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改造思路与要点论文_刘继国

城市道路改造思路与要点论文_刘继国

蒙阴开元建材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既有城市道路功能不完善、通行能力不足及设施老旧等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的道路建设进入由新建为主转变为新建与存量更新并举的新阶段。针对以上问题和新的城市道路建设形势,对既有道路特点进行总结,提出道路改造应重点把握系统性、协调性、科学性、前瞻性的总原则,同时应突出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改造;设计理念;技术要点

引言

近些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城市的人口以及车流迅速增加,对城市的道路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加大对城市道路的改造力度。市政企业在改造时要注重对城市道路路面的修复,以及提高雨水渗透性。在改造中要以提高道路的通行情况,并综合协调道路周围的人流、车流,避免道路改造对道路周围交通的影响。同时,新建的道路也要注重城市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将城市的特色文化、历史融入道路的改造设计中。

1城市既有道路主要特点

1.1功能存在缺陷

既有道路一般建成年代较早,受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需求及思想观念限制,一些道路未按照规划实施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新理念层出不穷,道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如今的城市道路已从单纯满足交通功能为主,变成了一个城市功能的载体,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设施被集成到城市道路中,同时也更加注重慢行系统、人性化设施及景观绿化建设。原有道路一般已不能满足新的需求。

1.2通行能力不足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汽车进入家庭步伐明显加快,道路在建设之初对交通量增长预测与现实情况的差距较大,造成现有道路通行能力不足,拥堵日益严重。同时,由于建设时序造成的道路断面不统一、交通组织不合理、机非相互干扰及交叉口通行能力差等先天不足,进一步加剧了道路拥堵。

1.3设施老旧

既有道路一般已运营多年,道路设施的老化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路面大多已出现严重病害,虽经过养护维修,但路面整体状况仍然堪忧,行车舒适性较差,同时存在着人行道面砖老化破损、无障碍设施缺失等问题。其次,随路建设的市政管线或容量不足、或老旧严重,随着各种需求的增加,新的管线急需随路建设,造成道路“拉链”现象层出不穷。再次,城市建设初期道路主要承担着搭建城市骨架的作用,但随路景观被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城市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道路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其先天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

1.4拆迁及交通导改难度大

既有道路两侧通常建筑林立、行道树密集、路灯杆线等各种设施较多。道路的拓宽改造需进行拆改,势必对现况地物造成影响,。此项工作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实施难度较大。另外,待改造道路一般都是城市的交通动脉,若进行断路施工,对本已拥堵不堪的城市交通无疑将雪上加霜。通常情况下,道路改造均是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期间的社会交通组织也是需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

2城市道路改造思路与要点

2.1改造道路横断面设计要点

在设计道路的横断面时,要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确定横断面的宽度,并在道路的交叉口适当的扩宽横断面。设计横断面的准则:(1)以交通需求为准则。在道路设计方案中要结合道路车辆的通行情况以及人流量情况设计道路的宽度,并设计道路上方的车道数量以及车道的宽度。(2)根据政府市政部门的要求在道路中央设置绿化带,并确定绿化带的宽度,将自然生态以及人文理念融入道路设计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在道路设计中综合考虑雨水、污水对道路的影响因素,以及道路的附属设施、暖气管道和煤气管道等设施情况,保证道路的改造设计和施工作业不影响道路基础设施,并且方便后期对道路基础设施的维修。(4)考虑道路改造设计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城市内经济的提升作用。政府要加强给予市政道路改造的资金投入,提高道路施工的质量,并考虑未来车辆的通行情况以及道路的整体设计需要,设计要具有一定的超前理念。

在道路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国家对城市的环保要求,近年由于共享单车的普及,因此设计人员在道路设计中要加宽自行车道,并且在道路两旁规划出自行车的停放位置,以此响应城市的环保要求。

2.2改造道路结构设计要点

设计单位要充分的研究道路的地质情况,以及城市地壳板块的活动情况,以此将道路的地质因素纳入路基的设计中。在设计道路的路基时,要采用安全、美观的材料,以及根据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原则提高旧路材料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建筑垃圾。施工单位要加强对路基的病害防治,进而确保整个路基内部的稳定。如果原有的道路上方的沥青出现损坏,在对旧路进行改造时可以将原有的道路作为底层,在上面铺设新的沥青。这样可以提高道路的资源利用,降低施工成本,给施工作业节约一定的资金。

在设计道路的路面时,市政设计单位要组织设计人员到道路的现场对道路车辆的通行情况以及车型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着重观察道路附近的人流量以及自行车的通行情况。利用测量设备对道路下方的地质、土壤情况进行勘测,检测地质结构的硬度和强度。为了便于后期道路的养护以及后期施工的原则,开展道路路面的设计作业。道路设计单位应该结合最新的施工技术以及设计技术,应用新型的道路施工材料开展施工作业。采用先进的道路交通量预测技术,对未来10年到15年的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和分析,以此设计道路路面的车道宽度。同时,在路面的设计过程中要按照城市环保的要求设计图纸,尽量有利于后期的道路施工作业以及道路的养护。应用最新的海绵城市设计技术,在设计中融合先进的渗水性能优良的施工材料,进而提高整个路面的透水性。

2.3施工协调问题的处理

城市市政道路改造,老路已运营多年,老路的功能已相对成熟,包括地上、地下相关管线设施等,故城市市政道路改造,想要把工程改造好,“功夫”很深,需要对各处管线设施的部门进行协调应对,故施工单位应在前期管线调研的基础上,建立管线单位联络的方式方法,在工程开工前召集各管线单位到现场进行交底,并要求提供相关管线部门的竣工图纸,同时要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参加,对地上、地下管线的保护的工程量进行确认。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地下管线的处理要及时联系相关单位到场,征求相关单位的保护要求,采取措施保护管线不被挖断损坏,使其功能正常运营,不影响社会生产。

2.4彰显出道路绿地景观文化性

体现出道路绿地景观文化性或特色,才能充分发挥出道路绿地景观应有的作用价值。首先在进行植物选择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当地气候,选择适宜的植物,从而有效提升植物成活率,为绿化效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考虑项目区域特色和主题,例如在针对南京国际健康城市政道路景观设计之中,健康城作为“医养护一体化”的健康服务创新先导区,“宜居宜养”的健康生活示范区,在选择骨干树种上会考虑药用价值,如:无患子、合欢、元宝枫等。

结束语

城市既有道路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从道路设计的角度对改造的原则、思路及技术要点进行了论述。同时,城市道路改造也涉及到景观绿化、城市家具、交通管理、管线综合、轨道交通接驳等其他方面工作,因此设计人员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宏观意识,紧密结合道路功能定位,协调好各方面需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改造成果惠及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

参考文献:

[1]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2018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R].北京: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2018.

[2]毛子珍.浅谈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改善设计的影响因素[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2):12-15.

[3]陈启学.浅谈城市道路旧路改造设计[J].智能城市,2018(5):33~34.

论文作者:刘继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城市道路改造思路与要点论文_刘继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