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尔夫产业的现状与展望_高尔夫论文

我国高尔夫产业的现状与展望_高尔夫论文

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尔夫论文,发展现状论文,前景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世界高尔夫产业发展概况

高尔夫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起源于15世纪或更早以前的苏格兰。由于打高尔夫球最早盛行在宫迁贵族中,加上高尔夫球昂贵的场地设备,故有“贵族运动”之称。自1894年美国高尔夫协会成立以来,高尔夫运动在美国十分盛行,并且形成一个庞大的体育产业。由于人口、土地、经济发展的优势,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高尔夫球坛霸主。美国投身高尔夫运动的人约有2500万,建设球场23000多个,是高尔夫运动最为普及的国家。而该国用于高尔夫运动方面的开支已从1986年的57亿美元上升至2000年的200亿美元,为各项体育运动中开支比率增长最快的球类项目。

至20世纪末,亚太地区一跃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世界高尔夫运动逐渐向亚洲转移,尤其是亚洲五小龙的经济发展,为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现在,日本是亚洲高尔夫产业化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堪称高尔夫王国,虽然寸土如金,但高尔夫运动备受喜爱,全国建有球场3000多个,练习场4000多个,打球的人数超过1400万。并且逐步由“贵族化”走向“平民化”。另外,韩国、新加坡、台湾省、泰国、马来西亚以及中国香港也是亚洲高尔夫产业化较好的国家与地区。

全世界的高尔夫球场总数已超过4万个,并且这些数字每年还在以不同幅度递增。现在高尔夫球已成为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开展的体育比赛项目。

2 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政策吸引了全世界各国外商来中国投资,促使高尔夫运动重新进入中国。1984年,中国大陆的第一家高尔夫球俱乐部在广东中山诞生。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如今,这个吸引人的产业已经在中国形成一定的规模。据统计,截至2003年7月,在中国的26个省市地区共有正规高尔夫球场219个,同时,国内仍有大约500至1000个高尔夫正在建设或即将建成。另外,练习场的数量共计521个。这些年,来自中国香港与台湾地区的投资商和发展商先后在大陆投入了约40亿美元用于建造高尔夫球场,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 加拿大、英国后的世界第五大高尔夫国家,中国的高尔夫球场已经接近于世界级球场的水平。

3 高尔夫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体育产业被人称之为“永远的朝阳产业”。不仅其自身能直接为国民经济创造巨大的收益,而且还像一座热核反应堆,能发生连锁反应,强劲地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根据W·里昂节夫所创立的部门关联度模型,推算出体育产业与其他部门的产业关联度。在美国经济结构现存的42个部门中,体育产业的产业关联强度被列为第8位。

表1 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

关联产业旅游业服装业建材业食品业

关联度 0.21 0.13 0.11 0.014

关联强度强强强弱

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表明,它对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素质的增强、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有重大影响。它所引发的经济、文化、政治效应,受到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各国政府的深切关注,成为经久不息的社会热点。作为体育产业之一的高尔夫产业,虽然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却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3.1 高尔夫运动与我国经济投资的关系

高尔夫运动除了健身、娱乐外,也是一项社交、增进友谊的高雅活动,可以为经济营造非常好的商务环境。国际上一些重要的政治、经济活动、商贸谈判、签订合同以及社会募捐、筹资等在高尔夫俱乐部进行和完成屡见不鲜。高尔夫球场更是凝聚外商之地。有无高尔夫球场是外商考虑是否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商务部公布的2003年全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显示,按照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算,2003年对华投资前十位的国家或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维尔京群岛、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台湾、新加坡、西萨摩亚、开曼群岛和德国。上述各国及地区是经济发达区域的同时大部分还是高尔夫运动发达地区,并且高尔夫已成为绝大多数商务人士的首选休闲运动项目。

