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护理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茜

王茜(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 2312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护理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 年1 月~2014 年1 月收治的80 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低血糖复发率、血糖控制、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疾病治疗与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147-01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过高代谢障碍的一种代谢性疾病[1] ,包括Ⅰ型和Ⅱ型糖尿病,临床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等,具有病程长、易复发、并发症多等特点,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往往通过长期服药控制血糖,以此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不可治愈性给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护理模式,能充分体现出对患者自身价值、生命、生存权的尊重和关怀,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选取我院2012 年1 月~2014 年1 月收治的80 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 年1 月~2014 年1 月收治的80 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8 例,女性32 例,年龄45~80 岁之间,平均年龄(65.8±10.3)岁;病程2~18 年,平均病程(5.4±3.9)年。全部病例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2] ,其中Ⅰ型糖尿病11 例,Ⅱ型糖尿病69 例,合并高血压21 年、高血脂12 例、冠心病10 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80 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2 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P>0.05),在临床存在可比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病房清洁、监测病情变化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为:(1)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因疾病缠身,脾气古怪,易产生焦虑、悲观、急躁等负面情绪。患者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从多方面关心、体贴、鼓励患者,予以心理安慰和疏导,取得其配合。(2)基础人性护理。护理人员在装束上合体,举止优雅、形态端庄、态度和蔼,充分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民族信仰、性格特点等,向患者表达出理解、耐心、关心、支持、安慰等,用充分亲情的话语与患者沟通,消除其对医院环境的恐惧感与陌生感。(3)健康教育。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促进护理人员连续、动态、针对性强的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栏、黑板报、手册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传授糖尿病相关知识,如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治疗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及时纠正患者不良行为,劝导其戒烟戒酒。(4)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用药史,提示服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提高患者依从性。指导和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地使用胰岛素注射技术,磺脲类药物需饭前30min 服用,双胍类药物餐后服用等。(5)血糖控制。指导和教会患者自行监测血糖,若血糖低于6.0mmol/L 者[3] ,需及时采取预防处理措施,避免低血糖导致患者心悸、头痛头晕等。

1.3 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时间为3 个月~10 个月,观察指标:血糖控制、低血糖复发率、护理满意率、自我控制能力等,以此总结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所产生的全部数据均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17.0 中作数据处理分析,分别采用(?x±s)和(%)表示研究所产生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t 或x? 检验,差异在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低血糖复发率、血糖控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1。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由于至今糖尿病并无根治方法,一旦患病终生无法治愈,这对糖尿病患者、家属心理、生理及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故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深入人心,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护理,更加强调人文精神对患者健康、生命的关怀与尊重,使患者心理、生理得到最大化满足和舒适[4] 。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护理工作中渗透人文精神,在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中,给予糖尿病患者全方位健康教育,从心理、药物应用、血糖控制等方面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培养患者正确的生活行为习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糖尿病知识认识度,实现最佳的护理效果。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低血糖复发率、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人性化护理对提高临床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依从性,利于疾病治疗和恢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迟星云,宋桂芳,张爱凤等.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16-17.[2] 任爱霞,刘洪玥,张峰等.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伤残医学,2014,13(14):272-273.[3] 王丹,于丽杰.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心得[J] .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0):60-60.[4] 张梅.人性化护理用于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1(14):3358-3358.

论文作者:王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护理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