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黄碧宁,劳国炜

(1.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2.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经管系,广西扶绥 532100)

摘 要 :广西与越南山水相依,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跨境民族并孕育了内涵深厚、特色鲜明的跨境民族文化,对中越两国友好往来、旅游合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章基于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对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据此提出提升策略,以期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广西

广西是我国中越边境线最长的省份,涉及崇左、百色、防城港3个地级市下辖的东兴市、防城区、大新县、宁明县、龙州县、凭样市、靖西市、那坡县等8个边境县(县级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广西与越南人民友好相处,逐渐形成了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仡佬族、彝族、京族等7个跨境民族,孕育了内涵深厚、特色鲜明的跨境民族文化,在中越跨境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尤其是“旅游+文化”的深入开展,依托跨境民族文化开展跨境旅游合作,逐渐成为跨境合作新的突破点,并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取得的成绩

(一)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日益受到政府重视

政府在跨境旅游合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近年来,为更好地推动广西跨境民族文化的旅游合作,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均给予了大力支持。

1.政策方面。2009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国际区域合作”“依托崇左大新跨国瀑布景区和凭祥友谊关景区设立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标志着广西跨境旅游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指出“推动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并特别强调“支持边境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旅游层次和水平”。2018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门出台《关于印发内蒙古满洲里、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指出广西要积极“推进‘旅游+文化’,加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旅游交流合作”。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广西区各级政府也颁布一系列方针政策,如2016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的实施意见》出台,提出以东兴、凭祥、靖西等重点沿边城市为依托,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2018年6月,防城港市印发《关于加快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的决定》,指出要突出中越传统友谊及边境民俗文化,打造边境旅游改革创新示范区。国家和广西各级地方政府针对跨境旅游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前文已述,劳动教养制度司法化是劳动教养改革的正确发展方向。在劳动教养制度司法化改革中,需要进一步论证和明确的是劳动教养措施的刑罚化问题。若谈及劳动教养措施的刑罚化,就必须与刑法的惩罚范围即起刑点问题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在此,刑法的发展与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便有了契合点和交汇点,由降低刑法起刑点推动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则可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

2.资金方面。首先,国家和广西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跨境民族文化的保护,积极投入资金促进花山岩画、壮族天琴艺术、京族哈节等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保护,为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开展提供了资源基础。其次,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跨境民族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及其所依托景区的发展。如截至2018年1月,国家及广西层面已划拨各类项目建设资金8145万元,用来巩固和提升中越德天—板约国际旅游合作区(中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自治区设立一定的奖励资金,鼓励各市县开展旅游项目建设,如2015年东兴市成功申报旅游特色名县,自治区奖励2000万元,大大促进了东兴市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开展。

(二)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品牌效应初显

品牌构建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跨境民族文化是广西开展跨境旅游合作的重要依托资源。近些年,广西大力开发跨境民族文化资源,特别重视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参与性强的跨境民族文化进行品牌打造,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3.不断丰富跨境旅游产品形态。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目前形成了团队游、自驾游、海上邮轮游等不同产品形态,吸引力不断增强。以自驾游为例,2013年12月13日,东兴市旅游局组织30辆车参加跨境自驾游活动,标志着东兴跨境自驾游的开始,经过多年努力,东兴成为中越边境常态化开通跨境自驾游的城市。2018年6月1日,开通中国桂林—越南下龙湾黄金旅游线路跨境自驾游,实现跨境自驾游的纵深发展,对于推动中越两国旅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越南对跨境旅游的限制条件较多,也制约了两国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发展。如从2015年1月1日起,越南执行新的出入境管理法,我国游客持《边境旅游专用通行证》不能在河内等地过夜停留,且只能在同登、谅山、广宁下龙等地区游览;2016年8月,进一步宣布持《边境旅游专用通行证》的游客只能在同登、谅山等边境地区游览。越南新政策实施后,中国游客要经过凭祥市前往越南其它地区旅游,必须持有效护照或国际旅行证件及有效越南签证入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凭祥市跨境旅游的发展,阻碍着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开展。

(三)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方式逐渐多元化

随着旅游合作的不断推进,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方式逐渐多元化,形成了节庆赛事、旅游演艺、自驾游等不同方式,有效促进了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深入开展。

