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生物能量学的初步研究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生物能量学的初步研究

熊家, 袁野, 罗嘉翔, 陆游, 马红娜[1]2018年在《酵母水解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形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胰腺消化酶活性以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酵母水解物添加量分别为0%、1%、3%和5%,配制4种等氮等脂(42.5%粗蛋白和8.5%粗脂肪)的实验饲料。选取初始体重为(1.86±0.02)g的凡纳滨对虾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5%酵母水解物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该组饲料系数(FCR)最低(P<0.05)。对虾全虾粗蛋白含量随饲料中酵母水解物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且5%酵母水解物添加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5%的酵母水解物显着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血清总蛋白(TP)和甘油叁酯(TG)含量,降低了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P<0.05)。各处理组肝胰腺淀粉酶活性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但3%酵母水解物添加组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酵母水解物添加组的对虾肠道皱襞高度和皱襞宽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5%添加组的微绒毛高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3%~5%的酵母水解物能有效改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消化吸收以及改善肠道形态学指标。

夏磊, 赵明军, 张洪玉, 唐夏, 杨铿[2]2015年在《不同比例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氨氮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对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中分离出的鲍鱼希瓦氏菌(Shewanella haliot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双壳气单胞菌(Aeromonas bivalvium)3株有益菌株,利用正交设计得到9种复合比例,通过饲料中添加上述9种比例混合的菌体(菌数总量为109 cfu/g)饲喂凡纳滨对虾,经过28 d养殖实验,评价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指标的影响。随后,利用氯化铵调节水体氨氮浓度至26.67 mg/L,经过16 d的氨氮毒性实验,研究不同比例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抗氨氮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9个复合益生菌实验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以3株菌菌数6︰1︰3比例效果较好;不同配比的复合益生菌能够显着提高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P<0.05),并表现出了不同的影响效果,其中,3株菌菌数(菌数总量为109 cfu/g,下同)2︰3︰3、4︰2︰3及6︰1︰3比例对ACP活力具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3株菌菌数4:2︰3和6︰1︰3比例对ALP活力具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3株菌菌数2︰1︰1比例对T-SOD活力具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各比例的复合菌对溶菌酶活力的影响不显着(P>0.05);氨氮浓度26.67 mg/L条件下,不同比例复合菌组对虾累计存活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3株菌菌数4︰3︰1和6︰3︰2比例组累计存活率较高,即抗氨氮效果较好。

伍代勇[3]2007年在《四种植物蛋白源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氨基酸沉积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试验动物,以浸提豆粕、浸提花生粕、浸提棉粕和浸提菜粕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两种试验饲料,一是分别以27%豆粕、24%花生粕、24%棉粕和31%菜粕,等氮配置30%秘鲁鱼粉作为凡纳滨对虾饲料的主要蛋白源,同时设置了鱼粉组(含鱼粉46%),另外选用一种商品饲料(3#)为参照;二是以菜粕与棉粕(1:1)混合物(简称:棉-菜粕1:1)使用比例由5%增加到22%,逐渐取代豆粕与花生粕(2:1)混合物(简称:豆-花生粕2:1),与鱼粉分别以25%和20%两水平进行不同的组合,共设置了6个试验组。分别以两种试验饲料,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饲养凡纳滨对虾(初均重0.6 g)8周,研究四种植物蛋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肌肉氨基酸组成、肌肉必需氨基酸沉积效率,以及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力影响。结果表明:用豆粕、花生粕、棉粕和菜粕单独与鱼粉使用后,豆粕组和花生粕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与鱼粉组和商品饲料(3#)都没有显着差异(P>0.05);棉粕组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显着低于鱼粉组(P<0.05),而与商品饲料(3#)无显着差异(P>0.05);而菜粕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显着低于鱼粉组、商品饲料组(3#)和其它叁种植物蛋白组(P<0.05)。棉-菜粕(1:1)的使用比例由5%增加到22%,各试验组对虾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均略低于对商品饲料(3#)(P>0.05),而6个试验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从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以及价格因素来考虑,6个组合中最适的组合为:F20S25C17,即鱼粉20%,豆-花生粕(2:1)25%,棉-菜粕(1:1)17%。投喂豆粕组和花生粕组凡纳滨对虾肌肉必需氨基酸含量(TEAA)较鱼粉组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着(P>0.05),而棉粕组和菜粕组肌肉必需氨基酸总量显着低于鱼粉组(P<0.05)。6个组合中,以组合F25S20C15,即鱼粉25%、豆-花生粕(2:1)20%、棉-菜粕(1:1)15%对虾肌肉必需氨基酸总量最高,其余各组均无显着差异(P>0.05)。花生粕组肌肉总必需氨基酸沉积率(ERE)高于鱼粉和商品饲料,但差异不显着(P>0.05);豆粕组肌肉总必需氨基酸沉积率低于鱼粉组,高于商品饲料,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而棉粕组和菜粕组肌肉氨基酸沉积率最差,尤其是菜粕,均显着低于鱼粉组和商品饲料(P<0.05)。原料组合使用时,随着棉-菜粕(1:1)添加比例的增加,氨基酸沉积率逐渐增加,而后又呈现降低的趋势。其中组合F25S20C15,即鱼粉25%、豆-花生粕(2:1)20%、棉-菜粕(1:1)15%,肌肉总必需氨基酸沉积效率最高。不同原料的使用对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有一定的影响,且存在差异。豆粕、花生粕、棉粕、菜粕的使用对凡纳滨对虾血清总蛋白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而随棉、菜粕混合物增加,对虾血清总蛋白有下降的趋势。菜粕的使用导致了血清酚氧化酶(PO)活性显着降低(P<0.05),其它组均不显着(P>0.05)。两种试验饲料对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酶活性影响不显着(P>0.05);而棉粕组肝胰腺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较低,显着低于商品饲料和菜粕组(P<0.05),其余各组间CAT活力无显着差异(P>0.05)。肝胰腺转氨酶(GOT和GPT)依次是棉粕组、花生粕组、鱼粉组、菜粕组、豆粕组,但是并未显示出显着的差异(P>0.05),均显着高于商品饲料(P<0.05);菜粕组血清转氨酶活力均高于其它各组,且显着高于豆粕和花生粕组(P<0.05),而6个组合组血清和肝胰腺转氨酶并不因棉-菜粕(1:1)使用量的增加而受影响(P>0.05)。

