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刻不容缓论文_孙玉昌

挫折教育刻不容缓论文_孙玉昌

孙玉昌 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店镇后南宫小学 273500

【摘要】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各地出现的孩子轻生事件,揭示了现代教育中挫折教育的缺失,提出了挫折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表现了作者对孩子的无限爱心

【关键词】挫折 教育 合力 爱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095-01

2017年12月24日下午,杭州一位14岁男孩因为被妈妈说了几句,二话不说就爬出了6楼阳台要跳楼。妈妈跑过去一把拉住儿子手臂,死死拖了近半小时。幸亏民警及时到场营救,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其实相似的悲剧近年来全国发生过多次,都是小孩子受不了父母、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侮辱,很轻易地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2014年11月4日,湖北十堰郧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男生金某某在早自习时看小说,上物理课时又在课堂下象棋。10点50分左右,班主任把他和另一名学生叫到办公室批评并要求请家长到学校。过了5分钟左右,金某某从办公室出来后,从4楼教室跳楼自杀身亡。

2015年12月25日圣诞夜,江西赣州市一名9岁的小男孩在自己家中卧室上吊自杀,晚上20时30分许送至医院重症室抢救,不治身亡。据了解,该男孩因为放学晚回家,被父母批评教育了一番。

这一幕幕的悲剧真是触目惊心,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动不动就自杀自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家庭宠溺过度。前几年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一般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就是家庭的中心,衣食住行全由父母或长辈代办。这种家庭宠溺过度容易让孩子形成五个后果:性格骄横乖张、不懂礼节目无长辈、懦弱不能经受困难、人际关系障碍、变得自私自利。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老子天下第一的心理,别人都得听他的,一旦有人反对就受不了了。再加上平时一哭一闹就很容易地达到目的,这更让他们形成了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思想。现在一些家庭有了二孩,一家大人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到了孕产妇和二孩上了,对大孩关注减弱。这种情况也让大孩经受了一些打击,导致了大孩心理失衡。

二是挫折教育缺失。家庭是宠溺的大本营,做父母的,尤其是爷爷奶奶的隔代亲,不可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学校也总是顺着家长的意思教育学生,一味重视文化课的教育,必要的运动会,课外活动,校外实践等活动越来越不敢组织学生参加了,挫折教育更是严重缺失。这样,我们的孩子就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一旦有点风吹雨打,就经受不住打击,做出自伤自残,甚至放弃生命的举动。

由此看来,是我们的教育环节出现了问题,我们的孩子严重缺乏挫折教育。

从资料上看,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非常重视挫折教育。

瑞士注重培养孩子注重培养自立能力。瑞士虽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瑞士的父母们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养尊处优,他们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十五六岁的女孩,初中毕业后,就要到别人家做一年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学;男孩到一定的年龄也要参加劳动,锻炼他们的劳动能力和独立生存能力,以免长大后成为不能独立生活的无能之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日本注重培养孩子让孩子从小吃“苦”的能力。在日本,一些家庭利用“挫折教育”手段,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每到冬天,他们就让幼儿赤身裸体地在风雪中摸爬滚打。天寒地冻,北风怒吼,不少幼儿嘴唇冻得发紫,浑身发抖,父母们则站在一旁,置之不理。日本还提倡“穷留学之风”,让富裕的大城市学生,到偏远的山区、村寨接受艰苦的生活训练,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德国注意培养孩子责任意识。德国的父母们从来不包办孩子的事情,他们将子女视为独立的个体,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子女学习作为独立的人应该做的事情。简单来说,一岁的时候父母就会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奶瓶喝牛奶,喝完了,父母还会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长,父母再引导他们完成一些更难的事情。这样,当他们走入社会时,在别人的眼里就不会成为低能的“废物”。不仅父母们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法律也有这样的要求。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到了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德国人常说,自己的首要责任就是让孩子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强,要对自己负责。

我们也必须加强类似的挫折教育,否则我们的孩子就会“缺钙”,不硬气,抵挡不了较高强度的风霜。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携手家长共同教育。挫折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形成合力才能达到目的。尤其在当前一些家长认识不到位,认为孩子只要出了事就是学校的问题,不管不顾到学校乱闹一通,这让学校开展工作有很多顾忌。家校必须统一思想,为着更好地教育孩子这一共同目标,携手努力。现在每个学校都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这一组织形式的作用,学校与家长统一思想,共同协商挫折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互相反馈教育过程中的信息,及时探讨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当然适当的内容可邀请家长参与,以便更好地提高教育的效果。

二是学校要科学设置挫折教育课程。没有挫折设计的教育是有缺失的教育,没有经历挫折教育的人是有缺憾的人,适应不了未来激烈高端的竞争。学校应当把挫折教育当做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把它设置成一门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形成专项教材,有课程设置,有责任心强的教师,有教研组,要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有关课程可以参考国外成功案例,但是一定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形成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

三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挫折教育是为了完善孩子的性格,提高孩子适应激烈竞争的能力,决不是为了让孩子吃苦而吃苦,更不是教训不听话孩子的方式。所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开展挫折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当学生获得了充分的信任感,才会把“真心话”告诉家长和老师,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

四是要及时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心理并不稳定,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或诱惑。在挫折教育过程中及时开展心理疏导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和家长要应积极与孩子交流,解除其思想上的疙瘩;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孩子坚强、自信,化解心理压力。

总之,挫折教育需要纪律约束,需要温馨谈话疏导,需要关键环节的指点,需要把爱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新京报快讯(记者 赵力 实习生 马金凤)

[2]凤凰资讯

[3]《国外“挫折教育”有奇招 各种方式显神通》北京晚报 2014.3.21

论文作者:孙玉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挫折教育刻不容缓论文_孙玉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