1.依托节庆赛事开展旅游合作。广西目前形成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节庆赛事,实现了跨境民族文化与旅游合作的有机结合。在东兴,中越(东兴—芒街)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了12届,不仅有效促进了中越经济合作,而且中越青年界河联欢活动、民族风情文艺演出、中越足球友谊赛等一系列文体活动的开展,也有效促进了广西跨境民族文化的旅游合作。在凭祥,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武圣宫庙会期间,各地游客慕名前来,越南游客也远道而来。以2016年为例,“关公巡游”、中越民间民俗文化展演、中越风情文艺晚会、百家宴、中越足球友谊赛等多项活动,吸引了6万多人前来参加,极大地促进了凭祥市旅游业发展和中越两国民俗文化的交流,使武圣宫庙会逐步发展成中越边境线上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

2.积极开发跨境旅游演艺。旅游演艺是以旅游人群为主体观众,综合运用歌舞、戏剧、杂技和曲艺等艺术表现形式,配合旅游市场打造的、以表现地域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演艺产品,具有产业影响力大、文化承载力高的突出特征[3]。近年来,广西在对跨境民族文化进行深入保护的同时,积极推进《百鸟衣》《秘境·东南亚》、京族独弦琴等中越特色演艺交流,极大地增强了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旅游合作机制是双方开展旅游合作的重要保障,对于合作双方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目前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机制尚不健全,制约着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缺乏中越国家层面的旅游合作机制。目前,广西与越南在跨境旅游合作方面取得多层面成绩。如在村一级,东兴市万尾村与越南茶古坊长尾区缔结“友好村”。在县一级,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针对旅游宣传、旅游执法等建立跨境旅游联合宣传推广机制、跨境旅游联合执法机制等,有效推动了东兴市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开展。在市一级,防城港市旅发委与越南广宁省旅游厅建立沟通合作机制,不定期就跨境旅游合作开展会晤协商。在省一级,为加快推进德天(板约)瀑布景区规划建设和合作保护开发,成立中越省级联合协调委员会、中越省级联合工作组,推动建立了中越省级联合协调机制。但是,目前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建立的机制都是为了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包含层面少,缺乏涵盖跨境旅游合作各方面的统一机制,且缺乏国家层面旅游合作机制,导致广西在推进建设过程中,难以与越方进行有效沟通,阻碍建设进程。

传统滨水动态人文景观分布的空间格局是以河涌水系为交通及景观廊道,以交通集汇、经济发达,休闲娱乐业兴盛的西关、长堤、许地、荔湾等为核心集聚区(面),构成了两轴、两核的整体格局(图8):两条主轴一条是沿珠江前航道东西向的滨水景观轴线,一条是明清旧城墙范围内的传统城市中轴线;两核为传统滨水动态人文景观最为集中的两个区域:以祭祀水神的仁威神庙为精神核心节点的呈圆形扩散的西关功能核心区和以长堤滨江段为中线的呈椭圆形扩散的珠江两岸功能核心区。

(四)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初具规模

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基础保障,目前广西跨境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开展。

观察组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P<0.05),见表 1。

1.出入境人数方面。广西现有北海、防城港两个港口口岸和东兴、靖西龙邦、凭祥友谊关、龙州水口4个陆路口岸开通了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4],促使跨境旅游在各边境城市均得到较快发展。以防城港市东兴口岸为例,2018年东兴口岸出入境旅客人数达1219万人次,同比增长18.24%,日均客流量达3.3万人次,边境游通行证单日办理突破5000人次,边境旅游已成为东兴市旅游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3.合作主体方面。为了推动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开展,广西各市县积极合作。如2017年2月,崇左、百色、防城港三个边境城市成立边关旅游联盟,在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以及宣传推广营销等方面密切合作,提高了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与规模性。

