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全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论文

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全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论文

加速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全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进步论文,企业论文,工作会议上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讲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九五”时期和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同时指出要实现这些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在客观地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科学地分析我国经济现状、发展客观规律、所面临的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后作出的科学决策,是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今后15年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企业技术进步是实行“两个根本转变”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精神,总结、交流企业技术进步的成绩和经验,提出“九五”时期企业技术进步的思路和规划,安排部署近期企业技术进步需要抓好的主要工作。

一、认真回顾和总结“八五”时期企业技术进步的成绩和经验

“八五”时期,我国经济体制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企业技术进步工作,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不断适应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开展的。在这个过程中,银行、财政、税务、海关等有关部门及各地方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八五”时期,企业技术进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证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以企业技术进步为主要内容,企业技术进步必须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变。

(一)“八五”时期企业技术进步取得的成绩

“八五”时期,企业技术进步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实现了技术改造投资的较快增长,“八五”时期预计完成投资1.07万亿元;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提高了规模经济效益;缓解了“瓶颈”产业的制约;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在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技改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结构调整的力度明显加大,促进了经济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短线产品,如化肥、精煤、水泥、玻璃、钢材、重轨、轿车等都有较大增长,保障了有效供给。

──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提高,开发出一大批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发展了名优产品,增强了企业活力。其中,国家级新产品6800多项,约占总数的23%。

──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并重,突出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据统计,1993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1.25万个,比1900年增加54%。国家有步骤、有重点地扶持了140家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有较高水平的技术开发中心。“产学研”联合工作健康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特别是加速了高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有了提高,某些行业成效明显。如轻工纺织、机械电子、冶金、医药、建材等行业的新增效益中技改贡献率达60~70%。

──提高了产品附加价值,增强了机电轻纺类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

──在节约能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取得了较大的环保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至1994年年均节能率达到6.3%,预计“八五”时期节约能源将达到3.45亿吨标准煤,可超额完成“八五”国家计划。

──促进了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的发展。

──促进了军工部门的结构调整。

──我国的质量工作有了新的进步。主要表现在:部分重要原材料的质量有所改善;一些重大装备的质量问题明显减少;一些耐用消费品质量,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的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涌现出一批质量效益型企业和名牌产品。

此外,“八五”时期,在标准、计量、专利、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在某些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二)“八五”时期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经验

回顾“八五”,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取得的成绩是突出的,取得的经验是丰富的。

1.企业技术进步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的途径和手段。

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工艺和装备为基础,以节能降耗和降低成本为重点,把新产品的开发、技术的攻关、国内新技术的推广、转移与国外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结合起来,并把质量、标准、计量、专利、信息、咨询、人才培训和企业技术进步协调配套地抓起来。

3.技术改造要坚持与改革、改组和加强管理相结合。

4.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新形势的要求,技术改造要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在投资主体方面,实现以政府为主向企业为主转变;在管理方式方面,实现项目审批为主向政策引导为主转变;在管理覆盖面方面,实现从单纯管理国有企业,向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全社会管理转变。

5.运用“一条龙”的方式,开展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一条龙”的方式是采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在计划上,把技术开发、技术引进及技术改造等环节衔接成龙;在内容上,把产品、设备整机及主要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从设计、工艺技术到工业化生产配套成龙;在组织上,把企业、研究设计单位、高等院校、军工单位横向联合成龙。

6.“产学研”联合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高技术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7.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工作要坚持用户牵头。要充分发挥用户和制造部门两个积极性,按照用户的需要来研制和生产,发挥用户使用国产设备的积极性,促使用户和研制单位紧密结合,并共同承担风险。

8.以产品为龙头,推动工业技术发展工作。企业要以产品为龙头,带动相关的技术活动。国家以产品为龙头,组织实施重点开发项目、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重大技术装备专项。

(三)“八五”时期企业技术进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企业技术进步的认识不足。多年来,经济工作中一直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不少企业因缺乏资金得不到技术改造,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能力闲置;另一方面,不少地方和部门却热衷于铺新摊子,搞了许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项目。这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也提不高。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除了体制上的原因外,也有我们在思想上对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没有能正确处理好上新项目和利用现有基础的关系,没有能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

二是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包袱沉重,资本金注入严重不足,依赖银行贷款负债经营。企业自我技术开发和自我改造乏力,有的企业没有自我改造能力。企业技术与装备水平不高。我国国有重点企业关键设备达到和接近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仅占15%左右。三分之二的设备属国内一般水平或落后水平。据有关方面分析,我国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大约比发达国家落后15~20年。

三是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投入不足。第一,“八五”时期,技改投资占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和技改投资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均逐年下降。“七五”时期,技改投资占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1.8%,1991年、1992年、1993年分别为28.2%、27.7%和26.3%,1994年又降为25%,低于“八五”计划确定的35.1%的要求。技改投资中银行贷款比重,1991年为43.1%,1992年为42.3%,1993年下降到33.8%,1994年仅占28%。第二,“八五”时期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不足。1993年全国1.5万家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自筹技术开发费166.3亿元,只占当年销售收入的0.87%。

