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应用论文_周伟玲,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应用论文_周伟玲,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陕西 西安710032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26例进行髋部骨折手术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首先患者取平卧位,超声引导下行患侧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然后取侧卧位进行硬膜外穿刺,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按需分次追加硬膜外用药。评估患者侧卧位时、术中以及术后12小时VAS评分以及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记录硬膜外用药的总量以及芬太尼使用剂量,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在侧卧时的VAS平均评分为(2.69±1.79),术中为(1.62±0.51),术后12小时为(1.91±0.68);所有患者的平均硬膜外用药总量为(10.41±1.82)ml,芬太尼总剂量为(106.97±9.96)μg;手术过程中22例患者稳定配合,3例患者出现轻微疼痛不适,1例患者出现出血过多,疼痛难忍的情况,但最终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所有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高龄的需要进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来说,使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可显著的提高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改善高龄患者的配合情况,有助于维持高龄患者的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未来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连续硬膜外麻醉;高龄患者髋部骨折

高龄人群常常因骨质疏松、运动较少以及突然受力过大或受力不协调等原因发生髋部骨折,临床中常需手术对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由于该手术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麻醉的同时又尽可能的将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降到最低。但是由于大部分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中老年疾病,影响手术对麻醉方式的选择。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进行髋部手术时采取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具体的研究情况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所收治的26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经我院诊断后符合我院对髋部骨折的诊断标准。26例患者的年龄在69-86岁之间,平均年龄(72.81±6.05)岁;所有的患者均排除既往脑卒中史和脊柱畸形、穿刺部位感染以及近7天内使用过抗凝药和阿片类药物。其中1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9例合并高血压,7例合并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试验充分了解,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术前的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的常规检查,当患者卧床时间超过48小时查血D-D二聚体,当其大于参考值上限的患者在进行手术的1天前的下午进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手术前结合常规检查情况,尽量选择患者心情以及身体主要脏器功能处于较佳状态时进行手术。

1.2.2麻醉方式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外周静脉,进行心电监护、无创血压以及SpO2常规检测。给予患者2 μg / kg芬太尼镇痛,行桡动脉穿刺监测患者有创血压;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应用数字化超声诊断仪对患者实行股神经以及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等待麻醉效果明显时将患者进行翻身,在侧卧位下行连续硬膜外麻醉,选择L3-4间隙穿刺置管,操作完成后患者恢复平卧位,首先给予实验量3ml利多卡因(2%),5min后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和局部麻醉药入血症状,推注首次剂量0.5%的罗哌卡因6ml,10min后测定麻醉平面,再根据患者的麻醉平面和镇痛深度决定是否追加硬膜外用药,并且控制麻醉平面不超过T10,术中根据患者生命体征逐次酌情追加0.5%的罗哌卡因进行手术镇痛,每次追加的剂量不超过6ml。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的侧卧位时、术中以及术后12小时VAS评分以及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记录硬膜外用药的总量以及芬太尼使用剂量,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在本研究中,试验中所出现的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在进行神经阻滞后疼痛感下降明显,26例患者在侧卧时的VAS平均评分为(2.69±1.79),术中平均评分为(1.62±0.51),术后12小时平均评分为(1.91±0.68)。所有患者的平均硬膜外用药总量为(10.41±1.82)ml,芬太尼总剂量为(106.97±9.96)μg。手术过程中22例患者进行了稳定的合作,反馈为手术操作部位有感觉但无疼痛感;3例患者出现轻微疼痛不适,逐次给予小剂量芬太尼后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出现出血过多,疼痛难忍的情况,但最终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所有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越来越快以及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越来越多的高龄人群出现髋部骨折,与之相适应的是对于此病的治疗模式已经由以“手术治疗”为中心转移到以“保证高龄患者健康”为中心。当前临床中常采用全麻、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神经阻滞的方式实施麻醉,但是受高龄患者人群脏器功能退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老年疾病的影响,如何采取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来保证手术过程中高龄患者的生命安全成为当前进行髋部手术的关键。

此次试验对高龄髋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时采取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将两种麻醉方式联合在一起使用,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1)以硬膜外麻醉为主,用药剂量小,对高龄患者的全身情况影响小,安全易掌控;(2)麻醉前先进行神经阻滞有助于顺利进行椎管内麻醉,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有助于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体位摆放,有利于手术进行;(3)神经阻滞弥补了硬膜外麻醉效果不完善的缺陷:减少了椎管内给药和减轻了对阿片类镇痛药的依赖。

综上所述,对于高龄髋骨骨折患者,在其进行髋部骨折手术采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可以显著提高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且安全有效,对患者的负担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谢丽金.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0):2547-2549.

[2]伍捡林,刘安林,黄波,伍捡雄,陈明富,郭超.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04):574-577.

论文作者:周伟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应用论文_周伟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