2.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方面。跨境旅游合作区的设立,为中越跨境旅游合作提供具体载体,对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2015年11月,中越两国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关于合作保护和开发德天(板约)瀑布旅游资源的协定》,中越德天(板约)瀑布国际合作区成为中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近年来,在中越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广西区内已设立众多跨境旅游合作区,包括防城港市的中越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崇左市的中越德天—板约国际旅游合作区、中越友谊关—友谊国际旅游合作区、中越龙州—北坡国际旅游合作区;百色市的中国靖西—越南茶岭跨境旅游合作区、中国那坡—越南河广跨境旅游合作区、中国孟麻—越南北坡红色旅游合作区等,不仅数量众多、类型多样,而且地域分布广泛,对于转变旅游发展方式,铸点连线扩面,带动全区跨境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想切实地对这项教学管理模式展开科学化的论述,那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对此类大数据实验室管理模式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开放性创新实验室来讲,其整体上的管理模式都是要依托于实际的实验室数据信息库以及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具体上来讲,需要做到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最终实现整个实验室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与自动化。具体的分析如下:

二、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2.1由护士长带队,开展跨科宣讲。宣讲内容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制度、规范等,宣讲形式采用PPT和小视频,时间由临床科室来定,时长控制在30分钟以内。在不影响临床科室工作的前提下,计划每个科室分两个批次完成。

另一方面,旅游行业是综合性行业,牵涉主体众多,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以中越友谊关—友谊跨境旅游合作区为例,合作区属于先试先行、探索阶段,除了需要加强与越方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外,还要与凭祥辖区内众多的中区、区直以及边防武警等部门对接协调,如凭祥市旅游局设想推进浦寨—新清先行先试区建设,在试验区内两国公民凭双方认可的身份证件自由出入,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监管模式,但在与边检部门沟通中,边检部门以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实施文件为由拒绝开展此项工作,导致合作区建设工作推进缓慢。

(二)合作推动力度不协调

目前中越双方就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做出了诸多努力,不仅达成了旅游合作共识,还签订了一系列具体协议。然而,在具体推动过程中,越方积极性较小,推动力度难以与我国协调,严重阻碍着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越方对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推动力度较小,北仑河是中越两国界河,一年一度的界河对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越人民参加、观看,广西出入境人数最多的东兴口岸即位于北仑河边,通过北仑河大桥与越南芒街口岸相连。北仑河口景区作为中国东兴与越南芒街跨境旅游合作的核心区项目,在中越两国跨境旅游合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中越跨境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双方就共建北仑河口景区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拟建立北仑河口跨国湿地公园,为此,东兴市积极投入资金完善北仑河口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挖掘界河文化内涵,开发中越边关特色界河游产品,谋划界河、海上湿地观光旅游线路开通。然而,北仑河口景区对面的越方却只有一个高尔夫球场和一家酒店,并没有启动签订的旅游合作规划,越方在旅游建设方面的积极性较低,对广西跨境民族文化的旅游合作具有明显阻碍作用。

DTC螯合剂是一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它可以与Cu2+、Pb2+、Cd2+、Ni2+等多数重金属离子形成高稳定的螯合物[16],图1为PDTC与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反应生成螯合物的结构式示意。

京族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根据京族迁徙史歌,16世纪初,京族先民为追逐鱼群从越南涂山等地迁移到中国的山心、万尾、巫头等小岛居住,因经济生产而自然迁徙成为了跨境民族[2],哈节作为京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都会隆重举行。节日期间,中越互派代表参加,如农历六月初九是万尾村哈节,越南民间会派代表前来参加,六月初一是越南万柱村哈节,万尾也会派代表过去。近年来,随着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不断开展,京族哈节的规模越来越大。以2018年京族哈节为例,来自广西、广东、湖南以及越南芒街等地的数万人参加、观看了节日盛况,并受到各大媒体报道,在国内外形成了较大影响。京族文化已成为防城港乃至广西跨境旅游合作中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于民心相通、旅游合作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凭祥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城市,为了促进旅游发展,凭祥每年都举办各种极具地方特色和边境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形成了中越(凭祥)商品交易会、中越边关旅游节、跨国自驾游、庙会、码王争霸赛等诸多节庆活动。以中越跨国庙会为例,每年正月初九、初十在凭祥市及越南同登举办的春节庙会活动,已成为春节期间中越边境的民间传统活动,对中越两国边境地区的人民影响甚广。庙会期间举办的观音正法寺祈福法会、中越山歌歌王大赛、舞狮表演、游园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高峰时期从凭祥弄怀出关到越南同登喜逛庙会的游客达20多万,不仅加深了中越两国的文化交流,还极大促进了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深入开展与旅游品牌效应的形成。

