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之争中收购方“前海系”收购资金来源及分析论文_夏懿琳

(四川大学商学院,610064)

摘要: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围绕万科股权进行的“万宝之争”引发社会热议,此事件不仅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了较大冲击,也对我国在金融创新背景下的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宝能系的主要资金力量——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运用保险资金在二级市场的频频举牌引起了热议。本文就公开渠道可以获得的信息和数据,就资金来源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万科股权之争;前海人寿;险资;举牌

1 “万宝之争”的基本情况

1.1事件基本经过

所谓“万宝之争”,是指从2015年7月开始,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宝能系”在资本市场上围绕万科控制权而展开的股权博弈。根据目前事件的发展态势,可将其归结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15年7~8月),“宝能系”通过三次举牌万科,持万科股票达15.04%,超越华润(14.89%),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第二阶段(2015年9月初),华润斥资4.97亿元,通过两次增持万科股份,持股比例达到15.29%,以微弱优势夺回万科第一大股东之位。第三阶段(2015年11月末至12月中旬),“宝能系”增持万科股份,所占比重达24.26%,再次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不久,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在公开声明中对此事持反对意见。第四阶段(2016年3月),万科与深圳地铁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同年6月,召开董事会审议组织预案,截至2016年7月,宝能系持股比例达到25%。

1.3资金来源与举牌途径

除自有资金之外,“宝能系”举牌万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浙商银行的理财资金、前海人寿的保险资金、商业银行和券商及基金公司的其他杠杆资金。

从理财资金端来看,浙商银行借助证券、基金、信托等渠道,最终将银行理财资金输送给“宝能系”中的钜盛华,钜盛华将这部分资金或是直接投向二级市场购买股票,或是进行二次杠杆融资后再投入二级市场进行股权投资。

从保险资金端来看,“宝能系”在第一阶段中三次举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销售前海人寿“海利连连”“聚富”等万能险产品的收益和部分传统保费。

从其他杠杆资金来看,首先是股权质押融资工具的使用。另外,“宝能系”还质押了宝能投资30%股权。其次是融资融券和收益互换等融资工具的使用。

图1宝能系举牌万科资金来源图

1.3前海人寿股票交易明细

根据万科的上市公司公告,2015年7月11日,前海人寿第一次举牌,集中竞价买入万科总股本5%的股份。

2015年7月25日,前海人寿第二次举牌,集中竞价买入万科0.93%的股份,若以披露的中间价14.375元/股粗略估算,前海人寿投资资金约14.80亿元。

2015年8月26日,前海人寿第三次举牌,竞价交易买入万科0.73%股份,若以披露的中间价13.54元/股粗略计算,前海人寿投资资金约10.86亿元。

此后,前海人寿未增持万科股票。截至目前,前海人寿共持有万科总股本6.66%的股票,耗费资金约105.11亿元。

对于举牌,举牌方看中的是被举牌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一种理性投资决策。举牌也向市场传递一个该公司被低估的信号,投资人可根据这个信息进行投资。

市场对被举牌公司的股票价格一般持乐观态度,因此,当以前海人寿为代表的险资在二级市场大举举牌之时,被举牌公司股价在短时间内快速上涨,激发了市场的做多热情。因此,举牌在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只是,在这次以前海为代表的险资大规模举牌事件中,我们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更多是问题。

2.1举牌加剧市场短炒行为,增加金融市场风险

从近两年被举牌公司股价走势来看,经过举牌的上市公司往往容易受到短期资金关注。险资举牌导致了市场大幅震荡。在这期间,中小投资者由于其信息面相对落后往往在险资举牌后才追高进入,一次次成为接盘侠并承担了更多的风险。因此,在举牌制度并不完善的时候中小投资者往往成为牺牲品。

2.2万能险无序增长易发生系统性风险

去年12月保监会已对前海人寿的万能险产品采取了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在三个月内禁止申报新产品的监管措施。可以说,失去万能险的资金来源,前海人寿必然面临流动性压力,如果此时不加以控制自身风险则很可能发生损失,而这种损失最后只会转嫁给保险投资者。

2.3险资与大股东的股权之争增加企业经营风险

股权之争不仅给企业造成了无形损失,还使得大股东和管理层精力被分散进而影响公司日常经营。此外,股权之争极有可能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利益不透明的情况下,独立董事、监事会等监督缺位的问题屡屡出现,中小股东的权益无法有效保护。

3 总结

保险,本质上是为了给老百姓更好的保障,因此,险企应值得信任、稳健审慎,高杠杆举牌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应当禁止的。但长远来看,保险资金投资证券市场是大势所驱,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险企应加强专业投资能力,理性挑选优质上市公司进行投资,从而引导A股市场步入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阶段,这才是险资入市应有的作为。

参考文献

[1]叶颖刚.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投资特点、风险与应对[J].金融市场,2016(3)

[2]王鹏智.从中融人寿举牌看险资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及未来走向[J].渤海大学学报,2016(4)

[3]高田甜,陈晨.基于金融消费者保护视角的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3).

[4]谢平,邹传伟.金融危机后有关金融监管改革的理论综述[J].金融研究,2010(2).

[5]黄金曦,徐丹.不完全信息下上市公司股权反收购动态博弈——基于万科与宝能系的股权之争 [J]. 财会通讯 ,2016(32)

论文作者:夏懿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万宝之争中收购方“前海系”收购资金来源及分析论文_夏懿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