秦菲[4]2018年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光照环境优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环境是设施水产养殖生产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在调控水生生物生长发育,行为及摄食,实现优质、高效生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工厂化养殖具有集约度高、可控性强、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等优点,是未来水产养殖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出于厂房保温、构造稳固等原因,室内工厂化养殖车间相对比较封闭,相较于池塘、网箱等传统开放养殖模式,较为直观的一个差异就是自然光线的隔绝或者阻拦,替代光源的开发以及光照策略的构建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对比常规光源,LED光源具有光电转化效率高、光利用率高、可控性强、寿命长、节能效果好等优点,取代了传统的白炽灯、日光灯作为补光光源,优势显着。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我国对虾养殖的主要种类,近年来其工厂化养殖模式快速推广,但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光环境调控策略仍未建立,特定光源在养殖水体中的传播规律及其对对虾的生长和应激反应影响仍不明确。本研究利用地下深井海水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车间水体模拟养殖水环境,通过研制测量设备,利用直接测量法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不同光谱成分LED光源在养殖水环境中传播规律进行总结,并以凡纳滨对虾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在紫外辐射下的生长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情况,并探究不同光色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室内工厂化海水养殖动物光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开展和养殖光环境优化策略的构建提供科学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LED光源在海水养殖水体中传播特征解析五种不同光谱特征的LED光源在深井海水中的透光率随水深增加呈降低趋势,不同光源间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当透光水深为10cm时,绿光透光率达到最大值(46.01±4.03%),UVA最小值(26.01±2.53%),当透光水深为150cm时,五种光色透光率均小于1.5%;五种不同光色的光源在水体中的透光率衰减曲线均符合乘幂函数。水体对LED光的吸收在不同的光谱区域不同,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水对光谱中的红外和紫外部分的吸收最为强烈,对可见光谱波段中的红色、黄色和绿色光谱区段的吸收也十分显着;LED光源在养殖水体中衰减严重,水深是影响LED光源在水体中传播的主要因素(P<0.01),其次是TSS和COD,但不同光源在养殖水体中受TSS和COD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2.紫外光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不同光照环境组对虾特定生长率(SGR)显着不同,其中全光谱+UVA组SGR最高,其次为全光谱+UVB组和全光谱组,黑暗组SGR最低(P<0.05);全光谱+UVA组饵料转化效率(FCE)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对虾摄食率(FI)无显着差异。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光照组对虾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呈上升趋势,而黑暗组呈降低趋势,实验周期末,全光谱+UVA组对虾SOD活性显着高于全光谱组、全光谱+UVB组以及黑暗组(P<0.05),光照组对虾SOD活性均显着高于黑暗组(P<0.05)。实验末期,不同实验组对虾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活性(TAOC)以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趋势类似于SOD,具有较好的规律可循。全光谱组对虾MDA含量先降低后又升高;全光谱+UVA组与全光谱+UVB组MDA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黑暗组在实验中期及实验末期MDA含量均显着高于光照组,且实验期间MDA含量逐渐升高,表明机体潜在较高的氧化损伤。本实验结果表明,全光谱+UVA组的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较全光谱组和全光谱+UVB组好,更适于凡纳滨对虾生长;黑暗组受氧化损伤较为严重,不适于凡纳滨对虾生长。3.光色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光照环境对凡纳滨对虾SGR、FCE和FI存在显着影响,其中全光谱组对虾SGR最高,显着高于绿光组和黄光组,蓝光组和红光组次之,黑暗组最低(P<0.05);全光谱组和绿光组FCE显着高于黄光组、红光组和蓝光组,黑暗组最低(P<0.05);全光谱组对虾FI显着高于黄光组、黑暗组、绿光组和蓝光组,红光组最低(P<0.05)。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且相较于其它实验组,全光谱组对虾血清中SOD、CAT、GSH-Px、T-AOC、ALP以及PO酶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P<0.05);单色光源中,绿光组对虾SOD、CAT、GSH-Px、T-AOC、ALP活性均高于其它单色光照组,MDA含量低于其它单色光照组(P<0.05);相较于光照组,黑暗组对虾6种抗氧化相关酶活性最低,而MDA含量则处于较高水平(P<0.05)。本实验结果表明,全光谱光照环境下对虾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较好,适于凡纳滨对虾生长;单色光源中优选绿色光源作为凡纳滨对虾养殖补光光源;黑暗环境不适于凡纳滨对虾生长。

