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之根——老子美学思想解读

美学之根——老子美学思想解读

一、审美的归根——老子审美思想今释(论文文献综述)

张佩荣[1](2021)在《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老子,以“道”、“德”为宗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之意”作为老子思想之枢要,扎根于老子对人性的省察、以及对政治文化的历史性反思,集中展现了老子对道德之本意的思考。学界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且既有的研究成果对老子“道德之意”的阐发,缺乏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之间的通贯性。这种通贯性的缺乏,不仅导致对老子的“道德之意”的阐发不够完整,而被理解为“半截的”(1)道德学说,而且对老子致思之旨和终极关怀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针对既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循着老子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以《老子》文本的历史性考察为起点,剖析老子所面对的时代问题,以及其构建哲学思想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深入到天人一体关系中,即在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下,探析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将从老子“道德之意”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思维理路、具体意涵几个方面展开系统性论述。第一部分,厘清老子之所以要“深原道德之意”的历史缘由。循着形下的历史层面与形上的超越层面相结合的路线,对天下失序与“大道之失”发生的缘由,展开历史阐释和逻辑分析。具体来说,春秋时期出现的欲望的脱缰和生命的异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信仰体制坍塌所造成的危机,因此,很有必要对王权神授的宗教信仰体系中的天人关系展开反思。本文通过对肇始于“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成熟于西周的“德-礼”体系,以及春秋出现的“礼坏德衰”,这一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性阐述,来发掘其中周德与天命,礼制与宗法的内在关系,从而理解老子时代出现“德衰礼坏”的历史必然性。老子反思的是当“人伦关系”取代了“天人关系”成为万事万物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后,人们的生存境遇不再呈现出内在的生命原则和个体自然的差异性,而是被某种外在的、强力的秩序所裹挟,而无暇安性命之情。针对当时的现实问题,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从发生学的角度将“德衰”解释成为“大道之失”的结果。在老子看来,需要保持“不失”、且“有以为”的“周德”,难以超越氏族血亲伦理与王权政治的局限性。因而,他一方面通过“上德不德”的反向思维和否定形式,剥离“周德”的人伦衍义。另一方面,他试图从人性觉醒的角度,为人类道德寻找宇宙论根基,进而发出“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第二部分,梳理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即从史巫之学到致道之学的转化,从天命信仰到天道自然的转化。史官所具有的天道观念和省察历史逻辑的智慧,以及《周易》古经所蕴含的辩证思维和宇宙生命的整体图式,使得老子能够超越善恶观念的相对性,跳出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域,追问的是道德的根源性内容。也就是说,老子基于万物的本根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对“道德”的思考并非囿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由位分或职分决定的尽职尽伦的规范,而是从宇宙生命整体对于个体存在之意义开始的思考。第三部分,系统地阐释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分别从老子的思想前提、思维路径和致思之旨三个方面的论证,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既形而上地追问万事万物之终极根源,又形而下地关切个体存在之真实。具体来说,就思想前提而言,老子基于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性视角,来思考万事万物之所以如此的终极根据;就思维路径而言,老子从对形下世界的关切出发,向上追问到宇宙的根基处,将万事万物之所以然归根到形而上的方面去。反之,又从形上的追问中推衍出他对形下的现实关切;就致思之旨而言,老子旨在为人类生存活动之自然,寻求宇宙论的根据。系统性论证老子“道德之意”缘何能够实现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的贯通,避免被诠释成“半截子”的道德学说。第四部分,在老子“道德之意”具体内涵的逐一阐释中,体会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内蕴着“道”的始基性作用、“德”的个体性特征、“自然”的核心价值、以及“无为”的实现方式;并梳理这些具体意涵之间的关系,凸显“道德之意”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枢要地位。具体来说,“道生德畜”是宇宙整体生生不息的终极动力,是万物得以存在的至上根据,是个体生命得以自由的内在根基。而“尊道而贵德”就是维护宇宙生命的根本原则,是楔接神圣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体道德得以实现的终极根据。老子“道法自然”的主张,既强调天人一体的整体性,又强调个体存在的差异性。那么,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意旨在于因任“自然”,而实现这一核心意旨则在于“无为”。总之,在老子“道德之意”的系统展开中,首先体会到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即老子是在“周德”的反思基础上,提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的主张,实现了从有为之“德”向“上德不德”,从狭义道德向广义道德,从具体德目向根源性道德的回归。其次,发现老子将道德的始源内容和人的真实本性,都放置在天人一体的宇宙生命整体当中,在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中去思考人的价值问题。最后,发现老子关于“道德之意”的思考,实现了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的贯通,即宇宙论与人生论的结合、存有原理与应然原理的有机结合,是一套体系融贯的道德思想。也正是老子的这一思维理路,使得他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呈现出“天之所与、人之所为”的双向度特征。

