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_朱赛娥,杨颖琳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_朱赛娥,杨颖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 护师 310016

【摘 要】目的: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的932例行肿瘤术患者的基本资料,彩色超普勒超声检测统计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原因、临床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在这932例患者中,有18例(1.93%)并发了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22.22%)患者因血管炎并发了DVT,13例(72.22%)因卧床时间过长并发了DVT,1例(5.56%)因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并发了DVT。结论:长时间的卧床是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患者在术后要增加对下肢活动的锻炼,早日下床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有凝血前兆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抗凝血处理,预防DVT的发生。

【关键词】妇科肿瘤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原因分析;精心护理

目前我国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作为一种血管疾病的典型代表,经相关调查分析妇科肿瘤术后的患者更易发生,该血管疾病会导致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甚至并发肺栓塞,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1]。临床上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做到DVT的预防,对于有凝血倾向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检查确诊进行抗凝血治疗,避免DVT的发生。本研究通过统计本院近2年来妇科行肿瘤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根据超声检查具体原因并进行精心护理,以期得到有相关针对性和有效的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的932例行肿瘤术患者的基本资料,有18例(1.93%)并发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年龄范围在32岁~66岁之间,平均年龄(46.5±2.0)岁,体重51kg~81kg,平均(65.3±5.3)kg,并发症发病时间,行肿瘤术后7~13d,平均(9.5±1.3)d,宫颈癌3例(16.67%)、子宫肌瘤7例(38.88%)、子宫内膜癌4例(22.22%)、卵巢癌2例(11.11%)、卵巢囊肿1例(5.56%)、外阴癌1例(5.56%)。

1.2纳入\排除标准[2]纳入标准:①意识清楚能够配合进行各项调查者;②均已被告知本次科研的目的、方法及参与意义,是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治疗计划者;②临床资料缺失者。

1.3方法

1.3.1诊断 采用静脉造影或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查,使用血管造影进行影像特征分析,判断管腔重影缺损情况,超声衡量管腔血流情况以及在加压状态下的管腔塌陷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原因分析 造成行肿瘤术的妇科患者发生DVT原因主要如下:静脉炎、术后长时间的卧床、静脉滴注的速度。

1.4护理 ①并发了DVT的患者会因疼痛和昂贵的治疗费用产生各类消极情绪,医护人员要及时注意到这种心理变化,进行积极有效的开导,肿瘤术治疗前通过探视增加与患者沟通,向其介绍和治疗流程有关的注意事项,讲解、传达治疗方案的特点,解除患者对并发症的消极心理,增加对自身痊愈的信心,并向其讲解可能会出现的特殊的处理,避免出现恐慌,保证后续恢复的顺利进行。②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保持膝关节弯曲10°至15°,并抬高制动患肢约20°,保持病房卫生,及时更换衣物、床单,进行身体清洁等,密切关注患者切口处的护肤情况,同时保证优质敷料的及时更换。③卧床时增加对患者下肢的主动、被动活动,增肌对下肢的按摩,鼓励患者进行积极的运动,早日下床,增加对股四头肌的锻炼,勤做足背屈伸。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录入数据,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结果分析,用百分比来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进行校验。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这932例患者中,有18例(1.93%)并发了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22.22%)患者因血管炎并发了DVT,13例(72.22%)因卧床时间过长并发了DVT,1例(5.55%)因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并发了DVT。

3讨论

静脉栓塞是一类由于自身血液粘度过高引起的静脉管腔栓塞的血管疾病,常引发静脉曲张,影响患者的日常行走。保持同一体位时间过久会使得血液在下肢过多停留难以上流,日复一日的积蓄会大大增加静脉压,发生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处的皮肤会有红色或蓝色血管突出,以蜘蛛网、蚯蚓的弯曲表现形式,严重者有硬性结节使得静脉管腔被扩张发生肿胀[3]。

术前增加对患者DVT危害和预防的讲解,避免患者自身因疼痛对下床活动的抵触心理诱发DVT,心理护理降低患者术前焦急、忧虑等悲观心态,促进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对术后的前几天卧床休息的患者,部分抬高患者患肢,减少对管腔的压力,同时下肢穿弹力袜,配合相应的按摩,二者共同作用下促进血液的回流,向患者及其家属仔细讲解术后注意事项[4]。对DVT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溶栓、抗凝治疗,同时在恢复期以及出院时进行相关指导,提高护理的质量,做到以患者的病情为基本的人性化服务原则,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并加以悉心照料降低术后DVT的发生率。

造成妇科肿瘤术后DVT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卧床时间过长,其次为血液粘稠度高和静脉管壁的受损,临床护理上要记得增加患者的活动量,避免长期卧床,同时规范操作避免引起DVT,临床护理上要及时采取抗凝性治疗避免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作为医生和患者沟通桥梁的重要枢纽,要及时向医师反馈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节约治疗时间,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做患者的好保姆,医生的好管家。

参考文献:

[1]王丽春,林小玲,李雅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9(19):67.

[2]傅坤.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0):2041-2042.

[3]凌晓娟,王慧萍,张晨凌.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43(9):693-695.

[4]孙洪.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护理探究[J].吉林医学,2012,33(9):1959.

论文作者:朱赛娥,杨颖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_朱赛娥,杨颖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