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发展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_能力模型论文

对建立生产力发展程度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生产力发展论文,模型论文,程度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快发展,经济增长也已取得长足进步。但迄今为止,尚未设立一系统地衡量生产力发展程度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此种状况,即使出台的相关政策缺乏合理度的依据,又难以对经济发展程度实行准确的测定。鉴于此,本文仅就这一问题予以研究与探讨。

一、设置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思索及数学模型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现实发展程度如何,归根到底要视其投入生产要素及其产出效率而定。此种效率,既是生产力实际发展程度的外在直观表现,也是其综合运行结果的集中反映,是对其加以测度的基本立足点。而此种效率的高低,既取决于现存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性质,又依赖于生产力内在系统总体运行及其整体要素优化配置的优劣,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作用下,投入要素的数量、质量及其在质量一定时所决定的产出能力等因素相互耦合、综合作用的结果。进一步说,生产力要素是生产力的物质载体,而生产力则是其诸要素内涵的外在表现。因此,生产力要素增加引起的是生产力规模的扩大,科技进步与管理优化解决的则是确定数量的生产力要素内涵发挥的程度。而此种界定,应是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

同时,笔者认为,所谓指标体系并非是几个指标的简单罗列或组合,而是指存在于某一等式关系中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一组指标。因此,设置评价生产力发展程度指标体系的合理与否,关键在于其是否能立足于反映生产力运行本质规律及内在机理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设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是要有反映生产力系统运行综合效率的总量指标;二是要对影响总体效率的数量与质量因素予以辨识与测度;三是对总体及其分类因素均应进行静态与动态的衡量。而此种考虑,应是我们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正是有鉴如此,依据以上理论思索及其界定,我们特设与设立指标体系相关的两个数学模型如下:

1、 建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联系理论基础上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模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同时,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将对其产生推动或阻碍的反作用,是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制约和决定投入产出效率的关键因素。任何企业乃至社会的经济活动均是由其投入的生产力要素及其所处的生产关系两部分构成并由二者的矛盾运动决定。

笔者认为,在投入生产力诸要素的科技含量或者说在科技水平一定的条件下,要素所具有的最大可能产出能力是确定的。若设其为R, 则R应为一常数。当现存的生产关系完全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时, 生产力要素的产出能力将彻底释放,此时最大的产出能力R 将会完全用于实际产出,即生产力要素效率为百分之百,而无生产力损耗。相反,当现存的生产关系不能完全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其将阻碍生产力能力的彻底释放。此时R中也只能有一部分用于实际产出, 而另一部分则由于要克服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而被抵消,即产生生产力损耗。

现设最大产出能力R中的实际产出量为r[,1], 用以克服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而被抵消的生产力为r[,2]。则有:

R=r[,1]+r[,2](1)

显然,(1 )式的经济含义是投入经济活动的生产力要素平均具有的最大可能的生产力R 等于其用于实际产出的生产力r[,1]与用于克服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而被抵消的生产力r[,2]的两部分之和。因此,(1 )式实际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联系在投入产出上的数量关系表达式,故称其为“生产力——生产关系模型”。

对(1)式两边同除以R,可得:

可以看出,式中的项是单位要素具有的最大产出能力R 用于实际产出的比重;r[,2]/R项则为其由于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而被抵消的产出能力所占之比重。科技进步可以使R增加,但由(1)式可见,R 的增加却未必会使其用于实际产出部分r[,1]的增加,如果r[,2]增加,且其增加量超过R 增加的部分,r[,1]非但不能增加,反而会下降。这说明科技进步未必一定会使效益增加,若管理水平的提高不能适应由于科技进步使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关系变化的要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则会加剧,其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就将增大,致便生产力损耗加剧,甚至会使科技进步获得的生产力增长不能补偿生产力的损耗。而此时便会出现实际上科技在进步,但经济效益却下降的局面,这已为目前众多企业的现实所证实。

2、 建立在外延与内涵扩大再生产理论基础上的“投入——产出模型”

外延与内涵是扩大再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也是生产力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的集中体现。由于前者的形成是生产力要素数量增加的结果,体现着生产力的广度发展;后者的实现则是要素质量提高的产物,反映了生产力的深度延伸。因此,其各自对经济实际产出的作用程度如何,是测度生产力现实发展程度的重要方面。

现设r[,1]为第t年投入的平均单位生产要素实现的收益数;Q[,t] 为该年投入的全部要素数;Y[,t]为该年相应实现的总收益。应有:

Y[,t]=Q[,t]r[,t]

(3)

若以第t年与t—1年相比,则有:

显然,由于Q[,t]的变化反映的是外延因素的变化,即投入生产要素数量之变动;而r[,t]的变化则是内涵因素的变动,即由科技和管理水平等变动所引起的生产要素质量变化的结果。故(4 )式左端之项,即不包含要素数量变动的影响,故该项说明的是要素质量变化使收益实现的发展速度;相反,右端第二项,则不含要素质量变化的影响,故其反映的是要素数量变动使收益实现的发展速度。

对(4)式两端取对数,可得:

二、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依据上述对生产力运行机理的理论界定及由此所建立的两个数学模型,我们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基本评价指标与辅助评价指标两个层次。

(一)基本评价指标

1、单位生产力要素收益率

该指标是对生产力现实发展程度优劣的综合静态评价指标。目的在于测度经济活动中投入的单位生产力要素的产出能力的大小。据上文(3)式:Y[,t]=Q[,t]r[,t],可得r[,t]=Y[,t]/Q[,t],故其公式为:

式中,由于投入的全部生产要素从价值的角度体现为资金的投入,故其可取年工资总额、年固定资产净值平均额及流动资金年均占用额三项之和计量。

2、生产力相对效率

该指标是用以反映投入生产力要素的利用程度及与某一基期相比其产出能力变动程度的综合动态指标。目的在于测度生产力总体产出效率及其动态变化。依据上述对生产力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界定及据其建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模型”,由(1)、(2)式可知,若令R 仍为单位要素具有的最大可能产出量;r[,t]仍为R中的实际产出量;η为生产力效率。则有:

显然,上式中η反映的是生产力要素的实际产出量占其具有的最大可能产出量的比率,即生产力效率的量化反映。但需指出的是,在此η所表示的仅是生产力的绝对效率,其优点虽可从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联系所决定的生产力系统的机理上,反映了实现之效率与其相关的经济系统机理之间的关系。但其缺点是现实中单位要素具有的最大可能产出能力R难以测算,因而无操作性。鉴此, 可取历年经济活动中单位生产力要素收益率的最大值,或选取某一基期单位生产力要素的平均收益率,作为R的替代值。若记之为,则有:

笔者认为,设置和使用该指标有下列明显优点:一是从总体上具体测度了生产力现实效率的动态变动。该项数值愈大,说明对要素利用程度愈好,生产力总体效率愈高;反之,亦相反。二是由于其解决了要素所具有的最大可能产出能力R难以测度的问题, 而且其所得之值也剔除了经济活动中不可控因素对生产力效率的影响。因而有利于不同行业或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公正比较及同行业或同企业生产力效率变动的纵向透视,可以客观评价生产力的现实程度及发展变化。三是可增强经济活动中的集约经营观念,促进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及充分利用,尤其是对目前地方、行业及企业盲目扩大建设规模,单纯沿袭靠增加要素投入数量而获取收益的粗放经营的不良倾向,有直接和间接的制约作用。

3、生产力效率损耗

该指标是生产力相对效率的对称指标。用以反映与基期相比由于生产力效率损耗所降低的产出量。现令其为S;仍为生产力相对效率;Y仍为实际实现的总收益。则有:

显然,式中S值愈大,说明生产力效率损耗愈大, 其对产出降低的影响程度也愈大;反之,亦相反。

(二)辅助评价指标:

以上所设三项基本评价指标,从产出及其效率的角度,分别就生产力的现实发展程度及其变动予以总体上静态和动态上的测度,使其内在能量及其释放程度得以外在的直观综合反映。但却难以衡量在经济活动的实际产出及其变动中,投入生产力要素数量与质量变动的作用程度。而这二者恰恰却是制约并决定生产力现实发展程度如何的关键因素。也是对其加以测度不应偏废的重要方面。鉴于此,依据以上设置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在现有总体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我们特设下列两类具体分项测度的辅助指标:

1、生产力要素数量增长对产出影响程度指标

(1)要素数量增加使产出增长绝对量

该指标用以反映要素数量增加对产出增长绝对量的影响程度。现令其使产出增长绝对量为E;Q[,t]为第t年投入的全部要素数;r[,t]为该年投入单位要素实现之收益。据上文(4)、(5)式可得,其计算公式为

E=Q[,t]r[,t]-Q[,t-1]t[,r-1]

(9)

(2)要素数量增加使产出增长速度

该指标是用以反映要素数量增加对产出相对增长速度影响程度的测度指标。现令其使产出增长速度相对量为F;Q[,t]、r[,t]如上界定。 据(5)式可知,其计算公式如下:

显然,上列两指标中的E和F值愈大,说明在经济活动的实际产出中依赖要素数量外延增加的程度愈大;反之,亦相反。

2、生产力要素质量提高对产出影响程度指标

该类指标是上类指标的对称指标,由下列两细分指标构成:

(1)要素质量提高使产出增长绝对量

该指标用测度要素质量提高对产出增长绝对量的影响。现令其使产出增长绝对量为M;Q[,t]、r[,t]仍如上所示。据(4)式可知,其公式可:

M=Q[,t]r[,t]-Q[,t]r[,t-1](11)

(2)要素质量提高使产出增长速度

该指标是用以测度要素质量提高对产出相对增长速度影响程度的指标。现令其为N;Q[,t]和r[,t]仍如上所列。据(5)式可知,其公式如下:

显然,上列两指标的M和N值愈大,说明在经济活动的实际产出中借助要素质量内涵提高的程度愈大;反之,则相反。

因此,有鉴上述,笔者认为,加强和使用以上两类辅助指标,不仅可对生产力实际产出总量中要素数量及质量变动的影响作用加以反映,使生产力现实发展程度得以既综合又具体、既静态又动态的全方位测度,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据此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的粗放与集约程度,从而对促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战略转变,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借鉴价值。

三、结束语

应该承认,如何衡量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尚可采取其它视角并选用相关指标来有机构筑,总体评价也应是众多因素综合评判的结果。但笔者认为,以上所设评价体系,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机理和系统运行规律,而据其实证测量之结果也较为公正客观地反映了生产力实际程度及发展态势。因此,衡量和评析我国生产力的现实程度,应以上述指标体现的经济内容为基本尺度,引导并促进生产力的纵深发展。

标签:;  

生产力发展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_能力模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