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在出版物审稿加工中应加强著作权意识论文

编辑在出版物审稿加工中应加强著作权意识论文

编辑在出版物审稿加工中应加强著作权意识

李长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6)

摘 要: 出版物只有经过细致的审读和加工后,才能真正出版,出版前还要客观判断出版物是否符合出版标准与出版要求。在审读与加工时,并不是大致浏览作品,而是对作品进行适当修改或调整。编辑对作品进行的修改和加工,是导致作者著作权被侵犯的重要因素,为此,编辑需要从自身思想着手,树立著作版权意识,防止侵犯作者著作权。

关键词: 编辑;出版物;审稿加工;著作权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作品作者的复制权、发行权以及发表权做出明确规定,而编辑享有的权利与作者不同,分别为专有出版权,对作品的修改权利与删节的权利以及版式设计权利等。在出版作品前,作者需要与文化出版公司或者工作室签订合同,签订的合同主要用于分割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但是策划编辑人员在这一过程中不能享受任何权利,这可说明我国《著作权法》在保护编辑权利方面的缺失,应进行完善。

1 编辑审读加工的注意事项

1.1 明确编辑修改权与作者著作权之间的联系

合格的作品不仅要具备正确的政治观念,还要保障自身完整性,上述条件得以满足后才可以真正发表作品。作品出版之前,编辑主要负责审读和加工。编辑人员在开展编辑工作时,可按照《著作权法》适当修改或删减作品。需要注意的是,编辑的修改权与作者的著作权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处于从属状态,也就是说,编辑需要得到作者本人同意后才可适当修改未发表的作品。从实际出版现状来说,很多编辑会自行完成作品修改,虽然修改幅度不大,但是修改完成后,仍旧需要作者本人确认。如果作者不认同编辑做出的改动,或者不采纳编辑的修改意见,编辑或者出版机构享有不同意出版作者作品的权利。即便如此,编辑或者出版机构仍旧不能罔顾作者意见,擅自发表作品。

2.2 实践工作坊的实施 “实践工作坊”要求多人参与,共同研习、共同合作操作。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及大纲要求布置实践任务,各坊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研习与讨论,合作制定实验方案,协同完成实验,在实验完成后各坊展示实验产品,在展示过程中指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案。展示完毕后,教师组织与实验课上其他工作坊对该实验方案的制定依据和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见解。经过几轮实验实训后,大部分学生会对果蔬加工工艺学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实践操作水平大大提高,学生合作力、组织力、协调力、领导力等能力明显增强。

1.2 不可擅自汇编

汇编是作品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出版前的所有行为都需要得到作者本人确认,汇编出版同样如此。在作者本人不同意或者作者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版机构绝不可以随意汇编出版。部分出版机构为节省出版时间或者节约出版成本,在未取得作者认同下,擅自出版汇编作品,直接在出版物上标明“部分作者失联”。这种做法严重违反相关标准与规定,是侵害作者著作权的表现。学术界会通过召开研讨会的方式,加强学术上的交流,学者可以在研讨会上自由发言,交流心得。部分出版机构借此机会,擅自汇编并发表学者在研讨会上的发言,这种行为也会对作者的著作权造成严重侵犯。无论是编辑人员,还是出版机构,都需要提高对上述问题的重视程度,绝不可违反规定随意汇编出版。

2 加强编辑著作权意识的措施

2.1 尊重作者的权利

作者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享有随意修改自身作品的权利。除此之外,作者也可将这份权力赋予他人,允许他人修改自己的作品。制定修改权的目的是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志。作者想要发表自身的作品,必须满足编辑人员对作品提出的要求,完善作品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拉近作品与出版需求之间的距离。因此,编辑享有适当处理作品的权利,并校正作品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在没有取得作者本人确认的情况下,编辑只能审查作品中出现的数据、参考资料或者引文。编辑在适当裁剪作品时,绝不可破坏作品原有的风格或者思想。裁剪作品文字的目的是提升文章的规范性,确保作品满足出版物的出版要求。除上述修改外,其他任何修改都需要经过作者同意。

在对著作权的保护中,我国现阶段已经有《著作权法》与《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可以借鉴,但是在实际地作中,还是缺乏一定的可行性,著作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不能完善地解决著作权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在大众化的作品形式需求方面,要想更好地对作品的著作权进行管理,就要对集体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尤其是如今著作权的管理机构一般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加强对著作权的集体管理,还需要政府不断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转变,并提升著作权管理机构的自主运行能力。

2.2 建立健全保护制度

2.2.2 完善集体管理制度

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各个行业都做出明显改变,出版行业的作品发布数量与作品出版数量大幅提升。无论是作品出版,还是作品发布,都应经过授权。传统的授权模式难度较高,正是因一对一授权模式的影响,大量成本被浪费,资源利用率较低。基于此,必须对许可授权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完善许可模式的方式,拓宽作品的传播途径,真正做到制度化管理。科学合理的许可模式,不仅可降低投入成本,也为作者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一定的支持,有效降低版权纠纷问题的发生的概率。

2.2.1 优化许可制度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已经成为最大的碳减排国,各项约束性指标基本如期实现,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应对气候变化顶层设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

2.3 规避非法署名

出版物的复杂性较强,很多出版物并不是由作者一个人完成,需要集合撰稿人、制图人以及资料提供者多方力量。这对编辑的审读与加工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必须在审读与加工时注意非法署名问题。在审读与加工过程中,对上述人员的具体工作进行严格审查,也可按照分类审查的方式明确参与人员的具体工作。编辑在署名时不能笼统的概括所有工作者,以免侵犯作者的著作权与合法权益。

非法署名带来的危害相当大,不仅会对作品分割造成直接影响,严重时会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因此编辑必须熟悉并掌握署名的标准与原则,严格区分统一署名与独立署名之间的差异,绝不可在审读和加工中出现混淆署名的问题。署名的细节相当烦琐,需要按照不同的原则在章节数以及扉页上进行署名,章的署名和节的署名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具体视情况而定。导致著作纠纷的原因相当复杂,其中包括编辑未取得作者允许后随意改动署名。这些问题都会侵犯到作者的著作权,必须引起编辑工作者的重视。

此模块包含视频信息的增删查改功能。点击新增链接,在弹框中输入章节、名称、简介、视频链接后提交,页面刷新后在列表中即可找到刚刚新增的视频;在APP视频列表中亦能找到对应的视频,还能对视频列表中的视频元素进行编辑和删除。

参考文献

[1]赵文青,赵鸥.浅谈编辑加工过程中的著作权意识[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1):71-72.

[2]边慧娟.报纸如何俘虏受众的“心”——浅谈报纸编辑读者意识的重要性[J].传播力研究,2017(4):75.

中图分类号: D92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44(2019)36-0286-01

收稿日期: 2019-08-12

作者简介: 李长波(1982-),女,汉族,吉林农安人,副编审,硕士,主要从事理工科学术专著、大学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

标签:;  ;  ;  ;  ;  

编辑在出版物审稿加工中应加强著作权意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