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冲击波”思想_文学论文

“现实冲击波”思想_文学论文

对“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想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冲击波论文,现实主义论文,想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在近年文坛上引起广泛注意的“现实主义冲击波”,想谈点自己的想法。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一直是二十世纪文学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的文学形态,它以其为人生、为社会的品格,不断地完善着人们的生活,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构成了人们在二十世纪的精神活动中重要的精神资源。

近年“现实主义”的再一次崛起,表明人们的目光再一次更多地关注现实,表明文学再一次回到现实中来寻找精神的动力。发现“现实精神”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是让人欣喜的,因为文学史的发展证明,任何缺少“现实精神”的作品都是缺乏生命力的。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对八十年代“先锋文学”探索精神的否定,先锋文学对于文本形式、个体生命奥秘的探寻不仅丰富了文学的形式,而且扩大了文学的表现领域,但是“先锋文学”存在着漠视现实,把个体生命从现实社会中抽象出来的倾向也是事实。在这种文学背景下,“现实主义冲击波”中的作家把创作的笔触转向丰富复杂的现实人生中,从大众的立场出发,写出平民百姓、底层劳动者的喜怒哀乐,不仅是对前几年文学创作中缺乏现实精神状况的有效补偿,而且也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欣喜地肯定这一创作潮流的价值,但是,这一创作潮流在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正视的。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的创作形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呈现形态和特点,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纵观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我们觉得有两点是共同的:即深刻的现实精神和批判精神。现实精神表现为对现实人生的深刻关注和对人生现实的独到把握,批判精神则表现为创作主体从社会理想的角度出发,以鲜明的是非判断对不完善的社会现实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两点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直感、具体的艺术形象呈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从这样的意义上来看目前的“现实主义冲击波”,我们认为最主要的问题表现为作家价值观的模糊和无奈。就谈歌、何申、关仁山的等人的作品来看,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把握是清醒的,他们对于平民百姓生活中的遭遇的种种艰难和尴尬也有着精到的表现,特别是那份人道主义的同情和渴望理解的温馨是特别感人的,但是如果仅仅表明这一层面而不能更进一步地对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丑恶给予严厉的批判,作品就失去了更深邃的艺术力量。譬如:乡镇干部为了解决本单位或者本身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种种非正常手段,工厂企业为了解决“经济效益”而动用关系保释嫖娼的业务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当然有非常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有着在社会转变期带来的价值失衡等更深层的问题,但是如果陷于不能说清楚的困境中无力对如上问题作出自己的价值取舍显然会影响到作品的深度。当然在复杂变幻的社会现实面前不能要求作家成为先知先觉者,然而作家是应该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爱憎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期待着“现实主义冲击波”中的作家应该有着更强的批判精神,这是由“现实主义”这一文学形态的规定性所决定的。

目前“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一批作品所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艺术上的模式化倾向,这一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谈歌、何申、关仁山等人的作品中。当谈歌以《大厂》闻名于文坛的时候,马上又写了《小厂》,接着又有了《九月还乡》……题材的重复当然无可非议,但值得提出的是在重复中作家的情感、小说的境界、思想观念也呈现似曾相识的一致,这就会影响到一个作家的创作质量。另外有关艺术结构、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已有文章论及,在此就不再多说了。总之,“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出现对于文坛的发展是值得重视和让人欣喜的。但是我们更期待着走向完善、走向成熟。

标签:;  ;  ;  ;  

“现实冲击波”思想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