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喹酮结合蒿甲醚用于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治疗效果评价论文_贺正才

南洲血吸虫病预防控制站 湖南南县 413200

【摘 要】目的 探究临床治疗急性日本血吸虫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吡喹酮与蒿甲醚联合治疗,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血吸虫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自我院2005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急性日本血吸虫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吡喹酮与蒿甲醚联合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吡喹酮与蒿甲醚联合治疗的各项指标好转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粪便虫卵的自然对数及减卵率,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联合治疗模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6%,1/64)显著低于对照组(20.3%,13/64),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治疗急性日本血吸虫患者的过程中,吡喹酮与蒿甲醚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避免不良反应,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急性日本血吸虫;吡喹酮;蒿甲醚;疗效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如病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经过一段时间的病理发展过程,最终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进而使患者出现肝脾肿大、门脉高压、腹水等,且多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等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疾病、经济、社会负担[1]。为此,本研究旨在临床治疗急性日本血吸虫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吡喹酮与蒿甲醚联合治疗,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血吸虫的治疗奠定基础,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我院2005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随机抽取12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性别:男性:67例,女性:61例;年龄:以20岁为最小,以55岁为患者的最大年龄,以(36.12±9.76)岁为平均年龄。将12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单纯吡喹酮治疗。生产企业: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70。用法用量:总剂量为120mg/kg,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体重超过60kg者按60kg计算。

试验组:吡喹酮与蒿甲醚联合治疗。以对照组为基础,辅以蒿甲醚治疗。生产企业:重庆华立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203,首次服用8小时各服2粒,自第二天起,2粒/次,1次/日,连用6天。

1.3 判定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腹泻明显减轻甚至消失90%以上;有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腹泻有所减轻,减少50%~90%;无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腹泻没有变化甚至加重。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症状改善时间。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中的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处理所有研究数据,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详情见表1,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吡喹酮与蒿甲醚联合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详情见表2,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吡喹酮与蒿甲醚联合治疗的各项指标好转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粪便虫卵的自然对数及减卵率,差异显著(P<0.05)。

2.3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联合治疗模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6%,1/64)显著低于对照组(20.3%,13/64),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急性血吸虫病是由于大量虫卵抗原释放,刺激机体引起的临床急性类血清病综合征,常发生于无免疫力的初次感染者或一次大量感染血吸虫的慢性或晚期血吸虫病人[2]。日本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认为可能是一种免疫复合物病或血清病[3]。因此,临床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案。

吡喹酮系吡嗪并异喹啉衍生物,是一种广谱抗蠕虫病药物,能够从不同途径抑制血吸虫的生命活动,使虫体死亡,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据报道[4],吡喹酮治疗机制之一,在于激活虫体钙离子通道,钙离子内流增加,兴奋血吸虫,使虫体挛缩和皮层损害,进而是血吸虫的糖原、RNA、核酸代谢异常,导致虫体死亡,另外吡喹酮对虫体的神经介质进行阻断,能增强 5-羟色胺的作用[5];但也有一些证据表明吡喹酮可能具有直接的免疫调节作用[6]。而蒿甲醚是青蒿素的衍生物,它不仅有抗疟疾作用而且还有抗血吸虫作用,特别是对 5~21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效果好[7-8]。

在本研究中,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吡喹酮与蒿甲醚联合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吡喹酮与蒿甲醚联合治疗的各项指标好转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粪便虫卵的自然对数及减卵率,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联合治疗模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6%,1/64)显著低于对照组(20.3%,13/64),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临床治疗急性日本血吸虫患者的过程中,吡喹酮与蒿甲醚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避免不良反应,应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骆中华,吕飞.小檗碱联合吡喹酮对大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组织 MMP-13与TIMP-1表达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6,35(1):39-43.

[2]唐猛,贾铁武.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防治血吸虫病效果观察[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2,24(1):76-78.

[3]向纯明.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引起多种不良反应1例报告[J].中国病原微生物学杂志,2013,8(5):4.

[4]吴德智,马正.吡喹酮制剂的发展和应用[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3,25(2):194-196.

[5]杨振坤,汪伟.吡喹酮抗血吸虫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13,2(13):240-244.

[6]卢萍,汪伟,曲国立,等.3种青蒿素衍生物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童虫 的体内作用效果观察[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4,12(2):67-69,72.

[7]胡晶,胡悦君,郭润正,等.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不良反应及处理[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10):111-112.

[8]侯循亚,李岳生,罗新松,等.蒿甲醚与吡喹酮联合治疗急性日本血吸虫病临床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6,18(2):99-102.

论文作者:贺正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  ;  ;  ;  ;  ;  ;  ;  

吡喹酮结合蒿甲醚用于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治疗效果评价论文_贺正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