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婚姻观的影响——自我分析为例论文_叶泰瑜 阮诗文 张鑫

原生家庭对婚姻观的影响——自我分析为例论文_叶泰瑜 阮诗文 张鑫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321004)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原生家庭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这个家庭的氛围、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的互动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家庭中的表现。也许这样子的表述比较抽象,我们可通过一个例子来进一步理解:

蒋磊和妻子结婚已经一年多了,婚后偶尔有摩擦,但还算幸福。一次,朋友结婚,蒋磊包了2000元的红包。妻子知道后大怒,说他不尊重她,不和她商量,并且要求蒋磊上交工资卡。蒋磊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它出生在一个还算富庶的家庭,家里掌管经济大权的是父亲,大事也是由父亲做主。在蒋磊的记忆中,男人才是家里的主心骨,女人只要做好家务,管好孩子就行了。但蒋磊的妻子可不这么想,因为在她的印象中,父亲每个月都会把工资如数上交给母亲,母亲再给父亲零用钱,遇到大笔开支,两个人有商有量的。

蒋磊和妻子在上述问题中陷入了僵局,原生家庭的模式在各自的潜意识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们从原生家庭中学到很多东西,行为准则、道德标准,最关键的就是父母的相处模式,比如例子中的财政大权的支配。这些都深刻地影响到我们在新生家庭里地角色定位。原生家庭就是这样,几乎时时刻刻地影响或者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有消极当然也有积极,这时自我分化便起着及其关键的作用。

“自我分化”是勃恩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说明了个体与家庭成员间情绪粘附或着独立自主的程度。自我分化意指自我在心智上、情感上能够脱离原生家庭并独立成为独立的个体。若一个人的自我分化水平较低,则容易置身于情感的驾驭下,难以区分感受与事实。面对压力情境,他们作出更多的情绪性反应,表现出偏执、焦虑和恐慌。相反的,良好自我分化的个体能在家庭中同时维持独立自主和情感连结的平衡。他们在与人相处时能够保持一个清晰的自我感,面临他人压力时能够基于理智去坚持自己的信念。所以,原生家庭与自我分化往往是联结在一起的两个概念,综合作用对人产生影响。

经过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这堂课之后,我尝试着对我自己的原生家庭作出分析:

在我的家庭中,父母之间的矛盾一直很频繁,几乎在生活琐事的很多方面都能产生矛盾,以前我一直不理解,可用原生家庭去仔细分析之后,反而觉得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一直是一家之主。爷爷在年轻时是一个脾气比较暴躁的人,所以导致整个家庭的氛围相当的压抑。也是在潜移默化之下,父亲的性格和爷爷也有着惊人的类似,比较的暴躁,有时比较的以自我为中心,也因为家庭美满,所以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小孩子气,花钱大手大脚。而我的母亲则出身在一个截然相反的家庭,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公在她八岁时就因为意外的车祸而去世,她的母亲没什么文化,没什么稳定的工作,家里又因为有三姐妹,母亲是家中老大,所以很早就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她不知道父爱的滋味,在我母亲的内心,及其渴望爱,也极其的理性,不随意乱花钱。也就是这样两个截然相反的家庭造成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性格。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几乎都是一直在争吵。我不知道幸福和谐的家庭到底应该怎样,所以和我母亲一样,我非常的渴望被爱,也希望以后我的另一半可以比价的成熟懂事,可以给我提供许多有意的建议。但在经济方面,我却和父亲有相似之处,花钱比较的随意。我还有有个妹妹,在她的身上,我也看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之深。我的妹妹脾气比较的情绪化,和父亲类似,很容易因为一些事情发脾气,而且比同龄人稍懂事的晚些,一些同龄人都已经懂的事理她却迟迟不明白。而且可能是年龄较小的原因,她的自我分化能力较弱,她的行为较为偏执。可见,在一个人可以反应一个家庭的氛围,一个人便是一个原生家庭的缩影。

谈及至此,也许会有难免的惶恐,原生家庭似乎是一个魔咒,它一旦形成并且影响到你,便永远将你禁锢住,你的一生似乎再也摆脱不了它。其实不然。那么我们如何跳脱这种命运的轮回呢?

首先是洞察。洞察自己的模式是如何沿袭和轮回的。当我们察觉到自己是如何因为原生家庭而影响到自己时,我们应该放下和别人的比较评价,重归内心的平静和自信。当情绪升起时,要对自己说,我的录音带又在播放旧声音了,那是爸爸妈妈的声音,不是我的。

其次是接收与宽容自己的命运。当接受了这一事实后,就不那么在乎自己的缺点或者父母的缺点,内心的冲突也会减少。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程度越高,接受程度越深,就会变得越宽容,也就约容易从固有的模式例挣脱出来,化茧为蝶,涅槃重生!

原生家庭不仅对我们个人具有一定的启发,同样的,对婚姻生活也是如此。

一是夫妻间需要坦诚沟通。婚后每对夫妻都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彼此,也就需要更多的沟通,所以在大多数的问题夫妻中,最大地问题就是沟通失败。因此,夫妻间在沟通时除了了解彼此的能力、感情、智能等,同时也要关注来自社会传统及原生家庭的有形或无形的影响。夫妻双方与原生家庭的分化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关系着婚姻的满意度和质量。双方若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彼此观察、分享与认识,将有助于彼此的调适,并在或分或合间作出成熟且正确的抉择,以此避免婚后的冲突或紧张。在家庭面临压力的时候,藉由双方积极的自我探索、坦诚的沟通,以达致逐渐化解可能或潜在的阻力。

二是需要避免原生家庭地过度干预。“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关键的内容,对一个人的各方面都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婚姻生活中碰到困难,原生家庭的干预往往是理所当然的。但实际上,如果干预过度,则剥夺了后代在婚姻关系中建立自己有效的互动模式的权力和机会,而让不良的家庭互动模式一再循环。因此,原生家庭的长辈对后代婚姻关系的干预应该是有限和谨慎的。干预的目的不是越俎代庖,而是鼓励他们坚持进行自我分化的努力,摆脱源于原生家庭的消极影响,发展自己的应付能力。

既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无法逃避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只能坦然面对,正确认识,合理解决!

论文作者:叶泰瑜 阮诗文 张鑫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原生家庭对婚姻观的影响——自我分析为例论文_叶泰瑜 阮诗文 张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