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研究论文

基于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研究论文

基于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研究

王焱旭,李勤真,浦 焱,祖秉松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天津 300161)

[摘 要] 主要介绍近年来我军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工作取得的成果,分析开展基于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发展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军民融合;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

1 引言

“十三五”规划指出,国家要积极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以集装箱货物多式联运为试点,以强化多式联运服务为路径、以推行物流全程“一单制”为抓手、以一体化服务为保障的全链条交通物流体系。军队的发展规划不能脱离国家总体计划,要步步紧跟。近年来,部队“实战化”训练日益增多,跨区域机动演习演练愈发频繁,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带来的军事、经济效益越来越凸显。发展基于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能够充分利用地方丰富的物流资源,有效提高军用物资的补给效率,优化运输结构,增强运输的军事经济效益,对打赢未来战争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2 近年来我军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取得的成果

我军集装箱军事运输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83年成都军区开创了集装箱运输工作的先河。2008年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南京军区陆续开展了铁路集装箱运输工作。2012年在全军开展了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试点工作,2015年开展了进藏军需物资通用集装箱铁公联运试点和冷冻食品专用集装箱铁公联运试点工作。随着军委运输投送机关、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基于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工作不断深入,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2.1 探索了基本工作程序和机制

在近几年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工作中,各单位高度重视,充分认清了军民融合的重要性,通过积极尝试探索,破解了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难题,理清了协同关系、业务流程、调度手段,探索了军民融合下的运输组织基本方法和工作机制。在工作实践中,初步摸索了箱型选定、箱体调拨、物资掏装、联合点验、票据交接、箱体装卸、多式联运和空箱回运等运输组织过程,明确了驻交通沿线军代处、部队、铁路、集装箱公司和地方物流公司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职责分工,达到了通过工作实践了解掌握军地多式联运工作流程和组织方法的目的。

其四,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滞后,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储气能力严重不足。截至2017年底,我国地下储气库形成有效工作气量77亿立方米,占全国表观消费量的3.2%,远低于12%~15%的世界平均水平;18座LNG接收站储气能力为40亿立方米,总储气能力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天然气供应不畅和“气荒”的情况,反映了天然气调配和储气能力方面的问题。

2.2 实践了军民融合一体化运输保障理念

在近几年的多式联运工作中,各单位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引入现代物流一体化运输保障理念,将单一运输方式的“站站之间”运输向“两头”拓展。“上游”与后方仓库接轨,提出物资集装要求,从源头上扩大适箱物资集装比例;“下游”向基层部队延伸,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保障,以配送代替请领;“中间”由运输投送部门与地方物流企业进行无缝衔接,通过军地集装箱多式联运“一站式”服务保障,实现从后方仓库到部队营区的“门到门”主动服务保障。

2.3 尝试了使用地方运力衔接转运

要想加快军民融合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发展,必须完善与地方协调配套的硬件设施。我军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虽经多年发展,但还缺乏完善配套的硬件基础。一是受集装箱办理站影响较大。集装箱办理站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而部队驻地、仓库所在地相对偏僻,距离集装箱办理站较远,公路运距长,产生费用高。二是仓储单位开展集装箱运输能力不足。仓储单位物资集装比例偏低、集装形式多样,不利于多式联运;大部分仓库没有专用装卸机具,无法进行集装箱装卸;部分仓库进出道路通过能力较低,难以满足集装箱运输车辆通行,被迫进行中途掏箱倒运。三是联勤运力集装箱承运能力偏弱。目前,我军编配的整体自装卸车最大承载量均小于国家规定的同类型车最大承载量,仅能承运轻泡物资或进行不满箱处理,尤其对于承运的铁路集装箱,有时在重量难以把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运输,与地方联运体系还无法实现无缝衔接。

2.4 摸索了经费结算渠道和办法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社团里的大部分社员都能完整地刻出一方印章,姜佳同学还获得过一等奖。社团里的新成员都很羡慕哥哥姐姐能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比赛,纷纷铆足了劲儿练习,连放暑假了还要求在学校里继续学习篆刻。

2.5 趟开了军用自备箱军地联运新模式

军民融合可以用联合作战来打比方。联合作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军(兵)种力量,为达成一致的目的,在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共同实施作战,相互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隶属、配属的关系。同理,对于军民融合而言,军与民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相互之间不存在主与次的关系,这是首先要明确的一点。为了更好的合作,有必要一方做出一定的让步,鉴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让第一步”应该由军方迈出。地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利益驱动,因此它们的主业是平时的大量贸易业务,而非军民融合,为了军民融合而放弃主业对于地方企业是“釜底抽薪”。假如参与军民融合的地方企业因强制性地适应军方要求而导致经营不景气,军方将去和谁融合?军民融合中军与民的关系就好比“皮”与“毛”,军为“毛”,民为“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而言,目前的情况是军外优于军内,国外强于国内。从来没有先进去适应落后的道理,只有落后去适应先进的惯例。想要成为新标准的制定者,必须先做旧标准的遵循者。

