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论文_曹辉

(江油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我院产科收治的17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行常规产后观察与处理,观察组采用仿生物电刺激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记录膀胱残余尿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3.713,P<0.05),且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7.1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生物电刺激技术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而且操作简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尿潴留;仿生物电刺激技术;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192-02

产后尿潴留指产后6-8h因不能自行排尿、排尿不畅导致的残余尿>100mL的情况,产后尿潴留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显示由于分娩时膀胱受压,黏膜充血、水肿,加之产后会阴伤口疼痛,产妇不习惯卧床排尿,极易形成尿潴留[1]。发生尿潴留后将影响子宫收缩,造成阴道出血量增多,增加感染风险,不利于产妇产后恢复,故需加强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和观察以提高产科质量。现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我院产科收治的17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观察仿生物电刺激技术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170例产妇,均经阴道分娩,既往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合并妊娠合并症及尿道炎、梗阻、尿道畸形等尿道异常。按照住院号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75±4.09)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18±0.65)周,初产妇51例,经产妇34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27.11±3.80)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8.55±0.47)周,初产妇54例,经产妇31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产史等基础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产后观察与处理:产后2~4h鼓励产妇自行排尿,耐心讲解及时排尿的重要性,借助流水声诱发排尿动作,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观察产后4h内排尿情况,若无法及时排尿可肌注新斯的明1mg以促进膀胱平滑肌收缩,排尿后采用B超测定残余尿量。观察组产后2~4h采用仿生物电刺激技术进行治疗,通过电刺激促进盆底肌肉被动性收缩,增强控尿能力,具体治疗方法:产妇取平卧位,在圆形电极片上均匀涂抹耦合剂,一片电极置于产妇骶尾部,另一片电极则置于膀胱区,使用腹带固定好,将仪器功能调节至“产后尿潴留”,治疗时间30min,每天治疗1次,治疗结束后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及膀胱残余尿量。产后尿潴留诊断标准:产后6~8h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与膀胱残余尿量对比 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13,P<0.05),观察组膀胱残余尿量为(14.86±3.20)mL,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为(102.66±24.55)mL,观察组膀胱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9,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阴道分娩中,产钳助产、留置尿管、卧床排尿等都违背了产妇原本的排尿模式,而且会阴伤口疼痛刺激、产妇心理因素等还会引起排尿反射紊乱,进而出现排尿反射暂时中断,间断进行的排尿活动逐渐适应有尿即流的惰性症状[2]。产后尿潴留对产妇产后恢复有较大影响,因此对尿潴留需做好预防工作。逼尿肌对外部刺激较为敏感,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则融合了膀胱电生理学和病理学相关理论,将电脑模拟的生物电波通过电极直达患者膀胱,多方位刺激膀胱壁逼尿肌,使其规律收缩,从而使产妇恢复正常排尿[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的尿潴留发生率与膀胱残余尿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仿生物电刺激技术能够有效防止产后尿潴留的发生,降低产褥期排尿困难及泌尿系统感染风险。仿生物电刺激技术还能够改善盆底肌纤维肌力,缓解痉挛引起的疼痛。临床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方法较多,但效果不一,仿生物电刺激技术虽然效果可靠,但是并不适用于所有产妇,对于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心脏手术史、精神疾病史等产妇需要禁止使用[4-5]。

综上所述,仿生物电刺激技术是预防产后尿潴留的理想手段,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无创等优点,产妇接受度与耐受度均较高,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产科医疗服务的科学性和人性化。

【参考文献】

[1]韦晓冬,邓桂香,蓝贤琴,等.低频电刺激应用产后尿潴留的临床康复优势及有效性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9):54-56.

[2]房杰.盆底康复低频电刺激治疗难治性产后尿潴留的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2):87-88.

[3]王恩丽,郑茜,吴秀英,等.盆底康复仪对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患者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06):733-734.

[4]杨惠芳.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08):1064-1065.

[5]邓晓云,于雅,张海燕,等.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及护理[J].现代医院,2013,13(07):95-97.

论文作者:曹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论文_曹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