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苏宏大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苏宏大

黑龙江省集贤县福利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整地、施肥

1.选地:选择灌排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沙壤土.前茬以小麦、玉米、棉花为宜,不宜以豆科作物或油葵为前茬,不能重茬和迎茬。

2.施肥:播前施土杂肥15.0-22.5t/hm2。一般播时施二铵225kg/hm2、钾肥150kg/hm2作基肥。种子精选时需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和杂质,使种子达到大豆一级良种的指标,即: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7%、发芽率高于90%、含水量为13%:用微量元素作种肥,大豆注重钼肥和锌肥的施用,可用钼酸铵5g,硫酸锌15-20g对水200g拌种5kg,还可再加200g根瘤菌剂拌种。拌种后的豆种要严防日晒,并要在24h内播种,以防菌种失去活性。

二、选种及种子处理

1.选种。按本地区生产类型及市场要求,因地制宜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种子要做到至少3年更新一次。选用良种是大豆增产的保证。在一般条件下,首先,要选择在当地正常年份无霜期前5~7天成熟的品种最为适宜。其次,还要根据本地的生产水平,比如施肥水平,播种方式等诸因素,选择适宜本地的最佳品种。最后,大豆引种时不应单纯考虑生育日数。

2.种子精选。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大豆苗全、苗齐、苗壮。如果自留种子,播种前必须进行人工选用粒大、饱满、没有病虫口和杂质的种子。如在种子门店购买种子,买种时也选购粒大、饱满、没有病虫口和杂质的种子,且注意看包装是否标明有种子质量标准,一般大豆的种子质量标准必须达到以下标准: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高于90%,含水量不高于13%。

3.根瘤菌拌种。在新开垦或多年未种过大豆的地块,必须进行根瘤菌接种,方法是用2公斤菌籽加2.5公斤水,然后拌50公斤大豆种子。拌后放在阴凉地方,防止太阳直射杀伤根瘤菌。接种后,待种子晾干后可播种。如果用药剂拌种,尤其是酸性农药拌种,一般不宜接种根瘤菌。

三、播种

1.播期。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

2.播法。用垄三耕播机或2BT-2播种机播种,小行距10-12厘米。

3.密度。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及栽培方式而定。一般公顷保苗27-32万株。

4.播种质量。种、肥分箱,不混合,播后种、肥不接触,不重播,不漏播,不断条,播种均匀,播后及时镇压。

四、田间管理

1、垄沟深施:在大豆刚拱土时进行铲前垄沟深松。

2、锄地与中耕:2.1第一片复叶前锄头遍地,做到锄净苗眼草,不伤苗,松表土。2.2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铲趟,用大铧趟成张口垄,做到不伤苗,不压苗,不漏草,培土不超过第一对真叶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3第二次铲趟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三次铲趟,要做到深松多上土,用大铧带培土板趟成方头垄,培土不超过第一复叶节。

3.叶面追肥或矮化壮秆

3.1在大豆花荚期可根据大豆具体的长相情况进行适宜追肥。如生育不足,可进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一般选用富尔655或富尔翠花叶面肥。

3.2大豆花期如生长过于繁茂,有倒伏倾向时,可喷施多效唑、矮壮素或缩节胺等矮化壮秆剂,促进大豆矮化,平衡生长。

4、防治病虫害

4.1食心虫。大豆食心虫以幼虫钻入豆荚,蛀食豆粒,严重时一般会吃掉大半个豆粒,降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大豆食心虫一年发生一代,老熟幼虫在豆地结茧越冬,第二年7月下旬变成蛹和成虫、产卵、孵出幼虫。初孵化幼虫呈乳黄色,蛀入豆荚里为害。老熟幼虫呈橙红色。7~8月降雨量较多时,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大豆食心虫的发生。防治大豆食心虫,关键是抓住适期,既在成虫发蛾盛期,田件有成团飞翔现象时防治。5%的甲拌磷颗粒剂,每667平方米用药剂1公斤,拌土10公斤,于8月上旬前后撒于田间,每4垄撒1垄;或80%敌敌为乳油,每667平方米用药剂150克浸沾20厘米的高粱秆、玉米秆40~50根,每5垄插1垄,每隔20~25米插1根;或用2.5%的敌杀死、5%的来福灵、2.5%的功夫、20%的速灭杀丁等菊酯类农药,每667平方米用药剂20毫升,对水40公斤喷雾。但在高粱地附近禁止使用敌敌畏,以免对高粱产生药害。

4.2大豆蚜虫。大豆蚜虫俗称腻虫,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间出现,持续干旱少雨的环境,容易使大豆蚜虫大量发生。防治大豆蚜虫,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防治。防治大豆蚜虫,一般可用40%的乐果乳油8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用2.5%的敌杀死乳油、5%的来福灵乳油、富尔3%啶虫脒乳油,每667平方米用药15~20毫升,对水40~50公斤喷雾。

5、化学除草

大豆生育前期,田间杂草较多时,可在杂草基本除齐商情较好的条件下,进行化学防除,宜早不宜迟。

5.1苗前除草 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光谱性除草剂有普施特和广灭灵,这两种除草剂对大豆田的多种禾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有效。用药量:5%普施特水剂,每公顷用量1.5~2公斤;48%广灭灵乳油,每公顷用量2~2.5公斤。普施特、豆磺隆、广灭灵都可以在土壤中保留较长时间,要特别注意对后茬作物的药害。

5.2苗后除草

5.2.1除草剂的种类 出苗早期适用的除草剂:目前生产上使用最普遍的是普施特。在杂草刚出土时施药,一般不晚于大豆2片复叶期。出苗早期施用普施特的用量为:5%的普施特水剂每公顷1~1.5公斤,不宜超过1.5公斤。应选择降雨前后湿度较大的天气施用,避开高温干燥的中午和大风天气。

5.2.2用量 12%的拿捕净乳剂,每公顷用药量为1~1.5公斤;15%的精禾草克,每公顷用药量为0.75~1公斤;5%的精禾草克乳油,24%的克阔乐乳油,每公顷用药量为0.33~0.75公斤。

5.2.3施药时期 出苗后期适用的除草剂一般在大豆2~3片复叶期施药。春季土壤水分好的年份,施药可适当早些,用药量一般采用下限。春季干旱,施药可适当晚些,用药量一般采用上限。

五、收获

人工收获,落叶达90%时进行,机械联合收割,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割茬低,不留底荚,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一般为5厘米一6厘米。收割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2%,破碎率小于5%,泥花脸率小于5%,清洁率大于95%。

论文作者:苏宏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  ;  ;  ;  ;  ;  ;  ;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苏宏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