李晓倩[2](2021)在《“妙”范畴的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妙”是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最早出现在《老子》中。它最初是体现道“无”属性的哲学范畴,且一开始就已经奠定了其无限性和不可言说两大基本特点。随后,“妙”经秦汉过渡,最终在艺术繁荣的魏晋时期转化为审美范畴并趋于成熟。“妙”范畴在发展孕育的过程中与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的其它重要范畴和命题如“神”、“意”、“境”、“自然”、“气韵生动”等互相勾连。在分析其他重要范畴和命题时往往能捉住“妙”的影子,质言之,“妙”串联着众范畴。但“妙”与众范畴之间的关联并非显而易见的,因此,“妙”在整个中国美学史体系中是一个将众范畴串联起来的隐性的重要角色。同时,“妙”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拓宽其外延,它不仅是道的澄明,同时亦是审美把握能力、审美创作能力和人生境界。目前研究“妙”范畴之内涵和外延的成果较多,本文选取了不同历史时段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与“妙”直接相关的范畴和命题来进行分析,并按时间顺序试对“妙”范畴发展演变的轮廓进行初步的勾勒。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考察“妙”字的本义和基本规定;通过分析老子思想和庄子思想中的“妙”来论述“妙”范畴的哲学内涵。第二部分,通过论述“玄妙”和“自然”这两个同出于道家思想的范畴来论证“妙”与“玄”、“自然”及“真”之间的关系。魏晋时期的“玄妙”不仅指玄理奥妙,也指士人的人格理想;唐宋时期“自然”与“妙”组合而成的诸命题成为文艺创作领域的一种审美把握方式。第三部分,论述“神妙”和“妙境”这两个与形神理论有着深厚渊源,且都受佛教思想影响的范畴:“神妙”是艺术创作的最高理想,它的内在要求与“传神”和“气韵生动”是一致的;清代笪重光提出的“妙境”与唐代的“意境”一脉相承,二者之间有紧密关联。由此来论证“妙”与“神”、“传神”、“气韵生动”、“意”、“象”、“境”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论述佛家哲学意味浓厚的“妙悟”,揭示东晋僧肇提出的“妙悟”与南宋严羽受禅宗影响而提出的“妙悟”之不同:僧肇的“妙悟”是对至高佛理的直觉性领悟;严羽的“妙悟”是文艺创作领域的一种审美把握方式。第五部分,主要论述“妙品”和作为审美评价的“妙”。通过论述唐宋时期用作艺术品评的“妙品”,由此来论证“妙”与“逸”、“自然”、“神”之间的关联。通过论述明清时期作为一种审美评价普遍出现在小说、戏曲评点中的“妙”,来探讨“妙”与“好”的异同。本文认为,“妙”范畴串联着中国美学体系中的众多范畴,成为了众范畴特殊性之下蕴藏着的普遍性,识一“妙”便能识众范畴。

高静[3](2020)在《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文中认为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教学研究开始从一般教学理论的建构转向对教学实践的探索,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教师是教学实践改造与变革的实施者与推动者,教师以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学实践理性指导并参与教学实践,从而实现对教学实践的改造与变革。教师教学实践理性是教师教学的内在依据,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与质量。理想教学的实现,首先需要理想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由此才能进一步将理想的教学转化为现实的教学,实现对教学的应然改造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然而,在当前社会历史阶段需要怎样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包括其目标向度是怎样的?有哪些基本维度?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实现的或其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应该是怎样的?这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困扰与难题,对其的认识模糊与定位不准,使教师教学实践迷失方向与教学行动的意志力不足,导致教师教学实践的偏离,进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研究以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建构为着重点,尝试性地对这一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应答。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理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方法论武器,以“人是目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德树人”根本教育宗旨下的教学需求以及教学深化改革为契机,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来探讨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具体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基本特征及价值意蕴进行理论阐释,并在对其历史形态及其演变进行考察与审视,以及对“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学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推演并建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包括应然追寻、理论架构与实现路向。总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围绕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三个层面,遵循“是什么——怎么样——应如何”的研究思路,具体表现为“理论阐释(第一章)——历时审视(第二章)——理论建构(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在“是什么”的本体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实践、理性、实践理性与教学实践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并阐释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我们认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是指作为教学实践主体的教师,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与主流价值取向下,遵循教学的普遍价值原则、教学过程规律与教学规范,借助一定的方法工具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即将应然教学转化为实然教学的意志性能力。这种意志性能力是一种相对于认识能力而言的现实行动能力,即在认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指导并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实践行动,其实质是教师将观念中的理想教学转化为现实教学的行动能力,否则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就会因仅停留在意识或观念层面无法“变现”而失去现实效力。为进一步明确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概念及其论域,在对其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并不消除教师教学实践感性、并非拒斥教师教学理论理性、并非等同于教师教学实践逻辑、非片面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也不即是教师教学的合理性,其基本特点表现为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内隐性与外化性的统一、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具身性与离身性的统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价值意蕴具体表现为教学实践理性之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渗透、是教师教学的内生根据与内在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展现。在“怎么样”的认识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人类历史分期的划分,追溯、梳理并归纳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历史形态及其演变。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时期是“自然朴素”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奴隶与封建社会时期为“经验伦理”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近代时期是“理性启蒙”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现代时期表现为“工具效用”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且分别对教学实践活动产生不同的功能作用,即在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容要素如教师主体意识、教学价值取向、教学过程规范与教学实现方式四个方面共同展现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教学实践理性样态,并在整体上呈现一种历史性的演变过程。综观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整个历史形态及其演变过程,首先在纵向层面总体上呈现为不断向复杂性与高层次演化与发展的趋势;横向层面表现为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及其特定需要,作为完整意义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凸出的重心不同或某一侧面备受推崇。其次,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具有“传统性”,传统是从过去流传下来并进入到现在且关乎着未来,不断地选择性地以不同形式延续着,生存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并与特定社会相互作用而以新的符合需要的形式展现着并发挥作用。此外,由于社会实践自身的历史局限,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低层次与片面化具有历史必然性,但这只是其存在与发展过程中的短暂阶段,在未来的自由王国里必将实现其自身的和谐与自觉。在“应如何”的价值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理性”建构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首先,在宏观层面根据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历史发展过程及趋势,以及“立德树人”时代背景下的教学需求,推演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走向多向和谐与自律自觉这一应然向度,其本质内涵为建构教师与学生的完整性以及教学世界的完整性。这一理想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前提与条件,即在意识层面对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理性的双重启蒙,在制度层面为教师教学行动自由提供制度保障,在自我养成层面教师应进行教学的自我反思以及教学的德性自律。其次,在中观层面根据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向度,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进行理论架构,包括合理定位教学“人是目的”的根本基点、真实反映教学主体的内在尺度、科学把握教学客体的基本规律、自觉遵循教学正义的伦理原则以及善于运用教学推理的思维方法。最后,以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追寻与理论架构为价值导向与理论支撑,提出具体的教学实现路向。立足于微观的课堂教学实践,并遵循先指出教学实践状态应该是怎样的,后阐述教师应该如何建构或实现应然的教学状态的逻辑思路,提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实现路向,包括自觉建构“可能”的自足型教学价值取向、综合考量多元性与动态生成的教学目标、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内容结构、自主建立“他者”关照的师生主体间关系、灵活选用学生发展指向的智慧性教学方法,以及立足于“为教学的评价”的差异教学评价。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表现在:第一,研究视角新。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理论指导,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同时以“和谐理性”为具体的理论指引,建构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第二,研究观点新。本研究认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更关注的是教师如何将观念建构的理想状态的教学有效且合理地转化为现实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师如何促进教学由低效走向高效,教师教学如何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此外,还指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走向多向和谐与自律自觉的状态,旨在建构师生与教学世界的完整性。