患者送入手术室后,应尽量缩短通道内停留时间;手术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保持动作轻柔、准确,注意保护隐私,术中用恒温水毯做保暖工作,外露皮肤用毛巾包裹;关注监测仪显示指标水平,重视患者生命体征、尿量以及皮肤颜色等指标,实施局麻时,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感受;术中严格按照六查十二对,清点手术器械、设备以及药品。

3 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存在的主要问题

军用物资进行集装箱运输,具有计划性、指令性的特点,因此军队内部需要形成独立的管理机构和工作协调机制,然而目前我军内部却没有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我军集装箱只是在各大单位内部使用,军委、战区、军兵种都在管集装箱运输,但都只管本单位内部的。这种多部门各自实施、分头管理的体制,成为在全军层面来认识、决策和实施集装箱运输的障碍,致使集装箱运输的优势远没有发挥出来。基于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全军乃至全国的战略层面进行整体规划,然而军委机关与国家相关部委定期召开军地联席会议商讨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问题的模式尚未形成,缺乏统一的军民融合整体规划,导致军地双方制定规划时各自为政,地方制定规划较少考虑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军方提需求却不了解地方发展水平与实际。

3.1 “军本位”思想极度束缚手脚,军民融合的思想观念亟需加强

当前,我军官兵头脑中的“军本位”思想相当严重,没有正确理解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内涵,总以自己是军队、是国家武装力量自居,在与地方接触时,想要地方的行业规范、标准等完全按照部队的要求执行,一言不合便扣上地方企业不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帽子”,没有主动调整军队的各个方面去融入体系。在与地方共同组织集装箱多式联运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军方强调自身规定和上级领导指示而忽视地方行业规范的现象;被动作为、坐等地方企业上门协调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都给集装箱军事运输军民融合之路凭添诸多人为障碍,导致地方企业无法真心实意地与军方合作。

3.2 军队集装箱战略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军民融合整体规划

随着我军集装箱多式联运工作的开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适应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保障模式的创新变化,在工作实践中,将采购地方物流企业运力组织公路短途配送的运费,以及集装箱铁水路运输的主要杂费,尝试纳入运输投送经费保障范围,对减轻部队开支负担具有积极意义。有的单位还摸索出与地方物流企业事后结算费用的新思路,简化了工作手续。目前全军装备物资购置、维修、战储的经费科目中有“运杂费”或“零星运输费”开支,这一尝试为此类经费管理渠道的调整改革提出一种可能。

3.3 军地联运实践探索有待加强,有效的军民融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集装箱运输组织过程中,涉及的部门、行业众多,要综合使用铁路、水路、公路及航空运输,要与交通部、铁路总公司、民航局等多个部门建立联系,要与部队装备车辆、仓库设施、装卸机械配套等工作相适应。在现有条件下,依托军委后勤保障部、各战区(军兵种)、联勤保障中心相关职能部门,增加管理职能,拓展管理权限,建立统一调度、三级管理的指挥网络。军队的规定不适用于地方,对于军地双方都适用的只有法律法规,因此法规制度是保证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组织和开展的重要前提。必须从法规制度层面,对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进行规范,形成法律条文,明确军地各方的权力和责任。

3.4 硬件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物质基础不牢固

各单位以军民融合为牵引,积极尝试通过多方式、多渠道采购地方物流企业运力,组织完成军用物资在铁路车站、水路港口与部队营区间的转运配送。这种采购地方商业运输服务的模式,使军事运输能够共享地方优秀物流企业成熟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物流技术,尽管产生了额外费用,但是非常高效、便捷,可作为军队建制运力的有效补充。同时,部分单位在采购地方运力时,积极引入竞争和审计机制,确保了运价的合理性和开支的规范性。

4 对发展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的对策建议

4.1 军方要尽快转变指导思想,妥善处理军民融合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以前组织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全是使用地方集装箱组织军事运输,是单方面的运用。近年来,结合军需物资调拨工作,先后组织了两次军队自备箱铁公联运的“门到门”运输。通过军用自备集装箱运输实践,初步探索了如何将军用自备箱纳入军地一体化多式联运体系,如何将军用自备箱与地方集装箱联运资源相融合,丰富了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的手段和方式,进一步完善了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体系。