贾旭颖[5]2014年在《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对环境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为实验材料,通过一系列实验室环境胁迫实验,初步研究了温度和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并比较了淡水和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对环境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温度和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存活的影响为探讨海水和淡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对温度突变和非离子氨的耐受性,设置了温度突变和非离子氨胁迫两组急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养殖条件、温度突变和时间叁者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的影响不显着(P>0.05);当温度由22℃分别突变到7、12和37℃时,两种养殖条件下对虾存活率均随突变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海水养殖对虾高、低温突变幅度均不宜超过10℃,;淡水养殖对虾高温突变幅度不宜超过10℃,低温突变幅度不宜超过5℃。实验表明淡水养殖对虾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低于海水养殖对虾,而对高温的适应能力高于海水养殖对虾。(2)非离子氨浓度、养殖条件和胁迫时间对对虾存活率均有显着的影响(P<0.05),且叁者间的交互作用明显(P<0.05);非离子氨对海水养殖对虾的96hLC50和安全浓度SC分别为1.612和0.161mg/L,对淡水养殖对虾的96hLC50和安全浓度SC分别为0.629和0.063mg/L。各时间点的LC50均是海水养殖对虾高于淡水养殖对虾。海水养殖对虾对非离子氨的耐受能力高于淡水养殖对虾。2.温度胁迫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生理生态的影响2.1温度胁迫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酶和HSP70表达的影响研究了长期淡水养殖条件下,低温突变(22℃→16℃)和高温突变(22℃→28℃)后凡纳滨对虾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变化,并与长期海水养殖条件下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温度突变初期,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鳃和肌肉中HK、PK和LDH活力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随着突变时间的延长,酶活力逐渐下降,除淡水养殖对虾肌肉PK和LDH活力在低温突变48h仍显着高于突变前的水平以外,其它处理组中两种养殖条件对虾鳃和肌肉HK、PK和LDH活力均恢复到温度突变前的水平;温度突变后,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鳃和肌肉中SDH活力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变化趋势,除海水养殖对虾鳃SDH活力在低温突变48h仍显着低于温度突变前的水平以外,在高、低温度突变48h,其他处理组对虾,SDH活力基本恢复到突变前的水平。(2)温度突变后,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鳃和肌肉HSP70表达量先升高后下降,温度突变48h,HSP70表达量基本恢复到突变前的水平。低温突变后,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鳃中HSP70表达量变化显着(P<0.05),而肌肉中HSP70含量变化不显着(P>0.05);高温突变后,淡水养殖对虾鳃和肌肉HSP70含量均无显着变化(P>0.05),海水养殖对虾鳃和肌肉HSP70表达量变化显着(P<0.05)。(3)恒温22℃,淡水养殖对虾鳃和肌肉中HK、PK和SDH活力以及HSP70表达量均低于海水养殖对虾,而LDH活力则高于海水养殖对虾。2.2温度胁迫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免疫的影响研究了长期淡水养殖条件下,低温突变(22℃→16℃)和高温突变(22℃→28℃)后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数量(THC)、酚氧化酶(PO)活力、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并与长期海水条件下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低温突变后,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体内THC、血淋巴PO和SOD活力显着降低;NOS活力则先升高,后恢复到正常水平;淡水养殖对虾血淋巴MDA含量显着升高,而海水养殖对虾血淋巴MDA含量无明显变化。高温突变后,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THC在6-12h最低,随后得到恢复;高温突变48h,淡水养殖对虾血淋巴PO和NOS活力恢复到正常水平,而海水养殖对虾血淋巴PO和NOS活力显着下降;淡水养殖对虾血淋巴SOD活力显着下降,而海水养殖对虾血淋巴SOD活力变化不显着;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血淋巴MDA含量先升高后恢复到正常水平。(2)低温突变后,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肝胰腺PO、NOS和SOD活力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在3-6h增加,随后逐渐恢复到温度突变前的水平。高温突变后,淡水养殖对虾肝胰腺PO活力无显着变化,NOS和SOD活力则先上升后恢复到温度突变前的水平,而海水养殖对虾肝胰腺PO、NOS和SOD活力显着降低;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肝胰腺MDA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在6h达到最高,48h恢复到正常水平。(3)恒温22℃,淡水养殖对虾THC略高于海水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PO、NOS和SOD活力均显着低于海水养殖对虾,MDA含量则显着高于海水养殖对虾。总体而言,长期淡水养殖下凡纳滨对虾整体免疫水平下降,对低温突变的适应力较弱,对高温突变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3.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生理生态的影响3.1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酶和HSP70表达的影响研究了长期淡水养殖条件下,非离子氨胁迫(0.1mg·L-1和0.5mg·L-1)后,凡纳滨对虾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量的变化,并与长期海水养殖条件下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低浓度非离子氨胁迫引起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鳃HK活力显着升高(P<0.05),而高浓度非离子氨胁迫引起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鳃HK活力显着上升(P<0.05);高、低浓度非离子氨胁迫后,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肌肉HK活力变化均不显着(P>0.05)。高、低浓度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鳃PK活力先升高,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而海水养殖对虾肌肉PK活力变化不显着,淡水养殖对虾肌肉PK活力显着升高(P<0.05)。低浓度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和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鳃和肌肉LDH活力影响不显着(P>0.05),而高浓度非离子氨对淡水养殖对虾鳃和肌肉LDH活力均具有显着影响(P<0.05)。高、低浓度非离子氨胁迫后,淡水和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鳃和肌肉SDH活力均显着降低(P<0.05)。(2)高、低浓度非离子氨胁迫后,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HSP70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且淡水养殖对虾HSP70表达量升高的幅度大于海水养殖对虾。(3)总体来说,非离子氨对淡水养殖对虾机体的损伤程度要略高于海水养殖对虾;非离子氨胁迫后,凡纳滨对虾有氧代谢迅速减弱,而无氧代谢在胁迫初期略有升高,随后减弱,推测非离子氨胁迫可能使对虾机体主要供能物质发生改变。3.2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免疫的影响研究了长期淡水养殖条件下,非离子氨胁迫(0.1mg·L-1和0.5mg·L-1)后,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数量(THC)、酚氧化酶(PO)活力、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并与长期海水养殖条件下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非离子氨胁迫后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THC和PO活力均显着下降(P<0.05),且随着非离子氨浓度的升高下降幅度加大。(2)低浓度非离子氨胁迫后,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NOS活力均先升高后显着降低(P<0.05),而高浓度胁迫后,NOS活力则持续降低。(3)非离子氨胁迫初期,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血淋巴SOD活力无显着变化(P>0.05),而在胁迫3-6h后酶活力显着降低(P<0.05),肝胰腺SOD活力在非离子氨胁迫后持续下降。(4)非离子氨胁迫后,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中MDA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总体而言,非离子氨胁迫降低对虾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打破抗氧化系统平衡性,且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整体免疫水平低于海水养殖对虾,更易受到非离子氨的影响。4.温度和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了长期淡水养殖条件下,温度突变(16℃←22℃→28℃)和非离子氨胁迫(0.1mg·L-1和0.5mg·L-1)后,凡纳滨对虾细胞色素C(cyt-C)含量和caspase-3活性的变化规律,并与长期海水养殖条件下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温度突变5d,淡水和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血淋巴cyt-C含量均显着高于突变前的水平(P<0.05);低温突变5d,淡水养殖对虾肝胰腺cyt-C含量显着升高,而海水养殖对虾肝胰腺cyt-C含量无显着变化;高温突变5d,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cyt-C含量均显着高于突变前的水平(P<0.05)。(2)温度突变后,淡水养殖对虾血淋巴caspase-3活性显着升高(P<0.05),而海水养殖对虾血淋巴caspase-3活性在低温突变后无显着变化(P>0.05),在高温突变后显着升高(P<0.05);淡水养殖对虾肝胰腺caspase-3活性在低温突变后显着升高(P<0.05),在高温突变后呈无规则波动,海水养殖对虾肝胰腺caspase-3活性在温度突变后无显着变化(P>0.05)。(3)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cyt-C在低浓度非离子氨胁迫后显着升高(P<0.05),而在高浓度胁迫后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4)低浓度非离子氨胁迫后,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caspase-3活性均显着升高(P<0.05);高浓度胁迫后,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血淋巴caspase-3活性先升高后显着降低,而肝胰腺caspase-3活性则持续升高。总体而言,长期淡水养殖对虾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低于海水养殖对虾;非离子氨胁迫后,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的生理响应规律基本一致。