钱姝妤[4](2020)在《晚明印论中的“自然观”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晚明印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自然”为切入点,串联晚明印论中的“自然观”,向上追溯“自然观”的学术思想和文艺思想来源,梳理其是如何作用于篆刻艺术中;在晚明印论中,从篆刻家心理、品第划分、审美内涵等角度,阐发“自然观”在其中的内涵和作用;向下考察“自然观”在具体创作中的表现和作用,揭示艺术观念对创作的深刻影响。由此,试图构建晚明印论中的“自然观”思想体系,加深对传统篆刻艺术理论的理解,给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带来启示。

毛文睿[5](2020)在《书画格调的表现形态与审美内涵》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明确的“格调”一词原是明代诗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我们这里则广泛引申到其文艺领域——包括书画美学范畴,从而成为一个审美趣味的理论表述。西方美学家休谟对审美趣味的讨论就代表了一种格调理论。本文以休谟的趣味说作为参照,结合相关书画理论,探讨了书画格调的一般审美规定和独特内涵,以求呈现一种理论体系的建构。据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审美格调的价值取向在于“超越性”,它包括主体超越的人生境界和艺术形态的超越境界两个方面;先秦时期老子、庄子以及孔子等人(包括《易传》)的哲学思想是书画格调理论的源头,其中“自然”、“平淡”、“朴拙”、“风雅”等范畴的提出是书画格调理论产生的标志;二,后世书画格调理论在书画实践的基础上不仅发挥了上述先秦格调论,而且还发展出了独特的“逸品”观,总结了以“逸”为代表的审美格调在表现形态上的种种特征。三,本文还进一步阐述了“静”、“孤”、“冷”的格调特征及其在绘画中的体现,这些特征透发着超尘拔俗的“距离感”,是“超越性”价值取向在书画形态上的落实和表证。四,本文还以弘仁、八大山人、金农三人的书画作品为例证进行了个案考察,从而具体深入地揭示了书画格调丰富的审美内涵和感性特征。