四是国家对重点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贴息贷款和财政拨款的投入有差距,难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对国家迫切需要,社会效益较好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及时给予有效的扶持,也对优强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禁而不止。

五是发展不平衡。沿海与内地省市由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差距,导致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出现新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步伐比东部地区要慢,差距拉大。

二、新形势下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九五”时期,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坚决贯彻五中全会《建议》精神,将“两个根本性转变”贯穿于整个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全过程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一)指导思想

今后15年特别是“九五”时期,企业技术进步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十分繁重。这一时期企业技术进步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总体要求,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精神,紧密结合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调整结构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步伐,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主要目标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九五”时期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目标是:

1.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其主要标志是:(1)企业逐步成为技术改造、技术开发、科技投入和产业化的主体,从而奠定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微观基础;(2)企业技术进步工作要逐步实现“三个转变”;(3)技术市场基本形成并规范运行;(4)“产学研”联合、科技与经济结合机制基本形成;(5)质量工作有新的进步。

2.推动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等四大产业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同时,推动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九五”时期,力争重点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平。第三产业的技术进步也有新的发展。

3.在搞好1000家大企业、大集团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的基础上,形成一批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质量效益好、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企业以及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产品。

4.开发出一大批高档次、高质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其规模效益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显著提高,形成一支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高技术产业。

5.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老企业,进一步提高这些企业和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基本做法

1.要依托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过40多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规模已相当可观。但在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资源消耗高、资金周转慢、产品质量不高、损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仍很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依托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能够以现有企业为依托,通过改革、改组、改造提高生产能力的,就不要再铺新摊子。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挖掘潜力,提高生产能力与投资效益。

2.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三改一加强”的方针,把企业技术改造与改革、改组和加强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相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紧密结合。坚持“三改一加强”,就是坚持了改革与发展的统一、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统一。不改革,就没有动力;不改组,就难以调整结构;不改造,就没有建立在先进科技与装备基础上的强大的物质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加强企业管理,就难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经营效益。必须把企业技术改造与改革、改组和加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不可偏废。

3.技术改造、技术开发要择优扶强,支持重点产业和优势企业加快发展。要选择一批优强企业,结合产品结构调整、新技术采用和新产品开发,通过投资倾斜,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培育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的新的经济生长点,提高投资的使用效果。

4.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九五”时期,要进一步扩大企业技术进步的投融资渠道,要充分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我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开放,扩大外资引进,增大外资投入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比重。

5.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开发能力,继续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特别要重点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较高水平的技术开发中心。继续大力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的结合。共建技术开发机构与经济实体,共同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以多种形式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以及合作建立中试基地、技术开发中心等。要继续推动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并使其持之以恒地健康发展。

6.要从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入手,加大技术进步力度。要提高我国能源、交通、原材料等产业的技术素质,通过技术进步,基本消除重大技术设备在质量方面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7.认真研究、制定和完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审批一个项目,只能解决一个企业的问题,而制定出一项好的政策,往往能促进一大片企业的发展,甚至促进整个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级主管部门,要花力气,下功夫,认真研究、制定和完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鉴于到今年底原有鼓励企业技术进步的一些政策将结束,必须抓紧研究“九五”时期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有效措施,包括鼓励和支持重大新产品开发、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节能降耗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等等。此外,还要制定和完善企业技术进步的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加强对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三、近期企业技术进步要认真抓好的重点工作

根据“九五”时期企业技术进步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近期企业技术进步要认真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1.认真实施“双加”工程,促进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加快发展。为了进一步发挥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骨干作用,适应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今年已开始全面实施“双加”工程(即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建立技术进步机制),选择一批重点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和对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有重要意义的技术改造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促其尽快提高技术水平。“双加”工程项目实现情况如何,能否做到投资、工期、工程质量三包干,将是考核主管部门和各级经贸委技改工作实绩的一个具体标准。要按照统一管理、分级组织实施的原则,将项目分为国家、部门、地方三个层次的重点,由其分别负责组织好项目的实施,直至投产达产。要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对列入“双加”工程计划的项目,视同项目建议书批准。在项目资金安排上,国家、地方和企业都要予以重点保证。要改革贴息办法,做到项目开工前一次核定,按期达产后一次兑现。要实行项目跟踪制度,建立责任制。各级管理部门对其归口管理的项目实施情况,要定期汇总报告;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协调,及时反馈。