张健[6]2012年在《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六种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能力的影响。本论文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8周的室内水族缸生长实验以及随后的急性应激实验,评估虾青素(Astaxanthin,AX)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缺氧应激能力的影响。实验虾初始体重为1.01±0.001g。虾青素的添加有效浓度分别为0、25、50、75、100、125、150mg kg-1饲料。共设7个处理组,每组设5个平行,每个水族缸放30尾虾苗,每天饲喂4次。生长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虾进行了1h的缺氧应激实验。结果表明:当AX添加量为125mg kg-1和150mg kg-1时,对虾的增重率(Weight Gain,WG)和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同时,当AX添加量为125mg kg-1和150mg kg-1时,对虾血淋巴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 Status,TAS)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然而,各处理组对虾血淋巴中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活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1h缺氧应激实验后,当AX添加量为75、100、125和150mg kg-1时,对虾的存活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常氧状态相比,缺氧状态下各处理组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alpha, HIF~(-1)α) mRNA的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但AX150mg kg~(~(-1))处理组的表达量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SOD mRNA的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但AX125mg kg~(-1)和150mg kg~(-1)处理组的表达量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CAT mRNA的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但AX100、125和150mg kg~(-1)处理组的表达量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然而,缺氧状态下各处理组热应激蛋白70(70-kDa heat-shock protein, Hsp70)mRNA表达量显着上升(P<0.05),但AX150mg kg~(-1)处理组的表达量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有效浓度为125mg kg~(-1)和150mg kg~(-1)的虾青素,可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免疫和抗低氧应激能力。2.通过8周的室内水族缸生长实验以及随后的急性应激实验,评估壳聚糖(Chitosan)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实验虾初始体重为0.71±0.00g。壳聚糖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和6.0g kg~(-1)饲料。共设7个处理组,每组设5个平行,每个水族缸放30尾虾苗,每天饲喂4次。生长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虾进行了总氨浓度为120mg L~(-1)的氨氮应激实验,持续时间为72h。结果表明:7个处理组的WG和SGR都无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当壳聚糖添加量为3.0g kg~(-1)时,对虾血淋巴中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和溶菌酶(Lysozyme,LSZ)活性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72h的氨氮应激实验后,除了壳聚糖2.0g kg~(-1)处理组外,其他壳聚糖添加组的存活率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壳聚糖,虽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无显着性的影响,但可显着性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免疫能力,并增强凡纳滨对虾对氨氮应激的抵抗力,添加适宜浓度为3.0g kg~(-1)。3.通过8周的室内水族缸生长实验以及随后的急性应激实验,评估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实验虾初始体重为0.60±0.00g。果寡糖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0.5、1.0、1.5、2.0和2.5g kg~(-1)饲料。共设6个处理组,每组设4个平行,每个水族缸放30尾虾苗,每天饲喂4次。生长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虾进行了总氨浓度为120mg L~(-1)的氨氮应激实验,持续时间为60h。结果表明:当FOS添加量为0.5g kg~(-1)和1.0g kg~(-1)时,对虾的WG和SGR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同时,当FOS添加量为1.0g kg~(-1)时,对虾血淋巴的PO酶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当FOS添加量为1.0、1.5、2.0、2.5g kg~(-1)时,对虾血淋巴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活性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60h氨氮应激实验后,所有添加FOS的处理组对虾的存活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果寡糖,可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免疫和抗氨氮应激的抵抗力,添加适宜浓度为1.0g kg~(-1)。4.通过8周的室内水泥池生长实验以及随后的急性应激实验,评估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MOS)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实验虾初始体重为2.52±0.01g。甘露寡糖的添加有效浓度分别为0、0.12、0.24、0.48、0.72和0.96g kg~(-1)饲料。共设6个处理组,每组设6个平行,每个水泥池放30尾虾苗,每天饲喂4次。生长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虾进行了总氨浓度为160mg L~(-1)的氨氮应激实验,持续时间为24h。结果表明:当MOS添加量为0.24、0.48、0.72和0.96g kg~(-1)时,对虾的WG和SGR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以MOS添加量为0.24g kg~(-1)时,对虾的WG和SGR最高。对虾肠道的电镜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添加MOS的处理组对虾的上皮细胞绒毛密度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当MOS添加量为0.24、0.48、0.72和0.96g kg~(-1)时,对虾的上皮细胞绒毛长度也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24h氨氮应激实验后,当MOS添加量为0.24、0.48、0.72和0.96g kg~(-1)时,对虾的存活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以MOS添加量为0.48g kg~(-1)时存活率最高。氨氮应激实验0-24h检测的PO酶和SOD酶活性,结果显示;0h时,MOS添加量为0.48g kg~(-1)时,对虾的PO酶活性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MOS添加量为0.48、0.72和0.96g kg~(-1)时,对虾的SOD酶活性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MOS添加量为0.48g kg~(-1)时,对虾的SOD酶活性最高。24h后,与0h相比,所有处理组的PO酶活性显着降低(P<0.05)。但MOS添加量为0.48g kg~(-1)处理组对虾的PO酶活性仍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所有处理组的SOD酶活性也显着降低(P<0.05),但各处理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以上所有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可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免疫和抗氨氮应激的抵抗力,添加适宜浓度为0.24-0.48g kg~(-1)。5.通过8周的室内水族缸生长实验以及随后的急性应激实验,评估β-葡聚糖(β-glucan)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实验虾初始体重为1.00±0.00g。将β-葡聚糖的不同浓度和不同投喂方式结合,设置1个对照组和6个处理组,分别为:(1)对照组:基础饲料每天投喂;(2)处理组1:0.3g kg~(-1)β-葡聚糖每天投喂;(3)处理组2:0.6g kg~(-1)β-葡聚糖每天投喂;(4)处理组3:0.9g kg~(~(-1))β-葡聚糖每天投喂;(5)处理组4:基础饲料5d+0.3g kg~(-1)β-葡聚糖投喂2d;(6)处理组5:基础饲料5d+0.6g kg~(-1)β-葡聚糖投喂2d;(7)处理组6:基础饲料5d+0.9g kg~(-1)β-葡聚糖投喂2d。每个处理组各设5个平行,每个水族缸放30尾虾苗。实验期间每天投喂4次。生长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虾进行了总氨浓度为160mg L~(-1)的氨氮应激实验,持续时间为24h。结果表明:间隔投喂β-葡聚糖的处理组4、处理组5和处理组6对虾的WG和SGR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生长实验结束后,处理组5和处理组6对虾肝胰腺的PO酶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β-葡聚糖处理组对虾肝胰腺的SOD酶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6个β-葡聚糖处理组对虾肝胰腺的LSZ mRNA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所有β-葡聚糖处理组对虾肝胰腺的脂多糖和葡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and β~(-1),3-glucan binding protein,LGBP) 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所有β-葡聚糖处理组中,处理组2、处理组3、处理组4、处理组5和处理组6对虾肝胰腺的LGBP 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处理组1(P<0.05)。24h氨氮应激实验后,虾的存活率以间隔投喂β-葡聚糖的处理组4、处理组5和处理组6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在处理组1-处理组6中,间隔投喂β-葡聚糖的处理组5和处理组6的存活率显着高于每天投喂β-葡聚糖的处理组1、处理组2和处理组3(P<0.05)。氨氮应激实验0-24h检测的PO酶、SOD酶和LSZ酶活性结果显示:0h时,间隔投喂β-葡聚糖的处理组5和处理组6对虾的PO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β-葡聚糖处理组对虾的SOD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所有β-葡聚糖处理组对虾的溶菌酶活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24h时,与0h相比,对照组和所有β-葡聚糖处理组对虾的PO酶活性显着降低(P<0.05)。但处理组6对虾的PO酶活性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所有β-葡聚糖处理组对虾的SOD酶活性无显着性变化,且各处理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处理组4、处理组5和处理组6对虾的溶菌酶活性显着提高(P<0.05),且24h时,处理组2、处理组3、处理组4、处理组5和处理组6对虾的溶菌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所有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有效浓度为0.3-0.9g kg~(-1)β-葡聚糖,并采用投喂2d,间隔5d的方法可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免疫和抗氨氮应激的抵抗力。6.通过8周的室内水泥池生长实验以及随后的急性缺氧实验,评估壳聚糖锌(Chitosan-Zn)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缺氧应激能力的影响。实验虾初始体重为1.49±0.01g。壳聚糖锌的添加浓度分别为25、50和100mg kg~(-1)饲料,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和3000mg kg~(-1)壳聚糖组。共设5个处理组,每组设5个平行,每个水泥池放40尾虾苗,每天饲喂4次。生长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虾进行了缺氧应激实验,持续时间为6h。结果表明:5个处理组的WG和SGR都无显着性差异(P>0.05)。添加壳聚糖3000mg kg~(-1)和添加壳聚糖锌100mg kg~(-1)两个处理组对虾的PO酶活性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对虾的SOD酶活性各处理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虾的LSZ酶活性以添加壳聚糖3000mg kg~(-1)和添加壳聚糖锌100mgkg~(-1)两个处理组较高,与空白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添加壳聚糖3000mgkg~(-1)和添加壳聚糖锌100mg kg~(-1)两个处理组对虾肝胰腺的PO酶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添加壳聚糖锌100mg kg~(-1)处理组对虾肝胰腺的SOD酶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对虾肝胰腺的LSZ mRNA表达量以添加壳聚糖3000mg kg~(-1)、壳聚糖锌50mg kg~(-1)和壳聚糖锌100mg kg~(-1)叁个处理组较高,并与空白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6h缺氧应激后,添加壳聚糖锌100mg kg~(-1)处理组对虾的存活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其他各处理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以上所有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00mg kg~(-1)的壳聚糖锌虽然不能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生长的效率,但能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血淋巴PO酶和LSZ酶的活性,以及肝胰腺PO、SOD和LSZ mRNA的表达水平,进而提高凡纳滨对虾对缺氧应激的抵抗力,提高成活率。