李玉轩[6](2020)在《常州词派“厚”范畴研究》文中提出审美范畴“厚”自先秦酝酿,经过数千年的动力储备、孕育衍变,至晚清时期厚积薄发。尤其是晚清主流词派——常州词派的“厚”范畴,显现出非凡的革新精神和理论活力。本文在研究常州词派大量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尝试通过纵横两方面对常州词派“厚”范畴作较为整体的梳理及探究。第一章,梳理审美范畴“厚”的历史衍变。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作为前审美范畴“厚”的演进阶段,“厚”先由自然概念引申入人格品评范畴,成为对人美好品性德行的一种肯定和颂扬,“厚”进入审美活动;两汉,经由儒家“温柔敦厚”人格规范和王充“禀气厚泊”文学主体论的发展,“厚”由人格审美意识到文学主体才性修养的根本要求,“厚”范畴在文论领域渐趋凸显其重要性;魏晋是“厚”范畴的审美突破期,“厚”开始摆脱道德和实用观念的束缚,表现出温雅委婉的审美诉求,“厚”作为文论领域的一个审美范畴得到初步显现。唐宋,“厚”正式确立为审美风格范畴,既表现出恢弘开阔的阳刚美,又有含蓄蕴藉的阴柔美的追求。明清是审美范畴“厚”的承传与完善期,此前出现过的“厚”观念、范畴均以一种契合时代而又承继传统的姿态重现。“厚”已不仅作为一个审美风格范畴,还有创作主体人格性情、学力修养,艺术创作方法以及作品意蕴多方呈现。第二章,在常州词派内部,根据常州词派发展的分期和派内诸人以儒家诗教为共同遵循的论词主张,辨析和厘定出常州词派“厚”范畴的三个演变阶段:“始于儒家诗教的‘厚’范畴”“忠于儒家诗教的‘厚’范畴”“超越儒家诗教的‘厚’范畴”。第三章,从文化品格、创作追求、审美理想三个角度切入,揭示“厚”范畴蕴涵的“柔”“真”“浑”三种审美内涵。出于词之美感特质的精微体味,常州词派“厚”含有与中华民族温婉柔美的审美风尚相呼应的“柔”内涵;更有对晚清时代风云的体悟和把握,于厚实宏大的词内容中寻求情感品质之“真”;“厚”作为常州词派审美理想,真淳质实之情思与词表达技巧融合,以臻“浑”的美学境界。第四章,分别从词体创作、尊体、审美角度探讨常州词派“厚”范畴的具体实践运用。“厚”作为创作主体修养的要求,强调创作主体内在性情之“厚”和学养之“厚”。作为文学创作的美学原则,主要有词创作构思“思力”,用笔“笔力”整个创作过程之“厚”的钻研。“尊体”普遍活跃在清代词学理论中,常州词派的“尊体”论既有以“诗”为外部参照的词体“辨尊”,也有基于词体独立性上所实现的词体“自尊”,“厚”缠夹其中,具有词体本原、措语造词、风格境界的运用和体现。此外,“厚”还与中国古人独特的审美感知习惯和鉴赏方法“味”紧密结合,以“味厚”说明词内敛醇厚,绵远深沉的审美感受。最后,以谭献、况周颐词创作为例探讨“厚”审美观念的实践情况,力求把握“厚”范畴在审美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全部运用。第五章,主要探讨常州词派“厚”范畴的价值、局限及意义。常州词派“厚”范畴是为适应晚清审美趋向变化,对词思想立意和审美风格进行了革新,不仅突破浙西词派末流空泛意旨、单调词风的陈见,也着意具有现实性和社会意义的思想内容,继续强化了词体的言志功能。但也当客观地看到,常州词派“厚”范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理论上拘谨保守和实践中脱离实际的局限。尽管如此,“厚”范畴对于南北宋之争、词品人品关系的再认识,对于当代文学创作和审美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白洁[7](2020)在《有无之间 ——从中国哲学视野来看宋代绘画的留白处理》文中提出宋代绘画比之前代,更加注重对“道”、“理”的思考和呈现,以及对“韵”、“逸格”的崇尚和追求,画面时常弥漫着深沉宁静的人生哲思,透露出一种静默无言的哲学意境。宋代绘画的文学化倾向,对“道”、“理”的追求,绘画重心点的转移、题材的转移,与南宋时期朝廷南迁造成画家心态与视域的转变,种种因素,导致宋代绘画中留白的面积大幅扩大,场景布置空灵疏落,去掉华丽张扬的外表装饰,转为单纯朴素,向内沉思静观。画面整体空灵静谧,淡然无言,令人体会到天地的辽阔与宇宙的苍茫。宋代画家不只追求形似,更加注重“画意”,推崇以少胜多的象外之意,留下大量的空白以承载情感空间和想象余地。宋代绘画不仅仅在章法构图上注重留白,更在创作过程中、笔墨中、意境中,都贯穿着留白的智慧,画面处处空灵透气、气脉通连,线条与墨色都朴素单纯,却又变化万千、丰富多彩。中国画中的留白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本体论”是相对应的,画面中的空白,正象征着中国哲学“道”之本体的“虚无”。例如道家中老子的“无物”、列子的“无形”、庄子的“无极”;佛家中《金刚经》“应无所住”、《心经》“色即是空”、《坛经》“自性真空”;魏晋玄学中王弼的“贵无论”,宋明理学中朱子空阔净洁的“理”,等等。而虚实是相生相成的,画面中虚与实、黑与白的种种关系,正对应着中国哲学中关于“宇宙人生论”方面的探讨,如《易经》阴阳关系的对立统一、五行学说各种因素的不断循环、老庄的辩证观、儒家的伦常观等等。中国画不仅是一种艺术技法,更上升到了“道”的层面,绘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中国传统哲学智慧。本文以宋代绘画的留白处理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深入分析,发掘宋代绘画笔墨、章法、形象、创作状态、从自然物像到艺术形象的转换等各个部分、各个方面中所包含的留白观念。并分析宋代画家对画外功、精神修养的重视,养成心灵的清虚留白,以心灵的空灵影响到画面的空灵,达到“虚室生白”,进而“会通万物”,以绘出天地万物的神韵灵性。

李泊潭[8](2019)在《形式·力·情感 ——书法形式与情感表现论》文中提出书法形式与书家情感在书法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和情绪心理学的相关成果,来解释书法形式为什么可以表达书家情感,书家情感如何影响书法形式生成的根本原因。全文第一章梳理对于书法抒情思想具有重要影响的传统观念。第二章逐层论述书法形式表达情感的原理。首先辨析传统书法抒情理论的局限以及格式塔心理学在解释形式与情感关系上的优越性。其次抽绎出形式可以表达情感的核心因素是:具有倾向性的力。再次,论证格式塔心理学在书法领域中的适用性问题。最后论证书法形式因素(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中都包含有可以表达情感的核心要素:具有倾向的力。该结论作为后文讨论形式与情感关系的依据。第三章从创作角度,运用情绪心理学相关理论,结合传统哲学和美学中有关于情感的认识,提出书法创作情感启动的两种基本模式。辨析创作理论中“心”和“手”的主要内容,情感打破心手隔阂的两种方式:忘情和激情,并辨析两者特点与异同。第四章从欣赏角度,论述五种书体的形式因素表达情感状态的异同,探究狂草中情感改变形式的现象。最后以实例说明不同的形式因素对于风格的影响。第五章以情感的不同状态为依据,将书法创作模式分为四种。四种创作模式是情感状态和形式表现的统一。

詹曙萌[9](2019)在《从“象”与“像” ——论中国画的造型审美观》文中指出中国各个朝代有其独特的绘画造型审美观,但究其根本都是一致的,即“象”与“像”思维的表现。中国画的“象”思维是观“物象”,感“意象”和悟“心象”的有机结合。中国画中的“象”包括“物象”、“心象”与“意象”三个方面。从伏羲造字到明清各时期,回溯至先秦两汉的哲学思潮乃至当代中国画,依旧延续并围绕着“象”思维进行创作思考。本文主要以“象”与“像”思维为切入点,从“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象外之象”三个动态式的过程,进行中国画造型审美观的研究。通过对“象”的进一步认识来把握中国画造型审美规律。从“象”与“像”的造型本源性问题入手,追本溯源,再结合中国画论史探究“象”与“像”思维在中国画造型审美观中的运用和表现。

