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旅游开发促进地区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基于珠江—西江经济带89个旅游样本的调查研究论文

养生旅游开发促进地区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基于珠江—西江经济带89个旅游样本的调查研究

陆凤娟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摘 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对珠江—西江经济带89个旅游样本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结果表明,珠江—西江经济带部分地区扶贫效果显现,但整体经济带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充分,全域旅游尚未形成,文化旅游对脱贫的作用并未显现。究其原因,主要为贫困人口对旅游扶贫缺乏信心、地区基础设施与交通建设不够完善等因素阻碍了养生旅游对地区精准扶贫效果的发挥。因此,应通过探索创新机制、搭建旅游扶贫平台,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增强贫困人口的旅游扶贫信心,完善基础设施,来提升养生旅游开发对精准扶贫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养生旅游;精准扶贫;旅游资源开发;珠江—西江经济带

旅游业因其吸纳劳动人口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快的优势,逐渐成为我国开展扶贫工作的一大抓手。2016年9月,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等12个部门制定并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提出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八大行动。由此可知,国家对于引导各地旅游业发展、带动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非常重视。而且健康、长寿的生活历来是人们的追求与向往,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基础上,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关注养生旅游。而在全国推行旅游精准扶贫的浪潮下,作为脱贫任务最重大的省份之——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其所处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在此浪潮中养生旅游对脱贫作用的现状及取得成效、典型成功案例等均值得相关学者进行研究。基于此,笔者前往珠江—西江经济带的11个城市进行实地调研,回收到89份有效问卷,在此基础上进行养生旅游促进脱贫的现状探析与路径研究。

根据对已有的文献的查阅,发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产都不高,资产在20万到50万元之间的大约占28%,资产在50万到100万的大约占29%,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来,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产都处于100完以下。所以他们的规模较小,从另一方面展现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能力是不强的,由于资金的不充足,他们不敢进行更多的业务,而给农民的贷款也更多的是小额贷款,小额贷款很多时候解决不了农民的根本问题。而且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多的是种植业、养殖业的合作社,也使得覆盖面较小,限制了面向农民的贷款量。

1 国内外文献梳理

20世纪90年代起,外国学者开始关注旅游对贫困减少的促进作用,如有学者指出全球化是贫穷国家脱贫所依赖的路径,而旅游业则是全球化可以直接推进的主要产业之一。国外早期旅游扶贫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对贫困人口的影响、贫困人口参与和受益机制等方面,研究主体主要集中在贫困落后的地区或国家。国内学者关于旅游与贫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学者普遍认为旅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脱贫,但并未真正达到“脱贫致富”目的[1]。特别是受业主能力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农民对旅游开发持消极态度[2]。而且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交通基础薄弱,已然成为限制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3]。旅游发展受阻,对地区精准扶贫的带动作用将降低。因而,应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发挥旅游业对精准扶贫的促进作用;深入开展旅游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在此基础上依据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将扶贫、扶志、扶技相结合[4]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与扶贫的相关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而以定量方式对养生旅游精准扶贫进行研究的相关成果较少。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丰富,但贫困人口也较多。在国家推进旅游与扶贫共同发展的浪潮下,探索珠江—西江经济带养生旅游精准扶的路径,对减少地区贫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养生旅游对地区扶贫的作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最大助推产业。养生旅游的开发有利于推动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升人均收入。通过调研发现,珠江—西江经济带部分地区在旅游促进地区扶贫方面已取得较大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也相当显著。

2.1 部分地区扶贫效果显现

以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牛黄解毒片中的砷元素形态为例,讨论了测定牛黄解毒片中的砷元素形态的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及其各不确定度分量评定方法。可以看出,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仪器分析方法(如原子荧光法、火焰原子吸收法等),该方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全过程的重复性、标准曲线的制作、称量和定容所使用的天平、玻璃器皿等方面。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实际操作中,认真、细心、按规范做好每一步操作,就可以减少不确定度,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丹洲镇四面环水,得天独厚的环境吸引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开展健康、休闲的养生游。调研发现,近年来,古镇养生旅游发展对精准扶贫的作用已显现。从就业的角度来看,丹洲镇旅游发展为镇上农户与贫困人口增加了就业机会,带来了经济收入。表1为2015年至2017年第一季度丹洲镇主导产业吸纳和带动周边地区人口的就业情况。

