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观察论文_刘朵永

祁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600

摘要:目的:对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方式进行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比,观察患者的死亡率、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肌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机械通气;吉兰巴雷综合征;治疗效果

吉兰巴雷综合征作为一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其临床显著特点为双侧对称性瘫痪,患者同时可能会存在到球麻痹、颅神经损害或者感觉异常等症状。患者的症状如果较为严重,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因此需要借助机械通气维持生命。目前针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是注射免疫球蛋白,但是针对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仍未有定论。本次研究针对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在18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28±2.19)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在19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8±2.4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每天给予患者0.4g/kg免疫球蛋白,并以5天作为1疗程。观察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每天给予患者0.4g/kg免疫球蛋白,并以5天作为1疗程。同时每天给予患者甲基强的松1000mg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天后将剂量减半为每天500mg,继续连续治疗3天后将剂量减少至每天240mg,随后每3天减少半量。当剂量减少至每天30mg时,改为每天口服30mg强的松。两组患者均接受2月至3月的治疗是啊金,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的病情有所恶化,则增加1疗程的免疫球蛋白治疗。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同时采用肌力评分评估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采用卡方对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来表示,采用t对其进行检验,当P<0.05时,代表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x±s]

 

经过治疗对比,观察患者的死亡率、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肌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如果存在呼吸道感染或者消化道感染以及其他一些免疫刺激,会使外周神经或神经根出现自身免疫反应,从而产生脱髓鞘或轴索变性,使患者出现肢体瘫痪的症状,病情较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延髓麻痹现象,从而对呼吸肌产生影响,使患者需要借助机械通气维持生命。目前针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仍未有统一定论。根据一项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相关的研究报道显示[1],单独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和给予患者安慰剂治疗相比,在治疗4周后患者的残疾得分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并且采用口服的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没有显著帮助,甚至会延缓患者的恢复时间。但是以上研究并未重点参考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在另一项有关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研究中显示[2],单独使用免疫球蛋白的预后效果比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的预后效果更佳,肌力评分的改善程度也更具有优势。除此之外M.Odaka等的研究报道中也显示单独使用免疫球蛋白具有更低的副作用发生率。除此之外,有关报道中也显示,采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治疗和仅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相比,患者的机械通气脱机时间相对较短。

本次研究中,针对68例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分别采用了单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看到,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肌力评分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以看到,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而言,患者增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没有显著的害处或是益处。

本次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患者的样本数量较少,对于研究结果仍存在一定影响,相关报道显示[3],在治疗抗神经节苷脂抗体GM1型患者中,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效果较佳,但是本次研究中未有患者出现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为阳性的情况,因此亚组分析尚不完善,因此需要有效的扩展样本容量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治疗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和单独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患者相比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也并未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安全性没有降低。对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龚阳,李锐,罗国刚,等.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6):3086-3090.

[2]戴淑琴,杨梅.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冲击疗法在1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应用病例分析[J].天津药学,2016,28(2):39-41.

[3]马小云,李昭,王雪君,等.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12):1286-1290.

论文作者:刘朵永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观察论文_刘朵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