谢佳珍[10](2019)在《家园之思:诗意栖居与世外桃源的耦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工业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表明了地球已无更多的资源继续支持人类掠夺式的发展,因此亟待寻求新的文明发展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首要关注的是居住家园的建设与维护,自古以来,家园就凝聚着全人类的自然集体无意识,容纳着人与自然的情感及人的精神世界。作为关乎着生存理想的重要哲学范畴,诗意栖居和世外桃源有着共同的旨归,即建构和谐、自由的自然家园。因此,本着对居住家园的思考,探讨诗意栖居与世外桃源的关系性,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引导。本文将分别论述诗意栖居与世外桃源的理论渊源,以及耦合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并从中总结其耦合规律以确证构建审美化的自然家园是有迹可循的。家园意识既是诗意栖居和世外桃源理念来源的基础,又是诗意栖居与世外桃源形成耦合关系的重要因素,从而使二者耦合生成审美化的自然家园。在历史中逐渐生成的自然家园,表现出“和”的生长规律,同时也蕴涵着“和”的本质内涵。此外,“和”的境界影响着自然家园哲学内涵和艺术境界的提升,主要以“逸”这一审美范畴来统领自然家园由形成—优化—再升级的过程,也即是诗意栖居与世外桃源耦合规律的体现。对耦合规律的把握,能更好地使自然家园成为集绿色化、生态化、艺术化为一体的审美空间,既符合现实生存所需,又满足了人的美生欲求。

二、审美的归根——老子审美思想今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审美的归根——老子审美思想今释(论文提纲范文)

