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就业问题研究论文

雄安新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就业问题研究论文

雄安新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罗梓浩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随之加速。雄安新区作为刚刚崛起的新型区域,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战略性选择,是我国保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标志。然而,雄安新区的建设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大量土地用于城市建设、工业建设、交通建设等,导致农业用地资源流失,也引发了农民就业问题。对此,加强土地规划与社会建设的统筹兼顾是尤为关键的。本文立足于雄安新区农民就业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期推进该区域科学规划进程,改善失地农民生活。

[关键词] 城市化;失地农民;就业问题;雄安新区

1 雄安新区农民就业现状

在2017年7月8日雄安新区的无业人口统计数据中,农村赋闲人口加上城镇失业人口达9.5万。农村不仅依法关停了很多养殖场、小作坊、污染型企业,还有很多农业用地已经要求停种。至此,原有就业岗位大量减少,大量农业从业者面临待业或转业的抉择,生活得不到保障,养家糊口成为难题。

为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2019年7月,雄安新区出台了最新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此次培训面向新区的全体劳动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家政服务、家庭手工业及现代服务业等7大类,按照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200~2500元,每人每年的次数不能超过3次,同种职业、相同等级不可以重复。培训主要采取就地就近设立场地、与用人单位联合施教等模式,强调技术和知识培训一体化,以期通过一系列培训工作的开展能切实提高失地农民的综合就业能力。

然而,通过走访笔者发现,新区农村普遍存在劳动力不足现象,青壮年选择到城市务工,村中现有人口多为留守儿童与老人。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超过90%的人口未达到初中文化水平,而且农村地区信息网络封闭、条件落后,致使村民对于国家政策缺乏了解。

演讲词通过运用大量的语气隐喻表达,对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主体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尝试用语气隐喻的视角对希拉里的败选演讲《为理想奋斗绝对值得》中的演讲词进行探析。

部分建筑企业为解燃眉之急,大批招揽农民工,但工作没有良好保障,而且岗位供不应求,并未从根源上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2 影响农民就业情况的重要因素

2.2.2 畏难情绪突出,缺乏自信。农民的年龄老化将导致职业转换的激情衰退、培训效率降低,一些用工单位对员工年龄有要求,导致很多老龄化员工无法参与职业转换。

2.1 过渡时期转型困难

会推断元素或者物质,也会用“对应”等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了,还得学会用化学语言(如化学方程式等)进行规范表达,而这个前提是能够理解基本的化学方程式。

2.2.1 就业创业观念不强。政府征收村民土地,导致大部分村民过度依赖政府,认为政府收走土地,就应解决好自己的就业问题。农民整体的高等教育意识较差,且与之匹配的升学率令人堪忧。这种意识上的短板往往引发的是连环效应,青壮年在外务工,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漠不关心,致使“家校合作”模式无法得到有效开展。与此同时,老人的封建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成长,致使“学习无用论”长期占据农村主流教育思想。农村儿童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缺少正确的引导,长此以往,农村儿童对于学习的态度急转直下,最终不得不步父母后尘,到城市务工。

自雄安新区成立以来,很多农民的自营小作坊和养殖场被要求关停,而建筑业亦是如此。一大批从事建筑行业的普通工人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失业危机,而就业转型成为当下一大民生难题。此次调查中,因企业关停或倒闭而失业的农民工不再少数,在企业整改的大环境下,这些人只能面临被淘汰的境遇,最终赋闲在家,生活没有保障。

经过不断规划,雄安新区出台了诸多规划政策,这些规划导致农民生计出现政策性变迁,致使农民过分依赖政府安排,习惯于等、靠、要,直至坐吃山空。基于此现状,农民对于政策规划缺乏执行力度,对新政策支持度不高,造成人力与物资的浪费。调查容城县农民时发现,尚未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占96%,这些人既没有就业迁移能力,也没有就业转型的机会,以上种种都为新区建设工作增加了难度。

就雄安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就业。相关研究表明,在资本累积阶段,中小企业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例,其对于雇佣工人没有过高的专业要求,对需要照顾家庭的农村妇女而言是最稳妥的安排。针对雄安新区“人多地少”的现状,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明智的选择。区政府可出台相应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优先录用失地农民,或为农民提供自主创业的机会等,从而提升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热情[3]

2.2 失地农民的思想观念保守

在容城县,有很多人靠自身手艺、技术和劳动谋生,接受完素质教育之后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技术,专业限制往往意味着就业弹性的缺乏,许多人找不到对口工作,只能另起炉灶。加之对于国家政策缺乏了解,致使这批人对于自身的发展缺少规划,依靠搞小批发、开小作坊维持生计,还需面临被查处的风险,在城务工的农民生活一度陷入恶性循环。

