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分析与预防对策论文_黄林敏

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分析与预防对策论文_黄林敏

黄林敏

杭州骁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99

摘要:近年来,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建设工程规模、高度不断攀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为适应工程建设需要,建筑起重机械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给起重机械管理带来挑战。 起重机械事故呈上升态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关键词:起重机械 事故分析 预防措施

1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1人为因素

项目组织机构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不落实。起重机械管理标准化工作是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项目组织机构建设,是做好起重机械使用管理的重要组织保证。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项目参建单位项目组织机构人员不落实,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严格,起重机械安装、使用、拆卸过程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有较大生存空间。

违章指挥:施工总承包和专业安装分包施工企业的项目负责人经常不在岗履职,现场实际负责人不具备安全生产管理资格,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指挥,冒险蛮干,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纸上谈兵。

违章作业:安装拆卸、司机、信号司索工、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配备不齐,施工现场存在无证上岗情况。

监理单位对上述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动态核查不严格。

1.2起重机械存在管理缺陷

起重机械购置、租赁、装拆、验收、检测、使用、保养、维修、改造和报废标准制度执行不严格。 ①塔吊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变幅小车断绳保险等安全保险装置残缺不齐全,保险限位装置多数无效或不接控制回路线。②起重机械再次转场使用的检修保养、验收制度不落实。如标准节及高强螺栓、销轴等主要结构件,新旧搭配、随意更换、拼装,运行经历情况等设备档案不齐全等。③起重机械使用年限与安全评估:塔式起重机,630 kN·m 以下(不含630 kN·m)出厂年限超过 10 年(不含 10 年),经安全评估合格最长有效年限为1 年;630 kN·m~1250 kN·m(不含 1250 kN·m) 出厂年限超过 15 年 (不含 15年),经安全评估合格最长有效年限为2 年;施工升降机,出厂年限超过 8 年(不含 8 年)的 SC 型,经安全评估合格最长有效年限为2 年。经过多年辉煌的建设发展阶段, 超年限未经安全评估的起重机械,流入管理薄弱地区工地仍在继续使用的情况大量存在,这显然存在较大的事故风险。

1.3项目相关参建单位存在管理薄弱环节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和责任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不落实。 对专业安装、使用、顶升加节、拆卸过程和定期检修保养作业的特种操作人员培训教育和任职资格审查把关不严格。

总承包施工企业: ①项目经理部的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管理等措施落实不到位;②未配备合格的专业技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综合监督管理,忽视起重机械从进场到退场全寿命周期的使用过程管控;③对转场使用的起重机械,未认真落实检修保养和进场验收程序。

专业安装施工企业:①起重机械装拆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自检验收、定期检修保养环节不能认真落实;②安装前未认真对起重机械结构及关键构配件进行检查保养;③安装、试运行、拆卸过程中,未认真落实安装前后和拆卸作业前的自检程序;④施工现场专业技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具备资格,实际安装操作人员与报审报监的专项施工方案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

监理单位未将起重机械装拆、使用吊装危险性较大分项工程纳入监理实施细则。

租赁 (产权) 单位对起重机械检修保养、淘汰、报废标准执行不严格。 ①起重机械管理和运行档案不规范;②超年限未经安全评估的起重机械仍在转场拼装使用,安全性能得不到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起重机械事故预防对策

2.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管理部门应当重视起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需要依照相关规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监管制度,明确相关监管人员需要履行的职责,将建筑起重机械的监管工作落实;其次建筑起重机械的生产单位、租赁单位、安装和拆卸单位、检验检测单位、使用单位等一些与其有关联的单位,都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建筑起重机械的质量,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的安全管理,让建筑起重机械可以安全的运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狠抓安全培训教育

大多数起重机司机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非常欠缺,每个施工单位为了满足安全生产的条件,对相关证书出现证书和人不符合的问题,有的吊车司机和指挥人员没有工作经验,法律和安全完全不懂,有的人员虽然参加过培训,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这就会给施工埋下不安全因素。如果提升机本身存在问题,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就会增加。

2.3对建筑起重机械管理的建议

2.3.1 总承包方

总承包单位需要将工程机械施工纳入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承担全部责任。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配备起重机械管理基本知识、安全使用机械设备的管理,根据起重设备安装承包商的管理过程中,起重机械安装设备、起重机械、建筑设备租赁单位负责监控质量检验;起重机拆卸安装。起重机械设备一般的商业或专业承包单位承包安装工程应严格与现场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工作条件的规定,组织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的编制特种设备安装的准备工作,与企业负责及时调查。

2.3.2 监理单位

工程监理单位从事工程建设各方审计重设备安装与拆除施工活动的专项方案审核;机械在使用前对验收过程实行监管;整个过程中的起重机械设备的大型起重机安装、拆卸施工和建设实行监督活动。监理单位应当在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各类安装、拆除施工进行核查,严格控制机械设备使用前的验收工作。对大型起重机械安装查出施工和建设施工进行全面的监管。

2.3.3 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承包单位

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单位、机械设备起重设备建设租赁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对总承包单位负责,严格按照《施工场所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施办法》规定,对安全生产标准加强监管,也要接受总承包管理相关检验工作。

2.3.4 检测机构

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测试机构,应在起重机械安装验收后,建设单位委托具有适用规范起重设备及相关解决方案的测试,对所有的安全设备进行测试,按照规定重点项目检查整改要求,严格进行审查。检测机构应当对非常规起重设备、拆卸设备,必须重新审视,并进行纠正通知。

2.4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

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加大的企业的生产需求量,这时会增加机械设备的使用次数,随着机械设备的使用次数增多、时间拉长,会极大程度的缩短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相关企业、部门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淘汰旧设备引进新设备。

结束语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利因素、管理上的缺陷,又涉及到起重机械的生产制造、租赁(产权单位)、专业安装分包和总承包施工企业与监理等多家单位的综合管控。深入开展企业和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综合治理,落实起重机械使用过程管控,对遏制起重机械事故并建立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DB34/T 5040-2016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评价标准[S].安徽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2016,4.

[2] GB 50656-201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S].

[3] JGJ/T 189-2009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S].

[4] JGJ276-2012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S].

[5] GB/T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S].

论文作者:黄林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  ;  ;  ;  ;  ;  ;  ;  

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分析与预防对策论文_黄林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