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探究论文_孙淑梅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探究论文_孙淑梅

孙淑梅 河北崇礼县驿马图中心小学 076361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较抽象的学科。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新课程的实施让学生真正由过去的“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学生学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 能力 兴趣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犹如纤夫拉船,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学习成了被动的“灌输式”和“填鸭式”,缺乏学习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我们要树立教学新理念,真正实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努力挖掘每个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会。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应利用学生接触较多而又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使之生动和谐地与数学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原形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他们的用途和使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并体会学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改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社会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倡导学生把学习过程转变为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鼓励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丰富多采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法。例如在讲“探索规律”一类题时,我就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大家相互研讨、互相启发、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各抒己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管学生的表述不够全面、准确,但我还是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并赞赏其活动与发言中的长处,既让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也把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体验,丰富了数学活动过程。

四、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经验,提高学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的方法。这首先要求教师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努力创造新的教学模式。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类比的思维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安排教材,设计教法,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归纳、类比等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从抽象到具体,从文字到图形的转化训练,多角度分析问题等。要培养科学的怀疑精神,直觉的思维方法,鼓励学生多猜想,培养迅速、敏捷、整体、跳跃性的思维。

五、注重学生的数学笔记,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但遗忘速度也是比较快的。如何让他们把课堂上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让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要?让学生每天写数学笔记则能做到这一点。数学笔记的内容可以记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心得,可以记自己解答习题的体验,可以记自己暂时还不能够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在笔记里面对老师提建议。通过阅读学生的数学笔记,教师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笔记还可以了解学生的情感和价值,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六、学生提问题,以学定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必然要对相关知识进行通盘的考虑,经过认真的思考,而这些不正是学生主动学习、主体性的体现吗?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情境,有意识营造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的教学气氛。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单纯的数学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在一起,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让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所体验到的成就感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七、错题订正本,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考试无疑在目前来讲至少说是比较科学的。如何让每一次考试的最佳效果发挥出来,让学生通过每一次的测试都能够有所收获?学生在每一次测试中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让这些错误在今后不会出现?这就是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订正本,每次考试后,先让他们把错题抄到错题订正本上,重新进行思考,允许他们讨论,力求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把有关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巩固;然后再让学生提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研究解答;最后,让有关学生说出自己订正以后的体会,指出今后的注意方向。

学生的求知过程应该是一个自由、幸福的过程,课堂应该是一个让人值得留恋的地方,教师应该让学生深感学习是一件幸福和快乐的事情的引导者。

论文作者:孙淑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8

标签:;  ;  ;  ;  ;  ;  ;  ;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探究论文_孙淑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