有研究表明,中国内地各省市的GDP和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与当地的高尔夫球洞数相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尔夫球洞数与其GDP的相关程度为55%,与实际利用外资的相关程度高达89%。从拥有高尔夫球场的城市来看,各城市的高尔夫与其GDP的相关程度为64%,与实际利用外资的相关程度也高达75%。广东、北京、上海、海南和福建属于高尔夫运动发达区域,其占全国总球洞数的近70%,该区域2001年的GDP总金额占全国GDP总额的22%。其中广东的球洞数全国第一,占全国总数的39%,GDP达到1055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58亿美元。而海南是唯一高尔夫的发展规模超过经济规模的省份。其平均3.3亿元GDP就有一个球洞,而全国的平均水平是每35亿元的GDP才拥有一个球洞。加入WTO之后,我国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则可增加外商在中国的投资欲望,加强他们对在我国发展及生活的信心,这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是大有裨益的。

3.2 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在中国高尔夫运动所带动的投资动辄以数亿元计,而一个球场就可提供数百甚至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重要的是高尔夫人口的需求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完善而综合的高尔夫产业。

3.2.1 高尔夫运动与房地产业的互动作用

优美开阔的高尔夫球场成为现代居住环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此导致的地产需求促使高尔夫球场周围的房地产升值,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者利用高尔夫球场作为一种工具去增加房地产的吸引力和价值。在我国高尔夫球场周围的房地产单价比一般楼盘高17%以上,而国外更高达30%以上。使高尔夫综合开发成为热门投资项目,在住宅区附近有无高尔夫球场成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高尔夫球场总体还未达赢利的发展程度,真正吸引高尔夫投资商的是关联产业的开发,球场建成之后往往跟进的是大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多设计为别墅或高级公寓以加快投资的回收。

3.2.2 高尔夫旅游经济

我国广博的地域特点决定了气候的多样化,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四季皆宜的高尔夫旅游国家之一。与临近的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高尔夫旅游具有时间距离、气候条件、交通直航等便利条件,高尔夫旅游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十分显著。

我国高尔夫运动20年的迅猛发展积累了丰厚优质的高尔夫旅游资源,当前,高尔夫行业面临着首要的问题是实现球场资源的全面拓展利用,而积极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也成为球场球会的当务之急。从旅游行业的角度来讲,当前国内旅游业的利润已经很低,旅行社纷纷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将高尔夫球场资源和旅游结合起来推广将是旅游业拓展旅游业务和创造利润渠道的最具前瞻性的高起点发展途径。

自20世纪80年代,有部分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就与旅游区的开发高度结合,并且形成了独特的高尔夫旅游经济。我国的高尔夫球场大部分分布在沿海省份和直辖市。这些地域自北向南与亚洲高尔夫运动发达国家和地区比邻或相距不远。我国高尔夫运动最发达的广东省,高尔夫旅游成为当地高尔夫球市场最热门的一条相关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每到周末,香港大约会有3万人涌到珠三角打高尔夫球,其中有1万多人在深圳的球场挥杆。即使不计算其他消费,这些香港高尔夫球爱好者每月在深圳的消费都在1亿元以上。

海南省,由于地处热带,四面环海,是光、热、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一年四季都美丽如画,并且生态环境未受污染,年平均气温在23~26度,是天然的大温室,一年四季都可打球。冬季到海南打高尔夫对我国北方地区和相邻的日本、韩国及北欧、东欧各国的高尔夫爱好者都极具吸引力。2001年起,海南的高尔夫球场每年接待的打球人数都达10万人次以上至2004年接近20万人次,高尔夫已成为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的产业。2003年海南省将高尔夫产业作为龙头来抓,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高尔夫运动和高尔夫经济在该省的发展。充分发挥海南特有的冬季高尔夫天然优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球手和游客来海南打球与消费,大大激活了高尔夫运动市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3.2.3 高尔夫产业化发展对拓宽就业渠道的积极作用

