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肖芳芳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肖芳芳

中建鸿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610091

摘要:对房屋建筑工程来说,地基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建筑本身造成巨大影响,存在安全隐患,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基础分析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作为房屋建筑的核心环节,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在建筑施工时,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岩土,叫做持力层,这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危。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指它的承载力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天然岩土。人工地基是承载力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岩土,需要经过加固或改良处理后来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以保证地基稳定,减少房屋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及提高抗液化能力。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予以足够的重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深入研究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逐渐完善各施工环节,从而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特点

2.1复杂性

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的差别较大,土地长期暴露在外,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这也就增加了地基基础工程的复杂性,提高了工程的施工难度。

2.2多发性

少数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追赶工程的施工进度,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工程整体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工程在施工期间发生问题,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也十分不利。

2.3潜在性

地基基础工程主要在地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检查工程质量时,一些问题不容易发现,经常会出现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对问题进行补救的现象,这会对基础工程的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2.4严重性

地基基础工程在竣工后,更改起来难度大,这也就会留有严重的安全隐患,这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企业声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常见问题

第一:位移(支护结构向基坑内侧产生位移,从而导致桩后地面沉降和附近房屋裂缝,边坡出现滑移、失去稳定)

第二:管涌及流砂(基坑开挖时,基坑底部的土产生流动,随地下水流一起从坑底或四周涌入基坑,引起周围地面沉陷,建筑物裂缝)

第三:塌方(基坑开挖中支护结构失效,边坡局部大面积失稳塌方)

4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4.1地质勘察

为了确保地基基础工程的顺利施工,相关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细致、全面的地质勘察,充分了解施工场地实际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全面掌握施工场地具体的地层结构,为地基基础施工设计和组织方案制定提供详细、全面的数据资料。在具体地质勘察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房屋建筑施工设计要求和实地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勘察方案,基于项目场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先进的勘察技术,对施工现场地质环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勘察和讨论,严格满足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设计要求。并且勘察人员应严格控制施工现场测试、抽检、钻探等勘察环节,规范地质勘察操作,确保地质勘察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4.2土方开挖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首要环节就是土方开挖,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并尊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首先,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勘查情况和具体施工设计要求,确定科学、可行、合理的土方开挖方案,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机械设备、施工流向、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保障土方开挖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其次,在开挖过程中,利用基底周围设置的明排水沟、集水井,然后用污水泵连续不断进行抽水降水,同时为防了止雨水侵入,基础周边上部采用开挖排水沟的方法疏导开挖范围内的地表积水及时水泵抽水,有组织排出场外。土方挖至设计的坑底持力层设计标高以上150mm~300mm左右时,采用人工进行修整,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对坑底进行保护,坑底自然土严禁暴露时间过长,以防影响土质结构,应及时进行垫层砼施工。最后,在开挖承台基坑时,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施工场地的土质状态和土层密实度,确定合理的开挖深度和坡度,结合实际的承台尺寸,对施工作业面进行适当扩展,为地基基础工程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4.3基坑支护技术

在基坑(槽)或管沟工程等开挖施工中,当现场不宜进行放坡开挖,且可能对邻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永久性道路产生影响时,应对基坑(槽)管壁进行支护后再开挖。目前基坑支护的主要方法有:排桩支护、水泥土桩墙支护、锚拉及土钉墙支护、地下连续墙、逆作拱墙等。其中排桩支护技术通常由支护桩、支撑(或土层锚杆)及防渗帷幕等组成,排桩可根据工程情况分为悬臂式、拉锚式、内撑式和锚杆式不同类型的排桩支护结构,其主要采用干作业灌注桩技术、套管灌注桩技术、泥浆护壁灌注桩技术等,排桩支护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提高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而且应加强施工养护管理,从而保障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基坑支护虽然不是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一部分,但对工程施工安全来说意义重大,应加强监督。

4.4注浆处理技术

在房屋地基基础施工中,最为常用的注浆方法就是水泥注浆处理技术。在其实际应用期间,必须保证水泥浆的水灰比例,尽量使其控制在0.5∶1,且能够与工程图纸相吻合,这样才能保证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因此,在运用注浆处理技术时,相关施工人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操作要点:第一,要合理调配水泥浆液,待其达到一定标准后再注入地基主体结构。第二,要确保水泥浆填充质量,不仅要控制好水泥的注入速度,而且还要及时的排除水泥中的水分,以免影响地基的施工质量,使其出现层中空隙现象。第三,当水泥泥浆完全硬化后,其应与基坑土体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样才能提高地基基础的牢固性,为房屋建筑的上部结构提供可靠的支撑。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地基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对地基的关键作用有充分认识,严格控制地基基础施工的各环节,确保整个施工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同时施工企业还必须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目的和施工要求,从而进一步提升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勇.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讨[J].中国高新区,2018(10):211.

[2]郭鹏涛.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1):114-115.

[3]葛洪锦.浅谈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标准化,2018(12):55-56.

[4]陈号朋,郭峰.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2):46.

[5]林兴敏.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5(01):214-215.

论文作者:肖芳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肖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