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_利率市场化论文

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教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训论文,国外论文,利率市场化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多数国家的利率都经历了从管制利率到市场利率的过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虽然与其他国家放松利率管制时面临的环境不同,但从国外放松利率管制的过程与成败得失中仍然可以找到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

国外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情况

这里详细研究七个国家的利率自由化改革。这七个国家分别为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和智利。

美国和日本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代表。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都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基础条件、经济改革战略等很多方面有共同点,其中前三个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未能幸免,而利率市场化改革又都在危机前的80、90年代完成,需要特别关注。印度既躲过了危机,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进展得较顺利,至今颇为成功。智利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其利率市场化改革案例具备典型性。

下面以表格形式提炼出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和智利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点。

七个国家利率自由化改革的要点

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教训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经验与教训:

(一)渐进方式已被证明是一种稳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式

改革似乎总是青睐渐进主义,激进的改革方案往往会伴随着较大的冲击而被认为是失败的。韩国1988年12月一次性放开除政策性贷款以外的所有贷款利率和两年以上的存款利率,结果在1989年就引起利率飞涨而被迫中断。智利于1977年6月一次性放开全部利率管制,由于随后的银行危机,中央银行以公布指导性利率的形式宣布了第一轮自由化改革产生的市场化利率暂时废止。印度尼西亚在1983年一次性放开所有存贷款利率限制,结果是实际贷款利率长期高达10%~15%,道德风险导致银行坏账愈积愈重,终于导致了1990~1991年的银行支付危机。

实际上,就连金融体系和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美国,为了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也制定了一个六年的计划,而且至今不允许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其他如日本、印度和泰国也都采用渐进的方式进行利率自由化,其冲击远远小于印度尼西亚和第一次利率自由化时期的韩国和智利。而且韩国和智利在第一次利率自由化失败以后,也都改用渐进方式来推动利率自由化。

(二)确保金融安全是决定利率市场化次序的出发点

尽管各国的利率自由化次序并不完全相同,但纵观各国利率自由化过程,在确定具体的利率自由化次序时,都无一例外地坚持了金融安全原则。

从确保金融安全的角度出发,很容易发现利率市场化的次序也有一些自己的逻辑。

利率市场化的第一个原则是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优先。因为放松利率管制以后,中央银行仍然必须保持对利率的控制力,而货币市场是中央银行调控金融机构头寸,实现货币政策意图的主要场所。

利率市场化的第二个原则是贷款利率市场化应先于存款利率市场化。因为存款利率是决定存款机构经营成本的主要因素,贷款利率是决定银行营业收入的主要因素。存款利率固定意味着存款机构的经营成本相对固定,贷款利率固定意味着存款机构的收入相对固定。如果存贷款利率都固定,则存款机构的利润率也就相对固定了。一般来说,放松利率的上限管制一般都会导致利率上升,因此,如果存款利率先于贷款利率放开,则会缩小存款机构的利差,进而导致其经营状况恶化。而贷款利率先于存款利率放开则会加大存款机构的利差,进而改善其经营状况。如果存贷款利率同时放开,则存款利率上升除了会增加存款机构经营成本外,还会加速贷款利率上升,造成金融体系的剧烈动荡。另外,在金融体系还不够发达时,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于金融资源的配置作用远大于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作用。

利率市场化的第三个原则是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先于短期存款利率市场化。短期银行存款契约转换为长期银行存款契约受到诸多因素——如流动性的制约,而长期存款转换为短期存款是非常容易的。如果短期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先于长期银行存款,那么短期存款利率的提高会导致长期存款向短期银行存款转换,从而加大银行的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的第四个原则是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先于小额存款利率市场化。放开小额存款利率相当于放开了存款市场的所有利率,因为大量小额存款是银行系统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如果仍被管制的大额存款利率低于被放开的小额存款利率,那么大额存款就会通过迅速转换为小额存款来规避管制。实际上,对小额存款进行利率管制以降低银行存款市场的竞争是许多国家长期采取的措施。

(三)对资本项目进行严格管制有利于保证利率市场化的顺利推进和利率市场化以后经济的健康运行

当今世界的国际游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的承受能力。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让世人感受到了国际游资对于一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巨大冲击力。

资本项目自由化虽然有助于外资流入,增加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大规模资本流入会导致国内资金供应过剩,在金融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资源配置扭曲,也容易在过量资金的刺激下,造成经济过热增长,产生经济泡沫。同时,经济过热增长带来的进口需求扩大和大量外资流入导致的本币升值使经常项目逆差成为不可避免的后果。结果一旦汇率预期恶化,资本迅速撤离,金融危机就必然出现。

由于利率市场化一般采用渐进改革方式,利率放开是逐步推进的,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资源配置扭曲现象,此时,如果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任由规模巨大的国际游资对国内金融体系肆意冲击,货币当局将很难控制其中隐藏的金融风险。因此,在利率市场化之前甚至在利率市场化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资本项目管制有利于保证利率市场化的顺利推进和利率市场化以后的经济健康运行。

印度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正处于利率市场化的中间阶段,应该处于金融体系不太稳定的时期,但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安然无恙。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资本项目管制制度。资本项目管制有效地将印度隔离于国际游资的冲击和邻国的金融危机之外。

(四)引入一些不受利率管制的新的金融产品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策略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逐步引入不受利率管制的新的金融产品,有助于在维持原有格局的情况下,进行利率市场化。实际上,这是一种增量改革式的利率市场化方案,带来的冲击较小。如美国在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过程中,先后允许银行引入不受利率管制的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可转让提款通知单账户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日本也是通过引入市场化利率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作为其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开始的。

