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论文_黄鑫波,刘端绘

(梧州市红十字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西 梧州 543002)

【摘要】目的:研究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9月我科收治的13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治疗的65例病患归为对照组,接受BiPAP呼吸机治疗的65例病患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pH等多项血气分析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是有效且安全的,能够达到有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而且对机体的创伤更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哮喘;BiPAP呼吸机;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0-0024-02

Effect and safety of BiPAP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sthma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Huang Xinbo Liu Duanhui.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Unit, Red Cross Hospital, Wuzhou, Guangxi 54300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iPAP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sthm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30 patients with severe asthma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4 to September 2018. 6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with invasive ventilator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received BiPAPventilator treatment. The 65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pH and other blood gas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P>0.05), 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was better.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but the incide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Conclusion BiPAPventilator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sthma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It can achie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nvasive ventilator and has less trauma to the body. It should be promoted.

【Key words】Severe asthma,BiPAPventilator,Rrespiratory failure

重症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表现为治疗难以控制,占用的医疗资源大,是支气管哮喘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若并发呼吸衰竭,常规治疗方法已不能有效纠正,短时间内可导致患者的死亡[2]。因此除常规治疗方案外,临床上也常使用建立人工气道、有创呼吸机辅助治疗,但是有创呼吸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部损伤等并发症[3]。无创呼吸机的工作方式与有创呼吸机相似,均为通过正压通气支持呼吸,但创伤性更小,患者更为舒适,应用更为安全。因此,本文就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开展BiPAP呼吸机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13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以下症状及呼吸功能检查,符合201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对重症哮喘的诊断标准[4]:⑴存在反复的喘息、胸闷、咳嗽、气促症状,且除外其他呼吸道疾病;⑵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昼夜呼气峰值流速变异率≥20%;⑶1年前需要≥2次连续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每次使用时间>3天);⑷给予充分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后,肺功能测定仍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8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比值(FEV1/FVC)<正常值下限。按接受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治疗的65例病患归为对照组,接受BiPAP呼吸机治疗的65例病患归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34例(52.31%)、女性31例(47.69%),年龄最大55岁,年龄最小19岁,平均36.87±15.24岁,平均病程3.01±1.25年;观察组中男性35例(53.85%)、女性30例(46.15%),年龄最大56岁,年龄最小20岁,平均36.88±15.01岁,平均病程3.22±1.01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均接受常规治疗,例如氧疗、激素治疗等。对照组:使用美国鸟牌维拉(Vela)呼吸机,经口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治疗,治疗参数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置;观察组:使用美国飞利浦卫康BiPAP Harmony系列呼吸机,面罩无创连接,模式为S/T,呼吸频率设置14~18次/分(备用),吸气压力通常为5~12cmH2O,最大不得超过15~20cmH2O,呼气压力与吸氧浓度分别为4~6cmH2O、30%~50%。将患者适应性作为前提,根据实际病情进行调整,两组患者观察起点为应用呼吸机当天,观察终点为脱离呼吸机当天。

1.3 评判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选择血p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四项血气指标进行判定;安全性选择不良反应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与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气指标情况对比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pH等多项血气分析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指标水平情况对比(x-±s)

3.讨论

重症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疾病,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分泌增多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反复的炎性破坏使气道重塑,最终导致气道弹性下降、气流发生不可逆受限、呼吸功能持续恶化;机体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也因炎性介质的表达增加而发生与配体的亲和力下降,导致激素低反应性的发生[4]。当存在接触过敏源、呼吸道感染等诱因时,哮喘症状会加剧,气道阻力进一步增加,产生通气障碍,此时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会明显增高,从而出现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所以需要机械通气进行干预。

BiPAP呼吸机是通过提供双水平气道正压原理进行工作,患者吸气时能增加肺通气量,呼气时能给予一定的外源性呼气末正压,减少气道-肺泡阻力,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增加氧合,从而治疗呼吸衰竭、降低患者的呼吸功耗[5]。BiPAP呼吸机通过无创连接,不需要建立气管插管,而且不影响进食、咳嗽以及言语,患者容易耐受,更接近正常生理,对减少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pH等多项血气分析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式,能够达到有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而且对患者带来的创伤更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江涛,冯晓凯.应高度重视支气管哮喘的疾病负担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4, 94(16):1201-1203.

[2]开赛尔·艾则孜,木尼拉·亚尔买买提,杨晓红.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师杂志, 2016,18(sl):69-70.

[3]杨创.无创和有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对比[J].大医生. 2018.(Z1):70-72.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国哮喘联盟.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11): 813-829.

[5]朱生旭,曹晓庆.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治疗效果及抢救成功率和病死率评价[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8. 33(05): 377-379.

[6]张志俊.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6(27):53.

论文作者:黄鑫波,刘端绘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  ;  ;  ;  ;  ;  ;  ;  

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论文_黄鑫波,刘端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