刘鹏[7]2009年在《温度和盐度双因子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代谢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呼吸和排泄是动物进行能量代谢的基本生理活动,它不仅反映了动物的生理状态,也反映了环境条件的影响,了解和掌握虾类的呼吸和排泄,对于其养殖过程中的合理放养以及水质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为凡纳滨对虾的健康养殖管理决策系统的制定提供依据。本文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不同环境背景下的生长、代谢特征。本文分别研究了高、中、低叁个营养盐本底值浓度下,温度、盐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耗氧率和氮、磷排泄率的影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初步研究了温度、盐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率、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的影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叁个营养盐本底值浓度下的双因子正交实验发现,凡纳滨对虾耗氧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盐度的降低而降低,双因子交互作用显着(P<0.01)。同时,高营养盐本底值浓度下的耗氧率略小于低营养盐本底值浓度下的耗氧率。(2)叁种营养盐本底值浓度下,凡纳滨对虾耗氧率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分别为R_(O1)=0.06S~(0.066)e~(0.065T) (R~2=0.9919,P<0.01),R_(o2)=0.163S~(0.071)e~(0.163T)(R~2=0.905477,P<0.01), R_(o3)=0.1768S~(0.064)e~(0.181T) (R~2=0.966469,P<0.01)。该模型的建立,可以确定不同温度、盐度下以及不同水质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为工厂化养殖供氧量的确定及风机的选配提供依据。(3)在温度和盐度双因子交互作用下,磷排泄率在叁个营养盐本底值浓度下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盐度的降低而降低。在高温度下,磷排泄率随盐度降低而降低的幅度较小,表明低温度下,盐度对磷排泄率的影响较高温度下显着。另外,随盐度的降低,虾体对食物中的磷的需求逐渐增大。(4)O/N值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随盐度的降低而下降,表明在高温、高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的代谢所消耗的脂肪量要高于低温、低盐度下。叁种营养盐本底值浓度下,凡纳滨对虾的O/N基本保持在24左右。(5)叁种营养盐本底值浓度下,凡纳滨对虾氮、磷排泄率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分别为R_(P1)=0.830671S~(0.367)e~(-0.036T) (R~2=0.966,P<0.01),R_(P2)=0.723345S~(0.328)e~(-0.0243T) (R~2=0.9004,P<0.01),R_(p3)=0.305261S~(0.568)e~(-0.030T)(R~2=0.969,P<0.01);R_(N1)=1.025S~(-0.166)e~(0.049T),(R~2=0.986,P<0.01)R_(N2)=3.7915S~(-0.351)e~(0.017T),(R~2=0.9256,P<0.01) R_(N3)=1.0647S~(-0.0184)e~(0.0028T),(R~2=0.8076,P<0.01)。该模型的建立,可以确定各温度、盐度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氮、磷排泄特征以及代谢强度,为养殖模式的评价以及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控制、饵料的合理投放提供依据。(6)温度、盐度双因素交叉下,凡纳滨对虾生长率的非线性回归模型为R_F=0.323696S~(0.055)e~(0.34T) (R~2=0.966043,P<0.01),由此可以确定凡纳滨对虾的最适生长条件。另外摄食率的非线性回归模型为R_G=0.02467S~(0.102)e~(0.474T)(R~2=0.94003,P<0.01),可以为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饵料的合理投放提供依据,避免饵料的浪费以及残饵过多带来的水体污染。食物转化率的非线性回归方程为E_F=0.460S~(0.087)e~(0.544) (R~2=0.953245,P<0.01),它的建立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减少虾类粪便对养殖水环境的污染。

