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机抬吊吊装法在MSS1600移动模架拼装中的应用论文_秦志洪

双机抬吊吊装法在MSS1600移动模架拼装中的应用论文_秦志洪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九江 332001

摘要:MSS1600移动模架是一种支撑和浇筑混凝土箱梁的大型制梁支撑体系,利用梁端、桥墩安装支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文以移动模架主梁吊装和外模结构整体吊装为例,就双机抬吊吊装法的施工要点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为今后同类型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MSS1600移动模架;双机抬吊;主梁吊装;整体吊装

1.工程概况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起于长乐市松下镇,经人屿岛,跨越元洪航道和鼓屿门水道,再依次通过长屿岛和小练岛、跨越大小练岛水道抵达大练岛,再跨越北东口水道上平潭岛,大桥全长约16.338km。其中,元洪航道桥四区非通航孔引桥为14孔49.2m混凝土箱梁,箱梁采用等高度直腹板预应力混凝土单箱单室结构,箱梁截面高为4.0m,箱梁中心线处梁高为4.086m,箱梁顶面设1.2%纵坡。

四区桥位处于人屿岛及两侧,墩位编号为SR65#~SR77#墩,箱梁施工采用MSS1600上行式移动模架,自重约860t,“双主梁+双导梁”结构形式,可实现双向走行。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移动模架选定在人屿岛SR73#~SR74#墩场地原位拼装、压重及验收后,进行SR73#~SR74#首跨铁路箱梁施工。之后,移动模架双向走行,完成后续箱梁施工。

2.移动模架概况

MSS1600移动模架分为双承重主梁、前后导梁、前中后支腿、挑梁和吊臂、外模、内模、液压及电气系统、爬梯及走道防护结构等几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承载结构体系。各组成部分及结构功能如下:

(1)主梁:采用双主梁结构形式,钢主梁的断面尺寸为4.20m×2.20m,每根钢主梁重量为167.4t,含5节(10.5m+12m*3+10.5m)承重钢主梁和4组接头,各节间以高强螺栓连接。主梁下翼缘设2根轨道方钢,供整机纵移使用;腹板根部设吊挂角钢及加劲,作为支腿吊挂的轨道。

(2)导梁:采用双导梁结构形式,可实现双向走行。导梁与钢主梁采用高强螺栓和连接板连接,导梁间以销轴连接。导梁下弦2根轨道方钢,供整机纵移使用;腹板根部设吊挂角钢及加劲,作为支腿吊挂的轨道。

(3)前中后支腿:前支腿支承于施工跨的前墩处,为移动模架的前端支点;中支腿支承于混凝土梁面,为移动模架的中支点;后支腿仅用于移动模架过孔作业工况。移动模架工作时,竖向荷载通过前支腿依次传递至支承油缸、支腿横梁、支腿立柱、墩顶预埋,通过中支腿依次传递至支承油缸、支腿横梁、垫梁、梁面。

(4)挑梁和吊臂:挑梁和吊臂是移动模架重要的传力结构,负责悬挂整机模架、模板等混凝土成型结构。过孔走行过程中,挑梁和吊臂悬挂所有外模板及模架;混凝土施工状态,为吊杆分担部分模架、模板和混凝土重量,并传递至移动模架主梁。

(5)外模:由底模及吊杆、侧模、侧模架、端模以及墩顶散模构成。

(6)内模:采用拆装式钢模板。

(7)液压及电气系统:共配置7个液压系统,分别控制前支腿、中支腿、后支腿各顶升油缸升降,控制纵移油缸推动移动模架前进,开模横移油缸控制模架开模和合模;工作方式为多路阀手动控制。

3.总体拼装方案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需要,MSS1600移动模架采用陆地原位拼装法施工。采用130t履带吊机分根拼装钢主梁,通过2台500t汽车吊机双机抬吊单根主梁安装到位;地面整体拼装外模结构,通过2台80t履带吊机双机抬吊安装到位;然后进行双导梁、液压及电气系统、爬梯及走道防护结构的安装;移动模架拼装完成、验收合格后,进行压重工序施工。

4.现场拼装施工

4.1主梁拼装施工

4.1.1地基处理

清理MSS1600移动模架拼装场地并进行混凝土硬化,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在处理好的地基上搭设主梁拼装临时支架,采用2HN800*300mm型钢和10mm厚钢板抄垫,施工中应确保支架顶面平整一致。

4.1.2前中支腿安装

在地面将前中支腿的垫块、支腿立柱、横梁、联结系等结构拼装成整体,采用130t履带吊机吊装支腿结构,与铁路垫石顶面的支腿预埋件通过M27高强螺栓连接固定。支腿吊装前,应仔细复核支腿预埋件的顶面标高、平整度以及偏位情况。

4.1.3钢管支架安装

钢管支架通过M30锚栓固定于铁路墩身顶面,主要由钢管立柱、联结系以及分配梁等构成。它的作用是支撑主梁,把移动模架拼装过程中的自重荷载通过支架传递至墩身上。为减少主梁在横向和纵向调整时与分配梁顶面接触的摩阻,分配梁顶面装有MGB滑板。

4.1.4主梁地面拼装

采用130t履带吊机分节吊装主梁至临时支架顶面,搭设好螺栓拧紧平台。按设计图纸逐节进行对接拼装。主梁接头采用连接板和M24高强螺栓连接。高强螺栓连接采用扭矩法施工,通过初拧、终拧、循环重复操作,使每一颗螺栓均达到设计扭矩值,并对扭矩扳手进行定期标定,保证连接面的受力强度,防止工程事故隐患。具体步骤如下:

(1)吊装第一节主梁至临时支架。

(2)安装主梁接头的顶板、底板连接板,采用2~3颗普通螺栓临时连接,使连接板处于松弛状态。

(3)吊装第二节主梁,对位插入连接板中间,在钢主梁的顶板、顶板位置分别打入6~10枚冲钉定位,然后安装高强螺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使用扭矩法拧紧高强螺栓至设计扭矩值,顺序为从连接板中间向外侧依次施拧,施工中应作明显标识,以防螺栓漏拧。

(5)重复步骤(2)~(4),依次将两节主梁对接在一起。

主梁拼装完成后,及时组织人员对主梁接头高强螺栓的扭矩值、前中支腿结构的螺栓连接、钢管支架的焊接质量以及安全防护通道的设置等项目进行专项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主梁抬吊工序施工。

4.1.5主梁抬吊施工

根据主梁拼装进度,结合天气预报,及时组织2台500t汽车吊机进场。

4.1.5.1抬吊参数计算。

①单根钢主梁吊装重量为167.4t,吊装高度不小于40.0m,汽车吊机工作幅度不小于10.0m。

②汽车吊机选定。根据抬吊参数,选定2台500t汽车吊机作为钢主梁起吊设备。吊机性能参数为主臂长度47.3m,配重180t,超起安装角15°,支腿全伸10.1m×9.6m,在工作半径12.0m工况下,额定吊重量为105.2t。抬吊总负荷系数取0.8,两台吊机安全抬吊吊装重量为Q计=105.2t*0.8*2=168.3t>167.4t,满足抬吊安全要求。

③所选用的钢丝绳为φ=90,6×37(公称抗拉强度为1700kg/mm2,安全系数K=6)作吊索,单根允许负荷为54.91t,破断拉力为329.44t,单部吊车吊索共用2根钢丝绳,可安全吊重:54.91t×4=219.64t,满足安全要求。

4.1.5.2双机抬吊主梁就位。

①在钢管支架分配梁顶面测量放样出钢主梁的设计位置,并作明显标识。

②汽车吊机正确站位于钢主梁拼装位置和安装位置的中心线上,按要求挂好吊具、钢丝绳,拉好缆风绳。

③检查无误后,2台汽车吊机同时缓慢起钩,离开地面10cm后,停止起升,静载10分钟,检查吊机情况,确认设备一切正常以及起升路线无障碍物后,方可继续垂直起升。起升作业由专人指挥,2台吊机应动作一致,保证主梁平稳起升。

④2台汽车吊机抬吊钢主梁垂直起升至钢管支架顶面约10cm后,停止垂直起升;同步转动主臂,钢主梁水平移动至设计安装位置后,吊机缓慢落钩,钢主梁安放于钢管支架分配梁顶面。

⑤测量主梁的纵横向偏位,调整无误后,安装主梁的纵横向限位结构。

⑥所有固定工作完毕后,摘钩,指挥2台吊机落钩。至此,单根主梁吊装就位。

4.2外模拼装施工

4.2.1挑梁和吊臂安装

根据挑梁和吊臂结构特点,采用130t履带吊机分片吊装挑梁和吊臂结构安装到位。

4.2.2外模地面拼装

在地面搭设好临时支架,根据移动模架外模分块标准,以长度4m为一组,将底模、侧模、侧模架结构拼装成整体。安装临时内支撑,以保证移动模架侧模的垂直度。外模拼装时,按要求设好预拱度。

4.2.3外模整体吊装

单组外模结构吊装重量为20.2t,吊装高度为28.0m。根据抬吊参数,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定2台80t履带吊机作为起吊设备。吊机性能参数为主臂长度34.0m,在工作半径11.0m工况下,额定吊重量为19.55t。抬吊总负荷系数取0.8,两台吊机安全抬吊吊装重量为Q计=19.55t*0.8*2=31.28t>20.2t,满足抬吊安全要求。

所选用的钢丝绳为φ=32,6×37(公称抗拉强度为1700kg/mm2,安全系数K=6)作吊索,单根允许负荷为6.94t,破断拉力为41.65t,单部吊车吊索共用2根钢丝绳,可安全吊重:6.94t×4=27.76t,满足安全要求。

4.3双机抬吊控制要点

抬吊作业前必须做好全面仔细的检查核实工作。检查设备拼装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查吊耳、吊装索具是否符合吊装要求。设备吊装前应进行试吊检查确认,进行吊装操作安全技术交底;进行人员组织分工,明确各监察岗位的监察要点及主要内容;起吊作业应进行多次试验,使起吊设备各部分具有协调性和安全性;吊装过程应时刻注意起吊设备的倾斜度,通过控制两台吊机的提升速度,使设备保持水平状态。在吊装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停止次数。

5、结束语

通过对MSS1600移动模架主梁和外模结构抬吊方法和控制要点的经验阐述,只要我们在施工前对设备、吊机、气候、人员组织分工等方面做好周密部署,编制切实可行的吊装专项方案,在整个抬吊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和要求,确保抬吊安全施工,就能保证抬吊一次吊装成功。

采用双机抬吊吊装法进行移动模架拼装,变高空拼装为地面拼装,大大减少了高空作业的风险,具有施工平稳、安全可靠、拼装时间短,使用辅助设备少等优点,减少了人力物资的投入,在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的同时,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能加快施工进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同类型的现场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HG20201-2000)

[4]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铁路移动模架制梁施工技术指南》(TZ323-2010)

论文作者:秦志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双机抬吊吊装法在MSS1600移动模架拼装中的应用论文_秦志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