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论文_王海文

浅谈如何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论文_王海文

王海文

惠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摘要:在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现在,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国家政府对城市化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基础设施等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高质量完成,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本文通过对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分析,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对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希望能够保证市政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市政工程的主要建设方面是城市建筑和城市道路,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无偿的建设,加快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市政工程的建设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直接方法,为城市良好发展提供保障,与人们生活密歇相关,因此提高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十分重要。要保证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就需要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搞好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1 进行市政工程质量监管的前期准备

1.1 工程质量监督登记手续的办理

一项工程在实施之前需要进行投标工作,当投标工作完成后,就需要相关单位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的登记手续。对于市政的基础设施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都需要在申请施工许可证之前办理该手续。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登记手续时,需要建设承包单位持有关材料,到所在地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办理,在此过程中需要填写工程质量监督登记表,并且需要按照规定对质量监督费用进行缴纳。

1.2 工程质量监督计划的制定

质量监督计划是通过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适合工程建设的监督计划。由于每个工程的规模、特点、投资情况、建设环境和所承包单位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监管单位如果发现工程的施工计划与实际情况不适应,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合理合法的方式对工程进行调整。在具体的监督计划的制定中,需要对施工进行主要的控制。监管单位应当加大监管准则的学习,并严格按照准则进行实施,履行一个监管部门应当承担的责任,在施工的过程中确保建设的质量和进度,保证工程的施工与实际情况相适应。

2 质量监督管理在施工准备阶段的要求

当完成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后,就需要对对工程进行施工准备了。在此过程中的质量监管的主要方面为一下几点。

2.1 对相关文件的检查

对与施工相关的文件进行检查是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管的主要内容。在进行文件的检查时,需要有关建设承包单位将规划许可证、施工监理中标通知书、施工监理合同、单位资质证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和得到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等提供给相关的质量监督单位,质量监督管理单位应当在施工开始之前按照相应的法定程序对这些文件进行审核。

2.2 对建设单位的资质审核

当完成对相关证书和文件的检查之后,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的可靠性,还需要对市政工程的承包建筑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进行资质审核的单位包括: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

⑴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审核。首先要对相关勘察、设计单位资质证书的类别和等级进行检查,将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性与勘察、设计单位资质证书的所规定的业务范围进行比对,确保该单位适合工程的施工。同时还应当对证书的有效日期进行检查,防止证书过期或者年检不合格。其次要对相关勘察、设计单位的营业执照进行检查,主要是对营业执照的有效期和年检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营业执照合格。最后要对工程相关参与人员的技术资格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相关技术人员的证书是否有效,并对签字权进行审核,确保与工程施工情况相符。

⑵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核。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核,主要是根据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资质标准进行审核。工程的承包单位必须在规定的等级范围内进行相关的工程施工,相关的主管部门要对相关的单位资质进行定期的审核,建立适合的考核制度,对施工承包单位的资质等级进行相应的调整。

⑶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核。对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核主要包括资质证书的检查、对参与建设的相关监理工程师的执照进行检查。对资质证书的检查主要是对证书类别和业务范围进行检查,确保适合建筑工程的类型、规模、行业等特点,并对其有效期和年检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证书的有效性。对相关建立工程师的执照检查主要是对总监理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执照进行检查,确保专业与建筑相适应,并且处于有效期。

⑷检测单位的资质审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检测单位的资质审核主要是对相关文件进行检查,这些文件包括: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格认可证书、计量认可合格证书、建筑单位的营业执照、专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证。在检查时主要是对这些证书的有效性进行检查,检查方面主要是有效期和年检情况。

3质量监督管理在施工阶段的要求

对施工进行准备之后,就要开始进行实际的施工了。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以下方面进行监督:

3.1建设单位质量行为

对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的监督主要是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督:

⑴对工程发包过程的监督。建设单位在进行施工时需要对相关工程进行发包,再此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发包,通过对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在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对施工成本控制进行考量,然后对以上一系列条件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对进行施工。在进行工程发包时,还应当注意工程阶段的划分,保证工程的高质高效完成。注意在此过程中,要避免以破坏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来承包,确保工程分包的合理性。

⑵对质量管理人员的监督。根据国际相应的规定,通过对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分析,有相应监理资质的单位应当派遣相应的质量监管人员,通过与监理单位签订合同的方式,确保监理工作的进行。

⑶对提供材料的监督。在监管的过程中,建设单位需要向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提供施工相关的设计图纸等文件和水源点源等基础资料,监督单位也应当确定这些资料的可靠性。

⑷对建设材料和设备的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按照合同规定的建筑材料和相应建筑设备进行招标,确保所用的材料和设备符合建筑标准。再此过程中,应当保证招标的公平公正,避免建设单位不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对施工单位材料和设备的购置进行过多的干涉。

⑸对竣工的工程进行验收。在工程竣工时,施工单位应当向建设单位提供竣工报告,建设单位在受到竣工报告后,应当依据合同要求和施工图纸等建设资料,还有技术条件资料等,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对工程进行验收。

⑹验收之后的监管。在建设单位对竣工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合格之后,应当将验收报告和建设相关文件提供给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备案,以备日后查看,

3.2 设计单位质量行为

对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⑴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应当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并且应当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

⑵设计单位所承接的设计业务应当在自己的资质等级范围内,不得接受超过自己范围的业务。

⑶设计单位应当对自己所设计的文件和图纸负相应的责任。

⑷积极配合市政府相关检查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3.3对施工单位实施监督

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在施工单位发包工程时,要合理划分标段,根据工程特点,对工程进度、质量、成本进行控制,不能强迫承包方以降低的成本价格竞标,不得收取质量保证金,严禁指定分包单位,不得暗示或明示施工单位做一些违背国家工程建设的标准,不得要求承包单位以带资或垫支为条件进行发包,不得对工期进行任意压缩。

4 总结

市政工程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管。通过对施工前期、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进行监管,能够确保工程的质量,提高工程的建筑水平。

参考文献:

[1]吕国军.简析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监督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9):632-632.

[2]梁勇.城市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3,(14):175-176.

[3]谭仕祥.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4,(37):159-160.

[4]陈明坤.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2):136-137.

论文作者:王海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6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论文_王海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