王兴强[8]2004年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生物能量学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探讨了密度、环境因子和营养因子等对凡纳滨对是(Litopenaeus vannamei)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物能量学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密度(12.04、24.08、48.16、144.49、240.81、337.13、433.46、529.78、626.11尾·m~(-2))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Ⅰ.12.04、24.08和48.16尾·m~(-2)密度水平对虾的存活率显着高于626.11尾·m~(-2)密度水平;Ⅱ.12.04和24.08尾·m~(-2)密度水平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着高于其它处理。 2.盐度(0.5、5、10、15、20、25、30和35)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Ⅰ.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饲料转换效率和吸收效率均以20盐度最高,而存活率以35盐度最高;Ⅱ.在0.5盐度下,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均最低。 3.盐度(0.2、11、21和31)和温度(20、24、28和32℃)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Ⅰ.在0.2盐度下,随温度的升高,对虾存活率呈下降趋势,28℃达到最低值,而32℃的存活率与28℃相等;在11、21和31盐度下,对虾的存活率为100%;Ⅱ.在叁个温度水平,随盐度的升高,凡纳滨对虾特定生长率和摄食量均呈上升趋势,当到达临界值后,其特定生长率和摄食量随盐度的升高而下降;Ⅲ.在0.2盐度下,随温度的升高,凡纳滨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呈上升趋势,在28℃达到最大值,然后,随温度的升高,其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下降;在11-31盐度下,随温度的升高,凡纳滨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呈上升趋势;Ⅳ.在0.2-31盐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凡纳滨对虾饲料转换效率呈下降趋势。 4.盐度(0.2、1、2、4、8和16)和碳水化合物水平(15.47,29.15和41.00%)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姗乃生长和生物能量学的初步研究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1.在0.2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无法存活;H.在1一16的盐度范围内,随盐度的升高,凡纳滨对虾特定生长率和摄食量均呈上升趋势;工H.在16盐度下摄食15.47%和29.15%碳水化合物饲料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几乎相等,并显着高于其它处理,而在2一8盐度下摄食29.15%碳水化合物饲料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在1盐度下摄食29.15%和41.00%碳水化合物饲料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组间差异不显着,并显着高于其它处理。5,温度(22、27和32℃)和碳水化合物水平(15.47、29.15和41.00%)对 凡纳滨对虾的影响:1.随温度的升高,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 率均呈上升趋势,而饲料转换效率呈下降趋势;H.在叁个温度水平,对虾 特定生长率和摄食量均以29.15%碳水化合物水平最高,其次是15.47%碳水 化合物水平,41.00%碳水化合物水平最低。6.盐度(0.5、8、16和25)和蛋白质水平(26.59、35.18和45.31%)对凡 纳滨对虾的影响:1.在0.5盐度下,随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凡纳滨对虾存 活率呈下降趋势,盐度增加至8以上后对虾可正常生活;H.在叁个蛋白质 水平,凡纳滨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总转换效率和净转换效率均以8 和16盐度组最高,随盐度的升高或降低,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总转 换效率和净转换效率均呈下降趋势;IH.在0.5盐度下,摄食叁个蛋白质 水平对虾的特定生长率组间差异不显着;在8一25盐度下,摄食35.18%和 45.31%蛋白质水平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总转换效率和净转换效率组间差 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其它处理。7.饲料中添加氯化钠(0.00、0.05、0.10、0.20、0.40、0.80、1.60、3.20、 6.40和12.80%)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工.饲料中添加氯化钠显着的影响对 虾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换效率,而对摄食量和吸收效率的影响 不显着;H.在0.8溅氯化钠水平,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着高于0.00、 3.20、6.40和12.80%氯化钠水平。

