V的补充说明,但补充说明的宾语由名词充当,所以对其有与主语关系的限制条件,这也区别于性状词来补充说明动结式被动句。

这里的NP2与V之间要用“了”隔开。

*(1)我的右手被受伤了。

*(2)一旦开始吸烟,人们就觉得被中毒似的。

*(3)我一想到爸爸妈妈就让我快乐,很安心又不会让我做被人受批评的事。

例(1) (2)这里的谓语动词可以看作本身是“动词+名词”的动宾结构,但本文将“受伤”“中毒”这类动词看作一个带有受动义的整体动词,已将这类偏误归为光杆式动词被字句中。例(3)的“受批评”可以看作是一个动宾短语,“受”一类词已含有被动义,不能再进入被字句中。

三价动词根据不同语义特征可划分为针对动词、置放动词、使令动词以及互向动词。可以进入动宾式动词被字句的有部分针对动词,针对动词是表示动作的传递、交接、指向的动词,有一种方向性。一是称呼义的针对动词,被+(NP1)+V+NP2+(了),这时动作发出者也就是施事在NP1的位置,主语位置是当事,即施事发出的动作参与体,是动作传达的对象,NP2是受事。如“猕猴桃被人们称为奇异果”,“猕猴桃是”当事,“人们”是施事;二是言说义的针对动词,如“我被妈妈追问事情的起因”,主语位置“我”是受事,NP1“妈妈”是施事,NP2“事情的起因”是补事。

*可是被教中文之后我的中文水平逐渐好起来。

如上一类偏误最为常见,首先问题出现在动词的选择上,“教”作为单音节动词且受动性很弱,语言习惯上不是很符合;另外从语义上看,句中的“我”是带双宾的动词所联系的当事,中文水平是受事,位置也不正确,可改为“我被(他)教中文之后”或“我被(他)辅导中文之后”。

*我觉得市政府实行这样严厉的规定的话,吸烟者就会觉得自己被市政府侵害吸烟的权利。

在三价动词的动宾式被字句中,当出现两个NP时,“被”前面NP1“吸烟者”是当事,动词后的NP2“吸烟的权利”是受事,但可以看到“侵害”类动词不能满足这一条件,所以当这一类动词变换为被字句时,应将后一关联动元一同提前,此时动词降为二价,可改为“吸烟者就会觉得自己吸烟的权利被侵害了”。

还有一些结构上的偏误随之出现,如遗漏“被”字的偏误出现:

*在中国,女人称为“半边天”。

“女人”是当事,“半边天”是受事,遗漏也是被字句偏误常出现的表达形式之一,应改为“女人被称为‘半边天’”,也不排除汉语学习者不熟悉被字句用法,怕出现错误而回避使用“被”字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动结式动词被字句及偏误

动结式动词被字句的基本句式为:被+(NP1)+V+补语+(了)。

首先有一种二价动词被降价之后变成一价动词的情况,这种情况可以进入动结式动词被字句的是性状动词,性状动词联系的主体动元是主事下的小类——系事,如“我被冻坏了”“被醉倒了”,中的“冻”“醉”是带有性状义的动词,“我”是系事,这里的NP1是被省略的施事,“坏”与“倒”是结果补语,实际上二价动词已降价为一价动词。

其次,二价动词中还是以动作动词为主:其后可与表性状的形容词组成动结式补语,性状词往往是不如意的结果。如“敌人被打败”“被教哭了”“被送晚了”一类;动作动词中的结果动词也可以进入动结式动词被字句,这里的结果动词是要求结果补语的,所以不同于光杆式被字句的句式,如“被子被叠成豆腐块”,主体“被子”是结果动词关联的客事小类——成事,动作发出者是施事,其中的“成”其实是关系动词,“关系动词的语义特征是表示其所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的同一或类属关系。”“被子”又是受事,动作发出者是关系动词关联的主事小类——起事,“豆腐块”又是关系动词关联客事小类——止事,所以这句话实际上是个双动核的结构形成的动结式动词被字句;还有一部分经验动词可以进入,但需要具体的语境和语言习惯,如“被急死了”“我被他讨厌死了吧”,同样表示不好不如意的结果。另外,“被教会了”原本的“教”是三价动词,但形成被字句远宾动元不出现,降为二价。