(1)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与意义
        1.1.1 学术角度:“道德之意”对老子思想体系义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1.1.2 现实角度:老子的“道德之意”具有根基性意义和范导性作用
    1.2 综述与反思
        1.2.1 以往的老学研究
        1.2.2 以往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研究
    1.3 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文献说明
第2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时代背景
    2.1 天下失序
        2.1.1 失序的世象:欲望脱缰与生命异化
        2.1.2 失序的实质:“德衰”与“礼坏”
        2.1.3 失序的影响:“崩坏”与“突破”
    2.2 老子反思既有秩序:以“德-礼”体系为核心
        2.2.1 周德与天命
        2.2.2 礼制与宗法
        2.2.3 人文理性与强力秩序
    2.3 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以“周德”为参照
        2.3.1 道德反思:“失道而后德”
        2.3.2 政治批判:“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3.3 人性觉醒:“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
第3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
    3.1 历陈古今之变的史官出身
        3.1.1 史官之学
        3.1.2 史官之术
    3.2 本源天地之始的宇宙图式
        3.2.1 巫与无
        3.2.2 易与道
    3.3 由“命”而“道”的转化
        3.3.1 天命信仰
        3.3.2 天道自然
第4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
    4.1 老子的思想前提
        4.1.1 玄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与根源性
        4.1.2 玄览:“知常曰明”
    4.2 老子的思维路径
        4.2.1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4.2.2 推天道以明人事
        4.2.3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3 老子的致思之旨
        4.3.1 天之道
        4.3.2 人之德
第5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具体意涵
    5.1 从道与万物的关系看“道德之意”:“道生之”
        5.1.1 “道”之考释:至上之“导”与生命之“(?)”
        5.1.2 本根之道:“道”为“天地根”
        5.1.3 生化之道:道生万物
        5.1.4 存有之道:“道者,万物之奥”
    5.2 从道与德的关系看“道德之意”:“德畜之”
        5.2.1 “德”之字源解析
        5.2.2 得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5.2.3 修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5.3 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价值:自然
        5.3.1 “自然”辩义:生命的自觉
        5.3.2 自然的主体:“万物之自然”
        5.3.3 自然的根基
    5.4 老子“道德之意”的实现原则:无为
        5.4.1 “无为”的涵义
        5.4.2 “无为”的实现
        5.4.3 “无为”的意义
第6章 结论
    6.1 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6.2 老子“道德之意”的形上内蕴:“人之为人”
    6.3 老子“道德之意”的现实关切:根基与范导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妙”范畴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
第一章 “妙”的词源学分析和哲学内涵
    第一节 “妙”的词源学分析
    第二节 “妙”的哲学内涵
第二章 “玄妙”和“妙”与“自然”
    第一节 “玄妙”
    第二节 “妙与自然”
第三章 “神妙”和“妙境”
    第一节 “神妙”
    第二节 “妙境”
第四章 僧肇的“妙悟”和严羽的“妙悟”说
    第一节 僧肇的“妙悟”
    第二节 严羽的“妙悟”说
第五章 “妙品”和作为审美评价的“妙”
    第一节 “妙品”
    第二节 作为审美评价的“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
第一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本体诠释
    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
        (一)实践的本质
        (二)理性的释义
        (三)实践理性的厘定
        (四)教学作为一种实践的界说
        (五)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
    二、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概念澄明
        (一)并非消除教师教学实践感性
        (二)并非拒斥教师教学理论理性
        (三)并非等同教师教学实践逻辑
        (四)并非片面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五)并非即是教师教学的合理性
    三、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基本特点
        (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二)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三)内隐性与外化性的统一
        (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五)具身性与离身性的统一
    四、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价值意蕴
        (一)教学实践理性之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渗透
        (二)教学实践理性是教师教学的内生根据与内在吁求
        (三)教学实践理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展现
第二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历时审视
    一、“自然朴素”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模糊性
        (二)教学价值取向:维持人类生命的延续
        (三)教学过程规范:自然依附的教学交往过程
        (四)教学实现方式:以身示范的直观方式
    二、“经验伦理”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集体规约性
        (二)教学价值取向:促进人的道德性养成
        (三)教学过程规范:整体意识的规制教学交往过程
        (四)教学实现方式:身教与言教的混合方式
    三、“理性启蒙”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个体性显现
        (二)教学价值取向:培养有理性的公民
        (三)教学过程规范:主体意识的单向教学交往过程
        (四)教学实现方式:逻辑运演的抽象方式
    四、“工具效用”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自我矛盾性
        (二)教学价值取向:培养标准化的知识人才
        (三)教学过程规范:主体意识的“抽象”教学交往过程
        (四)教学实现方式:结构性的程序方式
第三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追寻
    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然追寻的必然性
        (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学需求
    二、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然追寻的向度
        (一)多向和谐:应然追寻的横向向度
        (二)自律自觉:应然追寻的纵向向度
    三、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然追寻的条件
        (一)意识觉醒: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双重启蒙
        (二)行动自由: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制度保障
        (三)反思自律: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自我养成
第四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理论架构
    一、“人是目的”:教师合理定位教学的根本基点
        (一)“人是目的”作为教学根本基点的确证
        (二)个性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是目的”的归宿
    二、主体自由:教师全面关照教学主体的内在尺度
        (一)教师自我实现自由与教学自由
        (二)基于真实需要的学生发展自由
    三、对象限度:教师科学把握教学客体的基本规律
        (一)学生的可塑性是作为“对象限度”的客观前设
        (二)了解与利用学生的神经活动规律
        (三)把握与利用教学实践的过程规律
    四、教学正义:教师自觉遵循教学活动的伦理原则
        (一)教学的伦理属性作为“伦理原则”的承认前提
        (二)教学正义的伦理内容原则
        (三)教学系统的伦理形式原则
    五、教学推理: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思维方法
        (一)实践推理的三种典型模式
        (二)教学实践推理的运行机制
第五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实现路向
    一、自觉建构“可能”的自足型教学价值取向
        (一)自足型教学价值的意蕴及其追求
        (二)自足型教学价值的“可能”蕴含
        (三)自足型教学价值观的建构过程
    二、综合考量多元性与动态生成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来源的多元综合性筛选
        (二)基于教学规律关照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性
        (三)明确“结果-过程-应用”的教学目标表达