在近百年世界产业发展史上,但凡能够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例如钢铁、汽车、房地产行业,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集技术、资金和劳动密集型为一体,而体育产业正是这样一个产业。比如体育产业中的高尔夫产业,从球具的材料、工艺和生产来说,是一个技术性很高的产业;从球场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方面,是一个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产业;而从球场的运作来说,又是一个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产业,只有这样的产业,才能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在高尔夫最发达的美国,仅2002年其高尔夫球杆的市场销售量就达到了28亿美元。美国高尔夫及其相关产业年产值达到1000亿美元。高尔夫运动对相关产业如交通、餐饮、酒店、商业、房地产和园林等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可以解决许多人的就业问题。仅仅一个标准的高尔夫球场需要相关人员200—500名。以未来5年中国的球场数可达500—1000个计,单单高尔夫球场一项就可增加数十万的就业人口。

4 我国高尔夫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经营管理的问题

中国的高尔夫球场建设有些已经接近世界级水平,但经营方面却不尽如人意。截止2003年上半年,中国的200余个高尔夫球场中,有50%甚至更多处于亏损状态。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消费高,在中国打一场高尔夫球的花费超过1000元;而在德国的费用相当于看一场电影;美国在公共球场打球,最便宜的只花六、七美元。西方发达国家的球场、球会经营管理的主要理念是普通化、平民化。我国普遍实行的会籍管理模式,使打高尔夫球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运动。一张会员年卡价格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大多数高尔夫球场的价格让一般工薪阶层难于承受,这使中国的高球发展和高球人口的增长受到限制。国内一个标准18洞的球场投资成本平均为1.53亿元,其中包括多达19项的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和一定的流动资金预算。按照正常状态,一个高尔夫球场的平均投资回收期为12年,甚至更长。地皮成本是造成国内打球贵的主要原因之一,高尔夫俱乐部投资的近一半是地价。而美国公共球场的地皮一般是建设的绿化带或垃圾填埋场,国家免费或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卖给业主,成本与打球价格即可降低一半。低价使打球人数增加再进一步使价格降低,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其次,中国现时高尔夫球会90%以上的技术、设备和人才都是依赖国外进口,无论是球场的设计与建设,机器设备的采购,还是球场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都要一笔庞大的开支,从而导致国内球场经营者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美国高尔夫研究的数据表明,在2002年全球20亿美元设备出口额中,中国占43%,达8.6亿美元。亚洲PGA执行董事施佛德森认为,人才在高尔夫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缺少专业的管理队伍、有经验的教练,但最缺乏的是了解高尔夫运动的“商业头脑”。此外,国家对高尔夫球场按娱乐业征税,总税率达23%,而体育产业税是8%。

4.2 高尔夫球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高尔夫球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目前业界存在两种观点。

观点一:随着高尔夫球运动在全球各地的广泛开展,它已成为占用土地资源最多的体育项目之一。在英国估计有8万公顷土地为高尔夫球场占据;而美国高尔夫球场地占据的面积超过了罗德岛的全部面积。在建设时,不少自然环境将遭受破坏,被改造成一种高度人工化的环境。草坪的维护需要一年四季大量浇水,特别在干旱缺水的北方,要消耗大量宝贵的水资源。为了使人工种植的草坪不长杂草,保持新绿,还要喷洒大量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所需的化学用品多达几十种,所使用的药剂量高达农业用药的7倍。 这些农药和化学用品会通过雨水渗流到水域和土壤之中,毒化土壤,污染地表及地下水源,影响庄稼和蔬菜的生长。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300吨,为全球人均拥有量的1/4,城市贫水状况更为严峻,全国660多座城市中有38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城市缺水总量高达58亿立方米,由此损失的工业产值达2300亿元。其次,人口持续增长和人均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于逆转。人均耕地面积1.5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一个标准的高尔夫球场占地1000—5000亩不等。目前,我国的高尔夫球场大都集中在土地严重匮乏的沿海地区,必然会加剧这些地方的土地供求矛盾,给今后的工农业和城市建设带来极大的影响。

