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植物配置适宜性设计初探论文_丁婉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适宜性设计初探论文_丁婉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41)

摘要:当前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有了较高的要求,而园林是人民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风景园林之中,最为重要的是植物景观设计,基于此本文分析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相关适宜性设计。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引言

风景园林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一个发达的城市系统必须有相应的风景园林来进行和谐搭配,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对自然环境改善的需求。另外,植物作为风景园林的核心部分,在风景园林的构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植物景观的设计,往往能够体现出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思路,也提高了风景园林的艺术性。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植物在风景园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只有做好植物景观的设计工作,才能更好的做好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我们下面就对植物景观的设计进行详细的探讨。

1、城市园林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之情更加迫切。城市绿化的作用是不仅要绿化城市,而且还要做到美观,因此绿化用的植物不仅仅要栽种上,而且要注意植物的搭配,即植物的配置。做到既要在生态适应性上与环境相统一,又要体现植物的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充分利用植物自身的特点,例如形体、线条和色彩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2、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探讨

2.1、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配置原则

风景园林的景观建筑设计必须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把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行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和环境的生态相适应,又要符合艺术构图的原理,把植物的个体和群体美展现给观众,并让观众在欣赏的时候感受到意境美。所以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也要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等原则,实行协调对比,体现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2.2、植物配置艺术手法

2.2.1、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

植物生态美第一应该确保植物生长较好,所以进行植物配置之时,则就要求做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保证植物可以正常生长,有效的发挥出其观赏特性。植物配置之时需要掌握每种植物的生态学以及生物学特性。比如说落叶、常绿之分,慢生、速生之分,喜阳、耐阴之分,喜酸性以及耐碱之分,耐水湿、喜干旱等等一系列。

而水池则应该种植湿生植物比如说:落羽杉、垂柳、池杉、枫杨等等,墙阴之处则应该种植女贞、竹等等耐寒植物,背阴同时也可以略受阳光之地栽杜英、山茶等等。杜鹃则要求一定的遮荫环境,通常则是在大乔木下的杜鹃开花,生长较好。

2.2.2、植物颜色的配置设计

风景园林在进行景观建筑设计时,对植物也有特殊的要求,例如植物的类别、颜色等,这些都要根据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选择。大部分植物的颜色都是绿色,因为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和景观效果,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的时候,要根据植物颜色的不同进行。

植物的种植设计要坚持突出生态,尽量保留原有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群落,做到乔、灌、草、花卉合理搭配,切实发挥绿化的生态功能,而且要注重运用建筑小品、城市雕塑等造园的手段,表现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把自然山林中有价值的东西带回城市,引入城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次感的营造

即植物需要形成一定的群落关系,我们通过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的组合搭配营造这种效果。如:银杏、国槐、榆叶梅、连翘、芍药、丰花月季等组合形成高、中、低的层次效果;垂柳、紫叶李、云杉、园冠榆等乔木和丁香、榆叶梅、珍珠梅、黄杨球等组合形成的群落效果;银杏由于树型隽秀优美适宜孤赏或三五成群堆栽而不适合和其它大树混栽,所以在设计时只在其下种植较低矮的花灌木和地被植物,如其下配置大片连翘,偶点几个黄杨球或丛植珍珠梅,而最底部种植大片月季则交相辉映效果赫然;大片的灌木堆栽配以球状植物点缀,也可以形成很好的视觉效果,如多株丁香、榆叶梅、连翘、红柳、金银木的混栽,而其下配以较低矮的灌木和丰花月季,也会形成很好的效果。

不同时期花卉的搭配我们主要考虑季相的变化而产生的不同效果。不同的植物在不同季节都会有叶色和花开花落的变化,所以通过利用这些变化,并且合理组合搭配便会使同一区域在不同的季节都会花团锦簇,色彩鲜艳。如$早春的连翘和榆叶梅、丁香、红刺玫、黄刺玫、珍珠梅搭配设计便会使在不同的季节均繁花似锦的效果。

2.3、植物质感

质感这是地被植物重要的观赏特性之一,可以引起丰富的心理感受。植物质感则是植物材料可见或者是可触的表面性质,比如说单株或者是群体植物直观的粗糙感以及光滑感。植物质感则是通过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方面主要是植物自身的因素,主要是植物的叶片、小枝、茎干的大小、形状以及排列,叶表面粗糙度、叶缘形态、树皮的外形、植物的综合生长习性等等;而在另外一方面则是外界因素,比如说植物的被观赏距离,环境之中其他材料的质感等等因素。依据地被植物自然质感和予以的不同感受,则主要可以分成3类:粗质型、中粗型以及细质型。而同一质感的植物配置通常比较容易实现整洁以及统一,质感之上较为容易调和。

2.4、依据环保的要求选择树种

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诸多不光具备通常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也分别具备着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以及抗污染等等保护以及改善环境的作用。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林木之时,则应该依据每一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具体需要,配置较为合适的树木。

2.5、土壤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在设计之中应该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常需要考虑土壤的肥力以及保水性。同时分析植物的生态学习性,并且选择较为适合植物生长的土质。尤其是在风景园林的生态恢复设计模式之中,土壤因素是相当重要,通常都要求应该对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测试,在选择与之相关的对策。通常做法则是把不适合或者是污染的土壤换走,或者在上面直接覆盖好土可以便于植被的生长,或者应该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全面技术处理。使用生物疗法,处理污染土壤,不断提升土壤的腐殖质,增加微生物的活动,种植可以吸收有毒物质的植被,使得土壤的情况逐渐改善.

3、结语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涉及学科的一个系统的步骤。因此,要做好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需要以科学的方式来进行,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保证以最科学最合理的方式来进行设计,从而满足人们对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春沐.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方向[J].山东林业科技,2010,05:85-88.

[2]张剑,张志国,隋艳晖,王森.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01:86-87.

作者简介:丁婉(1986.04-),女,安徽人,设计师,本科,单位: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园林植物。

论文作者:丁婉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适宜性设计初探论文_丁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