    三、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一)组织完整性教学经验内容
        (二)统合差异性教学文化内容
        (三)教学内容的结构优化过程
    四、自主建立“他者”关照的师生主体间关系
        (一)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同化”险象
        (二)构筑内在主体间“我—你”关系
        (三)关照内在主体间关系中的“他者”
    五、灵活选用学生发展指向的智慧性教学方法
        (一)根植于教学关系的教学方法选用
        (二)明确教学方法的对象及功能指向
        (三)基于教学需要优化组合教学方法
    六、立足于“为教学的评价”的差异教学评价
        (一)锚定教学评价即为“为教学的评价”
        (二)凸显“为教学的评价”的差异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4)晚明印论中的“自然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晚明印论“自然观”的学术思想背景
    第一节 晚明印论“自然观”的传统学术思想背景
        一、老庄“自然”思想对篆刻的影响——以“道”喻印
        二、以“禅”喻印中的“自然”内涵
    第二节 晚明印论中“自然观”的晚明学术思想背景
        一、王氏心学中的“自然”涵义
        二、禅悦之风和以李挚“童心说”为代表的晚明思潮中的“自然”涵义
        三、晚明印论中的“本真情性”
第二章 晚明印论中主体心态论的“自然观”
    第一节 晚明印论中篆刻家的“精神自然”
    第二节 篆刻家创作目的的非功利性
第三章 晚明印论中审美品评论的“自然观”
    第一节 以自然譬喻品评
    第二节 晚明篆刻品第中的“自然”
    第三节 晚明印论中的古朴自然之美
第四章 晚明印论中创作技法论的“自然观”
    第一节 创作前才能和学养的积累
        一、印内学识积累
        二、提升印外修养
        三、熟能生巧
    第二节 创作时心手关系和情感状态
        一、得心应手
        二、兴
    第三节 创作取法于天工
    第四节 创作技法及其运用的“自然”性
        一、有法无法之间
        二、章法的“自然”性
        三、字法的“自然”性
        四、笔法的“自然”性
        五、刀法的“自然”性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书画格调的表现形态与审美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选题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审美格调的理论规定
    第一节 审美格调的一般内涵
    第二节 审美格调的价值标准
第二章 先秦审美格调重要范畴建构
    第一节 格调的本质规定——“自然”
    第二节 格调的审美品格——“平淡”
    第三节 格调的审美形态——“朴拙”
    第四节 格调的审美取向——“风雅”
第三章 绘画、诗文“格调”语义考
    第一节 绘画理论中的“格”与“调”语义考
        一、绘画理论中“格”、“调”字语义考
        二、绘画之“格”的理论延展
    第二节 “明七子”诗文“格调说”
        一、“格调”与体制声律
        二、“格调”与风格面貌
        三、“格调”与品第水准
第四章 书画理论对审美格调的阐发
    第一节 书法格调与法度的审美关联
        一、“取法乎上”的立格要求
        二、“不囿法中”的成调要求
        三、格调审美形态的雅俗之分
    第二节 超越感与格调境界——“逸格”
        一、“超然逸品”:书画格调的理论初构
        二、从“神”到“自然”:书画格调审美标准的揭示
        三、“逸格”:书画格调审美内涵的建构与完善
    第三节 距离感与格调形成——“远尘”
        一、审美主体的“心理距离”作为“距离感”形成的主观条件
        二、“孤”、“静”、“冷”作为“距离感”的理论表述
        三、丧失“距离感”的“俗”
第五章 书画审美格调个案考
    第一节 关于格调个案考察的一般说明
    第二节 “静”——弘仁的山水结构
        一、“静”的主体心境
        二、笔墨丘壑中的“静”的气息
        三、方直空间与圆曲节奏
    第三节 “孤”——八大山人花鸟和山水的意趣
        一、空相求孤意
        二、化机显生趣
        三、拙笔入荒境
    第四节 “冷”——金农书画的境界
        一、“冷”的审美理想
        二、“冷”的书法格调
        三、隶意入画与“管领冷香”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常州词派“厚”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厚”范畴的历史衍变
    第一节 前审美范畴“厚”的演进
    第二节 “厚”作为审美范畴的确立及发展
    第三节 “厚”作为审美范畴的承传与完善
第二章 常州词派“厚”范畴的演变
    第一节 始于儒家诗教的“厚”范畴
    第二节 忠于儒家诗教的“厚”范畴
    第三节 超越儒家诗教的“厚”范畴
第三章 常州词派“厚”范畴的审美内涵
    第一节 “厚”中见“柔”
    第二节 “厚”中尚“真”
    第三节 “厚”中求“浑”
第四章 常州词派“厚”范畴的实践品格
    第一节 “厚”范畴与词体创作论
    第二节 “厚”范畴与词学尊体论
    第三节 “厚”与词学审美论
第五章 常州词派“厚”范畴的价值、局限及意义
    第一节 常州词派“厚”范畴的价值和局限
    第二节 常州词派“厚”范畴的当代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有无之间 ——从中国哲学视野来看宋代绘画的留白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宋代绘画留白因素的发展原因
        一、绘画的文学化倾向
        二、宋代绘画重心点的转移
        三、题材的转移
        四、南宋时期朝廷南迁造成画家心态与视域的转变
第一章 留白思想的哲学渊源
    本章总论
    第一节 空白与“本体论”
        一、道家有关“空无”的论述
        二、佛家关于“本体”的论述
        三、魏晋玄学的“本体”论
        四、宋代理学的“体”
    第二节 画面上的黑白关系与“宇宙人生论”
        一、对立、统一、转化、循环的关系
        二、色空不二、万物一体的关系
第二章 宋代画家创作状态中心灵的留白
    本章总论
    第一节 以契合“道”、“理”为作画追求
        一、文人画家的体道之心
        二、画院画家的究“理”之心
        三、禅宗画家的参禅悟道之心
    第二节 以心灵纯白为作画状态
        一、文人画家的淡泊之心
        二、画院画家的诚敬之心
        三、禅宗画家的清净当下
第三章 宋代绘画章法中的留白
    本章总论
    第一节 画面关系
        一、虚实疏密的对比与均衡
        二、君臣主辅与儒家伦常
        三、藏露隐显与道家“和光同尘”
    第二节 整体意识与“一体性”哲学的影响
    第三节 实体空白与抽象空白
        一、实体空白
        二、抽象空白
第四章 宋代绘画笔墨中的留白
    本章总论
    第一节 笔墨中的黑白关系
        一、笔墨的书写过程与中国哲学“辩证”观
        二、笔墨的透气性与中国哲学“气论”
        三、“减笔”禅画与“为道日损”
    第二节 从《易经》卦象来看笔墨阴阳关系
        一、无往不复——复卦
        二、活墨——泰卦;死墨——否卦
        三、带燥方润——既济卦
        四、“素以为绚兮”——贲卦
        五、含蓄藏锋——谦卦
        六、“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未济卦
    第三节 从自然物象到艺术形象的转换
        一、临见妙裁——留大量的空间与想象余地
        二、中得心源——以纯白之心观照
第五章 宋代绘画意境中的留白
    本章总论
    第一节 静默之境无言的白
    第二节 无我之境以理化情
第六章 宋代绘画留白的发展和影响
    本章总论
    第一节 元代后留白更为抽象
    第二节 留白运用至清八大达到极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形式·力·情感 ——书法形式与情感表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立论依据
    三、研究现状
    四、本文主要内容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六、研究方法和手段
第一章 传统情感观念及审美演变
    第一节 儒家“节情”观
        一、孔子对情的态度
        二、孟子对情的态度
    第二节 道家“无情”观
        一、老子对情的态度
        二、庄子对情的态度
    第三节 屈骚“狂情”观
    第四节 佛教“去情”观
第二章 书法形式与情感表现的中介:力
    第一节 书法形式概念的内涵
        一、梳辨书法“形式”概念的必要性
        二、书法“形式”是不断变化的历时性范畴
        三、代表性形式观念简述
    第二节 传统书法情感理论特点及阐释空间
        一、传统书法情感理论的特点
        二、传统书法情感理论的阐释空间
    第三节 书法形式表现情感的现代心理学阐释
        一、代表性情感表现理论及其局限
        二、格式塔心理学情感理论:“力”生“情”
        三、格式塔心理学在书法表情论中的适用性
    第四节 书法形式因素中的力
        一、笔法是力的作用
        二、字法是力的架构关系
        三、墨法体现轻重、引斥、进退诸力
        四、章法是力群节奏化呈现
第三章 书法创作中情感影响形式生成
    第一节 影响书法形式生成的四个维度
    第二节 情感的定义、内涵与核心要素
        一、西方情绪理论的发展与情绪的定义、核心内容
        二、中国传统情感观念
    第三节 书法情感生成原理与启动模式
        一、书法情感生成基本原理
        二、书法情感启动两种模式
    第四节 书法情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一、创作论中“心”的含义
        二、创作论中“手”的内容
        三、心手关系
        四、书法情感打破心手隔阂
第四章 书法欣赏中形式表现情感
    第一节 五体书情感表现方式
        一、笔法相异致五体书表情不同
        二、字法相异致五体书表情不同
        三、章法相异致五体书表情不同
        四、墨法相异致五体书表情不同
    第二节 形式表现情感的极致——狂草
        一、狂草创作状态特点
        二、狂草创作形式特点
        三、狂草“形”省“情”存的视觉心理依据
        四、狂草“情使形变”现象
    第三节 书法形式与风格
        一、传统书法风格理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二、形式对于书法风格的影响
第五章 形式与情感的统一:书法创作模式举隅
    第一节 “中和”式创作模式
        一、“中和”观念渊源及内涵要求
        二、“中和”创作模式的形式及情感特点
    第二节 “狂狷”式创作模式
        一、“狂狷”观念的审美内涵
        二、“狂狷”创作模式的形式及情感特点
    第三节 “以理御情”式创作模式
        一、理学之“以理御情”创作模式
        二、形式规律之“以理御情”创作模式
    第四节 “无情”式创作模式
        一、道家“无情”观对创作形式的影响
        二、佛教“去情”观对创作形式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成果
致谢

