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节水途径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探讨论文_梁胜堂

建筑给排水节水途径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探讨论文_梁胜堂

临沂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1

摘要:节水新材料和节水新技术在节约能源,缓解能源危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提高环境质量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概念和包括的范围,并且对具体的节水技术在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节能节水技术;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节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国策。建筑给水排水的节水就是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水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系统效率和保温隔热性能,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给排水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给水排水系统的能耗。建筑给水排水的能耗虽然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降低其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节约用水、改善设计系统的效率、保护环境,从而节能降耗。因此,重视建筑给水排水节水的途径,对研究建筑节水将有积极的意义。

1 建筑给水排水节水的依据

建筑节水设计标准是建设节能建筑的基本技术依据,是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基本要求,其中强制性条文规定了主要节能措施、热工性能指标、能耗指标限值,考虑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建筑给排水专业在建筑节能设计中主要所依据的法规、规范、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等。目前涉及建筑给水排水方面的节水标准并不多,但随着节水要求的提高,建筑给水排水的节水将逐步得到提高,标准也将不断完善。

2 建筑给水排水节水的主要途径

2.1 给水

合理确定用水量(包括冷水、热水及其他等用水)的定额。严格执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并非用水量越高越好。合理设计建筑给水系统,主要可通过下列方法实现: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合理进行竖向分区,平衡用水点的水压;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尽量减少减压阀的设置;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措施,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合理设置生活水池的位置,尽量减小设置深度,以减少水泵的提升高度;优先考虑水池- 水泵- 水箱的供水方式。

2.2自动控制和计量

建筑中宜设置建筑给排水自动化的监控系统(温度设定与控制、水池、水箱的报警和监控)。变频泵供水方式宜采用管网末端压力表控制水泵转速的运行方式。针对不同需要场所及使用条件,应加强给水用水量计量。住宅应设分户水表计量用水。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应当安设分栋用热计量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公共建筑应当设计并安装用热计量、室内温度调控、多表远程操控系统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冷却水补充水、锅炉补充水、绿化用水、水景补充水、游泳池补充水、蒸汽应分别设置水表计量。

3 建筑给排水节能与功能、节水、经济的关系

3.1 节能与功能

建筑给排水节能应用技术是综合应用的工程技术。在追求节能的同时,需要满足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基本功能要求,不能顾此失彼,失去功能要求的节能是没有意义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要出现以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名义做出一些既不节能、节水,也不环保的措施。问题解决的根本还在于节能价值观的调整,设计应该树立一种全面的系统价值观念。建筑给排水节能的关键是从系统的设计抓起。合理的系统设计需要既满足使用功能又满足节能要求。节能需要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结合建筑的特点、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节能方式的组合。雨水收集与砂基渗水砖应用技术、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与中水回用应用技术就是建筑给排水节能与功能处理得较好的方式之一。同时,也需对因节能引起设计功能变化的问题进行处理。变频调速技术(通过小区的二次加压设施增加变频增压给水设备、无负压远程调度供水管理系统等)节省了建筑所耗电能,对供水采取了分区、分压、分时供水(三分管理)保障了居民用水的安全有序,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3.2 节能与节水

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技术也是综合节水技术,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潜力很大。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和节水是相互联系的,在节水的同时往往也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是重点降低长期使用时的总能耗,节水是重点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材是重点研究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道路。对生活水池的大小尽量按经济、节地、节能的原则设计,从节水的角度出发,生活水池内采用釉磁涂料涂刷或采用不锈钢材料,确保卫生、减少水箱的污染和换水次数,以达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达到节能的目的。采用新型给水管道,如塑料管、不锈钢管、衬(涂)塑钢复合管等,同样是在节约用水的同时,也节约了材料和能源。在居住区排水中应用塑料检查井技术,还可达到节地的目的。

3.3 节能与经济

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是需要经济的投入,特别是建设初期。节能应强调建筑整体的效益,根据功能目标、使用性能、经济效益达到预期的目的。事实上,节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经济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节能的经济性可以通过一定时期的运行来得到经济回报。对于工程项目中建筑给排水有明显节能效果的技术措施,应进行节能量、投资额和投资回收期进行必要的经济技术分析。设计在考虑技术、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节能的先进性。

3.4 节水与运行管理

建筑给水排水的节水需要加强与运行管理相结合。节能不仅仅停留在设计阶段,用水系统的维护管理对节能有必不可少的作用。节水需要运行管理单位定期对建筑物用能系统进行维护、检修、监测、保养及更新置换,及时清除系统故障,保证用水系统处于节能状态运行。分级配置给水计量表具,保证项目投运后能源消耗量的统计和管理的需要。日常运行能耗的降低是给排水节水的重要统计分析的参考依据之一。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和时间也可节能。如改变洗衣房的排班时间,利用电费峰谷的差异,节省电费。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途径是多样化的。

在当前形势下,大力加强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影响深远。建筑节水节能应用不仅仅在于建筑构筑物的内外部,并且给水排水的节水降耗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虽然建筑给排水在节能总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积土成山,勿以善小而不为,推广建筑给水排水的节水不仅是可取的,而且也一定必将能为建筑节能降耗做出贡献。随着我国现代化进行的进一步推进和节能思想的深入人心,建筑节能节水必将成为未来节能研究的焦点。我们相信通过推广环保型建筑材料,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一定能使我国的建筑业朝着绿色、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晓天;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水技术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1年03期

[2]李勇;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水技术的应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4期

[3]张凤娥;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作者:梁胜堂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建筑给排水节水途径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探讨论文_梁胜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