观点二:2003年7月,在加拿大举行的第九届国际草坪学术研讨会上,有一个“高尔夫球场与环境”的专题,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学家们通过多年的研究,向本次会议提交论文26篇,一致得出的结论是:高尔夫球场在改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环境没有任何破坏或不好的作用。另外,在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主办的2004年中国高尔夫运动发展论坛上,专家们用数据和科学成果证明:按规定使用肥料和杀虫剂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以广东为例,其高尔夫球场有十分之九建在荒坡上,高尔夫球场占用耕地的情况很少,因为平坦的土地无法建立富有挑战的高尔夫球场。对水土保持、绿化都发挥了多元作用。因此,未来我国高尔夫球场建设的方向,是多利用一些荒山、荒滩、荒坡、旧城区和城郊区废弃的垃圾填埋场。

4.3 高尔夫球场的报建审批问题

按照国家征地审批权限,用地超过70公顷以上的,须报国务院审批。高尔夫球场无一不超过一千亩地。至2004年1月,经国土资源部共审批10个高尔夫球场院建设项目。换言之,现有的大部分球场是未经审批而建的。为了逃避国家审批,有的球场采用租赁农民土地的方式建设;有的地方政府采取先将某片土地规划为绿化用地,然后作为绿化项目由开发商建设高尔夫球场。巧立名目,逃避国家审批,成为我国高尔夫球场建设的一种通行做法。

4.4 高尔夫专业人才匮乏

随着高尔夫人口数量的直线飙升,中国高尔夫的产业得到了很大的拉动,但是高尔夫专业人才却凸现匮乏。比如高尔夫从业人员素质低,高尔夫管理人才匮乏,与西方国家相比,青少年球手的培养还相当薄弱。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中国高尔夫的发展。高尔夫的专业人才危机更多地体现在教学市场上,本来“初学者”作为强力消费人群,教学市场应该非常红火,但是中国目前通过资格认证考试的职业教练尚不足100人,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而且这样的专业考试也没有成为教学资格认证的唯一渠道,不参加考试照样可以教球挣钱,没有组织机构对此出具相关规定和处罚办法使得大批无证教练也照样开课。这种因为没有权威机构对教学系统、水平结构实行规范和约束的后果就是,消费者除了自我感觉外,根本没有任何依据来考评教练的好坏,对高尔夫产业也会形成很多负面影响。

5 中国高尔夫产业化发展必由之路

5.1 使高尔夫球场的建设与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中国属于典型的地少人多的国家。高尔夫球场建设中出现的诸如占用土地、无节制用水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阻碍我国高尔夫运动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历来提倡利用三荒(荒山、荒地、荒坡)建设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球场运动本身是有益身心的健康运动,我国高尔夫球爱好者已超过450万人,且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对高尔夫球场建设没有是非标准,哪些地方不可以建,哪些地方可以建以及如何建,一直没有相应的政策标准和技术标准,导致高尔夫球场建设长期无序发展,当务之急是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并引导高尔夫球场向公众球场发展。

5.2 使高尔夫产业向公众化方向发展

公众高尔夫球场在一些高球发展较早的国家是相当普遍的,美国的公众球场占到其球场总数的80%以上。国外的做法是,由政府出面,拿出一部分公用绿地,比如垃圾填埋场,来做公众球场。因为实际上,高球球场的投入65%在土地成本,所以这项的节省可以使一个公众球场的建设成本降低至4000万左右,如果经营年限可以维持50年以上,那么消费者只需支付场地维护费之类并不昂贵的费用,就可以参与高尔夫运动。不过,这些国家大多是人少地多,有着我们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公众高尔夫球场也开始在我国出现,如广州从化、深圳相继建成公众高尔夫球场,并对外开放。土地稀缺是制约我国公众高尔夫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在发展公众高尔夫的同时,如何处理好高尔夫设施与城市综合环境发展的关系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5.3 大力发展迷你高尔夫运动和普及高尔夫球教育

根据我国的经济现状和目前的国情,要想在短期内使高尔夫运动平民化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应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首先,应大力提倡发展城市高尔夫运动,城市高尔夫又称迷你高尔夫,有别于目前在中国盛行的乡村高尔夫运动。