(9)从“象”与“像” ——论中国画的造型审美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三)研究的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二、“象”与“像”的阐述
    (一)“象”观念溯源
        1.《周易》论“象”
        2.老子论“象”
        3.庄子论“象”
    (二)“像”的阐述
    (三)“象”与“像”的关系
三、中国画中“象”的造型审美观
    (一)观物取象的造型方法
        1.俯仰观照
        2.物我感应
    (二)立象尽意的造型原则
        1.迁想妙得
        2.似与不似
    (三)象外之象的审美理念
        1.虚实相生
        2.韵外之致
四、中国画中“像”的造型审美观
    (一)以形似为前提
    (二)以格物为准则
    (三)以写实为目的
五、“象”与“像”观念对当代中国画造型审美观的启示
    (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二)心与物的相互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家园之思:诗意栖居与世外桃源的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诗”生家园:诗意栖居与世外桃源的理念生发
    第一节 走进大地自然的诗心:诗意栖居的理念发展
        一、归去来兮,复返自然:诗意栖居理想在中国古代的缘起
        二、充满劳绩,返回家园:海德格尔哲学话语下的诗意栖居
        三、风月清音,中涵万情:诗意栖居生存理想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走向如诗的自然家园:世外桃源的内涵渊源
        一、万千诗心,终归自然: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二、跂予望之,精神家园:后世文人眼中的世外桃源
        三、洞天阆苑,人生美境:作为乌托邦转型的世外桃源
    第三节 诗心与自然和弦:诗意栖居与世外桃源的耦合关系
        一、自然意识:绿色大地和审美诗心耦合生发的家园意识
        二、精神家园:时间性与空间性耦合共生出的自然家园
        三、身心俱化,和合为“一”:二者的耦合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和”长家园:诗意栖居与世外桃源的耦合范式展开
    第一节 “太和”之道规约下的历时性耦合范式
        一、趋于天人合一的理想家园:历时性耦合形态的演进
        二、并生同和——历时性耦合的特征
    第二节 “中和”之美统领下的共时性耦合范式
        一、走向多元中和的诗意家园:共时性耦合的形态
        二、衡生大和——共时性耦合特征
    第三节 “至和”美境:二者未来耦合的趋势
        一、多维度协同共生出自然家园的至和之价值
        二、科技干预与自然优化提升自然家园的至和之境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逸”升家园:诗意栖居与世外桃源的耦合规律
    第一节 “逸品”的生发:诗意栖居与世外桃源的静态耦合
        一、复归自然:“逸品”的审美品格定位
        二、旷达超脱:“逸品”的艺术意蕴
        三、逸即自然:诗意栖居与世外桃源耦合的意蕴升华
    第二节 “逸格”的发展——二者系统性有序耦合
        一、隐逸之志超越审美时空局限以臻自由之境
        二、超逸之心打破审美距离局限以达林泉之美
        三、飘逸之韵超越审美疲劳局限以成高蹈之态
    第三节 “逸趣”的延伸:二者的非线性有序耦合
        一、耦合对生:“逸趣”对“逸品”、“逸格”的赋魅
        二、动态衡生:“逸趣”对“逸品”、“逸格”的发展
        三、良性环生:“逸趣”对“逸品”、“逸格”的提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审美的归根——老子审美思想今释(论文参考文献)

  • [1]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D]. 张佩荣. 吉林大学, 2021(01)
  • [2]“妙”范畴的演变研究[D]. 李晓倩.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D]. 高静. 西南大学, 2020(05)
  • [4]晚明印论中的“自然观”研究[D]. 钱姝妤.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书画格调的表现形态与审美内涵[D]. 毛文睿.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6]常州词派“厚”范畴研究[D]. 李玉轩. 扬州大学, 2020(02)
  • [7]有无之间 ——从中国哲学视野来看宋代绘画的留白处理[D]. 白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8]形式·力·情感 ——书法形式与情感表现论[D]. 李泊潭.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9]从“象”与“像” ——论中国画的造型审美观[D]. 詹曙萌.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10]家园之思:诗意栖居与世外桃源的耦合研究[D]. 谢佳珍.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美学之根——老子美学思想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