刘茂琪[9]2014年在《高血糖激素(CHH)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理代谢中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高血糖激素(Crustacean hyperglycemic hormone, CHH)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神经肽激素,在甲壳类体内行使多种重要功能。本文首先克隆得到凡纳滨对虾高血糖激素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重组表达其开放阅读框(ORF),然后将纯化的重组高血糖激素注射到凡纳滨对虾体内,以此来研究高血糖激素对对虾生理代谢调控的影响,主要包括方面的内容:(1)凡纳滨对虾高血糖激素基因的全长克隆和原核表达;(2)注射重组高血糖激素对凡纳滨对虾鳃丝离子转运、血细胞防御、糖类代谢作用的研究1.凡纳滨对虾高血糖激素基因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通过RACE技术获得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眼柄高血糖激素(LvCHH)全长cDNA序列,全长846bp, GenBank登录号:HM748790.2。序列分析表明LvCHH基因含有65bp的5’端非编码区、436bp的3’端非编码区和345bp的开放阅读框,而且3’端非编码区含有保守加尾信号(AATAA)和poly (A)尾巴,开放阅读框编码114个氨基酸,信号肽长度为24个氨基酸,具有高血糖激素家族特有的标志肽段。同源性分析显示,LvCHH与相近物种的同源性较高,其中与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的同源性为76%,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同源性的为65%,与云斑厚纹蟹(Pachygrapsusu marmoratus)的同源性为53%,这些序列中都含有保守的6个半胱氨酸残基;由系统进化树分析可知,LvCHH与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斑节对虾、刀额新对虾聚为一枝,通过与同物种的不同CHH序列进行比较,推测LvCHH为CHH-A型中的一种基因;LvCHH基因在凡纳滨对虾腹神经、眼柄、心脏、肝胰脏和肌肉中均有表达,其中心脏和眼柄中的表达量较高,肌肉中的表达量较低,而鳃丝中没有表达。通过构建LvCHH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32a-LvCHH,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含6个His标签的重组LvCHH融合蛋白,由带有His标签的Ni2-亲合层析柱纯化得到重组高血糖激素蛋白,经SDS-PAGE分析显示在20KD处有显着诱导条带,与预测的分子量大小基本一致,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可以与anti-His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证明高血糖激素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在注射纯化重组高血糖激素后48h内,测定鳃丝Na+/K+-ATPase活力和血糖含量,结果表明,各处理组Na+/K+-ATPase活力在0-6h内呈峰值变化,均在1h时达到最大值,20和30μg纯化蛋白/shrimp-1处理组在1h时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2.注射高血糖激素对凡纳滨对虾鳃丝信号通路和离子转运的影响本部分研究了在注射重组高血糖激素对凡纳滨对虾鳃丝信号通路和离子转运的影响。实验共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10μg纯化重组CHH蛋白/shrimp处理组、20μg纯化重组CHH蛋白/shrimp处理组),各处理组均设置3个平行,取样时间:0h、0.5h、1h、3h、6h、12h.24h.48h.结果表明:注射高血糖激素后,各处理组鳃丝生物胺含量均有显着变化,但是变化最明显的是NE,DA只在6h,5-HT在3、6h时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平,说明响应高血糖信号最主要的生物胺是NE,且不同处理组之间生物胺含量没有显着变化;各处理组cAMP含量只在1h时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平,而cGMP含量在1-48h内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平,说明起主要作用的是cGMP,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而响应cGMP的蛋白激酶主要是PKA;而叁种离子转运酶首先响应的是Na+/K+-ATPase和HC03-ATPase,V-ATPase活力在12h后才开始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平。血淋巴渗透压也是在12h后开始显着升高。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在注射高血糖激素后,信号传导的途径为:NE→cGMP→PKA和PKC→叁种离子转运酶→血淋巴渗透压。3.注射高血糖激素对凡纳滨对虾糖类代谢影响本部分研究了在注射重组高血糖激素对凡纳滨对虾糖类代谢的影响。实验设计同上,结果表明,在注射高血糖激素后,肝胰脏cAMP和cGMP的含量表现基本一致,都是在3-48h内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平,说明肝胰脏cAMP和cGMP响应高血糖激素的刺激在同一水平;肌肉中的糖原合酶活性没有变化而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在3-48h内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平,而肝胰脏中的GS和GP活力都有显着升高的变化,而肝胰脏和肌肉中的FBPase和PEPCK的活力都有显着变化,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肌肉是响应高血糖激素的主要组织,在糖原合酶活力不变的前提下,糖原磷酸酶的活力增加,这样,葡糖产生的速度会大于葡糖消耗的速度,造成血淋巴中葡糖含量的升高。而糖异生在两个组织中都有作用,但主要是在肝胰脏的发挥作用,通过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血糖含量的上升。4.注射高血糖激素对凡纳滨对虾免疫防御指标的影响本部分研究了在注射重组高血糖激素对凡纳滨对虾免疫防御指标的影响。实验设计同上,结果表明,血淋巴中DA的含量在6h的时候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平,而其他时间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着变化,血淋巴5-HT的含量在0.5-12h内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平,NE含量在3-12h内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平,由结果可以看出在高血糖激素的刺激下,血淋巴中首先做出响应的是5-HT,其次是NE,最后是DA。生物胺的变化导致血细胞的数量发生改变,血细胞数量在0.5-12内都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平,这与5-HT的含量变化一致。酚氧化酶原的活力在3-48h内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平,酚氧化酶活力在1-6h内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平,由结果可以看出,血细胞数量的变化伴随着酚氧化酶及酚氧化酶原活力的改变,但是酚氧化酶原的变化滞后于酚氧化酶,这可能是因为信号刺激处于血淋巴中的酚氧化酶由低活性的状态转变为高活性的状态,而伴随着酚氧化酶活性的升高,激活了酚氧化酶原的活力,进一步提供更多的酚氧化酶来应对外界的刺激。凡纳滨对虾的抗菌活力在0.5-6h内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平,而溶菌活性没有显着变化,说明高血糖激素对对虾血细胞防御机制的影响只是部分性的。