迷你高尔夫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瑞典,并不断发展、普及最后逐渐从乡村高尔夫运动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运动。迷你高尔夫球场是微缩的高尔夫球场,它本身和乡村高尔夫球场相仿佛。球场占地少是迷你高尔夫的首要特点,标准的18洞球场只需要1800平方米,最大的是4万平方米。与乡村高尔夫球场动辄上百万平方米的面积相比,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此外迷你高尔夫球场的造价10—100万元不等,较为经济。迷你高尔夫的运动技法和高尔夫相比,比较单一。高尔夫运动用14支不同的球杆,有长杆、沙坑挖起杆、推杆等, 而迷你高尔夫只用其中一种——果岭推杆。这一特点是由迷你高尔夫场小所决定的,不需要挥杆击打很远距离的长杆球,也因为迷你高尔夫本身是一种推杆技法的运动。迷你高尔夫运动在欧美很多国家已经普及,并于1963年成立了国际迷你高尔夫联合会,简称IMF;1993年,IMF改组为世界迷你高尔夫运动联合会,简称WMF。现已发展到23个成员国,4万多名迷你高尔夫的注册球员,其中德国1万3千名,拥有4千多个迷你高尔夫球场。

迷你高尔夫球场每次的消费只需用10—20元,以中国目前的大众消费能力,很适合城市工薪阶层消费。迷你高尔夫沿袭了乡村高尔夫的高雅和文明习惯。是一项高尚的体育运动。更为重要的是推广迷你高尔夫运动可以普及高尔夫运动知识和技能,让大众都能体会从事高尔夫运动的意境,学习高尔夫运动的基本技法,培养更广泛的直接和潜在的消费群体,增加亚高尔夫人口。体育运动要想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推广普及,体教结合就是迷你高尔夫运动普及的捷径。因此,应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逐步将迷你高尔夫运动和乡村高尔夫运动列入正式学校体育教育内容以及作为休闲体育引入社区。在普及的基础上使我国的高尔夫运动水平向国际靠拢。另外,现存的几种与乡村高尔夫运动有密切联系的运动场地及设施也值得大力推广,如:高尔夫练习场、模拟高尔夫球场。

5.4 加快高尔夫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与技术设备本土化的步伐

深圳大学率先于1996年开办了高尔夫学院,并且从1999年起与苏格兰爱姆伍德学院联合办学,学生就业率高达100%。由于前景广阔,至2003年8月止,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南京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上海同济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等相继开设了与高尔夫运动相关的专业。广州大学、海口大学也在筹备开设相关专业。随着越来越多高校的介入,将大大加速我国高尔夫运动人才的培养。除了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与高尔夫运动相关的器材、机械、服装和制造业也在加速发展,未来的目标是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使产品走向世界。

6 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前景

高尔夫运动是当代国际体坛职业化程度最高的少数几个运动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国际互联网上最流行的运动项目之一。高尔夫曾是1900年和1904年两届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高尔夫球与足球、山地车等一起被列为21世纪世界流行的十大体育项目之一,有着广阔的前景。据安永公司2003年世界财富报告称,中国目前有21万名百万富翁(以美元计),并且数量将不断增长。另外,消费能力每年在1万美元的中间阶层达到6200万人,这个阶层的消费水平相当于西方的中产阶层;至2020年我国的中间阶层将达到2亿人以上。这些人中有许多潜在的高尔夫运动消费者。

虽然中国高尔夫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但只要以科学谨慎的态度区分和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利用土地与占用耕地的关系,即明确高尔夫球场可以利用什么样的土地;二是体育性质与娱乐性质的关系,即高尔夫是体育项目,并按其性质的有关规定纳税,调整歧视性政策,使高尔夫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全面禁止与适度发展的关系,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应与各地经济发展相适应,规范运作,适度建设发展。此外,高尔夫球场每天需要大量的水灌溉。高尔夫球场应该建立完备的循环灌溉系统,收集雨水资源,开发应用球场灌溉的节能节水技术;充分利用劣质水源,利用城市生活、生产废水处理后的水浇灌。处理好三大关系我们将会迎来高尔夫运动发展的春天。

标签:;  ;  ;  ;  ;  ;  

我国高尔夫产业的现状与展望_高尔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