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浅见论文_罗仁平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浅见论文_罗仁平

甘肃省永靖县刘化学校 731600

摘 要: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需要用爱心浇灌,以情育人,爱心是最好的教育。

关键词:关爱 激励 示范 思想教育

一、用“心”了解学生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了他们想法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他们日常行为的根源是什么,是家庭影响,是是非感不强,是习惯不好,是意志力不坚定还是其他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引导工作,说的话他们才能信服。平时我了解学生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观察。上课的时候,自习课的时候,课间的时候……通过自己平时的留意观察是了解学生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2.通过学生来了解学生。在平时,我会经常找几个比较好的学生来聊聊天,然后不知不觉中从他们的嘴里了解一些学生。有时候学生之间聊的时候我会趁机聊进去,从而从中了解到一些情况。同时我会鼓励更多的学生关心班集体、关心身边的同学,如果班级中有不好的现象的时候要敢于反映情况。这样有些学生就会在班级有事情的时候及时来跟我反映了。3.从任课老师那里了解部分学生。平时,我会经常跟班级里的任课老师沟通沟通,问问他们班级里的一些情况以及他们对班级中一些学生的看法。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往往从任课老师那里得来的信息都是比较有用的。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了解学生的方法。了解了学生之后,很多事情处理起来就可以更有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用“心”对待学生 

1.用爱激励学生。崇高的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班主任应当用自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身先士卒,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同时,班主任的爱应是公正的。一个班集体中品学兼优者有之,班主任不应偏信偏爱;品学均差者有之,班主任不能冷淡歧视。否则受冷淡遭歧视的学生会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教育。

2.用爱温暖学生。班主任一要关心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二要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使学生“悟”出做一个高尚的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注意引导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三要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你只有让学生充分信任你,才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结”,才能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四要从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体贴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如学生生病后,我总能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头,与班上的同学一道照顾他,使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班集体的温暖。

3.用爱鞭策学生。真心爱护教育对象,就必然要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便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要求要适度、合乎情理。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若在批评教育时讽刺、挖苦甚至辱骂、体罚,这与严格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批评应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恰当的批评,春雨润物细无声嘛!总之,批评的艺术应是严格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对班主任的批评,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格,而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

三、用“心”教育学生

1.懂得宽容,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心理学中有一种“自己人效应”理论,班主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

2.民主地处理问题,给学生“辩护”的权利。一个班那么多学生,那么多事情,班主任不可能样样事情都了解得完全属实,偶尔也会带上一些自己的主观色彩。倘若事实并非如班主任了解的那样而轻易下结论,那么不仅仅是学生受委屈,而且班主任也将面临信任危机。民主不仅容易赢得学生,使他们乐于与你交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而武断的做法却民心大失,表面看来你最威风、你永远正确,但在学生心里永远与你隔着一层。为什么不能谁正确就听谁的呢?学生首先是人,也有自己的自尊。“辩护”不仅能让班主任多方面了解事情真相,有助于解决问题,也可以是学生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自尊的手段。

3.看准机会,选择最佳时机,进行思想教育。

(1)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后进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2)选准教育时机。在教育时机未出现时,班主任要耐心等待;当最佳教育时机到来时,要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因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3)抓住心理因素。我觉得,一个学生的思想通了,一个班的思想教育搞好了,其他工作做起来就较为轻松了。 

论文作者:罗仁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浅见论文_罗仁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