(三)合作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近年来,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不断得到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新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中越边境线长43公里,境内拥有德天跨国瀑布、恩城山水、龙宫仙境、安平仙河、明仕田园、老木棉景区等高品位旅游景区(点)40多处,素有边关百里画廊的美誉,每年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然而,大新县目前仅有4家旅行社(含分社、营业部),7家旅游饭店(四星级1家、三星级4家、二星级2家),旅游综合接待能力较差,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者对高标准旅游的消费需求。目前,硕龙镇至德天(合作区)至仁爱三级路提级改造项目尚未开工建设,尚未开通从大新县前往德天瀑布景区的旅游专线,游客前往德天瀑布景区只能从大新县坐两个小时的小巴车前往,且小巴车发车时间不定,路途颠簸。在景区门口,仅有几家饭店和条件一般的民宿,景区前方广场尘土飞扬,严重影响了景区整体环境,制约着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百业东兴是国家AAA级景区,也是我国大西南地区红木家具的龙头市场,集旅游、购物、休闲为一体。然而景区内存在着无游客中心,无标识牌,车辆乱停,旅游厕所布置不合理,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游客的游览感受。自驾游是中越两国开展旅游合作的重要方式,东兴市是广西最早实现自驾游常态化的城市,并于2018年6月1日开通了中国桂林—越南下龙湾黄金旅游线跨国自驾游,促进了跨境旅游的纵深发展,并吸引了众多游客,然而跨境自驾游车辆查验场数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关效率,阻碍着自驾游的进一步发展。

桥吊远程监控系统(RCMS系统)采用软件开发、网络通讯、虚拟仿真技术将大型起重机设备的监视与管理功能结合在一起,突破了传统的监视或管理软件的应用局限,实现了设备的监视与管理一体化功能以及设备的高效使用、预防保养和信息化管理。以起重设备的PLC产生的周期性数据为基础,通过网络系统将 PLC数据传输至RCMS服务器,服务器再将数据整合、计算实现不同功能。RCMS系统监控界面如图3所示。

(四)合作深度不够

虽然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其旅游合作深度仍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跨境民族文化开发利用程度低、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旅游企业参与程度低等方面。

1.在跨境民族文化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文化内涵挖掘程度低、开发形式单一等问题。以德天景区为例,位于大新县的德天村属于典型的壮族村落,具有特色鲜明的壮乡文化,再加上边境线的神秘性,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然而,在对德天景区的实地调研中发现,目前德天景区内部仅有瀑布、836号界碑和仅几平米大小的德天寺三个景点,尚未有任何体验性的活动,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壮乡文化并没有很好融入到跨境旅游合作中。

2.旅游产品是旅游合作的核心,目前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吸引力较弱。一方面,目前形成的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线路有限,以东兴市为例,作为广西出入境人数最多的口岸城市,“东兴—芒街一日游”主要针对没有护照的游客,凭身份证或户口本办理出入境通行证前往越南芒街,但此项旅游产品必须跟团旅游,且不可过夜。另外,芒街是一个小市,旅游资源并不突出,游客到芒街只是简单地城市观光,产品吸引力小,游览感受一般,回头客也较少。凭祥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目前中国广西—越南谅山跨国自驾游线路越方段仅开放到越南谅山同登口岸经济区范围内,行程短、景观资源有限,导致市场吸引力较低。

3.旅游是一种市场行为,旅游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力量,对于激活市场活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存在着旅游企业实力不强,行业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旅游企业“小、散、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此外,旅行社违规行为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星级饭店、旅游车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导游队伍整体素质亟需提高,这些都制约着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深入开展。

三、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提升策略

(一)建立旅游合作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一方面,探索建立四级旅游合作机制。第一,建立国家层面中越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机制,形成定期会晤和交流机制,协调两国推动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进度,从宏观上为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指导和支持。第二,建立中越省级联合协调机制,针对自治区与越南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具体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第三,从市县级层面,建立旅游线路拓展机制、跨境旅游联合推广机制、跨境旅游联合执法机制等,开展合作具体工作。第四,针对具体的景区景点、项目规划,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和常态化沟通机制。另一方面,建立不同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由自治区政府牵头,建立由旅游发展委员会、边检、公安、交通运输、口岸、海关等不同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沟通机制,明确职责,多方努力,通过发挥政府在政策支持、规划引导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实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旅游接待水平