张新节[10]2011年在《叁种水环境下,饲料钾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海水、稀释海水及钠钾比40的人工低盐水体条件下,配制钾添加量分别为0%、0.3%、0.6%、0.9%、1.2%、1.5%的6种实验饲料(基础饲料含钾0.59%),投喂凡纳滨对虾8周。评价饲料钾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氮代谢、渗透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海水条件下,随着饲料钾水平的增加,基础饲料组、0.3%组、0.6%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饲料系数显着低于其它各组(P<0.05),各组对虾成活率(97.5%-100%)无显着差异(P>0.05)。饲料钾水平显着影响凡纳滨对虾体钾、体蛋白和体脂肪含量(P<0.05),对体水分和体灰分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各实验组对虾的排氨率都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钾水平对凡纳滨对虾血清中K~+和Na~+的含量没有显着影响(P>0.05),而Cl~-含量和渗透压都呈显着的先升高后逐渐平稳的趋势(P<0.05),0.6%-1.5%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鳃丝Na~+-K~+-ATPase活性和血清总蛋白含量都呈显着性的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0.3%组Na~+-K~+-ATPase活性最高。各处理组凡纳滨对虾的血细胞数和血细胞活性氧(O2-)产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0.3%组的血清酚氧化酶活力和溶菌酶活力最高(P<0.05)。从以上指标可以看出,海水条件下,饲料钾水平在0.96g/100g饲料(0.3%组)时,凡纳滨对虾有最佳的生长、氮代谢、渗透调节能力、免疫力和抗病力,当饲料钾水平超过1.48g/100g饲料(0.9%组)会抑制对虾的生长。2.稀释海水条件下(盐度为4),随着饲料钾水平的增加,0.9%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最高,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的饲料系数和成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饲料钾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的常规体成分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0.3%、0.6%和0.9%组体钾含量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0.9%组排氨率最低,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随饲料钾水平的升高,血清精氨酸酶活性具有升高趋势,尿素含量呈显着的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0.9%组的尿素含量最高。饲料钾水平不影响凡纳滨对虾血清中K~+含量及渗透压水平,血清中Na~+和Cl~-含量呈显着的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0.6%和0.9%组血清中的Na~+、Cl~-含量最低;鳃丝Na~+-K~+-ATPase活性呈显着的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0.9%组最高。0.9%组的血蓝蛋白含量、血细胞活性氧(O2-)产量、血清酚氧化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最高;0.9%和1.5%组的溶菌酶活力最高但与1.2%组无显着差异。哈维氏弧菌攻毒后,记录7天内对虾累计死亡率发现,0.3%组的累计死亡率最低,显着低于对照组,0.3%、0.6%和0.9%组间无显着差异。由以上指标可见:稀释海水条件下,饲料钾水平在1.48g/100g饲料(0.9%组)左右时,凡纳滨对虾有最佳的生长、氮代谢、渗透调节能力、免疫力和抗病力。3.人工低盐水体条件下(盐度为4),随着饲料钾水平的增加,各处理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呈先显着的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0.6%组最高;0.3%组饲料蛋白效率最高。各处理间体钾含量差异显着(P<0.05),0.3%组最高。0.6%组排氨率最低,0.9组耗氧率最低,都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随饲料钾水平的升高,血清精氨酸酶活性有升高趋势。各组血清中Na~+和Cl~-含量呈显着的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0.3%组最低;鳃丝Na~+-K~+-ATPase活性呈显着的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0.9%组最高,0.6%组与0.9%组间无显着性差异;各组间渗透压和血清K~+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1.2%组血细胞活性氧(O2-)产量和酚氧化酶活力最高,0.3%-1.2%组间无显着差异;0.6%组血蓝蛋白含量最高;0.3%和0.6%组的溶菌酶活力和超氧化物酶活力最高,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钠钾比为40的人工低盐水条件下,凡纳滨对虾饲料钾水平在0.96g/100g饲料(0.3%组)-1.26g/100g饲料(0.6%组)时,最有利于凡纳滨对虾的生长。

参考文献:

[1]. 酵母水解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形态的影响[J]. 熊家, 袁野, 罗嘉翔, 陆游, 马红娜. 中国水产科学. 2018

[2]. 不同比例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氨氮能力的影响[J]. 夏磊, 赵明军, 张洪玉, 唐夏, 杨铿. 中国水产科学. 2015

[3]. 四种植物蛋白源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氨基酸沉积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D]. 伍代勇. 苏州大学. 2007

[4].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光照环境优化技术研究[D]. 秦菲. 青岛理工大学. 2018

[5]. 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对环境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D]. 贾旭颖. 中国海洋大学. 2014

[6]. 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D]. 张健. 中山大学. 2012

[7]. 温度和盐度双因子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代谢的影响研究[D]. 刘鹏.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8].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生物能量学的初步研究[D]. 王兴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04

[9]. 高血糖激素(CHH)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理代谢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 刘茂琪. 中国海洋大学. 2014

[10]. 叁种水环境下,饲料钾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 张新节.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生物能量学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