2.全面推广燕化经验,提高技改项目的成功率。今年5月国家经贸委已发了关于学习推广燕化经验的通知,在全国推广燕山石化公司45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投资、工期、质量“三包干”的经验。各级经贸委要认真学习燕化的建设思想、建设模式和建设方法,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选择项目要讲求成功率,争取做到改造一个、成功一个,改造一批、成功一批;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中技改资金的“两个比重”;三是进一步抓好技改项目自筹资金的落实工作;四是对重点项目,要重点扶持,确保项目按期投产达产;五是要加强技术改造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与业务素质的建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3.做好18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百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56个企业集团试点和3个控股公司试点的技术进步工作。试点城市技术进步工作要以转机建制较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通过技术进步,促进试点城市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促进城市骨干企业不断上品种、上水平、增效益,促进试点城市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技术进步工作要与“优化资本结构”各项试点工作密切配合,争取经过2~3年的努力,使各城市优强国有企业的数量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明显增加,并在18城市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技术进步投融资机制。

要结合百户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56个企业集团、3个控股公司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技术进步与企业改革、改组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对试点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方面有明显作用的项目予以支持,促进试点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增强竞争能力,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搞好1000户国有重点企业的技术进步工作。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国家经贸委已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关系国计民生,或是有相当经济规模,是全国利税大户,或是重点行业的排头兵等条件,初步确定了1000户国有重点企业的名单。搞好这些重点国有企业,总的原则是在机制上动脑筋,而不是靠减税让利。首先要将这1000户企业作为国家重点联系企业,与人民银行总行及国家经贸委联网,保持经常性的信息沟通。在这个基础上,对1000户企业实行分类指导。在技术进步方面,对1000户企业中经济实力强、经济效益好的300户优势企业,要予以重点支持,优先安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项目,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根据“搞好大的,放活小的”的原则,对于产品有销路、经营管理好的小企业,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对其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也要给予积极引导和支持,使其能够得到更快发展。

5.抓好新产品开发工作,提高技术开发能力。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努力开发适销对路、节能降耗、降低成本、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并以产品为龙头,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为技术改造提供市场需要的先进技术成果,努力发展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为此,要继续推动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特别是要鼓励和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较高水平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重点加强已认定的140个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不断总结经验,抓好典型示范,推动我国大中型企业建立有效的资金筹措渠道和人才激励机制,改善研究开发条件,提高技术开发能力。

6.进一步加强技术引进工作。积极扩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与管理经验,对于搞好国有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扭转目前技术引进成本上升、规模下降的状况,要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推动引进技术工作的措施。要积极制定鼓励引进的技术与设备目录,加强对外资投向的政策引导,认真贯彻执行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7.进一步推动“产学研”联合工作深入开展。重点抓好“产学研”合作联系点,深入探讨“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及运行机制。同时,研究并提出措施,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和经济实体。继续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组织实施。有条件的省区市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

8.大力开展新技术推广工作。现在,我国每年可产生几万项科技成果,但真正得以应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例却很低。同时,已引进技术经消化吸收、改进创新后产生的成果,也急需推广应用。所以,必须大力加强新技术推广工作。重点是要坚持不懈地推广以节能降耗和微电子技术为主的新技术,例如工业窑炉改造、机床改造等,要限制淘汰一批技术落后、耗能高、污染严重的设备。要充分发挥专利技术的作用,保护知识产权。

9.抓好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和国产化工作。要坚持用户牵头,依托基建和技改工程,自主研制与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结合,提高水平、质量、档次、效益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高水平为起点开展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和国产化。尽快完成已确定的重大装备的研制和技改项目,切实抓好已安排的21家企业重大技术装备生产的技改项目,使其成为能根据市场需求,批量生产高水平、高质量国产化重大技术装备的企业。

10.依靠技术进步,深入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都必须节水、节能、节材、节粮,千方百计减少资源的占用与消耗。各行各业都要制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及环境保护的目标与措施,大幅度地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快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开发步伐,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的巨大作用。“九五”时期,要有重点地制订资源节约综合利用规划,继续抓好示范,同时对量大面广、节能潜力大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技术,如建筑节能、工业锅炉、粉煤灰、煤矸石利用等要加快推广和改造。

11.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把企业的质量工作和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质量工作要着眼于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围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严格企业质量管理,充分发挥各极政府部门的作用进行综合治理等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把我国企业的质量工作和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新台阶。经济综合部门,财政、金融、税收、科技、工商等部门,都要关心质量工作。各部门共同配合,形成合力,把质量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2.认真编制《“九五”技术改造计划纲要》、《“九五”时期工业交通技术发展纲要》和《质量振兴计划》。制定好这三个文件,对于做好“九五”时期的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国家经贸委已起草了这三个文件的初稿。各省、区、市经贸委也应根据这三个文件精神,结合各地当前和“九五”时期改革与发展的形势,深入调查研究,认真组织编制好本地的企业技术进步规划。

抓好以上各项重点工作,关键在于领导,在于人才。要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积极选拔和培育一大批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企业家、充分重视和发挥企业家在技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一把手要抓第一生产力,一把手要重视企业的技术进步工作。只要有了好的领导班子,好的激励机制和好的职工队伍,企业的技术进步工作一定会不断向前推进。

标签:;  ;  ;  ;  ;  ;  ;  ;  

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全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