首先,优化跨境交通网络布局。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是跨境旅游的重要条件,应抓紧完善广西口岸的高速公路,推进广西与越南铁路、高速公路、桥梁、口岸等的连接,形成中越旅游陆海快速通道。其次,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从人员、团体、自驾车等不同层面,推动旅游便利通关。坚持推进“厕所革命”。完善旅游咨询中心、中越文旅游标识系统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动“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大数据”建设,打造有边境特色的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城市。再次,营造良好旅游发展环境。推进联合执法活动,联合开展跨境旅游市场监管,共同推进跨境旅游市场管理。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完善出境旅游服务保障体系,探索建立中越旅游风险防范及快速处置机制。加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文明出行、理性消费。

(三)深挖地域文化特色,联合打造旅游品牌

广西与越南山水相依,形成了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仡佬族、彝族、京族等诸多跨境民族,在边境地区往来频繁,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富灿烂的边境文化,并保持着较高的文化认同,对中越两国文化交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广西与越南双方应就跨境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进行统一安排,树立整体发展意识,协同打造,充分挖掘跨境民族文化的文化内涵,多样展现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情,促进两国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开展。同时,跨境旅游具有神秘性,游客了解较少,广西与越南双方应联合打造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如“中越跨国红色旅游品牌”“中越边关风情旅游品牌”“中越红木文化游”等,并通过联合宣传推广扩大跨境民族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两国文化的保护传承、旅游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四)鼓励旅游企业参与,激活市场主体作用

旅游是一种市场行为,企业在旅游市场中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第一,积极打造跨国企业,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到越南开展面向中国公民的境外旅游接待体系,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第二,奖励积极参与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企业,如对于每年接待越南游客最多的旅行社、饭店等颁发证书,并给予资金奖励。第三,鼓励旅行社之外的其他企业积极参与跨境旅游合作,如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通过密切企业之间的直接合作,提高跨境民族文化旅游的接待能力与质量。第四,推动中越企业合力建设旅游目的地购物商店、免税店等,通过共建旅游购物商店,共同分享旅游收入,激发企业参与跨境旅游合作的动力,带动旅游市场的活力。

四、结 语

本文通过相关方法的综合运用,得知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在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存在着旅游合作机制不健全、推动力度不协调、配套设施滞后、旅游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制约着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建议从建立旅游合作机制、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深挖地域文化特色、鼓励旅游企业参与等方面进行改善提升,促进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深入开展。

知庄章声母的演变,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知庄章”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基本已完全合并,但这三组声母在汉语方言中的语音类型却是多种多样的,具体研究区域方言中“知庄章”的语音类型及演变情况不同,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特点。

参考文献:

[1]Centre for Cross Border Studies[R].Your Guide to North/South and Cross-border Tourism Co-operation.2007.

[2]贾乃昌.广西世居民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192-200.

[3]林振宇,赵瑞熙.中国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策略探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7-82.

[4]孟萍.广西:搭好跨境旅游合作之桥[N].中国旅游报,2018-01-23.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ross-Border Ethnic Cultural Tourism Cooperation in Guangxi

1.Huang Bining,2.Lao Guowei

(1.College of Tourism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541004;2.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t NanNing, FuSui, ChongZuo.,Guangxi 532100)

Abstract: Guangxi and Vietnam are interdependent in mountains and rivers.In the lo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many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 have formed and nurtured cross-border ethnic cultures with profound connotations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friendly exchanges and tourism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Based on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field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ross border ethnic cultural tourism cooperation in Guangxi,and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thnic cultural tourism cooperation in Guang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one belt and one road".

Keywords: cross-border ethnic culture; tourism cooperation; Guangxi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070(2019)02-0042-05

收稿日期 :2018-12-15

基金项目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南边疆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驱动机制与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8YJ CZH 07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黄碧宁(1993— ),女,安徽阜阳人,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劳国炜(1987— ),男,广西合浦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经管系副主任,讲师,主要从事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

(责任编辑:韦国友)

标签:;  ;  ;  ;  ;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