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所调查的样本中,20%的调研对象认为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充足,80%的调研对象认为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这说明目前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旅游资源依然未得到有效开发,如横县的茉莉花旅游资源、崇左市的边境旅游资源均未得到有效开发。

表1 2015年至2017年第一季度柳州市丹洲镇主导产业吸纳和带动周边地区人口就业情况

2.2 经济带整体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充分

轰然消散的桑烟,怦然碎裂的骸骨,以及祈神时天葬师绝望的神色……白日里的一幕幕再次浮现在青辰的眼前,不觉间,他的额角已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2.3 旅游开发的村庄较少,全域旅游尚未形成

调研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样本中,12%的调研对象认为从事旅游业相关工作实现脱贫的可能性为非常可能,47%的调研对象认为一般可能,33%的调研对象认为不太可能,8%的调研对象认为绝不可能。由此可见,贫困人口对通过从事旅游业相关工作实现脱贫的途径并不认可。本次调研的结果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现象,调研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在所有就业人员中仅占10%或以下。农户对旅游业发展缺乏信心,旅游企业缺乏从事旅游的相关人才,成了阻碍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脱贫的重大障碍。

3 养生旅游促进地区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贫困人口对旅游扶贫缺乏信心

调研组收集到的调查数据显示,调查样本中,发展旅游业的村庄占村庄总数量的比例仅为10%或以下。按照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准则,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消费市场间的距离。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城市分散在各地的旅游村庄增加了游客出现的时间花费成本,成为阻碍地区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障碍。

3.2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不便利

珠江—西江经济带整体旅游业发展缓慢、旅游人数较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各旅游景点及其周围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由于经济带上很多主要景点均地处偏僻地带,除普通公路外,高铁、高速等均不能到达,且没有开发旅游专线,交通不便导致游客不愿舟车劳顿来此。另外,养生旅游线路较少,旅游景点内部配套不完善。而且当地村民对旅游开发不重视,以种植业为经济来源,不愿分散精力经营养生旅游相关服务业,导致旅游业发展滞缓。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于两组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养生旅游精准扶贫开发的对策

4.1 探索创新机制,搭建旅游扶贫平台

政府应探索创新旅游扶贫体制机制,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贫困村成立旅游扶贫股份制合作社。同时,政府在基础设施配套、金融担保贷款等方面加强帮扶,搭建旅游资产收益扶持平台,并根据当地的实际困难和需求,确定由哪些部门实施部门生态帮扶计划和措施,强化旅游产业对贫困农户的精准带动。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养生+精准扶贫”旅游开发模式,发展绿色扶贫,走养生扶贫之路。

4.2 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增强贫困人口对旅游扶贫的信心

第三产业是促进我国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最大助推产业,养生旅游的开发将会推动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因此,旅游企业应主动承担起安排贫困人口工作岗位、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的社会使命。贫困户通过切身感受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其旅游脱贫信心。而且贫困户是养生旅游精准扶贫的关键对象,因此,在扶贫精准度提高的同时,贫困户要发挥积极主动性,主动融入养生旅游扶贫队伍,配合扶贫工作,从养生旅游精准扶贫的被动者转变成主动者,进行主动脱贫。

4.3 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

交通、景区周边环境等因素均是游客选择旅游景区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因此,珠江—西江经济带应通过完善交通网络、打造景区周边设施等方式提升景区吸引力。同时,旅游企业要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在利好政策与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大力发展地区旅游龙头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增加旅游企业收益。并在此基础上,使旅游业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精准扶贫,帮助地区达到脱贫目的。

参考文献

[1]饶勇,黄福才,魏敏.旅游扶贫、社区参与和习俗惯例的变迁:博弈论视角下的可持续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3):88-92,96.

[2]文军,李星群.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研究:以桂林龙胜龙脊景区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8(4):195-202.

[3]于蓉.少数民族旅游扶贫的可能性、重要性与路径选择:以四川省阿坝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3):146-149.

[4]杨建,韩宗伟,张翊红.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和推进策略[J].云南社会科学,2016(6):52-56.

[中图分类号] F592;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15-50-2

基金项目: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18055)。

作者简介: 陆凤娟(1993—),女,硕士,研究方向:城镇化与旅游、反贫困等问题研究。

标签:;  ;  ;  ;  ;  

养生旅游开发促进地区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基于珠江—西江经济带89个旅游样本的调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