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影响分析论文_任宏伟

公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影响分析论文_任宏伟

身份证号:44172119880715XXXX 广东阳西

摘要: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开展,道路网不断的完善,促使我国的交通状况有所好转。但是在交通越来越便利的同时,道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并且呈增多的趋势。为此,做好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就成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公路设计的不完善是重中之重。所以,要规范、合理的设计公路,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公路交通安全。文章主要论述了公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影响,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有利依据。

关键词:公路设计;交通安全;交通事故;路面

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道路车辆越来越多,交通事故也与日俱增,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分析大量的交通事故案例,除去人为及车辆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因公路设计不合理造成事故比例也是不容忽视的。公路作为一个系统的交通基础设施,不但承载着运行的车辆,同时也对车辆起着引导、保护的功能。公路设计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指导性文件,对公路建成后的运行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公路设计不但能够为车辆提供着行驶的必要基础,也从诸多方面保障着车辆的行驶安全。因此,如何改善公路设计,提高交通安全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公路设计中对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1公路路线线形对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公路路线线形是指涵盖内容较为广泛,它包括了公路平面线形、公路纵断面线形以及横断面设计,公路几何线形的合理控制,将有效提升公路交通安全系数。影响公路几何线形的因素较多,如公路施工前对地形、地物、路基以及土质的检测、公路的施工技术、公路的养护以及交通运行状况等等,保证公路几何线形的整体协调,对于交通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平曲线形来说,直线段的事故风险往往要低于曲线段的事故风险,特别考虑气候因素,潮湿、积雪和积水状况下平面线形的安全系数都明显较高。

1.1.1地质地貌因素

在公路设计中,沿线的地质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是公路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是影响公路设计安全和生命周期的重要因素,而且如果公路选线不当,对环境的影响将是整体性的和区域性的。如果公路的选线没有充分考虑后续公路建设中的施工地质,以及对地貌的影响性大小,那么就有可能破坏一个地区的原始地貌,如果该地区的地貌环境相对脆弱,后续的其他地下和地表环境问题,如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后持续出现。

1.1.2人文环境因素

人文环境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具体地讲包括通过物表现的物化环境,通过人们环境行为表现的行为环境和通过政府行为表现的制度环境。公路建设给沿线的人文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公路线路的选择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文环境的保护常常是一对相互牵制的因素。公路建成后常常对行政区划、经济流通、文化联系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公路设计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交通工程师、城市规划师、环境学家、生态学家、地质学家、文物学家等多领域、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共同参与,多方考证而实现的。

1.1.3横断面设计

公路的路面横向分布即路幅宽的布置方式对交通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车行道、路缘带、路肩以及中央分隔带的形状和尺寸,都应根据使用功能、交通量大小、交通流的组成以及安全行车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做到连续性和一致性。交通事故数的相对值与车行道宽度有直接关系,一般随车行道宽度的变窄而增加,但如果车行道过宽,易形成一个车道两列车并行行驶,因此,一般车行道的宽度控制在3.5-3.75m之间。车行道宽度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缘带和路肩的状况,高速公路设置规定宽度的路缘带能起到分隔车行道和路肩、车行道和分隔带的作用,并诱导驾驶员,有利于安全行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桥面宽度与路基宽度不一致时,或者桥上的人行道与护拦引起路面、路肩宽度发生变化时,或者跨线桥下车行道侧面的桥墩、桥台过近,侧向余宽不够时,都会引起驾驶员心理作用发生变化,导致不应有的事故发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对此类问题要高度重视。

1.2公路特征对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公路特征对公路交通安全也有着较大影响。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公路中央隔离带开口以及道路绿化所导致的公路安全事故在安全事故总数中占有重要比重,尤其是在一些高级等公路设计建设过程中,忽略或是疏于对隔离带以及绿化的设计,导致绿化遮掩驾驶员实现而无法有效辨识行人和车辆,进而酿成事故问题。道路开口过多或是开口不当,也会导致车辆和行人行驶不当或横穿道路的现象发生,使得公路运行状况受到严重干扰,最终造成安全事故。

2 改善公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因素的具体对策

2.1改善平面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

主要从以下几点,改善平面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1)直线段的长度不能够太长,曲线半径一般选择比最小半径大的半径,注意圆曲线的半径一般小于1km。要注意前后线形的协调性;(2)如果要从地形较好的地段,进入到地形较差的地段时,要避免突变,逐渐对曲线的技术指标进行过度;(3)公路的平面线形设计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地形相协调,既要保护好自然环境,考虑经济性,但同时又要避免连续曲线设计对驾驶人员造成的疲劳;(4)要注意在平面线形设计时,相应的考虑相关的安全措施设计。

2.2 改善纵断面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纵断面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1)严格按照国家公路设计的相关规章条例进行设计施工工作,尤其是针对连续上坡或连续下坡的情况,必须要按平均纵坡进行控制。而在连续上坡路段为了提高车辆的实际通行能力,应先对爬坡车道进行设计,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2)在纵坡坡度设计中已经改避免极限值的使用,如若一定要使用极限值,则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公路进行车速降低设计,并且设立警告标志、紧急停车带,以避免因车速控制不当而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问题;(3)可在纵坡坡度设计中,加大路面的摩擦系数,并提供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以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

2.3 改善交叉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

从以下几点,改善交叉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1)严格按照国家公路设计的相关规定进行交叉设计,尽可能的缩小车流的冲突区域,减少交叉区域中内的冲突点,并将冲突区域进行分散或分隔,进行渠道优化;(2)平面交叉设计必须满足引导视距的根本要求,确保在通视三角区域内不会出现任何障碍物体,阻碍驾驶者行车视距。如若设计平面交叉的设计条件有限,无法满足这一根本要求,则必须要在主要公路的安全交叉停车视距与次要公路的主要公路车道中心线5~7m处构成一个通视三角区,以此避免障碍物的出现;(3)可采用一些辅助措施对交叉设计进行辅助控制。如:警告标志,以此确保驾驶员能够自觉遵循相应规定;(4)在一、二级公路的平面交叉设计上,要做好其平面价差间距的适当控制,保障交通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施工建设规模不断增加,公路运输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公路设计方面,希望设计的相关人员能认识到公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影响,在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通过完善的道路设计,来有效地控制交通安全,并能够按照方案进行,不断的完善公路设计中不利于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提高公路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保证公路的通行效率,以免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真正提高我国公路道路交通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梦、代舒帆.《浅析公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J].《品牌》,2016年8月下.

[2]钟仲.《公路设计应考虑的交通安全因素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15期.

论文作者:任宏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公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影响分析论文_任宏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