4.2 完善各级的集装箱军事运输管理机构,加强集装箱军事运输立法

军地联运试点的规模范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试点成果的积累。一是物资范围有限。在近年来的试点实践中,只组织了冷冻食品、主副食、被装等少数品类的适箱物资运输,像建材、营具、航材、油料、车辆、设备等很多日常运输的物资和装备还没有尝试。二是运输规模不大。每年仅运输数百TEU,个别单位仅发运一批次,特别是军队自备箱仅运输两批次28个集装箱,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基于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涉及军地多个部门、多种业务、多类部队,不同的物资联运涉及单位有所不同、每次的联运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组织协调难度较大。试点时各部门可以特事特办,结束后又恢复成“旧体制”,没有形成稳定有效的军民融合运行机制。

4.3 扩大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规模,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充分运用多年工作实践成果,进一步加强指导协调,不断深化拓展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保障范围;紧密结合军事运输保障任务,立足实战化要求,扩大适箱物资集装比例和承运数量,尝试多种联运方式并行,拓展保障区域范围。以推行多式联运“一单制”为抓手,建立以军地一体化服务保障运行机制为基础的全链条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物流体系,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实现“一单在手,联运即走”的设想。

一年前,当地教育部门联合爱心企业,为凤翔县竞存中学、纸坊中学等学校,提供了免费的电子教学设备,开通了“互联网+英语”的线上智慧课堂,张安琪和同学们每天使用平板电脑,就可免费登录学习软件,可以观看名师公开课,趣味记单词,还能通过给英文电影配音等多种方法,逐步纠正口语发音,提高英语水平。

4.4 进一步加快军地双方体系配套建设,打牢军民深度融合硬件基础

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工作,必须着眼体系建设、配套发展。一是加快集装箱办理站点建设。在地方集装箱办理站建设中提出贯彻国防要求,预留军方专用业务通道;选取部分军用仓库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具备集装箱装卸、通行与存储能力;在新建军事物流基地(仓库)强化集装箱办理能力建设,实现与地方集装箱联运系统衔接配套。二是规划集装箱运力配置和箱型编配。借军队调整改革之机,科学规划军队集装箱运力资源配置,编配专用运载工具,成立专业运载保障队伍;将地方优秀物流企业纳入国防动员体系,作为军队运力的补充;根据仓储部门物资集装需求,统筹安排集装箱编配类型和单位。三是加强集装箱运输专业人才培养。在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开设军用集装箱运输专业课程基础上,加大扶植培养力度,力争设立军用集装箱运输学科专业,培养专业人才;依托军地院校和地方物流企业,进行集装箱运输专业人才短期培训。

5 结语

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具有一单到底、装卸快速、封闭运输、安全保密、易于伪装、多式联运、直达配送等特点,利于实现灵活高效的精确化保障,符合建设“打仗型”和“服务型”现代后勤的总体要求。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以国家雄厚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为依托,充分挖掘地方运力资源,为构建军地一体化战略投送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是深化军民融合思想的具体体现。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科学管理基础测绘成果资料,制定基础测绘成果管理方法和配套管理措施。同时测绘管理办公室也要加强监督实施管理,单独设立资料室,并为其配备必要的设施,通过专人保管提高测绘成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刘海英,田润良.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6,(9):19-23.

[2]平志伟,鄢震.军事基础理论[M].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2015.

[3]杨会军,田润良.我军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5,(10):37-41.

[4]解云芝.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Research on Military Multimodal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Mode Based on Military-civil Integration

Wang Yanxu,Li Qinzhen,Pu Yan,Zu Bingsong
(Ground Force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Academy,Tianjin 30016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military multimodal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of the Chinese army inrecent years,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litary multimodal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based on militarycivilintegra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its future development.

Keywords: military-civil integration; container;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中图分类号] E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152X(2019)03-0137-04

doi: 10.3969/j.issn.1005-152X.2019.03.029

[收稿日期] 2018-12-29

[作者简介] 王焱旭(1989-),男,河北秦皇岛人,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军事运输指挥系硕士研究生,上尉,研究方向:军事后勤;李勤真(1974-),男,河北冀州人,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军事运输指挥系作战机动与运输指挥教研室教授,博士,上校,研究方向:军事物流;浦焱(1980-),男,河北石家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32302部队助理工程师,硕士,中校,研究方向:车辆维修管理;祖秉松(1987-),男,河北抚宁人,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军事运输指挥系硕士研究生,上尉。

标签:;  ;  ;  ;  ;  

基于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