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研究论文_陈朝民

关于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研究论文_陈朝民

国网孝感市孝南区供电公司 湖北孝感 432000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和社会对电量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在电能质量上的需求上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对电力生产管理的科学性与安全性都很重要。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确保系统工程正常运行的保障。近几年,我国电力生产安全问题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在安全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因此必须要对该项内容加以重视,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一、电力工程及安全管理的意义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以及使用有关联的工程,在生产环节上的燃煤发电、风能发电等,输送环节中的短距离高压电塔、长距离的北电南送,或大到区域内的变压器、变电箱,小到整个房屋建筑的内部串联,都算是电力工程的组成部分。电力工程包括电能的生产、输送与分配,根据不同场景对电力的需求可将电力工程项目分类成大小多个等级,但较小的电力工程都关系到成百上千名群众的电能使用与生命财产安全。通过管理手段来提高电力工程的安全性,从而保证群众用电安全。电力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不可忽视,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对电力设施、工程设施的质量管理,一方面,可降低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可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电力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

(一)安全意识不到位

电力企业中的电力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其不仅复杂,而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具有足够耐心和细心,供电系统运行和维护过程中,要对现场的技术和安全组织措施进行落实,特别针对一些重点部位,工作人员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并且要树立正常的安全管理意识,将其贯穿整个过程,若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原则性不强,没有科学合理安全生产意识对工作的进行加以指导,将会导致整个工作开展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方面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另一方面对供电的服务质量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目前,许多电力电力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对工作开展中的危险认知就存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没有明确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导致工作的开展中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例如,贵州省某供电企业中的职工,在工作中因为缺乏安全意识,造成触电,导致其死亡。

(二)技术监督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许多安全事故都是因为工作人员的自身问题造成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自身行为的认识不到位,疏忽大意。工作人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少数职工被为经过专业的安全培训,安全意识浅薄。②部分经验丰富或老职工虽然能力较强,但是具体工作中过于自信,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规操作。此外,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增加了供电系统的运行负担,导致供电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短路、设备损坏、漏电等事故。同时,一些电网工程的建设时间较早,长时间的运行,使电网中的大量设备出现了老化现象,这也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三)现场标准化安排不足,可能存在违章操作问题

违章操作是指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因为习惯某种行为,造成的违章操作,可能是临时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准确的分析修理后的情况,分析判断导致电力作业受损的原因,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的判断造成电力事故的各类问题。分析变压器二次接触后可能产生的各类不良故障问题,对于没有停电、没有验电,没有接地,严重违章等操作造成的伤亡问题。

三、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伴随着我国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实现社会的完全融合发展,对于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有效的安全稳定运行发展基础,分析国家、社会之间的稳定密切相连关系,分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发展水平,确保基层工人可以得到有效的挑战,充分认识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重要性,凸显安全生产的必要性。以企业利益为中心,为社会建立稳定的发展标准,牢固树立良好的安全思想管理意识,切实完善安全生产流程。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强化安全意识。每一个在安全生产岗位上的领导都要有“管理即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起到带头作用,遵守安全规则的各项内容。在日常的工作生产中,时时刻刻地关心职工的状态,在严格要求他们的同时,关心也是必须的。由于一线职工才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力,只有依靠他们才能发现工作中的隐患,并及时修正。此外,还要对广大的职工进行必备的思想教育,努力提高所有职工的自保自救意识。

(三)坚持创新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对提高电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新市场的要求,紧跟时代潮流的安全生产管理,做到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富有创新性。理论创新指的是要丰富理论知识,提升职工的理论水平;制度创新方面,应形成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进行使创新者能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是在组织的形式上与管理制度上的创新,这是一种由内到外的创新,一个企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便是制度,职工与领导的惩戒机制、安全管理制度等都是基于企业制度而言的;机制创新方面,需要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进行多层次员工培训工作,无论是职业技能培训,还是员工道德培训,都要符合电力企业的文化机制。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时代的发展;科技创新方面,科技即是生产力,当今,各个国家、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实时监控,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安全监管,大大减少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电力生产中的安全系数,满足信息化时代电力企业的要求。

(四)做好现场管理,控制习惯性违章

针对电力企业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现象,领导要对严格要求一线工作人员各项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基层班组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因此相关的领导人员需要加以重视,要严抓、系抓基层工作,加强对现场的管理,提高智慧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指挥者的监督下,带动工作人员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合理性。企业要定期对工作人员的作业操作进行培训与考核,对工作优秀的工作人员要予以表彰,对于习惯性违章的操作人员要进行纠正,避免引发严重的问题。针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安全事故,要对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且要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该方式,使企业员工能够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有效避免相同事故重复发生。

(五)完善安全职责,确保生产安全

电力企业中的安全生产部门要对安全规定加以明确,在安全管理中落实到生产环的每个环节中。电力企业要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制定合理、详细的在管理责任制度,规范管理,并且要严格执行该制度。将安全生产目标落实到每个企业员工身上,加强对一线员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员工的责任性,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更加严谨的解决各项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对责任制度进行合理应用,通过考核和制度的约束,促进员工在各项工作中的规范性,避免各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责任制的支持,责任制使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能够“有法可依”,确保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制度化。

四、结论

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是电力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电力工程能否安全、平稳运行,也关系到施工者及使用者作业、使用中的安全。对于电力安全的实效性提升,要提升作业者的安全管理意识,提升安全保障措施,注重施工者安全意识及安全生产技能的培养,注意施工用材料的质量,从而提升电力工程的安全性,保障施工者及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香红.安全用电风险控制方法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1).

[2]万有胜.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J].通讯世界,2015(09).

论文作者:陈朝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  ;  ;  ;  ;  ;  ;  ;  

关于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研究论文_陈朝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