(五)充分监管是市场化利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金融体系是配置金融资源的场所,利率是金融资源的使用价格,当没有金融资源配置的数量约束(如信贷规模控制)时,利率是配置金融资源的最主要信号。但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利率常常不能正确反映金融资源的供需状况,这也是利率常常受到管制的理由。货币当局敢于放松利率管制并不是因为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已经消失,而是金融体系已经更加成熟,金融监管手段更加完善。只有对金融市场进行充分监管才能确保市场化利率能够正常运行。

对高利润的追逐很容易使银行青睐于高利率贷款,而高利率往往与高风险伴随,因此,高利率贷款往往不是增加利润,而是增加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

在管制利率的情况下,银行无法突破利率上限,涉足高风险项目不仅不能通过高利率来增加银行利润,反而会加大经营风险,因此,不需要太多的其他监管手段,银行也不会大量涉足高风险项目。但如果放开利率管制,利率由银行自行决定,则只有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负债业务进行充分监管才能有效抑制银行经营者产生道德风险而大量涉足高风险领域。

美国、日本在利率自由化初期都因为监管手段不到位而发生了小存款机构的大量倒闭现象,印度尼西亚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在利率自由化以后发生了银行支付危机。

(六)货币当局保持对利率的控制力是利率市场化以后金融体系能否健康运行的重要标志

货币当局对利率的控制会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受阻,二是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对冲。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会由于货币市场的建立与完善、金融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本身而得到畅通。国际资本的流动则受到资本项目管制与汇率制度安排的影响。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都因为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货币当局无力维护国内金融体系以及利率汇率的稳定而引发金融危机。

(七)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利率市场化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不管宏观经济处于过热时期还是处于衰退或萧条时期,实施利率市场化都可能造成经济更大的波动,甚至使利率市场化改革受挫。

如果宏观经济处于过热时期,受管制的利率一旦被放开,就会不可避免地加速上升,高利率会导致对高风险项目的追逐,泡沫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一旦泡沫破裂,经济就会陷入深重的灾难中。如果货币当局通过扩大货币供给来打压高利率,结果将产生加速通货膨胀。因此在宏观经济过热时放松利率管制,将对经济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韩国第一次利率自由化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当时的宏观经济过热。1986~1988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累积起对资金的旺盛需求,从1987年开始,工资攀升和房地产过度投机使物价扶摇直上,企业债券收益和代表性的市场利率从1987年第四季度的12.7%上升到1988年第三季度的15.5%。在这种情况下,当局竟然于1988年12月宣布了一揽子利率自由化措施,主要包括放开大多数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长期存款利率、货币市场工具利率和信托账户利率,结果自然是利率急剧攀升,第一次利率自由化计划被迫终止。

事实上,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时进行利率市场化也会造成不好的后果。因为经济衰退时期资金需求不足,优质客户减少,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银行经营状况恶化。在贷款利率放开的情况下,银行为了维持赢利,一方面会加强对优质客户的竞争,结果会降低利率,削弱银行的赢利能力,另一方面又会因为市场疲软,而对一般客户的贷款增加风险加价,结果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使银行不良资产累积更快。此时,若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则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在收入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日常经营,很可能会争夺存款,结果使利差缩小,赢利能力进一步降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存款机构亏损和倒闭的情况。

(八)健康、完善的金融体系是市场化利率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

当利率不受管制而由市场决定时,利率变化就要相对频繁得多,此时,利率的不断变化会很快暴露出利率管制时期形成的金融体系本身的缺陷,最典型的如美国的储蓄贷款协会危机。

应该说,美国的金融体系是相对发达和完善的,然而,即使在这样一个金融体系中,却因为一项原本旨在保护储蓄贷款银行的制度安排,在利率自由化以后,将该行业推入了倒闭与重组的大潮中。美国储蓄贷款机构是一个依靠吸收短期储蓄存款,发放长期住房抵押贷款的行业。1982年以前,该行业只允许发放固定利率的住房抵押贷款,贷款期内利率不允许调整。这种规定造成储蓄贷款协会资产与负债期限不匹配,其资产期限远远大于负债期限。在通常情况下,收益曲线是一条上升曲线,因此,长期抵押贷款利率要远高于短期存款利率,这种制度安排会给储蓄贷款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另外,在存款利率管制时期,储蓄贷款银行支付的储蓄存款利率可以高于商业银行0.5个百分点,从而使储蓄贷款机构在吸收存款上具有明显优势。然而,正是这些措施给该机构日后的危机埋下了隐患。一旦面临通货膨胀,收益曲线反转,利润就会缩小,甚至亏损。

美国70年代出现通货膨胀,存款利率开始升高,而贷款利率却因为在贷款初期被长期固定下来而无法及时升高,结果赢利能力迅速降低。与此同时,随着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的发展和利率自由化的进行,储蓄贷款机构在吸收存款中已不再具有优势。为了挽救储蓄贷款机构,美国政府于80年代初放松对它的管制,允许其发放可调节利率的住房抵押贷款,实现资产业务多样化。此时,美国金融体系这一微小的制度性缺陷却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储蓄贷款机构为了增加利润,在新增贷款上介入高利率但具有高风险的领域,结果在房地产价格暴跌的过程中全面破产。

标签:;  ;  ;  ;  ;  ;  ;  ;  ;  

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_利率市场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