*敌人被我们打赢了。

这类偏误的被字句结构没有什么问题,但需要注意结果补语的语义蕴含,不是不如意的结果。另外,注意后面所接往往是确定的变化或结果,而不能出现可能补语,不可以出现“*我被教得懂”这类句子。

*我会当时的情形被吓死。

这种偏误是结果补语的指向问题,句中的“吓死”是受事“我”的结果,而不是“当时的情形”的结果,“当时的情形”实际上是动作发出者,应在“被”后,可改为“我会当时的情形吓死”。

还有一些动结式动词被字句结构上的偏误,遗漏助词“了”:*昨天带来的面包被不知道谁吃光。

2.4动趋式式动词被字句及偏误

动趋式动词被字句的基本句式为:被+(NP1)+V+趋向补语+(状语)+ (了)。“被”后接动趋式动补短语,谓语动词有几类:

2.4.1.二价动作动词:

其中的致使动词,致使动词发出动作后的就成为了主体的一种状态,动词后接趋向补语,如“舌头被他吐出来”,动词“吐”是致使动词,“出来”是趋向补语,“舌头”则是关联致使动词、受其影响的使事。

2.4.2三价动词:

一是使令动词,如“派”“请”“叫”等等,常出现在兼语式中,“他们请教授来上课”,但转化为被字句,兼语的形式就被消解了,如“教授被他们请来上课”,兼语后的动作变成了被字句动词的补事,二是取得义的针对动词,如“衣服被买回来了”,动词“买”后接趋向补语“回来”表示动作的方向,同样其后也可以再接补事以补充说明主体“衣服”的状态,如“衣服被买来送人了”。

在趋向词后有时还可以接时间或地点状元,按照上文所述,状元不同于动元,是非强制出现的语义角色,如“书被搬回屋子里”,动词后的趋向词以离合的形式出现。如需要,动趋式动词被字句中助词“了”可以加在趋向词后,也可以加在动词与趋向词之间,以强调结果与状态。

此类偏误主要体现在不该进入动趋式动词被字句而进入的,以及该接动趋短语而没有接的:

*(1)歌曲被流行起来首先要经过媒体的传播。

*(2)因为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水平提高,不用化肥和农药的对身体健康无害的“绿色食品”也会被生产的。

例(1)中的“流行”主动性强,不应作为动趋式被字句的谓语动词,例(2)的“生产”后缺少趋向补语,语义不完整。

2.5动得式动词被字句及偏误

动得式动词被字句的基本句式为: 被+(NP1)+V+得+补语+(了)。出现在该句式里的动词一般是二价动词,多为动作动词中的致使动词,“得”后再接补语表示动作带来的性状变化,如“小狗被养得胖胖的”,是致使动关联的使事,“胖”是被“养”后的状态;“得”后也可以接关系动词作为补语,如“洞被挖得像口井”,关系动词“像”连接后形成双动核结构。

*(1)因为没有诵好“千字文”被父亲挨打得很严重。

*(2)父母叫儿女办的事情都办不好的话,被父母臭骂得厉害。

例(1)的偏误出现在动词上,“挨打”看作本身就带有被动义的动词,不宜进入被字句;例(2)中当出现一个性状状元“臭”或本身含有性状义的动词时,其后不应再出现程度补语。还有一类属于结构上的遗漏“被”字或回避被字句:“*最近环境破坏得越来越厉害”,应在动词“破坏”前加“被”字。

2.6动介式动词被字句及偏误

动介式动词被字句的基本句式为: 被+(NP1)+V+Prep+状语 +(了)。进入的多是二、三价的动作动词,有趋向或定位义,与介词结合形成动介结合体,介词包括“在”“到”“给”“向”等,其后再接位事,位事是这些有趋向或定位义的动词关联的动元中的一种,指动作指向或到达的具体的处所或者抽象目标,但这里的位事其实是动作的结果,有两类情况:

一是其中的介词搭配的大多是二价或三价的动作动词以及置放动词,如“书被放到桌子上”“画被挂到门上”,这里的“v到”“v在”等动介结合体相当于三价动词。

二是如“给”类介词,与三价的给予义动词搭配,可以看作由双宾句转换而来,如“他送给我了那本字典”中“他”是施事,“我”是动词所联系的“当事”,常出现在间接宾语的位置,“那本字典”是受事对象,转换后的被字句:“那本字典被他送给我了”,可见其中提为受事主语的应是指物的直接宾语,而不应是指人的间接宾语,直接宾语也需要有定或特指。所以这类被字句需要注意不能将当事提前“*我被他送给了那本字典”。

*(1)我认为,生命是我们自己的,但同时又不仅仅是自己的,而是被送给别人的。

*(2)当时满身泥的我被借了一件衣服穿上,雨后还是再等人散后才乘车回家。

这类偏误是三价动介式动词被字句中常见的一种,例(1)中受事主语是“生命”,“别人”应是施事,不应出现在当事位置;例(2)中“满身泥的我”是“借”的当事,不能做受事主语,受事主语是“衣服”,可以改为“衣服被借给了满身泥的我”。再如:

*我也有些担心因为过去的太多时间被花在工作上去了。

句中“被花在工作上”之后又附加了趋向补语,此时的介词位置需要有方向性的动态介词来附加趋向意义的补语,如“到”“向”等,而不能是“在”这类静态介词,可改为“被花到工作上去了”。另外,三价动词,如“给”“送”等本身就带有方向性,附加趋向补语同样需要有位事出现。注意“位事”不等于处所状元,处所状元是动作发生的地点,而不是动作的结果和目标,“书被放在桌子上”,“桌子”是位事,“在桌子上放书”,“桌子上”是处所状元。

2.7动量式动词被字句及偏误

动趋式动词被字句的基本句式为:被+(NP1)+V+趋向补语+(状语)+(了)。“被”后接动趋式动补短语,谓语动词有几类:

动量式动词被字句的基本句式为:被+(NP1)+V+(了)+动量补语+(了)。动量式动词被字句并不多见,是“被”后接动词及其动量补语,表示持续的时间或数量。

可以做谓语的动词大部分为二价、三价的动作动词,如“大爷被小偷偷了五百块钱”,“大爷”是动词“偷”关联的受事主语,“小偷”是施事,“五百块钱”是补事;也有小部分的二价状态心理动词,如“她被领导怀疑三天了”,补事表示动词持续的时间。还有一部分属于生活中的约定俗成的用语,如“被他吓(了)一跳”,没有实际意义,通过动量来表达状态。动量式动词被字句主要表现形式为“V(了)+数量+(了)”,而“VV”作为“V一V”的缩略形式,在有完整的语境和语义的条件下可以使用,如“你就该被他训训”,但“V一V”类的在被字句中大部分都不能成立,除非上述提到的“吓一跳”类,属于“V1一V2”的形式。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很喜欢吸烟,或者被朋友叫他试一试,后来就迷起来了。

此句的受事是“年轻人”,只能出现在主语位置,也就是在被字句中“叫他试一试”的“他”已经被提到句首了,所以动词的“他”不应再出现,并且“V一V”动量补语出现需要一个趋向词连接,可改为“或者被朋友叫来试一试”。

3.结语

被字句作为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不能仅仅流于形式上的操练和语法结构的讲解,从配价理论来看各类被字句中的动词及其相应的形式使用的条件是比较有必要的,帮助汉语学习者去从语义层面理解被字句,从而减少或避免偏误,在了解动词价类的基础上,关注到动词关联的其他语义成分,也就是动元及状元,教学过程中将语义理解与语法教学平衡起来,这样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与静态地套用句子相比,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和掌握被字句。

参考文献

[1]范晓.动词的配价与句子的生成[J].汉语学习.1996(1).

[2]范晓.关于动词配价研究的几个问题[J].三明职业大学学报.1996(1).

[3]孟艳华.结果动词与补语共现的认知选择机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6).

[4]张宝林.关系动词的鉴定标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

[5]范晓.被字句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J].长江学术.2006(2).

[6]陆俭明.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7(1).

[7]徐峰.汉语配价分析与实践:现代汉语三价动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8]管梦蕾.从配价理论看“把”字句的偏误[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作者简介:张宇纯(1995.08-),女,辽宁铁岭人,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论文作者:张宇纯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从配价理论看被字句句式及偏误分析论文_张宇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