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对策的研究论文_沈玉琦

浅谈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对策的研究论文_沈玉琦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第五小学 276800

家庭教育是以孩子为视角的父母教育。以孩子的成长和品格为导向,着手于孩子问题行为的辨识与校正,为孩子的生长经历赋予正向感知与信念,同时针对性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与素质,最终达到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教育过程。

然而,针对我们目前现在所进行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它具有立体性、综合性,立足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良好习惯、健康心理和阳光的生活方式。这不仅需要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发展观、质量观,更要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使学校与家庭密切合作,这不仅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我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子女承担与生俱来的教育责任。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并不清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职责,弄不明白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教什么。

首先,家长的第一责任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我们在家长学校第一次培训课上,就曾讲过,母亲用怀胎十月的艰辛缔造的只是一个被称为“人”的小生灵,只有给予恰当的教育,他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把一个“生物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困难远远大于缔造一个新生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家庭的任务不是向孩子系统传授各学科的具体知识,而是把孩子教导成人。在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无论多么聪明的家长,都不能取代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教师传递知识的功能。同样的道理,教孩子学吃饭、学穿衣、学走路、学说话、学交往,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养成人的行为习惯,主要是由家庭承担的。教导孩子成人,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是一门大学问。成功的家庭教育=成人教育=健全人格教育。

二、按照孩子成长规律施教

一位自身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为了拔苗助长,把学龄的儿子关在家里自己教授。据说,这位家长自信这种“单兵教练”的方法能比学校教育更快地增进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结果不仅影响了孩子文化课的系统学习,也影响了孩子人格成长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这则报道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绝大多数家长都不认可这种极端的做法。但是,父母作为第一任家长应该做什么,许多家长并不比这位极端的家长高明多少。如果简单地把家长的教育责任理解为对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理解为检查孩子的作业、布置更多的作业,或者充当第二课堂的陪读陪练,我们就至少忽略了家庭教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功能。

孩子的成长,有着不以家长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只有按照孩子成长规律,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进行教育引导,才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正能量,否则就是拔苗助长。

抓住孩子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契机,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比灌输知识更重要;抓住孩子表达情绪情感的契机,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情感,比控制孩子的情感更重要;抓住孩子遭遇困难的契机,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比帮助孩子解决困难更重要;抓住孩子寻求需要满足的契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满足孩子的某些需要更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父母作为第一任教师的责任归纳为: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配合学校与社会,把孩子教养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有生存竞争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为此,我们不仅提倡亲子阅读,更开展了多种方式活动促进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走向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三、让家庭教育走向专业化发展之路

1.以理论学习为引领,营造家校合作的氛围。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需要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以微信为平台,开展相关理论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家长关注有效的家庭教育。邀请专家、教师定期开设家庭教育讲座,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年段的家长交流孩子的身心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提出家庭教育观,帮助家长重新看到孩子,促进家庭教育观的改变,改进教育方法。

2.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家校合作的平台。学校搭建各种平台,积极引导家长参与活动。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学校组织家长学生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参加大型亲子活动,通过亲子互动,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趣味游戏活动,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增进彼此的感情,让家长享受与孩子一起活动的欢乐。

3.以微信为平台,推进家校合作。通过建立“班级 QQ群”“班级微信群”,家长发表各自不同的教育观、教育经验及教训等,共同分享教育的酸甜苦辣,为创建学习型家庭搭建平台。通过平台,教师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思想情况、学习情况,同时回答家长提出的各类问题,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4.以问题研究为契机,提高家校合作的成效。针对不同层次与特点的学生,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家访活动,关注“特殊学生”,从以往的告状家访到现在的沟通交流,从单纯的关爱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从上门服务到自觉反思,与家长一起面对问题、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家访产生了多重效应,教师的服务角色得以重新定位,平等、爱心、交流融进了家长的心中,家长成为教师真正意义上的同盟军和团队成员,教师、家长、学生实现了共赢。

我们紧紧追随新教育的教育,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有着快乐的体验。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推进家庭教育专业化需要家长教育培训专业化,强化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学校更应当本着全面育人的原则,将家庭教育专业化培训纳入教育培训体系,组织教师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并选拔特长教师作为家庭教育导师重点培养,只有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通过合适的方式传播给家长,才能够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以此推进家庭教育的专业化。推进家庭教育专业化需要家庭教育课程化学校可以针对学生特点,组织编写健康成长家长读本,更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为家长量身定做教材,给家长最专业的指导,以塑造下一代新父母与新孩子。科学的指导能够让父母与孩子相互润泽,让学校与家庭教育携手共进。

教育是一项立体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承担着重要职能,家庭教育的力量与影响同样不容小觑。强化家庭教育,促进家庭教育专业化,不仅可以帮助学校教育有效落实,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更能优化家校合作,营造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关注,一起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促进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论文作者:沈玉琦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0月总第3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  ;  ;  ;  ;  ;  ;  ;  

浅谈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对策的研究论文_沈玉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