调查发现,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时代背景、农民自身和政府政策3个方面。

在已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安新县要重新规划产业,产业以创新型示范性项目为核心,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信息前沿、现代金融、生物技术、总部经济、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与此同时,在建设项目的同时,必须保证生态环境不受污染。就产业结构调整而言,主要是迁出有色金属行业,迁入新产业,促进传统污染型产业转型升级,改变劳动密集型产业格局,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改变新区劳动力市场。雄安新区产业结构调整之后,政府结合新区现状建构起可持续农民生计模式,加大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不断丰富培训项目,加大对培训基地的投入,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城市规划与农民就业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能真正提升农民整体的素质水平,为其就业迁移奠定良好的基础[2]

据此看来,新区农民要想顺利完成就业迁移,就必须积极参加职业培训,以提升自身人力资本水平,达到从低端就业走向高端就业、从不稳定就业走向稳定就业、从失业走向就业的目的,构建以经济基础为前提的生计模式。在众多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中,最适合农民的方式就是职业培训,其可以提升农民人力资本水平,也符合目前雄安新区需要大量高水平人力资本的现状[1]

在人力资本水平方面,高端岗位竞争激烈,但在市场经济竞争性、开发性极强的今天,很多新区农民并不具备与外来高端劳动力竞争岗位的资格。高端岗位对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极高要求,学历则是硬性标准,而新区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应聘之初就会被拒之门外。现如今,新兴企业不断崛起,企业内部功能越来越完善,工作人员往往身兼多职,工作内容更专业、更丰富。而这对于农民而言,既残酷又现实。

3 促进农民再就业的建议

3.1 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推动失地农民就业

积极推进区域产业转移,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营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可以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经济发展得越快,能给农民提供的就业岗位就越多。

忍不住把掌中的樟果再次靠近了鼻端,闭上眼把这浓郁的樟香吸进肺腑,在这样虚弱的时候,我太需要这种安稳的气息来把我包裹。二十多年前,我曾在这樟香里得到安宁,直到今天,还有以后,我都一样热爱它。

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孕育了“红船精神”,“红船精神”又将引领新时代的新实践。新时代,“红船精神”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我们仍要坚持不忘“红船”初心,并“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3)与Lognormal(对数正态分布)函数相关系数的计算。生成3 180×1的对数正态分布随机矩阵数据,然后以z=corrcoef(A,D)指令计算相关系数,zLognormal=0.003 1。

3.2 改进土地征用补偿办法,建立失业农民社会保障基金

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改革现有的征地制度。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征用土地必然影响农民的生计。制定补偿机制时,应充分考虑如何维持农民经济收入,确保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使可持续生计政策得到一一落实。因此,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两方面因素。第一,征地补偿费即便做不到“全额补偿”,也要确保置换农民资产的一切费用能足额支付。目前,给予农民的征地补偿始终低于实际应补给金额。对此,有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农民土地的利用价值及潜在收益、土地政策所发挥的实质性作用等,综合考量各项因素,健全征地补偿机制,使农民的权益真正得到保障。第二,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发展投资力度,成立农民社保基金会,确保新区失地农民土地补偿资金流充沛,促进新区建设[4]

3.3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受教育意识

新区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大多没有专业技能、学识水平低下,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与此同时,企业对于农民工群体设置的薪资标准相对较低,工作性质危险,致使大批农民对于进城发展望而却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就业竞争越来越大,失地农民只有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丰富培训内容、加强失地农民培训是尤为必要的。通过培训,使农民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通晓城市生活常识,培养其正确就业观,更能提升其职业素养。与此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专业人才,为失地农民选择易就业的培训项目,可以帮助其提升自身人力资本水平,使农民就业体系更加完善[5]

从培训模式来看,培训机构可以与高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引入竞争机制,利用招标的方式选择培训机构,让失地农民就近参加培训或进行定向培训。把培训与就业联系起来,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根据失地农民的年龄及文化水平展开差异化培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从培训内容来看,就业范围更广的、易于操作的项目更适合农民群体,如家政、物业、会计、月嫂、收银员、保安和园林绿化等。同时,可以结合当地旅游特色,开展刺绣、苇编、木雕、莲藕粉加工和莲子加工等地方特色手工加工业培训项目。此外,也可以让农民学习现代服务技能,如市场营销、酒店服务、西式餐点、美容美发等[6]

4 结语

雄安新区的失地农民就业问题错综复杂,涉及征地补偿、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内容,且多为历史遗留问题。对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失地农民群体的关注力度,立足于新区发展整体,采取多元化扶持政策,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提供更多机会,积极出台新政策,从而更好地带动农民就业,为新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吴小坚,唐晓莲.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2005(6):31-33.

[2]斯兰,李季平.追踪河北失地农民[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6):51-52.

[3]李放,崔香芬.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发生的中国情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2-110.

[4]佟丽华、世洁.农民权益保护[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9.

[5]中国法制出版社.征地补偿安置[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6]王国林.失地农民调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30-43-3

基金项目: 2018年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校级研究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zysf201805)。

标签:;  ;  ;  ;  ;  

雄安新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就业问题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