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_冯婷婷

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_冯婷婷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马厂联校张庄小学 046000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学会学习和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小学阶段是一个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它将决定人的终身发展的基础。如何使小学英语教学从枯燥的语言知识的讲解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

只有营造出民主的教学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环境、开放的活动空间和创新的激情,才能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怎样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能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教学方式?根据我近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在教学中要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而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里,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谈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 ,是合作互助教学的关键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教诲才能启迪良知,那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最为有效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合作的师生关系。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儿童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儿童学习的兴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过去的理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理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 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2.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大量的投入,对学习相当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间“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默契。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3.互动的师生关系。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能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也可以加剧负效应。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论文作者:冯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3月总第1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_冯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